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国稻6号”是中国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2007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但是,制种一直是影响其大面积推广的技术瓶颈。目前,从中国农科院传来好消息,在近日四川召开的优质超级杂交稻“国稻6号”(内2优6号)高产制种验收会上,中国农科院水稻所该组合在内江市诸古寺村千亩制种片中,百亩制种示范区的平均亩产达到了302公斤!  相似文献   

2.
屠建明 《新农村》2009,(12):15-15
“秀优5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洲泉镇从2005年开始少量引种试种,2006-2008年逐年扩大示范。经4年试种示范,该品种表现出杂种优势强、优质超高产、抗倒抗病、综合性状优等特点。为加速“秀优5号”的示范推广应用,特开展了该品种生育特性及高产攻关、高产途径等多项探索试验。  相似文献   

3.
以“协青早A”为母本 ,自育恢复系“C1 42 9”为父本进行配组 ,成功选育出杂交晚稻新组合“协优赣 2 6号”。 1 998、1 999年该组合参加南方稻区晚籼中迟熟组区试 ,平均产量分别为 6 .87t/hm2 和 6 .94t/hm2 。在推广和应用中 ,“协优赣 2 6号”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综合抗性强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 ,适合江西中南部地区作二晚种植。提出了“协优赣 2 6号”的栽培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常优5号"父母本特性,开展了母本机播机插制种研究,最终提高了制种单产,节省了用工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介绍"常优5号"亲本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田块选择、确定合理播差期、精量播种、适时移栽、科学管理、提高异交结实率、种子收获等环节,对"常优5号"母本机播机插高效制种技术进行总结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70优 9号”1 991~2 0 0 2年的制种情况 ,分析了产量因素的构成和实际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 ,提出了该组合高产制种的穗粒结构和高产稳产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旱优八号”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育成的节水抗旱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上海市审定。经过2009-2010年的制种实践,观察了该组合高产制种特点,并结合亲本特征特性,制订了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安徽省两系杂交水稻丰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进行分析,通过参考文献法与实验法对水稻丰两优6号亲本特征特性进行分析,探究两系杂交水稻丰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两系杂交水稻丰两优6号是丰乐种业公司通过自育的丰恢6号与丰39S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通过选定制种基地、划分播差期和抽穗扬花期、强化秧田管理、控制好大田父母本行比、花期预测、辅助授粉与隔离等措施,提升制种技术质量,提高种植成效。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单季杂高粳稻秀优5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秀优5号的苗、蘖和穗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氮肥施用量与结实率及千粒重呈负相关关系;施纯氮0~225kg/hm2,秀优5号单产随施氮量上升而增加;当氮肥用量超过225kg/hm2时,则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施肥效益也降低.秀优5号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最佳施氮量为施纯氮225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9.
“秀优5号”系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2003年我市作单季晚稻引进试种,综合性状表现较优。在2005-2006年我市承担的国家级和省级新品种示范展示中,示范方平均亩产分别为565、635kg,较大田产量增18,2%、26.4%。在示范方实施过程中,笔者对移栽稻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合两年栽培实践,探索“秀优5号”移栽稻栽培中的最佳氮肥用量,寻求省肥、高产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经连续4年的"常优5号"高产制种试验,探索并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主要技术有合理安排播差期、调节父母本抽穗期、加强肥水管理、构建父母本最佳群体、采取有效的辅助技术提高异交结实率、通过全程除杂保纯提高制种纯度等。  相似文献   

11.
杂交粳稻秀优5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秀优5号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主要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为秀优5号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杂交粳稻秀优5号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为秀优5号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产、优质籼型杂交中稻组合绿优1号具有优质、超高产、抗病等优点,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结合绿优1号制种实践,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4.
简述超级杂交稻中浙优1号制种生产全过程进行技术控制,确保种子生产安全、高效。分秧田管理、移栽大田管理、花期预测与调节、病虫害控制和种子质量控制5部分对制种生产进行技术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15.
"常优1号"是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中熟杂交晚粳稻新组合,无锡市于2000年引进试种,产量、米质表现较好。为缓和无锡市杂交粳稻种子供应紧缺的局面,从2002年起对"常优1号"进行了连续5年的杂粳制种研究,探索了"常优1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现将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家顾问》2014,(4):9-9
<正>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介发布2014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农业部组织遴选了2014年17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3项主推技术。主导水稻品种30个。适合长江中下游稻区的有Y两优1号、新两优6号、中浙优1号、内5优8015、珞优8号、宜优673、内2优111、连粳7号、秀  相似文献   

17.
在四川召开的优质超级杂交稻“国稻6号”(内2优6号)高产制种验收会上,“国稻6号”在内江市诸古寺村千亩制种片中,百亩制种示范区的平均亩产达到了302公斤。这是专家在对该组合百亩制种核心区(105亩)分类型选择的3块代表性田块进行实割,并按13%的标准含水量折算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优质杂交中稻广两优5号亲本的特征特性,并从制种基地选择、播插期安排、育秧、插足基本苗、肥水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其高产制种技术,以为该品种的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峰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147-148
介绍了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滁杂优3号在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总结了滁杂优3号的制种技术,包括制种地选择、育苗与播种、移栽、除杂、施肥、田间管理、收获等。  相似文献   

20.
“Ⅱ优023”是用“Ⅱ-32A”作母本、“杭恢023”作父本杂交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稻组合,现介绍“Ⅱ优023”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并结合在杭州市制种实践,总结了其高产配套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