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①温度及湿度。控制好温、湿度是育雏成功的关键所在,一般要求室温达到33~35℃,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在不影响温度的情况下,保持空气清新,严防贼风。也不要硬性依照温度表行事,应当“看鸡施温”,切勿“看表施温”。②初饮及开食。雏鸡出壳后3小时供给温水,建议水中加入8%的红糖水,0.1%VC、0.01%的高锰酸钾或饮速补-18溶液。饮水供应不能间断,以免发生抢水猛饮引起湿毛、拉稀。12小时后即可开食,开食饲料宜选用大、小适食,开食饲料宜选用大、小适中,新鲜、易于啄食的饲料。1~7天熟鸡蛋…  相似文献   

2.
种蛋在孵化中,要获得高的孵化率,关键内因是种蛋,即它必须来自高产健康的种禽群;外因是孵化技术。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翻蛋、晾蛋等五大要素,其中温度是关键,而“看胎施温”即是重要措施之一。看胎施温是根据胚胎发育状况,揭示胚蛋发  相似文献   

3.
均匀度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着生产成绩,而且更直接影响着养鸡户的经济效益。要提高肉仔鸡群体体重均匀度,除加强对温度、湿度和药物防治等管理外,必须抓好以下十项技术措施。 1 “开水”、“开食”要科学 雏鸡出壳后第一次饮水称之为“开水”。“开水”要在开食之前。在养鸡户,雏鸡入舍后1~2h,即供给雏鸡21C的3%红(白)糖水,连饮6h。或用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的溶液饮水。饮完糖水后,再用青霉素加链霉素(各2000单位/只)混合液饮水,每天2次,每  相似文献   

4.
种蛋在孵化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条件,而温度是关键。所谓看胎施温,就是根据鸡胚发育状况给予适当的孵化温度。掌握看胎施温技术,可不受孵化方法、不同种蛋、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所影响。为使  相似文献   

5.
(二) 孵化的条件。 1.温度。温度对雏鹅的胚胎发育整个过程起决定性的作用。孵鹅的温度是“前高、中平、后低”,即前10天温度38.2℃~38.9℃;中10天37.5℃~37.8℃;后10天37℃~37.2℃。孵到25天以后,要特别注意温度变化,严禁温度突然升高或降低,要根据胚胎发育正常温度加以调节,才有利于雏鹅出壳。 2.湿度。湿度对雏鹅出壳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工孵化湿度要求:前10天相对湿度65%~70%;中10天60%~  相似文献   

6.
在家禽种蛋孵化过程中 ,温度变化对胚胎发育非常敏感 ,适宜的孵化温度是胚胎正常生长发育的保证 ,因此 ,正确掌握和运用孵化温度是提高孵化率的重要措施。1 孵化温控方案禽类最佳孵化温度在 37 0~ 38 5℃ ,湿度在 55%~ 6 5%。对于恒温或变温最佳孵化方案为 :①分批入孵恒温孵化 :1~ 1 8d ,37 8℃ ;1 9~ 2 1d ,37 2℃。②整批入孵变温孵化 :见表 1。孵化温度并不是固定的 ,它受孵化季节、禽蛋类型等条件的影响 ,应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好用温原则 ,灵活应用 ,同时结合“看胎施温”来调节孵化温度 ,使其适宜。2 孵化季节不同季节室温不同 ,…  相似文献   

7.
种蛋在孵化中,要获得高的孵化率,关键的内因是种蛋质量,即种蛋必须来自高产、健康的种禽群;外因是孵化方法。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孵蛋、晾蛋等要素,其中温度是关键,而看胎施温既是重要措施。看胎施温是根据胚胎发育状况,揭示胚蛋发育成禽全过程的逐日形态长相0必要时看胎照蛋可知胚胎发育是否正常,此法是控制禽胚正常发育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影响种蛋孵化的因素很多,诸如施温、施湿方案的合理性,孵化器能够提供的温度、湿度,还有孵化器的通风、翻蛋以及季节、气象因素、种鸡年龄、蛋重、蛋壳质量以及蛋壳孔隙率等。在日常的管理中大多数的管理者最为注重的是施温方案,而对孵化效果特别是对孵出苗鸡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施湿方案和实际的适度控制的相对粗放,而孵化中湿度的合理与否,则可以通过对种蛋的失重性分析进行评估,孵化生产中对种蛋定期称重是生产高质量雏鸡的一个较好的质量控制程序。1种蛋水分失重的重要性种蛋水分失重过多或过少时,可通过改变湿度设定对其做纠正性恢复…  相似文献   

9.
(一)温度 育雏舍应在接雏前2~3天预温。育雏舍温度第1日为33~36℃,以后每周下降1~2℃,直到降至自然温度。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必须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缺氧和有害气体中毒。保温的要求是:(1)看鸡施温,如果雏鸡缩颈藏头,拥挤扎堆,说明温度偏低,要提高温  相似文献   

10.
<正>1)温度: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差,要注意保温。一般的控制方法是头3天温度控制在33~35℃,以后每天降1℃,直降到自然温度。2)湿度:鸭子虽然喜水,但饲养环境湿度太大或太小也不适应。一般控制在:第一周湿度70%~75%,第二周65%~70%,第三周60%~65%,第四周及以后50%~60%即可。  相似文献   

11.
(上接第4期) (五)孵化过程中,如何进行"看胎施温" "看胎施温"就是按照禽胚发育的自然规律,画出逐日胚龄的标准"蛋相",然后根据胚胎各胚龄"蛋相"与标准"蛋相"的差距来调整孵化温度,通过几批次的"看胎施温",可制定出适合本机型、本品种、一定室温下的最佳施温方案.  相似文献   

