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年对1年生桤木幼苗,固定5个30×30厘米的样方,定期测定高、基径、叶片生长情况如下:1、幼苗出土到第1片真叶需20天左右,苗高2.7厘米,基径0.1厘米,叶片长0.56厘米,宽0.49厘米.第1—2片真叶需20天左右,苗高2.87厘米,基径0.3厘米,最大叶片长0.73厘米,宽0.65厘米.第2—3片真叶需15天左右,亩高3.64厘米,基径0.45厘米,最大叶片长1.34厘米,宽0.65厘米.3—4片真叶需14天左右,苗高3.99厘米,基径为0.7厘米,最大叶片长1.4厘米,宽0.84厘米.4—5片真叶时需8天左右,苗高4.68厘米,基径0.93厘米,最大叶片长1.76厘米,宽1.39厘米.5—6片真叶需6天左右,苗高5.8厘米,基径1厘米,最大叶片长2.45厘米,宽1.4厘米.6—7片真叶约需5天,亩高6.74厘米,基径1.53厘米,  相似文献   

2.
杉木全光育苗,是林业生产技术上一项革新。杉木幼苗由遮荫到不遮荫,怎样让它适应外界环境(温、湿、风、光)条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董寨林场七里冲林区和周党公社桃园国队合作林场,经过两年的实践,摸出了一些经验,解决了缺乏荫棚材料的问题,使育苗成本降低40%以上。1年生杉苗亩产72,000株,地径0.6—0.8厘米,高25—28厘米,最高38厘米,达到了狮子头、菊花心、紫红色、侧枝多、当年出圃的壮苗标准。一、选好圃地:圃地选的好坏,对苗木生长和根系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杉苗的特  相似文献   

3.
1973年,木里局在同一地区,采用相同的技术措施,用乡土树种丽江云杉、大果落叶松,和从马尔康调进的粗枝云杉,小金调进的波氏落叶松育苗结果:一年生苗乡土树种丽江云杉苗高4.4cm,基径0.08cm;粗枝云杉苗高1.8cm,基径0.06cm.大果落叶松与波氏落叶松比较,前者一年生苗高2.8cm,基径0.10cm,后者苗高1.9cm,基径0.06cm.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的遮荫(不遮荫处理、30%遮荫处理、50%遮荫处理、80%遮荫处理)对1年生红豆杉成苗保存率及生长量的影响。经方差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选择遮荫率达50%的遮荫物,对苗木保存率最好,可达88.5%;对1年生红豆杉苗高、地径、主根长3个生长指标表现最为显著,可在本地区红豆杉育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松柏类植物幼苗生长缓慢,一般数年或十几年才能出圃。我们采用无上育苗的乔松当年苗高可达18—20厘米,云杉也达5—6厘米,因此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快速育苗方法。无土栽培使用的容器有塑料桶、花盆、塑料箱等。塑料桶用聚乙烯薄膜制成,底部有排水孔,大小以不流出介质为限。花盆最好是直径较小的高桶型,盆底用塑  相似文献   

6.
1978年夏秋,我们在泰兴县城北公社林场进行水杉、池杉嫩枝全光灌水育苗试验,平均成活率73%,最高达90%,年生长量水杉平均25厘米以上,池杉20厘米以上,共培水杉、池杉苗木20余万株.采用这种方法,比嫩枝遮荫,全光喷水等方法简便,省工、省材料,是多快好省繁殖水杉、池杉的新途径.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简介如下:一、圃地选择和筑床 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的砂壤土,进行深耕细整,构筑高床(高15—20厘米.宽1米),并挖好排水沟.  相似文献   

7.
木茹苗圃位于道孚县木茹林区,春季解冻迟,霜期长。晚秋降温早,土壤结冻快,露天育苗只能春播,1年生苗木质化程度低,越冬死亡率高。因此我们在总结塑料大棚春播育苗经验的基础上,1980年8月进行了大棚秋季播种育苗,次年秋季移床培育试验。解决了在高海拔地带秋季育苗的降温和病害问题。缩短了苗木培育时间,提高了产苗量,降低了育苗成本,大棚每亩1年生苗可移植10亩,每亩成本仅为357元,露天培育2年生苗,1亩只移2.5亩,每亩成本达1336元,约为大棚的4倍。大棚内一年生鳞皮云杉,平均苗高4.28厘米,基径0.085厘米,叶片67片,主根长约9厘米,千株苗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8.
利用引进的蓝云杉种子,在塑料大棚内使用营养钵进行了蓝云杉不同基质的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大棚不同基质育苗较室外大地育苗,可使苗木生长期延长60d;试验处理1(草炭+园土+牛粪+炉灰渣)与对照相比,1年蓝云杉出苗率提高8.69%,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分别提高134.34%和127.27%,侧根数、烘干质量分别提高133.33%和200.00%;大棚育苗与露地育苗相比,提高出苗率9.10%、苗高135.14%、地径145.45%、侧根数134.90%和烘干质量147.83%。从育苗基质试验结果看出,草炭+炉灰渣+牛粪+田园土配方最好。  相似文献   

