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联网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联网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优化奶牛养殖管理模式,而且为奶牛的精细化养殖提供有力手段,为提高奶牛年产奶量以及整个奶牛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奶牛养殖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奶牛场生产环境监测、奶牛生理监测、奶牛精细饲喂、溯源信息采集4个方面,为奶牛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关研究不断推进,物联网技术将会应用到奶牛养殖的各个环节,基于物联网的科学饲喂、实时监测以及智能管理将是未来奶牛养殖产业的发展方向,它将进一步提高奶牛的产量和质量,提升奶牛养殖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师河 《现代农业科学》2009,(2):115-115,140
围产期是奶牛饲养的关键时期,关系到泌乳量和繁育性能。因此,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个体识别在奶牛生产中记录产奶量、监控采食活动、监测卧床行为、追踪活动轨迹以及其他生产项目中的研究现状,以"奶牛"、"个体识别"、"识别方法"和"生产应用"为关键词,对2008—2018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并根据识别过程的不同特点对三类识别方法,即人工机械识别、接触式电子识别和图像生物识别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识别方法、现代化生产应用以及国内进展等3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表明:1)生物识别技术相较于传统方法对奶牛个体的伤害较小,可以在很多方面克服环境的干扰。2)目前智能识别技术与奶牛行为活动监测相关联,可以全面掌握个体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3)国内在计算机视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个体的智能化识别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个体识别技术研究应该着重于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系统的兼容性,为建立完整的自动化奶牛监测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国外的诸多牛场中,通过饲养员的饲养方式的改变与管理措施的加强以及对奶牛营 养水平的提升,可以将奶牛的胎衣不下症状控制到3%左右。然而这种症状在我国奶牛身上却具 有20%左右的发病率。因而必须要对奶牛的胎衣不下症状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奶牛的胎衣 不下症状也会引发发情推迟、产奶量下降、配种次数增多、子宫内膜炎等症状,给奶牛的生产和 繁殖带来不利影响,因而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解决奶牛胎衣不下症状,从而促进我国奶 牛繁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贵州省生态畜牧业建设及奶牛业的发展,以农户家庭分散饲养奶牛的方式也发展起来,但农户在奶牛饲养和牛奶生产过程中卫生意识差、质量控制技术低,导致牛奶生产损失大,经济效益低。全面介绍了在贵州省黔南州、贵阳市实施的新西兰技术援助项目“贵州省农村社区牛奶卫生质量安全项目”,重点介绍了奶制品卫生安全、监测评估体系及农村实用的牛奶卫生质量控制技术应用推广的成果,对贵州省奶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This study was to supply the systemic and full milking process data to sup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both dairy herd improvement (DHI) and digital feeding of dairy cattle. This study designed the relational structured database and developed a set of dig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n milking process of intensive dairy farm using Visual Basic 6.0, Access databases, and Crystal report combining the milk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grown cow, such as quality and sanitation testing indexes of raw milk. The system supplies a series of convenient, intelligent input interfaces of crude datum, and can count, analyze, and graphically show milking datum based on different types and different parities of cows or herds in a specific duration, and can dynamically produce some important derived data, such as days of grown cow, daily average of milk production of grown cow, days of cow milk production, and daily average of milking cow production; and can carry out all-pervasive data mining. With the help of system analysis and software design techniques, it is possible to realize precision farming for a dairy cattle herd based on whole digital management of milking process and realtime prediction on nutrient requirements and ration of dairy cattle, as well as dairy herd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7.
针对奶牛行为判别自动化水平不足、准确率低的问题,采用惯性测量单元(IMU)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对细粒度奶牛行为判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KNN、SVM、BPNN、CNN和LSTM 5个模型中,CNN模型在奶牛行为分类测试集上的准确率最高.2)含有三轴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的IMU更加适用于奶牛行为分类,其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以色列奶牛场、奶业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进行专项考察,着重在奶业宏观调控、奶牛繁育体系、精细牛舍设计、专业化管理系统、日粮营养结构与饲喂管理5个方面对以色列奶业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我国奶业发展现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奶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微贮饲料饲喂奶牛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150头泌乳荷期坦牛随机分为三组,采用对比饲养试验方法研究饲喂玉米秸微贮料对奶牛产奶量的效果,结果是饲喂玉米秸秆微粒饲料和去穗玉米青贮组牛的日平均产奶量均比饲喂黄玉米秸组牛有明显提高,分别提高27kg和4.03kg;饲喂去穗玉米青贮组牛日平均产奶量比玉米秸秆微贮料组牛日平均产奶量增加1.2kg,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王银龙  刘强  赛务加甫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563-8564,8567
[目的]为新疆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预防和控制亚临床酮病的发生提供早期的诊断依据。[方法]通过对新疆石河子和奎屯地区奶牛血酮含量的测定,研究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酮病的发病率。[结果]石河子地区奶牛酮病的发病率为3.33%,略高于奎屯地区。石河子地区奶牛酮体含量为(1.257±0.233)mmol/L,也高于奎屯地区。[结论]奶牛场应定期检测酮体含量,预防酮病的发生,制定合理的营养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为奶牛夏季抗热应激缓冲剂,在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同时,还能提高奶牛血液中的皮质醇指标.试验还采用高温法制作小白鼠热应激模型.结果表明,饲喂中草药的试验组能提高小白鼠的存活率,也能影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由此证明了中草药抗热应激缓冲剂对奶牛夏季热应激有可能是通过提高皮质醇等激素的分泌而显示出效用.  相似文献   

12.
