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1984年7月,南昌市湾里区农科所饲养的一群28日龄雏鸭发生一种以虚弱、麻痹和下血痢为特征的疾病,经病原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文献报导,确定为鸭泰泽球虫病。鉴于本病在国内报导甚少,特整理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调查:该所于6月28日购进2300只鸭苗(本地品种),由于饲养人员缺乏经验,饲养管理不善,鸭舍拥挤,陆续死亡600多只。7月20日余下的1600多只雏鸭转入一栋空鸡舍饲养。26日该批雏鸭(28日龄)陆续开始发病,每天死亡10—20只,以后每日死亡数  相似文献   

2.
2001年6月,我县托古乡某养鸭场所饲养的1500只5日龄雏鸭部分发病,2天后逐渐增多,多在发病后3~5天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大肠杆菌病。1)发病情况。该村民于6月5日从外地购进1日龄雏鸭1500只,放在自家房子内育雏。于6月10日开始发现有30多只雏鸭精神不振,不饱食,拉稀粪,到6月16日。共发病523只,发病率为34.2%,死亡率为20%。2)临床症状。病雏鸭精神沉郁,不吃食,缩颈离群,衰弱无力,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喙触地,流涎,流泪,喘气,喉头发出…  相似文献   

3.
鸭维生素D缺乏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D缺乏症多发生于舍养幼禽,而育肥期放牧鸭发生本病的报道较少,尤其是用配合饲料饲养的放牧鸭发生本病更属少见。笔者近几年来诊治3例1439只放牧鸭育肥期(43~45日龄)维生素D缺乏病,现选其中1例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1年5月,本市春城镇陈某饲养的北京白鸭350只,于43日龄时发病。禽主诉述,发病前1天有9只鸭出现脚软(步态无力),当天早晨放牧时有多只鸭伏地不起,5天后病鸭增至187只,死亡33只。病鸭精神呆滞,伏地不起,驱赶时步态摇摆,抬头无力,甚至倒地双翅爬动;下痢,粪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鸭病毒性肝炎在我县部分养鸭户所饲养的3周龄以内雏鸭中发生,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我县的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2001年1月下旬,我县张某从余姚引进1日龄雏鸭4000只,7日龄时发病,第一天死亡281只,第二天死亡330只。后经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并发沙门氏杆菌病,经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2.临诊症状有的雏鸭不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一般雏鸭发病初期表现精神委靡,羽毛松乱,缩颈呆立,眼半闭呈昏睡状。有的病鸭拉白色腥臭粪便,肛…  相似文献   

5.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1999年上半年,我市郊区沙新水库许多养鸭专业户饲养的肉鸭时常发生一种以眼鼻分泌物增多,眼眶湿润,以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为特征的传染病。经过对发病鸭群的临诊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1999年3月 25日,某专业户饲养的 1500只18日龄的肉鸡发病,每天死亡30多只,至22日龄时共死亡163只,经用土霉素治疗无效后,该专业户携带病鸭及死鸭前来我站就诊。2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缩颈嗜睡,脚…  相似文献   

6.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成为近年来危害养鸭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1999年9月-2000年9月,我们诊治鸭传染性浆膜炎29户,31批病鸭,累计36550羽。1发病概况浙江省金华市为红壤丘陵地区,山塘多,养鸭业较为发达。近年来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困扰着养鸭业的发展。本病无明显季节性,春冬季节比较多发,发病年龄在10日龄至70日龄,其中15日龄至50日龄为多见,有三户的病鸭分别为70日龄、105日龄和1…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暴发不明病因的雏鸭肠肝炎90年4月俄罗斯索马地区一鸭场暴发一新临床综合症。120000只鸭,群体死亡率为19%,某些鸭群死亡率高达50-60%,病鸭多为20-30日龄,发病后期,10-11日龄雏鸭也可发病,农场自产蛋和购于市场的蛋孵化的雏鸭发病...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急、来势猛,病期短、死亡多。我市部分养鸭专业户饲养的雏鸭在今年发生病毒性肝炎,笔者采用中药对7户3880只雏鸭进行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达到迅速控制病情,减少因疫病造成的死亡损失。用药的鸭群死亡损失控制在3.7%以内,对65只病鸭单独治疗试验,结果全部存活。一、发病情况市郊三个乡镇先后有7户专业户雏鸭发生病毒性肝炎,共计为3880只鸭,其中7—8日龄1030只,10日龄1350只,14日龄650只,21日龄250只,29日龄600只,以7—10日龄的鸭发病为多,同地饲养与同户饲养的成年鸭未见发病。鸭群发病有着共同的下列诱因:1.游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市养鸭业发展迅速,年产肉鸭500万只以上。但由于肉鸭价格波动大,利润小,而种蛋价格较高,利润可观,许多养殖户改养种鸭。结果导致种鸭的数量迅速增加,疫病也泛滥起来。2000年1月中旬至3月下旬,我站化验室就检验种鸭发病20多例,经诊断为禽霍乱。1发病情况 自从2000年1月中旬以来,我市大桥园艺场、五三九农场、沙塘镇、西鹅乡、柳江县成团镇、融安县等地种鸭相继发病死亡,死亡率在5%~20%之间。其中最早发病日龄为 120日龄,最大为550日龄。而多数病例集中在 120日龄至 200日龄之间,占…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 2000年8月,福建省福州市北郊某番鸭场饲养的一批2000只雏番鸭,于14日龄时开始发病,发病当天病鸭数近80只,病死17只,病死率21.3%;第2天病鸭数增至210只左右,病死鸭62只,病死率29.5%.同场饲养的一批1700只53日龄番鸭、一批27日龄的200多只肉鸡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1.
雏鸭曲霉菌病的诊治绍兴斗门镇某养鸭专业户一次购进1日龄绍兴雏鸭1500只,饲养在50平方米的鸭舍内,用未经太阳暴晒的稻草作垫料,饲以全价雏鸭饲料,7日龄开始部分雏鸭出现呼吸困难,不愿采食,到10日龄时几乎全群发病,期间用水溶性氟咙酸饮水,但不见效,共...  相似文献   