9.
5个乡土绿化阔叶树种不同育苗基质的当年育苗效应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昆明树木园所进行的连香树、多果槭、榉树、枫杨和川滇桤木等5个乡土绿化阔叶树种不同育苗基质的当年育苗效应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其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3个性状上,与对照红壤育苗基质相比,不同育苗基质对此5个乡土绿化阔叶树种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生长的作用不一,红壤4+福贝菌2育苗基质(处理A)和(复合肥2 kg+钙镁磷肥2 kg)/100 kg红壤育苗基质(处理C)对5个乡土绿化阔叶树种当年生苗木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对连香树、多果槭、榉树和川滇桤木等4个阔叶树种的当年生苗木生长具较佳促进作用的育苗基质是处理A,其连香树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高34.04 %、15.00 %和15.38 %;多果槭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高70.55 %、23.81 %和39.18 %;榉树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高31.93 %、35.33 %和33.33 %;川滇桤木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高101.65 %、38.27 %和50.63 %.而促进枫杨当年生苗木生长的较佳育苗基质是处理C,其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提高44.30 %、23.55 %和30.93 %.  相似文献   

10.
遮荫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遮荫对降香黄檀容器育苗生长发育和形态生理的影响,为林木育苗的光环境控制条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年生降香黄檀幼苗为试验材料,设遮荫程度0(T_0)、40%(T_1)、60%(T_2)、80%(T_3)、95%(T_4)5个处理,用不同遮荫程度处理4个月后,每隔15天监测降香黄檀幼苗的地径、苗高、叶片数等生长指标,观察其生长进程;并于试验处理结束后测量降香黄檀幼苗的生物量、比叶质量、叶绿素含量(Chl)、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系数(Tr)等。【结果】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降香黄檀幼苗的苗高、地径逐渐降低,生长越来越弱,且表现越来越明显,其中T_4的苗高和地径增量分别为7.7和1.0 mm,是T_0的39.2%和35.6%。随着遮荫程度的加强,降香黄檀幼苗的干物质积累、比叶质量以及质量指数(QI)、根冠比、存苗率显著降低,表明遮荫程度的增加使降香黄檀幼苗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随着遮荫程度加强,幼苗叶片的叶绿素b(Chlb)、叶绿素a(Chla)和植株各部分含水量显著增加,而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Chla/Chlb)、Pn降低,表明遮荫程度的增加引起降香黄檀容器苗的光合利用效率下降,进而导致幼苗生长发育缓慢,存苗率下降。【结论】综合分析生长进程和生理形态指标,降香黄檀容器育苗幼苗期宜在全光照环境下进行,遮荫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近多年来,我场油松育苗连续获得了稳定丰产。据调查,培育的一年生苗一般高达7—12厘米,根径0.16—0.23厘米,亩产14—20万株;两年生苗高16—18厘米,根径0.3—0.4厘米,亩产10—16万株。为造林、次生林改造,提供了大量优质合格苗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红椎种子不同程度催芽遮阴繁殖育苗方式,设置了3种不同程度催芽及4种遮荫处理组合共12种处理方式,研究了不同处理播种萌芽的保存率和苗木生长率。结果显示:在全光照条件下,红椎苗木保存率表现为露白﹥有根无芽﹥有根有芽,苗高生长量及地径生长量为有根有芽﹥有根无芽﹥露白,而在遮荫度为50%、70%及85%的条件下,红椎苗木保存率、苗高生长量及地径生长量均表现为有根有芽﹥有根无芽﹥露白,其中有根有芽全光照的苗木保存率最低,为25.33%,有根有芽遮荫85%的苗木保存率最高,但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在有根有芽遮荫70%的条件下最高。综合考虑保存率和苗木高生长及地径生长因素,有根有芽遮荫70%作为红椎种子播种育苗的最佳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溧水县新桥公社地处丘陵山区,有山地面积约26680亩,为全县发展杉木较多的公社之一.前几年,公社营造杉木所需的苗木,大都从外地调进,苗木经过长途运输,质量又差,对造林后的生长成活影响很大.为了培育优质壮苗,进一步把杉木生产建设搞好,从1979年开始,公社在三级林场播种育苗5.9亩,据11月初调查,总产杉苗达36.1万株,亩产6120O株.其中苗高25~4O厘米、根径粗0.5—0.7厘米、径高比1:60的达64.7%;苗高40厘米以上、根径粗0.8厘米以上、径高比1:50的达5.9%.结顶芽的达  相似文献   