12.
温度是孵化的首要条件,适宜的孵化温度是一个孵化场常年保持较高孵化率的关键。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孵化工作的经验,除了应根据孵化机的类型产蛋日龄和环境温度的变化适当调整外,最关键的还是根据胚胎的发育情况来调整孵化温度,制定最佳的施温方案。根据胚胎发育的快慢来调整孵化温度,那就是我们所说的“看胎施温”。家禽的最佳孵化温度为37.8℃,但它受孵化设备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掌握“看胎施温”技术。“看胎施温”就是根据家禽胚胎发育的标准特征来微调孵化温度,它是按照家禽胚胎发育的自然规律画出逐日胚龄照蛋的标准特征,…  相似文献   

13.
贵妇鸡孵化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孵化的效果,给以最适宜的孵化条件,才能获得较高的孵化率和健雏率。根据实践经验,良好的孵化条件应具备下列各因素:1.温度 环境温度控制在24~26℃,1~19天蛋面温度为37.8℃,出雏时的温度为37~37.5℃。2.湿度 贵妇鸡孵化相对湿度,在初期(1~7天)应为60~65%;孵化中期(8~18天)要稍低些,为50%;孵化后期(19~21天),小鸡即将出壳,为防止雏鸡绒毛与蛋膜粘连,湿度可提高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技术关键(一)温湿度控制温度湿度控制范围温度控制要点1.夜间温度应该比白天高1~2℃。2.天气骤变时,尤其秋冬季节寒流袭来时,应提高育雏舍温度。3.断喙、接种疫苗等给鸡群造成很大应激时,也需要提高育雏舍温度。4.温度稳定管理方法育雏期间尽可能保持育雏舍温度变化在3℃以内,避免温度变化过大对雏鸡造成应激。湿度控制要点当相对湿度低于40%时,在温度和通风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对雏鸡造成较大的危害。特别是:14~60日龄是球虫病易发期,所以注意保持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5.
(一)育雏期的饲养 1.温度:育雏温度开始为30℃,以后每隔2天可降温1℃,20日龄后过渡到20℃的常规育雏温度。 2.湿度: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育雏早期防止湿度过低,后期应防止湿度偏高。为保持地面干燥,应在地面铺垫稻草或米糠。 3.密度:1~10日龄40只/平方米,11~20日龄30只/平方米,21~30日龄25只/平方米。20日龄后,天气晴暖时可进行室外放牧,以50~100只为一群。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孵化模式下温度和湿度对鹅种蛋孵化效果及雏鹅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阶段”变温和“二阶段”恒温孵化模式,每种孵化模式设定两种不同的温度和湿度参数来评估其对孵化效果及雏鹅早期体重的影响。结果显示:(1)两种孵化模式具有相近的总体失水率(67%),但采用较高温度的孵化方案具有更高的孵化率(P<0.05)和更短的出雏窗口期(28.5~30 d)。(2)“单阶段”变温孵化模式的孵化率显著高于“二阶段”恒温孵化(P<0.05)。(3)鹅种蛋孵化周期中,第1~4周种蛋失重率分别为2.44%、4.85%、7.72%和10.67%,呈现前期失重大、后期失重小的规律。(4)“二阶段”恒温孵化模式下,采用37.6℃和64%的温湿度组合所生产的雏鹅在第2~4周的体重极显著高于37.5℃和65%的温湿度组合(P<0.05)。研究表明,二阶段恒温孵化模式(37.6℃+64%)以及单阶段变温孵化模式均能产生较好的孵化效果,采用“单阶段”变温孵化模式可提高孵化率,且优化关键孵化参数还能促进雏鹅的早期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1温湿度1.1温度温度是鹧鸪育雏期间最关键的条件,合适的温度能够提高成活率。鹧鸪在1~2周龄时,室内温度应控制在33℃,3~5周龄室内温度28℃,6~7周龄为26℃,8周龄以后为24℃。1.2湿度湿度过大易感染真菌,湿度过小易得呼吸道疾病。一般1周龄时室内相对湿度为60%~70%,1周龄以后  相似文献   

18.
接上期)第三节育雏的条件及准备工作一、温度日龄温度℃1———2343———4325———133014———202721———272428———5621二、湿度整个育雏过程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三、通风育雏、育成舍内一定要保证空气新鲜,在满...  相似文献   

19.
1保温。雏野鸡对温度非常敏感,保温是否有效,直接影响成活率的高低,这是育雏技术核心。保温标准:出壳2天内的雏鸡以在保温箱或保温室内均匀睡觉为准;2天后以在箱(室)内非常活泼、精神好为准。如温度太低,雏鸡轻则啼叫,重则往热源下挤堆,容易造成堆死、压死或白痢、感冒;太热则远离热源,张口呼吸。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大部分资料介绍保温要求以32℃~35℃为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季节、昼夜及雏鸡大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硬性规定一个温度容易造成失误,使初学者忽略了雏鸡实际需要的温度和所表现的精神状态而遭受经济损失。因此应当“看鸡施温”,切勿“看表施温”。  相似文献   

20.
<正>一提供适宜环境温度,坚持看鸡施温育雏期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一般第1周35~32℃,第2周32~30℃,第3周30~28℃,第4周28~26℃,以后逐渐降低到室温。具体执行时还要根据雏鸡对温度的反应情况和环境气候状况进行看鸡施温。温度的控制是育雏期间最关键的环节,即使有自动控温装置,饲养人员也要经常入舍观察鸡群状态,注意温度。特别是后半夜自然气温最低的时刻,也是值班人员最容易打瞌睡的时间,稍有疏忽,炉火熄灭,温度下降,雏鸡自然扎堆,就可能造成受凉感冒、踩伤甚至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