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环境的恶化可导致病原体变异加快,致病力增强。近年来埃博拉出血热、尼帕病等野生动物源性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国家公共卫生及生态安全。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就是要将人兽共患病防控的关口前移至野生动物,建立起一道前哨屏障,阻断和控制疫情向人类传播蔓延。同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也是《野生动物保护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赋予自然  相似文献   

2.
野生动物疫病与公共卫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现代医学所认知的1145种人类传染性疾病中,有62%的疾病来源于动物.动物源性疫病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类公共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染性疾病中溯源研究的深入,发现野生动物疾病与人类的健康有着直接关系.如挨博拉病毒源于非洲东部的类人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源于野生灵长类动物.SARS来源于蝙蝠.禽流感病毒来源于野生水禽,且通过家禽而传染给人类.另一方面野生动物可能受到人类或家养动物疫病的威胁.例如,国家公园的狮子群体由于感染犬瘟热而即将面临着绝种,而该病是通过家养犬传染给狮子的;还有现在非洲的野狗正在受源于家养犬的狂犬病的侵袭,因而对于许多濒危野生动物来说,野生动物疾病会加速其灭绝的速度.因此人类必须加强对野生动物源性疫病的充分认识和重视,建立跨学科、国际间的整体合作和交流,实施疫病的监测、实验研究和防控工作,把野生动物源性疫病作为全球疾病预防、监测、监控和防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的健康及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野生动物是大量病原体的天然宿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文对近年来国外野生动物口服疫苗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防治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贸易的广泛关注。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可将野生动物携带的病原体带到新的环境并传播,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为进一步加强进境野生动物检疫监管,强化人兽共患病源头控制,本文对野生动物源性疫病防控形势和当前进境野生动物检疫监管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就做好进境野生动物检疫监管工作,提出制度优化、关口前移、加强监管、联防联控等方面的建议,以期提升进境野生动物检疫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5.
继新冠肺炎之后,H5N1禽流感疫情的发生,使着更多的民众开始关注“野生动物的疫病监测”工作。近期,农业部、林草局、市场监管总局更是联合发文,禁止野生动物的贩运买卖,做好各地繁育野育动物的隔离监测。文章以“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为题,在介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就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措施和建议,自增强疫病监测防控意识,营造配合疫病监测的社会氛围;配置高效、智能化的监测设备,提升动物监测的工作质量;健全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机制,进一步强化动物疫病监测的作用和质量;成立专门的疫病监测工作小组,组织好疫病疫源的联防联治等做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青海省持续加大对野生鸟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的防控力度,建立健全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监测、预警机制,以确保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强化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目前,覆盖全省的野生动物重点聚集分布区域疫病疫源监测防控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青海省持续加大对野生鸟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的防控力度,建立健全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监测、预警机制,以确保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强化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目前,覆盖全省的野生动物重点聚集分布区域疫病疫源监测防控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8.
野生动物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但也是天然的“病原库”,是鼠疫、狂犬病、布鲁氏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冠状病毒病等许多人畜共患病的携带者和自然宿主。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非法捕猎野生动物并进行屠宰买卖的事件频繁发生,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多样性、广布性、流动性等特性对人类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还直接影响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甚至直接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野生动物的疫病是贮存病原的基因库,成为危害人、畜的自然疫源,使畜、禽疫病的流行。无疑,人与畜、禽(包括野生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其间必然会接触到动物疫源的病原体受其感染,造成人间疫病的发生。通过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研究,了解到我省人、畜(禽)疫病流行的自然疫源,才能有效防治(制)人、畜(禽)传染病的发生。近年来,我省广大兽(人)医工作者的努力,对野生动物一些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试验、病理诊断、动物接种、病  相似文献   

