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动物福利问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翁鸣 《世界农业》2003,(8):7-10
为了实现中国农产品出口较快增长,在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力争破除西方国家设置技术壁垒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关注动物福利问题。这不仅是中国在动物福利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而且“动物福利”的国家间差距很可能成为未来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新的壁垒形式。一、西方国家动物福利法及其主要内容1.动物福利法的起源动物福利法起源于英国。1822年马丁提出禁止虐待动物的议案获得英国国会的通过,“马丁法令”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反对虐待动物的法律。英国动物福利法的渊源可分为主要渊源和其他渊源两大类,主要渊源是指与动物福利有关…  相似文献   

2.
刘秀丽 《现代农业》2007,(11):65-65
近年来,动物福利在西方得到了普遍认可,欧美等国都相继制定了动物福利法,并开始将动物福利引入国际贸易领域,并以此作为进口农产品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在国内,动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保护动物福利的争论已愈演愈烈,疯牛病、SARS、还有最近爆发的禽流感,都证明了人和动物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如果动物的生存状况恶劣,也必然会伤害到人类。动物福利同时也关系到经济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多。欧盟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有动物福利方面的法律,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中也有明确的动物福利条款。如果肉用动物在饲养、运输、屠宰过程中不按动物福利的标准执行,检验指标就会出问题,而影响肉食品的出口。近几年欧洲等发达国家利用动物福利保护条款对我国出口的动物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贸易动物福利壁垒的公共选择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希  周彬 《甘肃农业》2005,(6):71-73
动物福利正成为新一轮的贸易壁垒。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动物及其产品的出口事关农业发展的大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决策模型,通过分析农产品贸易中各利益主体的价值趋向,试图反映动物福利壁垒市场博弈的全貌,并由此开辟一个融政治、经济决策于一体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动物福利是当前的国际趋势。为增加民众对动物福利的认识,增强动物保护意识,现就开展动物福利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提出开展动物福利是建设生态文明、突破贸易壁垒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动物福利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机能实验学的教学过程涉及许多动物实验的内容,培养学生实验动物福利的意识势在必行.本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实验动物福利的概念和对医学生进行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加强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几点措施和对策,旨在为机能实验学教学过程中较好地落实实验动物福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猪动物福利的改善不仅对于实现健康养殖、保障猪肉质量和缓解国际贸易壁垒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国际趋势。在我国首部生猪动物福利标准出台不久的背景下,本研究利用来自于山东省15地市的533份调查问卷,从概念、理念、内容重要性和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养猪场户对于动物福利的认知情况,从生理福利、环境福利、卫生福利、行为福利和心理福利方面分析了养猪场户的动物福利行为,从增加资金投入和参与认证方面分析了养猪场户的动物福利意愿。结果表明,受访养猪场户普遍重视生猪生理福利的保障,绝大多数受访者愿意为改善生猪动物福利增加资金投入和参与动物福利认证。部分养猪场户对动物福利及其认证认知不足,在环境福利、卫生福利、行为福利和心理福利方面行为不够规范。为改善养猪场户的动物福利行为,应加强宣传、培训、引导和监督,养猪场户应主动学习并适当扩大饲养规模,提高动物福利认知水平,增强动物福利意愿。  相似文献   

8.
集约化畜牧生产对动物福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集约化畜牧业生产与动物福利的关系,分析了集约化畜牧业生产对动物福利的影响,并从开展动物福利宣传教育活动,加快动物福利立法;精心饲养,积极推进我国畜禽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畜禽基本生存福利水平,积极推行畜禽定点屠宰等方面对加强动物福利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动物福利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了人们对动物福利认识的现状以及我国重视发展农场动物畜禽福利的重要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农场动物福利改善有助于促进畜牧业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调控有效的高质量发展。消费者对农场动物福利产品的支付意愿是促使养殖主体改善动物福利的前提。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利用国内1 137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动物福利乳制品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不同收入群体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部分消费者对动物福利乳制品有较强的购买意愿,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集中在(0,10%]的溢价水平,仍有待提高。农场动物福利认知、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水平对消费者动物福利乳制品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立法诉求、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风险感知和质量安全关注度对消费者动物福利乳制品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的消极影响。此外,农场动物福利认知、动物福利报道或事件关注度、年龄、饲养经历和乳制品购买频率对不同收入群体动物福利乳制品的支付意愿影响存在差异。因此,为提高消费者对农场动物福利产品的支付意愿,促使养殖主体改善动物福利,提出政府应加强动物福利国民教育与专业教育,完善国家层面的动物福利相关法规、标准与制度,鼓励养殖主体开展动物福利改善行动,企业应开拓农场动物福利产品消费市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