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为农药污染的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方法]在pH值6.40的Clark-Lubs缓冲溶液中,加入碱性藏花红(ST)与一定浓度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测定荧光强度,再加入有机磷农药,检测荧光强度变化,据此建立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总量的新方法。[结果]有机磷农药残留总量荧光法测定的优化条件为:在室温下,以ST+SDBS为反应体系,ST浓度为5.0×10-6mol/L,SDBS浓度为9.0×10-4mol/L,缓冲溶液pH值为6.40,缓冲溶液用量为1.0 ml,溶液中甲醇的用量控制在10%以内。[结论]试验所建立的测定方法已成功用于土壤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总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郭尽力  姜爱莉  于贞  郑舒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53-11655
[目的]探索滤纸壳聚糖膜固定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最佳条件。[方法]以滤纸壳聚糖膜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牛血清白蛋白(BSA)为保护剂,进行AChE的固定。并对固定化酶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固定AChE的最佳条件为将50μl 150 U/mlAChE液,50μl 5%(V/V)戊二醛溶液,100μl 1%(W/W)BSA,pH 8.0的0.2 mol/L的PBS缓冲液配制成1 ml酶液,滤纸壳聚糖膜浸于该酶液4℃固定8 h。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最适pH为8.0,能够重复利用4次以上。[结论]该研究为利用AChE快速检测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以小麦为对照,比较了大豆、玉米、绿豆等10种植物中植物酯酶活性,优化了植物酯酶提取条件。同时系统地研究了酶促反应条件,建立了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以绿豆中提取的粗酶酶活最高,提取条件为:以0.1 mol/L pH值6.2的磷酸缓冲液为提取剂,按固液比1∶5(W/V)加料,在40℃搅拌20 m in,过滤。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为:反应体系0.1 mol/L pH值6.0磷酸缓冲液、反应时间15 m in、反应温度40℃、显色时间10 m in、测定波长520 nm处吸收峰值;样品提取用含10%乙醇的0.1 mol/L pH值6.4的磷酸缓冲液超声波振荡10 m in;方法的回收率为86.7%~97.1%,最小检出限为0.13~0.24μg/m l。  相似文献   

4.
<正>农药残留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主要有4种。1.化学快速检测技术化学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主要用于有机磷的检测,利用有机磷农药(磷酸酯、二硫代酸酯、磷酰胺)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水解为磷酸与醇,水解产物与检测液反应,使检测液的紫红色褪去变成无色。但该方法局限于检测果蔬中的有机磷,灵敏度低。2.酶抑制技术酶抑制技术是目前比较成熟、应用最广泛、快速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是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胆碱酯酶的保藏性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得到保障农药残留检测的最佳酶活力。[方法]试验选定高酶活力的大豆酯酶为酶原,通过筛选最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离子浓度和最适pH,及最佳的反应显色体系来确定反应最适的条件,采用不同的显色体系酶抑制法,研究酶片的制作方法。[结果]酶片载体材料采用硝酸纤维膜,制作每张酶片取20μL大豆酶液,15μL 0.5%的BSA溶液,2μL 0.05%戊二醛于平底试管中。添加0.03 mol/L pH 7.0的磷酸缓冲液至总体积100μL,4℃固定10 h;制作每张显色片,需在1 cm×1 cm大小的滤纸片上加入50μL显色剂,30μL底物,4℃冷风吹干,封膜真空保存。[结论]固兰B盐和α-乙酸奈酯组合,适合作为酶抑制法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显色剂,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酶抑制法测定有机磷农药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测定乙酸-1-萘酯在酯酶(蚕蛹酶、鸡肝酶和面粉酶)催化下水解生成的乙酸被有机磷农药抑制前后pH值的变化,推算出有机磷农药对酯酶的抑制率,从而检测出有机磷农药的含量.以ΔpH值为指标,经由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酶促反应条件: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35 ℃、固蓝B盐1 mL、乙酸-1-萘酯3 mL.