10.
<正>野生动物疫病的发生与传播流行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与病原体特性密切相关外,还与野生动物自身习性特点所具有的疫病传播作用以及动物所在的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人类活动是生命因素中的一部分,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野生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流行。1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疫病流行的影响1.1环境改变与生物多样性丧失多种人为和自然因素都可以造成生活环境改变,进而导致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物种构成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野生动物的疫病是贮存病原的基因库,是危害人、畜的自然疫源,近年来,我省的广大兽(人)医工作者,对野生动物的一些疫病进行调查、诊断,病原分离和鉴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当前监测防控工作所面临总体形势,探讨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现状,阐述了提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综合信息     
我国已初步建成以候鸟为重点的疫源疫情监测系记者12月1日从国家林业局召开的全国湿地和候鸟禽流感疫情监控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已在候鸟主要迁徙所涉区域建立150个国家级监测站点和400多个省级监测站点,初步搭建了以候鸟为重点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情监测体系。国家林业局为落实《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今春启动了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成立了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制定了《国家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技术规范》和应急预案,发出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今冬明春野生动物疫…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人民和国家对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野生动物作为我国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之一,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巨大意义。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陕西省城固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现状进行概述,并分析目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和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对策,供同行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野生动物疫病是一个重要的自然疫源 ,是贮存病原的基因库 ,人间、兽间及人兽间流行的许多疫病与野生动物的疫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调查及研究野生动物的疫病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这对于有效防止人、畜 (禽 )传染病的发生 ,保护野生动物有着重大意义。近期笔者收检有关部门送检野生动物病料 ,作了病原学实验室检验 ,现作如下报告。1 大天鹅结核杆菌病1.1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1999年 5月 2 4日 ,我省某动物园引入的大天鹅发病 ,表现为精神萎靡 ,渐进性消瘦 ,羽毛无光泽且松乱 ,食欲不振 ,拉稀粪 ,呈灰白色 ,随病程增长 ,相继出现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6.
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工业、药物、食物、观赏等价值。但近年来,禽流感、SARS和埃博拉病毒感染等疾病的相继暴发,不仅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还影响了全球贸易往来,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通过阐述具体的防治经验与大家探讨,提出对于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必须重视“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17.
野生动物疫病是一个重要的自然疫源 ,是贮存病原的基因库 ,人间、兽间及人兽间流行的许多疫病与野生动物的疫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调查及研究野生动物的疫病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这对于有效防制人、畜 (禽 )传染病的发生 ,保护野生动物有着重大意义。近期我们收检有关部门送检的野生动物病料 ,作了病原学实验室检验 ,现作如下报告 :1 大天鹅结核杆菌病1999年 5月 2 4日 ,我省某公园动物园引入大天鹅发病 ,表现为渐进性消瘦 ,精神萎糜 ,羽毛无光泽而松乱 ,食欲不振 ,其中 1只大天鹅拉稀便 ,呈灰白色 ,随病程发展 ,相继出现死亡现象 ,据…  相似文献   

18.
何志清 《动物保健》2014,(8X):67-67
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工业、药物、食物、观赏等价值。但近年来,禽流感、SARS和埃博拉病毒感染等疾病的相继暴发,不仅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还影响了全球贸易往来,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通过阐述具体的防治经验与大家探讨,提出对于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必须重视“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19.
野生动物的防疫检疫管理对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梳理与野生动物防疫检疫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在实际防疫检疫执法过程中面临野生动物溯源困难、缺少检疫标识、滥食野生动物等问题,提出科学客观定义野生动物,完善野生动物防疫法及检疫规程,明确各执法部门职责,搭建圈养野生动物信息管理平台,支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研究和专用疫苗开发等建议,以期为完善野生动物的防疫检疫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埃博拉、艾滋病、禽流感直到“非典” ,野生动物传染到人类的疾病 (即动物疫源疾病 )越来越多 ,给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对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没有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为了加大对兽医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力度 ,北京市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于2003年12月26日成立了生物安全科 ,专门负责北京市各个动物源性致病微生物使用、保存场所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和防疫监督管理 ,受理动物源性致病微生物违法行为的举报、查处等工作。为防止动物病原微生物扩散 ,确保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 ,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