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雏鸡的生理特点与成鸡有很大差别,因此,必须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来制定育雏期饲养管理的措施。1看鸡施温初生雏鸡体温调节中枢的机能还不完善,体温又比成鸡低1-3℃,刚出生时全身都是绒毛,缺乏抗寒和保温能力,  相似文献   

2.
1雏鸡的生理特点1.1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初生雏的体温较成年鸡低2~3℃,10~20日龄时才达到成年鸡体温,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才逐渐趋于完善,7~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雏鸡是指0~6周龄的幼鸡。育雏是养鸡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雏鸡抗逆性差、死亡率高等,在管理上要求比较高,所以育雏又是一项认真细致的工作。要获得理想的育雏效果,应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外界环境温度适应性差。初生雏鸡的体温较成鸡低,只有39℃,10日龄时才达到成鸡体温,21日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才逐渐完善。据此,在育雏期尤其是育雏前期给雏鸡提供外源温度是至关重要的。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它与雏鸡的体温调节、采食、饮水、消化吸收、残余蛋黄的吸收等密切相…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鸡业集约化、工厂化的发展,养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在整个养鸡育雏工作中,保证雏鸡生长发育的条件显得尤为重要. 1 雏鸡的生理特点 (1)体温调节机能差.刚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2~3 ℃,3日龄后逐渐上升,约在10日龄后体温与成年鸡相同,3周龄以后,雏鸡体温调节机能才趋于完善.环境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雏鸡的体温.  相似文献   

5.
一 肉鸡的生理特点 1 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出生雏鸡的体温比成年鸡体温略低2~3℃,至10日龄才能达到正常成年鸡体温(41℃),3周龄左右调节机能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6.
(一)雏鸡防冷,成鸡防热1.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较成年鸡体温低2~3℃,且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后  相似文献   

7.
1育成鸡的选择在育成过程中观察、称重,不符合标准的鸡应尽早淘汰,以免浪费饲料和人力。育成鸡的生理特点:消化机能、体温调节机能基本健全,雏鸡开始脱温,采食量增加。骨骼和肌肉的生长都处于旺盛时期。12周龄以后,育成鸡的性器官发育尤为迅速。对环境条件和饲养水平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8.
<正>1育成鸡的选择在育成过程中观察、称重,不符合标准的鸡应尽早淘汰,以免浪费饲料和人力。育成鸡的生理特点:消化机能、体温调节机能基本健全,雏鸡开始脱温,采食量增加。骨骼和肌肉的生长都处于旺盛时期。12周龄以后,育成鸡的性器官发育尤为迅速。对环境条件和饲养水平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9.
雏鸡是指刚孵出60天内的鸡。幼雏体温较低,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其生长快,代谢旺盛,羽毛生长快、更换勤,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抵抗力弱,敏感性强。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在饲养过程中做好饮水与饲喂工作,才能保障鸡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0.
余德谦 《中国家禽》2008,30(3):43-44
1 雏鸡的体温特点 雏鸡的生理特点:体温调节不完善,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胃容积小,消化力弱,抗病力差,敏感性强,群居性强。初生雏的体温是39.41-39.62℃,比成鸡约低1.96℃。开食后体温逐步上升。至3周龄左右体温凋节机能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家禽40余年养殖经验进行总结发现,温度对家禽育雏期至关重要,温度管理对育雏前期的准备工作及进鸡以后的饲养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1育雏期家禽的六大生理特点 1.1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刚出生雏鸡较成年鸡体温低2℃~3℃,10日龄左右雏鸡体温能够达到成年鸡体温,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技能趋于完善,7~8周龄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雏鸡是指从出壳到7周龄阶段的鸡,雏鸡的健康与否是保障鸡只生产性能和保证养鸡经济效益的基础.刚出壳的幼雏由于各种生理机能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低,抗逆性差,敏感性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不强,而代谢旺盛,生长快,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在育雏期做好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保健措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一、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的机能还不完善;新生雏的绒毛保温性能差;新生雏比成鸡体温低1℃~3℃,约3周后才逐渐达到正常。雏鸡的这一生理特点要求我们在育雏时要给雏鸡提供较适宜的温度环境、维持雏鸡的体温、减少雏鸡为维持体温而消耗的大...  相似文献   

14.
由于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具有对营养要求高,对疾病抵抗力弱等生理特点,为提高雏鸡成活率和均匀度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正从出壳到6周龄的雏鸡,具有绒毛稀少、敏感性强、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和抗病力弱等特点,雏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鸡群的质量,所以做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好鸡的重要环节。为了育雏期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以及适应雏鸡发育要求的饲养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雏鸡是指刚出壳到六周龄,处于保温养育阶段的鸡,完全要靠人创造条件来适应其需要。这期间,饲养管理的好与坏,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而且还影响到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因此,抓好鸡在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好家禽的首要一环。一、生理特点1.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初生雏鸡的体温约39℃,4月龄开始微微地均衡上升,到10  相似文献   

17.
<正>雏鸡是指刚孵出60天内的鸡。幼雏体温较低,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其生长快,代谢旺盛,羽毛生长快、更换勤,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抵抗力弱,敏感性强。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在饲养过程中做好饮水与饲喂工作,才能保障鸡的健康生长。1雏鸡来源雏鸡应来源于健康和传染性法氏囊(IBD)阴性种鸡群。只采用鸡败血性酶形体(MG)和滑液囊酶形体(MS)及沙门氏菌阴性种鸡群的雏鸡。雏鸡大小和颜色均匀,带有光泽眼睛圆而明亮,健康活泼。雏鸡  相似文献   

18.
1 雏鸡特点 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较成年鸡体温低3℃,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后才逐渐完善,所以秋季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雏鸡的健康和正常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1雏鸡特点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较成年鸡体温低3℃,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后才逐渐完善,所以秋季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雏鸡的健康和芷常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育雏期是从雏鸡出壳到第6周龄为止的饲养管理阶段。针对此期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生长速度快、消化能力低、抗病能力差、代谢旺盛、敏感性强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