结果发现蚕蛹酶活性最高,且农药对酶的抑制具有选择性,混合酶液未出现特异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缩短用于蔬菜上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的酶抑制分光光度法的检测时间对抑制时间为10min时的最适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新的最适条件确定标准,即保证酶的活性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的基础上(0.1333min-1≤k1≤0.2667min-1[1]),选择抑制率(以甲胺磷为抑制剂)最高时的温度和pH值作为最适条件。确定了抑制时间为10分钟时的最适条件为:抑制温度47.0℃,pH值为7.7。进而在此最适条件下确定了新的检测结果判断标准:当酶抑制率≥58%时,蔬菜中含有某种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为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猪肝酯酶(PLE)对农药的敏感性,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提供新的敏感酶源。【方法】以乙酸-1-萘酯为底物,考察PLE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p H及几种农药的最佳作用时间,同时比较了PLE对几种特异性酶抑制剂的敏感性;以电鳗乙酰胆碱酯酶(ACh E-ee)、马血清丁酰胆碱酯酶(BCh E-hs)为对照酶源,采用酶抑制法,绘制5种有机磷农药(敌百虫、敌敌畏、甲胺磷、辛硫磷、毒死蜱)和5种氨甲酸酯类农药(灭多威、克百威、丁硫克百威、残杀威、涕灭威)的抑制曲线,并计算相关半抑制率(IC50),比较各种酶的农药敏感性。【结果】猪肝酯酶酶活测定方法的最佳温度、时间、p H分别为35℃、15 min、7.0;农药最适作用时间为15min;猪肝酯酶对双(4-硝基苯基)磷酸酯敏感性最高,毒扁豆碱次之,盐酸多奈哌齐最低;与胆碱酯酶相比,猪肝酯酶对供试的多数有机磷农药和氨甲酸酯类农药的IC50更低,,敏感性更好。【结论】猪肝酯酶具有良好的农药敏感性,可以作为酶抑制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候选酶源。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酵母发酵生产香蕉菠萝复合果酒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固定化酵母发酵生产香蕉菠萝复合果酒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成熟的香蕉和菠萝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香蕉菠萝不同原料配比对复合果酒品质的影响以及初始含糖量和发酵温度等因素对香蕉菠萝复合果酒酒度生成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香蕉菠萝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在固定化酵母发酵条件下,香蕉与菠萝原材料采用1∶1的配比发酵酿制复合果酒可使其品质最佳。极差分析可知,影响该复合果酒发酵工艺的因素依次为:初始含糖量>发酵温度>亚硫酸氢钠用量>发酵pH值。该产品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含糖量30%,发酵温度25℃,亚硫酸氢钠用量80 mg/L,发酵pH值4.0。[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复合果酒品质最佳,具有典型的香蕉、菠萝果酒风味。  相似文献   

10.
酶抑制率法测定果蔬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芸 《农村科技》2013,(1):38-39
目前,在果蔬上使用最大且限量使用的农药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此类农药若大量残留在果蔬内,一旦食用会引起人神经麻痹甚至死亡,因此,在果蔬上市前进行农药残留毒性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国家标准方法——酶抑制法,直接显示对被测样品的抑制率和吸光度值.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对人体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浓度呈正相关.正常情况下,酶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乙酰胆碱)水解,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黄色物质,通过测定412纳米处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有高剂量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用马铃薯渣制备方便面油料包可食性膜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含水量为86.2%的鲜马铃薯渣为原料,以抗拉强度为主要指标,辅以厚度、感官指标等,通过单因素试验、复配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用马铃薯渣制备方便面油料包可食性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膜抗拉强度的主次因素为甘油添加量>膨化温度>硬脂酸添加量>海藻酸钠与琼脂复配比例。用鲜马铃薯渣制可食性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鲜马铃薯渣20 g,海藻酸钠与琼脂的复配比例为0.5∶0.5,硬脂酸的添加量为0.3 g,甘油为1.5 ml,水浴温度为80℃。[结论]用该工艺制膜测得膜的抗拉强度为118.82 kg/cm2,用其包装方便面油料膜在45℃,相对湿度60%下放置30 d没有渗油,在沸水中煮3~4 min可完全溶解。  相似文献   

12.