14.
播种密度及遮荫度对草珊瑚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三明市岩前林业站苗圃开展不同种植密度、不同遮荫度条件下的草珊瑚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不同遮荫度对草珊瑚幼苗的苗高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对地径、根系长度、根系数量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5)。以播种密度120株.m-2、遮荫度75%条件下,草珊瑚平均苗高、地径、根长以及根数均为最优。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黄花倒水莲的种子育苗技术,探明其苗期覆盖与人工遮荫对生长影响,在福建明溪进行不同覆盖物与不同透光度人工遮荫的种子育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苗期覆盖显著影响黄花倒水莲苗木的苗高、地径和鲜质量,苗期覆盖谷壳、稻草较空白对照显著提高苗木高度、地径和鲜质量。不同透光度人工遮荫显著影响黄花倒水莲苗木的苗高、地径和鲜质量,黄花倒水莲的苗木高度、地径和鲜质量大小排序均为30%透光度处理50%透光度处理70%透光度处理全光照(空白对照),苗期适宜的人工光环境为30%全光照。  相似文献   

16.
培育树苗,几千年来都是露天栽培,生长缓慢,劳动强度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种树要求集约经营,要工厂化、机械化。近两年来,我们采用营养液搞了无土培育油松苗的试验,收到了良好效果。油松播种后199天,苗高23厘米,基径0.3厘米,为田间最高苗(播种苗207天,苗高10厘米)的2.3倍。现将试验方法简介如下: 一、用硬聚氯乙稀箱,规格为50×30×15厘米,每箱育苗面积为0.15平方厘米。箱底铺2-3厘米卵石和9-10厘米的锯末(均经水洗,未经消毒)。二、营养液,我们是采用改良的Addoms的营养液,配方见下表:  相似文献   

17.
福建柏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容器、全光圃地、遮荫圃地等不同育苗方式试验 ,发现用不同方式培育的一年生福建柏苗其苗高、地径、侧根数、干鲜重等主要生物量指标差异显著。总结出一套适宜推广应用的全光圃地与遮荫圃地相结合的丰产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83年,我们在曹村公社十二里庄大队,用地膜覆盖埋根育泡桐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年平均苗高4.07米,地径5.1厘米。当年出圃4米以上的一级苗占49.3%,比露地埋根育苗多4—27%,现将育苗情况介绍如下。 一、用地膜覆盖埋根育泡桐苗的方法 育苗地为沙壤土,在地表以下70厘米处有一层厚20厘米左右的壤质夹层,夹层以下为纯沙土。土壤透性良好,PH值7.2,地下水位在3米左右。育苗地有较好的排灌条件。育苗种根采自本大队苗圃的两年生泡桐,50厘米土层内的根系。地膜为农用聚氯乙烯塑料薄膜。  相似文献   

19.
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是我国珍稀树种,科学合理的育苗技术是保护该树种的根本保证。文章采用抽样调查和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对沙地云杉2a生播种苗的土壤种类、育苗密度、作床方式、种子处理和土壤管理等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土壤类型:生长在黑沙土上的苗木地径是生长在草甸土上苗木地径的78%;生长在黑沙土上的苗木苗高是生长在草甸土上苗木苗高的84%。土壤类型对地径的影响较大,对苗高的影响较小。(2)种子处理:雪藏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和苗木产量最高,分别为93.4%和13.4万株/667m^2,分别比冷水处理(对照)种子发芽率和苗木产量的提高22.4%和30.5%;其次为温水处理(45℃),分别比冷水处理(对照)的发芽率和苗木产量提高8.6%和13.6%。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同样也是雪藏的效果最好,雪藏处理后的苗木平均地径和苗高分别为0.28cm和7.8cm,分别比冷水处理(对照)提高33.3%和21.9%;其次温水处理(45℃),与冷水处理相比,平均地径和平均苗高分别提高19.0%和12.5%。(3)育苗密度:条播密度保持在300~400株/m^2,撒播密度保持在380~500株/m^2较为适宜,既可以保证苗木质量,又能达到较高的产量。条播与撒播比较,相同或相近密度条件下,撒播比条播生长要好,苗木的产量要高。  相似文献   

20.
对29个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家系苗期6年生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苗高的家系遗传变异系数为16.6%,地径家系遗传变异系数为11.8%。综合评价苗高地径生长性状后,选择了4个优良家系:8-101,8-104,8-72和8-14。这4个优良家系的苗高遗传增益达17.4%,地径遗传增益达8.4%。苗高生长量最大的家系为8-72,比苗高生长量最小的家系8-36高90.0%,比全部家系苗高平均值高26.5%。各家系苗高与地径、新梢生长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 2和0.9242,各性状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