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初乳喂新生犊牛可提高成活率嫩江农场自1985年引进奶牛,几年来由于饲养户不但对新生犊牛的管理和饲喂方法,从1985年至1990年新生犊牛成活率徘徊在60%~70%左右,为提高犊牛的成活率,我们自1990年合理利用初乳饲喂新生犊牛,成活率得到了明显...  相似文献   

2.
新生骡驹溶血病是初生仔驹吮食高效价抗体初乳后,表现以溶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病症的急性免疫性贫血病。本病在我国以新生骡驹多发。作者对175例新生骡驹进行了初生后哺初乳前初乳-血液凝集反应进行预防性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1断乳前、后仔猪疾病的控制 新生仔猪至8周龄仔猪极为关键,断奶前后仔猪健康发育不但会减少后期疾病的发生,同时也是降低育肥成本的关键时期。新生仔猪需要充足的初乳。初乳在仔猪的一生中极为重要,因此产房管理的核心是确保母猪产后24小时有充足的初乳、仔猪能主动积极的获得初乳,为健康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饲料工业》2002,23(6):56-56
母牛初乳是指母牛分娩后7d内,特别是5d内所产的乳。初乳营养极为丰富,对新生犊牛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新生犊牛在初乳期每天哺乳量为初生体重的10%左右,而多数母牛初乳的分泌量超过犊牛的需要。多余的初乳如不利用,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本文就母牛初乳在幼畜饲养上的几种其他用途简述如下。1促进生长发育前苏联学者做了初乳及其制剂对仔猪、幼牛生长强度影响的试验。在无菌条件下,用健康牛分娩后l~2d产的初乳或用初乳制成初乳球蛋白制剂,对52头哺乳仔猪分组试验。注射初乳的试验仔猪平均日增重为223.3g,比对照组仔…  相似文献   

5.
1喂初乳 初乳是母牛产犊后1~7d内所产的奶。正常的初乳是浓稠的,呈奶油状的黄色分泌物,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是新生犊牛不可缺少的营养品。  相似文献   

6.
1喂初乳 初乳是母牛产犊后1~7d内所产的奶。正常的初乳是浓稠的,呈奶油状的黄色分泌物,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是新生犊牛不可缺少的营养品。  相似文献   

7.
新生犊牛下痢是新生犊牛多发病之一,一般占犊牛疾病的80%左右。该病发生原因很多,但主要与新生犊牛吃不上或不能及时吃到初乳有关。因初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溶菌酶,是新生犊不可缺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规模化猪场,高产母猪每胎所产仔数往往超过其有效哺乳头数目,而初乳对于新生仔猪来说又非常重要,能否及时吃上初乳决定着仔猪的存活,因此做好初乳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做了人工灌服初乳和仔猪随机获取初乳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乳管理对于提高仔猪的断奶重,降低死亡率以及增加体内的抗体等方面都具有实际意义,初乳管理可使所有新生仔猪均可得到足够的初乳,增加断奶重量,提高其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9.
母牛初乳在家畜饲养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牛初乳是指母牛分娩后7天内,特别是5天内所产的乳。初乳营养极为丰富,对新生犊牛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新生犊牛在初乳期每天哺乳量为初生体重的10%左右,而多数母牛初乳的分泌量超过犊牛的需要。多余的初乳如不利用,会造成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新生犊牛被动免疫转移失败(failure of passive transfer,FPT)会导致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高,影响后期生长发育。本试验针对国外引进的安格斯母牛初乳产量和质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新生犊牛被动免疫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新生犊牛初乳管理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安格斯初产母牛(24月龄)和经产母牛(36~48月龄)各15头,待母牛产犊后立即进行人工挤奶测定初乳产量、营养成分及免疫球蛋白浓度。选取初产和经产新生犊牛各15头,测定其初生重,分别采集犊牛出生后未食初乳(0 h)和食初乳后(24~36 h)血样,测定其血清总蛋白含量及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初产母牛平均初乳产量极显著低于经产母牛,但其初乳中乳蛋白、非脂乳固体、乳糖、灰分含量,以及密度和电导率均极显著高于经产母牛(P<0.01)。初产母牛和经产母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浓度分别为28.72%和26.24%,合格率分别为93.33%和91.67%,差异均不显著(P>0.05);初产和经产新生犊牛被动免疫失败率分别为33.3%和25.0%;初产新生犊牛平均初生重极显著低于经产新生犊牛(P<0.01);被动免疫成功犊牛平均初生重和球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被动免疫失败犊牛(P<0.01)。【结论】 新疆安格斯犊牛FPT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母牛初乳产量低导致新生犊牛初乳摄入不足,初生重较低的犊牛FPT的风险性较高。本研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新生安格斯犊牛初乳补饲计划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闫雅慧  张振玲 《猪业科学》2020,37(8):120-123
在现代规模化猪场中,高产母猪每胎所产仔猪数往往超过其有效哺乳头数目,而初乳对于新生仔猪来说又非常重要,仔猪能否及时吃上初乳决定着仔猪能否健康生长,因此做好仔猪的初乳管理尤为重要。文章做了人工灌服初乳和仔猪随机获取初乳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进行初乳管理对于提高仔猪的断奶重,降低仔猪死亡率以及增加仔猪体内的抗体等方面都具有实际意义。初乳管理可使所有新生仔猪均可得到足够的初乳,增加仔猪断奶重量,提高仔猪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2.
1饲喂时间新生仔畜从初乳中获得免疫球蛋白的能力在出生后12-36h就会消失,而且这种消失是个逐渐的过程。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于母畜分娩后24h内急剧下降,那些出生后未能在适宜时间内吸吮到充足初乳的幼畜,就会因获得的血清免疫球蛋白不足而引起被动免疫的能力低下.容易患各种传染性疾病,抗病力降低和死亡率提高。但是,对新生仔畜出生后禁食或只喂水不会影响其对免疫球蛋白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初乳因理化因素不同于常乳,而刚出生的动物没有吮吸到充足的初乳则成活率较低,并且影响到后期的生长发育,这些都说明初乳对新生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大的作用,但其机理除报道的含有较多的促生长活性物质和免疫作用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营养作用,只有了解了这方面的作用,才能对初乳的应用及进一步开发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强化规模化猪场新生仔猪初乳的调控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乳,又称"胶奶",是指母猪从分娩时起12~24 h内乳腺分娩的乳汁。初乳对新生仔猪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可为新生仔猪提供能量、免疫球蛋白、生长因子等。文内从母猪初乳营养组分、初乳分泌特点、对仔猪的功能作用以及初乳调控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论述,以期能为规模化猪场临床生产的初乳调控管理方面,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母牛初乳是指母牛分娩后7天内,特别是5天内所产的乳。初乳营养极为丰富,对新生犊牛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新生犊牛在初乳期每天哺乳量为初生体重的10%左右,而多数母牛初乳的分泌量超过犊牛的需要。多余的初乳如不利用,会造成浪费。现介绍母牛初乳在幼畜饲养上的几种其他用途。  相似文献   