韦琴  黄婉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379-6381,6457
[目的]优化胡萝卜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酸提胡萝卜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用中性蛋白酶去除以上残渣中的蛋白质,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α-淀粉酶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胡萝卜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是:pH为3,水浴温度为90℃,水浴时间为80 min,最佳料液比为1∶10 g/ml,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5.42%;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pH为6,水浴温度70℃,水浴时间60 min,加α-淀粉酶量0.6%,此条件下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77.63%.[结论]该方法可为进一步优化膳食纤维提取工艺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渭南市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燕敏  赵晓娟  席卫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349+9353-9349
[目的]了解陕西省渭南市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方法]采用随机与定点抽样的方法采集蔬菜14个品种共140份样品,按照GB/T 5009.20-2003方法进行1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共检测出毒死蜱、甲胺磷、氧化乐果、甲拌磷、乙酰甲胺磷、对硫磷6种有机磷农药;蔬菜有机磷农药检出率为26.43%,超标率为20.71%.[结论]渭南市市售蔬菜存在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应加强农药使用的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齐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410-7413
[目的]研究水酶法提取南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南瓜籽油热处理工艺、酶解工艺的最佳条件,并试验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总添加量及添加比例对南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热处理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热处理温度90℃,热处理时间10 min。酶解工艺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间6 h,酶解温度50℃,酶解pH 7,蛋白酶添加量3%,料水比1∶5;在该条件下,南瓜籽油的提取率为83.32%。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总添加量为2%,最佳添加比例为2∶1。[结论]水酶法工艺条件温和,适合油料作物油脂的提取。  相似文献   

15.
欧翔  周康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414-7415,7428
[目的]对贵阳市蔬菜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和分析,了解贵阳市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方法]2013年1~ 12月在贵阳市的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超市随机抽取蔬菜共200份,按农业行业标准NY/T 761-2008《蔬菜和水果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进行有机磷、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项检测.依据GB 2763-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限量评价.[结果]200份蔬菜农药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38.5%和4.5%.检出超标的农药有:氧乐果、毒死蜱、三唑磷、氯氟氰菊酯、三唑酮、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农药中毒死蜱和腐霉利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5%和5.0%;菜的种类中叶菜类的检出率最高,为54.4%;四季度中第二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3.8%;采样点中批发市场的合格率最低,为93.7%.[结论]贵阳市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蔬菜的监督管理,加大蔬菜种植、销售环节的监测力度,确保市民食用蔬菜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了用一种前处理方法同时检测食用菌中多种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试样经乙酸乙酯-正己烷(体积比1∶1)溶液提取,浓缩后用PSA填料,ENVI-Carb柱净化,然后用GC-μECD和GC-FPD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17种农药在0.005~0.25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样品添加量为0.01~0.05 mg/kg时回收率达70%~11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2%,定量下限为0.01~0.05 mg/kg。[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适用于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正交法优化提取苹果渣中果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文秀  高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30-9131
[目的]研究苹果渣中果胶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酸水解乙醇沉淀法从苹果渣中提取苹果果胶,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料水比、pH值、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果胶得率的影响,对酸解法提取苹果渣中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结果表明,水解体系的料液比对果胶得率影响最大,其次是pH值、提取时间,最后是提取温度。最佳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90℃,水解体系pH值2.0,水解时间90min,料液比1:12,果胶产率可达到9.25%。[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苹果渣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12-1313
[目的]寻求褐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新鲜褐菇子实体为材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探讨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水比以及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提取褐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30、时间2.5 h、提取2次、温度90℃。[结论]该研究为褐菇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