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渭源县总土地面积2065km^2,水土流失面积1718.30km^2。截止2008年底,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4.30k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了66%。多年的水土治理与开发,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杨建华 《甘肃农业》2007,(12):72-73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与陕西、甘肃、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属黄土丘陵向鄂尔多斯台地过渡地带,总面积7130平方千米,辖16个乡(镇),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万人,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加之处于干旱带,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5868。3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82。3%,县南部丘陵以中、强度水利侵蚀为主,面积1122.3平方千米,中北部缓坡沙地以中度风力侵蚀为主,面积4746平方千米,严重的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恶化,区域经济落后,人民生活陷入贫困状态。  相似文献   

3.
一、水土保持建设现状与问题 1水土流失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类型多、强度高、危害深、治理难度大。据1990年遥感调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km^2,水土流失已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88万km^2,冻融侵蚀面积125万km^2。水土流失遍布于各省(区),不论是山区、丘陵区、平原区,还是农村、工矿、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七大流域及内陆河流域水土流失分布见。  相似文献   

4.
玉龙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现状与人工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玉龙县石漠化及综合治理情况1.1玉龙县水土流失及石漠化现状根据玉龙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和县林业、农业、水利有关资料,参照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结合野外实地调绘修正确定玉龙县水土流失面积为2 560.40 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1.31%。  相似文献   

5.
古浪县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93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74.4%。作者通过分析古浪县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古浪县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宁夏彭阳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阳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水土流失较另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334.00km^2,占土地总面积2528.65km^2的92.31%,年均土壤侵蚀模数6000t/km^2·a。经过大规模、持续性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至2007年底,治理度达7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6元,初步实现了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文章介绍了彭阳县20多年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成效和成功经验,小流域综合治理是解决贫困山区群众温饱和脱贫的基础工程.其成功经验可在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7.
环县向日葵全膜双垄沟播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端.庆阳市北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大陆季风性气候明显.年降水在300~400mm。近年不足300mm.年降水分布不均.降水多集中在7-9月。平均无霜期150d。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766h。≥10℃有效积温2487.3~2667.4℃。土地面积广阔.全县总土地面积9236km^2.拥有农耕地20.5万hm^2,土层深厚.耕性良好,养分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栽培种植,向日葵是我县一大区域优势产业.年种植面积在2万hm^2,由于近年来干旱严重,使向日葵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会宁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国扶贫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干旱山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全县总人口58.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49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643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99.4%,耕地总面积460万亩。祖厉河纵贯全县南北,年输沙量约为6100多万吨,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6050吨/平方公里,境内山大沟深,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干旱少雨,年均降水370毫米,自然条件严酷,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宝清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完达山北麓,三江平原南缘。据调查宝清县水土流失面积13.33万hm^2,占县域总面积的37%,其中耕地水土流失面积为10.13万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2%。宝清县水土流失类型有水蚀、风蚀、人为侵蚀3种,分别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60.1%、39.6%、和0.3%。  相似文献   

10.
会宁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国扶贫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干旱山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全县总人口58.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49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643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99.4%,耕地总面积460万亩。祖厉河纵贯全县南北,年输沙量约为6100多万吨,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6050吨/平方公里,境内山大沟深,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干旱少雨,年均降水370毫米,自然条件严酷,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千万家小流域位于黑龙江省克山农场中部,地处小兴安岭边缘慢川慢岗地带,地貌形态主要为慢岗。土壤主要有黑土、沼泽土两大类型。小流域总土地面积24.26km^2,水土流失面积22.0km^2。千万家小流域人口总数为1632人,各业总产值为3747万元,人均纯收入为4553元。  相似文献   

12.
古浪县是一个国扶贫困县,县境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多变,海拔高程在400~3000m之间,构成山区、平原、荒漠三大地貌特征。气候干燥、降雨稀少且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多集中在7~9月。全县土地面积约5287km2,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0%。林草覆盖率非常低,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根据全市水土流失普查表明,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4.40%。主要侵蚀类型有面蚀、沟蚀、风蚀等。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阻碍了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现在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本旗为较早的农业、牧业发展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风蚀沙化日趋加剧。生态环境逐年明显恶化。全旗水土流失面积1990.6平方公里.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8.2%。风蚀沙化面积13974平方公里,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58%,草场重度沙化面积达7653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31.7%。  相似文献   

14.
盐池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东大门,地处鄂尔多斯地区黄土高原过渡带,与陕、甘、蒙三省区接壤,总面积8661.3平方公里,总人口16.5万人。多年来,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但是由于该县以畜牧养羊和大面积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为主,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了7128.2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2.3%。  相似文献   

15.
宁夏封山禁牧的成效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地区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土地沙化、荒漠化现象严重,森林面积少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一直是影响宁夏生态环境治理的大问题。建国以来,防沙治沙和治理水土流失,是历届党委、政府重视的头等大事。据统计,1950年至2000年,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西北干旱内陆河尾闾的金塔绿洲为例,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和评价近15年(1988—2003年)来该绿洲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整个绿洲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3年金塔绿洲耕地、城市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显著增加,其中耕地面积增加了30.03km^2,城市建筑用地扩大了13.35km^2,未利用土地面积扩大了15.52km^2;而草地和林地面积急速下降,分别减少了58.06和1.76km^2。造成了整个绿洲诸如土地荒漠化、地下水位的下降等生态环境退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定西地处中纬度黄土高原腹部,距省会兰州90km。总土地面积3638.71km^2,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Ⅴ副区,沉积有厚逾千米的甘肃系红层,上复黄土.海拔在1700~2580米之间,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山多川少,地形破碎.坡陡沟深,黄土裸露,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也是黄土高原第Ⅴ副区最具典型的水土流失区。  相似文献   

18.
隆德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制约着全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半个世纪以来。隆德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历届县委、政府的带领下,坚持“水保立县”大搞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6.73km^2,治理程度达84.10%,林草覆盖度达到25.20%,县域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尖山农场老莱河项目区(以下称项目区)位于嫩江平原北部,黑龙江省尖山农场中部,土地总面积10305hm^2,耕地面积8296hm^2,水土流失面积8215hm^2,其中耕地流失面积8005hm^2,占流失总面积的97.4%。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形态为面蚀和沟蚀兼有。现有大、小侵蚀沟23条,总长7.99km,平均宽7.4m,深1.7m,沟壑密度0.08km/km^2。  相似文献   

20.
凉城县丘陵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71.29%,沟壑密度2km/km^2~4km/km^2,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又地处温带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经调查分析,该县可作为我国北方丘陵沟壑区面积较大且水土流失严重的典型代表。因此本文根据该县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和林业发展状况,应用指数开方法,对该县丘陵沟壑区宜林地资源作了适宜性评价,从而进一步弄清了宜林地资源现状,为充分合理利用宜林地资源、加快丘陵沟壑区林业建设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