12.
2003年4月5日,铁岭市某鸭场饲养的1000多只3日龄北京鸭突然发病,主要表现是发病急、死亡快,死亡高峰主要发生在发病后的3~4天,两周内共死亡雏鸭700多只。主要临床症状是全身抽搐,脖子歪向后背,即出现“背脖”症状;病理剖检主要可见肝脏肿大,表面有大小不等出血斑点。我们对送检的5只病死雏鸭进行了病毒分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高免血清由沈阳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实验室保存。2.实验动物鸭胚、雏鸭由未接种过鸭病毒性肝炎疫苗并经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种鸭所产的蛋自行…  相似文献   

13.
临沂市莒南县某养殖基地,饲养品种为英国樱桃谷肉鸭,养殖效益较好。其中一专业户养殖的鸭群于30日龄左右发生了一种以鸭嘴上喙、趾蹼出现水泡、上喙变形、短缩为特征的急性病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专业户王××于2000年8月下旬从上海购进樱桃谷鸭苗4000只,经3周室内育雏后分两栋鸭舍饲养。一栋为全舍饲,另一栋随放入鸭舍前水塘内散养,白天放出,晚上赶入舍内,饲料为统一配制。饲料配方:玉米60.2%、进口大豆粕29%、鱼粉2.5%、麦麸3.3%、统糠2%、磷酸氢钙0.96%、石粉1.04%、预混剂1%,自…  相似文献   

14.
2001年9月,会同县城郊某村一养鸭专业户饲养雏鸭1000余只,25日龄时突然发病,病鸭主要表现两腿无力、走路摇摆、排白色稀粪等症状。我们对该病进行了临诊观察和病原检查,初步诊断为雏鸭传染性囊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此批雏鸭是由外地购回的,7天后放牧饲养,未作疫苗接种,饲料为碎米、米糠、玉米等原料自配的混合料,为防止胃肠道疾病,饲料中加入了适量的环丙沙星,饲喂到25日龄时,小鸭发病,使用土霉素粉、氯霉素粉、鸭肝宁等治疗无效,至33日龄时有420只发病,发病率为42%,死亡126只,死亡率为30…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发病情况2015年9月30日,水边镇养鸭户谢某家4300只15日龄鸭(均重250~300g)发病,每天死亡鸭100多只。用过恩诺沙星等药物2天未控制病情。共死亡370多只。2015年10月1日,水边镇养鸭户邹某家1700只13日龄鸭(均重200~250g)发病,每天死亡50~80只,共死亡100多只。2016年7月20日,水边镇养鸭户曾某兴家两批鸭1300只。大的一批为22日龄,6000只,均重500~600g。第1天死亡50多只,第2天死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湛江市某专业户用雏鸡料(占10%)、大米、青菜饲喂800只雏鸭,饲至20日龄开始发病。病鸭陆续出现羽毛粗乱,不愿行走,站立不稳,常以飞节着地蹲伏,抬头无力,采食困难。从发病至求诊之日的13天内,共死亡180多只,病重采食困难的有300多只。...  相似文献   

17.
雏鸭长期采食水生动物谨防VB1缺乏症■申振峰(江苏省东台市富安畜牧兽医站224222今年我站门诊就诊数例雏鸭因长期采食水生动物而引发VB1缺乏症,现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某饲养户饲养麻鸭600只,一月龄内生长发育正常。至30日龄后,在雏鸭日粮中,河蚌...  相似文献   

18.
2000年 11月,江苏省姜堰市一养鸭户从福建引进 2000余只父母代番鸭,分别于1日龄、7日龄接种鸭病毒性肝炎苗及鸭疫里氏杆菌油乳剂灭活苗。8日龄鸭群突然发病并出现死亡,至13日龄,发病率达90%以上,死亡率达10%,每日死亡10~40只不等。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临诊症状 发病初,急性死亡病例呈角弓反张;重症鸭两腿直向后伸,趴伏地上,不能饮食,轻症扎堆嗜睡,腿痛,跗关节肿大,趾爪并拢稍蟋曲,饮食下降,体温升高,拉稀,粪便发白发臭。2剖检病变 病死鸭均有明显出血,急性死亡病例肺脏呈墨绿色,…  相似文献   

19.
我县某养殖场共饲养不同日龄北京填鸭2800余只,其中一栋鸭舍饲养的520余只42日龄鸭发病,来我处就诊。据畜主介绍,鸭已经发病4天,死亡30余只,发病率占全群的5%~6%。经过诊断,认定为鸭瘟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并及时对症治疗。用药3天后死亡明显减少,用药5天后不再死亡,病鸭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我市某养鸭专业户饲养一群肉鸭1800只,于2003年10月25日龄开始发病,发病第3天开始死亡,鸭主自诊为传染性浆膜炎,曾用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及鸭疫杀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发病第6天共死亡160多只,还有出现明显症状的病鸭500多只。通过了解发病情况、观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鸭副粘病毒与鸭疫里默氏杆菌混合感染,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后,迅速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