16.
李炜 《饲料研究》1997,(2):31-33
初乳的营养与利用河南省舞钢市畜牧食品局李炜人们通常把母畜分娩后4-7天内的乳汁叫作初乳。从外观上看,初乳较浓稠,呈淡黄色,略带咸味或臭味。它具有特殊的化学组成及生物学特性,其营养成分与常乳区别很大,几乎是新生幼畜最初几日内无以替代的最佳营养食品。初乳...  相似文献   

17.
1新生犊牛溶血病和酒糟中毒 新生犊牛溶血病是指初生犊牛在吮食初乳后引起红细胞大量溶解的特殊贫血性疾病。本病发生的实质是母牛血清抗体与新生犊牛红细胞抗原不合,引起同种免疫溶血性反应的病理过程。犊牛出生后,发育正常,膘情良好,精神活泼。犊牛吮初乳,1-2天后逐渐出现精神不振,不愿吮乳,贫血、黄疸,畏寒震颤,全身苍白,个别出现血红蛋白尿,衰竭死亡。犊牛全身皮下脂肪为浅黄色,肌肉发白,肝脏肿大呈棕黄色,肝腹面、脾脏上散布有灰白色坏死斑,肺脏充血、水肿,肾脏稍肿大、充血或呈土黄色,肠道呈卡他性炎症,膀胱内积聚暗红色尿液。新生犊牛溶血症犊出生后健康活泼,但吮吸初乳后,突然精神沉郁,伏卧不动,可视黏膜苍白,小便呈樱红色。立即停喂初乳,改喂其他母牛的奶后,病犊逐渐好转即患本病。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仔猪溶血病是由新生仔猪吃初乳而引起红细胞溶解的一种急性、溶血性疾病。仔猪以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致死率可达100%。本病是母猪血清和初乳中存在抗仔猪红细胞抗原的特异血型抗体所致的新生仔猪急性血管  相似文献   

19.
初乳在新生犊牛饲养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新生犊牛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犊牛获得被动免疫的唯一来源。在母牛怀孕期间,由于胎盘血液的屏障作用,犊牛无法直接获得免疫球蛋白,加之新生犊牛自身的主动免疫尚未发育,因此只能通过摄入初乳来获得被动免疫以抵抗外界的不良环境和有害病菌的侵袭。初乳的品质直接影响到犊牛的成活率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本文综述了初乳的鉴定方法和影响初乳品质的主要因素,用以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0.
新生骡驹溶血病是危害新生骡驹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自推广广州部队“初乳凝集效价测定”预测新生骡驹溶血病的方法后,我们试用“试管法”测定初乳凝集价218例,效果准确,在预防新生骡驹溶血病上起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