可穿戴设备技术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生理监测是未来奶牛养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使传统奶牛模式转变为以信息网络为中心的精准管理模式。可穿戴设备技术可实时获取动物生命本体信息,应用于奶牛养殖中可有效监测奶牛身体健康指数和预防疾病疫病的发生,能较大幅度提高奶牛养殖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围绕可穿戴设备技术在奶牛生理信息监护中的应用,分别介绍了奶牛体温、活动量、心率、呼吸频率4个参数的检测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奶牛可穿戴设备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可穿戴设备技术在畜牧养殖中的进一步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围产期是整个奶牛产业的重中之重,该时期的管理在整个奶牛场管理中的地位也随着奶牛养殖户的认识凸显出来。该文简单叙述了奶牛围产期的饲养与管理的技术要点,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奶制品是人们的日常消费品,其质量安全,尤其是原奶的质量关系亿万民众的生命和健康。通过对河北省奶牛养殖小区的实际调查走访,发现河北省原奶质量安全控制中存在饲养环境差,奶牛饲养规模小,饲养管理水平低,养殖小区管理秩序混乱,原奶的收购检测落后等问题。文章立足实际调研,提出改善饲养环境,发展养殖小区,加强技术指导,加强养殖小区管理,加快原奶收购标准的修订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陈亮  张凌青  罗晓瑜  李爱华  何立荣  巫亮  张建勇  封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71-16172,16219
[目的]为苜蓿青贮在奶牛养殖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苜蓿青贮替代苜蓿干草,进行饲喂效果比较,探讨苜蓿青贮对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日均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非脂乳固体率、乳糖率分别比对照组高9.13%、1.73%、0.57%、0.42%、0.38%。[结论]在奶牛日粮中适量添加苜蓿青贮,可以有效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同时降低饲料成本,从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奶牛现代化综合管理系统是全球奶牛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的集中体现,该系统主要由奶牛个体识别、生产管理、牛群健康监测、饲喂营养管理、牛群繁殖管理、牛群分类管理、公司/经营管理、资料管理等几部分组成。阐述了奶牛综合管理系统在典型国家的开发应用情况,并对我国发展现代化奶牛综合管理的条件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奶牛围产期,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到奶牛疾病的发生。对于高产奶牛,由于奶牛体内的钙流失或者能量出现负平衡,容易产生乳热、酮病、脂肪肝等疾病,通过改善妊娠后期奶牛营养可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围产期奶牛的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取决于免疫系统的完整性,而营养因素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其它非感染性疾病也可以通过改善营养状况来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影响奶牛布鲁菌病风险评估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顺序。[方法]从饲养与调入、繁育、饲养环境、混养情况4个方面,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3个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了调查,应用系统多层次灰色关联熵分析方法进行奶牛布鲁菌病风险评估。[结果]一级指标对奶牛布鲁菌病风险的影响顺序为:饲养与调入>饲养环境>混养情况>繁育;二级指标对奶牛布鲁菌病风险的影响顺序为:U32>U12>U11>U31>U21>U42>U43>U23>U22>U41;3个有代表性的地区奶牛布鲁菌病的风险水平为:A省份>B省份>C省份。[结论]该研究为合理评估不同地区的奶牛布鲁菌病风险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奶犊牛的优良培育奠定基础。[方法]以代乳粉培育犊牛60 d,研究青海省奶犊牛饲喂代乳粉的效果。[结果]经过60d饲喂,试验组犊牛体重、体高、胸围比鲜奶饲喂分别增加2.82 kg、1.11 cm和2.15 cm;饲喂代乳粉比鲜奶节省442元,经济效益显著。代乳粉饲喂奶犊牛的培育效果比饲喂鲜奶更好。[结论]该研究可为青海省规模化奶牛场推广代乳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青贮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吴忠市区奶牛青贮饲料的制作供给情况,分析青贮饲料的优点以及适宜制作青贮饲料的玉米品种,并从选地、轮作倒茬、整地与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青贮玉米的高产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