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水稻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水稻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探讨张燕之(辽宁省农科院栽培所)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农业问题,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提高水稻品种的抗旱性,已成为水稻育种工作的重大课题,准确地鉴定水稻品种的抗旱性,是培育抗旱品种的必要基础。 ̄[6]作物抗旱性鉴定比较...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4个水稻和陆稻品种植株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基态渗透浓度、根系伤流液和伤流液电导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保持水层时,陆稻品种渗透物质浓度高于水稻品种;抗旱性强的水稻高于抗旱性弱的品种;控水初期,陆稻品种渗透调节物质浓度低于水稻品种,抗旱性强的水稻品种渗透物质浓度也低;在严重水分亏缺时陆稻品种渗透调节物质浓度迅速增加超过了水稻品种,但抗旱性强的水稻品种渗透物质浓度仍较低;陆稻品种伤流液和伤流液电导率明显高于水稻品种,抗旱性强的水稻品种也高于抗旱性弱的品种。由此可见,品种的抗旱性与渗透调节能力不是简单的相关关系,较为复杂,而与根系伤流和伤流电导率及保水时的初始渗透物质浓度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稻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综述了我国在水稻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并简单介绍了一些水稻抗旱性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用水资源的短缺,水稻种植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农田生态系统保护意识的增强,具有干旱抗性的水稻品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文综述了水稻生长生态系统、抗旱性遗传生理机制以及水稻抗旱性育种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寒地水稻苗期抗旱性强的种质资源,在干旱棚内进行水分胁迫,以地上干重、根长、株高和地下干重4个指标的相对值作为寒地水稻苗期抗旱性筛选的鉴定指标,对不同水稻品种(系)苗期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DPB112、DPB71、垦稻24号、DPB120等18份供试材料的抗旱性强,其中抗旱性最强的是DPB112。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水分胁迫对水稻的伤害以及水稻植株在气孔调节、渗透调节、激素调节、膜抗氧化保护酶类和干旱诱导蛋白等方面抗旱性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水稻抗旱性状的基因定位和抗旱性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稻属抗旱基因资源的发掘以及在育种上的遗传利用和水稻抗旱节水综合栽培技术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严重问题,水稻作为用水量最多的农作物,其抗旱性研究尤其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与水稻抗旱性有关的一些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及水稻抗旱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及转基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赵磊 《现代农业科技》2008,(12):176-177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其许多重要的农艺性状如抗旱性、产量等都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对水稻抗旱性研究变得更加重要。分子标记技术有助于人们构建高密度连锁图谱,从而有利于更深入地对数量性状进行研究。综述了近年来水稻抗旱性QTLs定位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水稻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Ⅱ.旱作时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其抗旱性指标张燕之,周毓清,邹吉承,金奎文,曹炳晨,刘宛(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栽培所)(沈阳农业大学)由于世界性的水资源日趋短缺,干旱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提高水稻品种的抗旱性和准确地鉴...  相似文献   

10.
利用49份宁夏水稻材料,设水分胁迫、非水分胁迫2种处理,调查测定植株的形态性状、生理性状、产量性状及单株产量,通过水分胁迫、非水分胁迫条件下各相对性状对抗旱指数分别进行相关、灰色关联、逐步回归、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株分蘖数、株高、着粒密度、单株有效穗数、单穗实粒数等5个性状与抗旱性显著相关,可作为宁夏水稻抗旱性的鉴定指标。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抗旱系数、抗旱指数、综合抗旱能力值进行抗旱性定性分级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筛选得到的5个抗旱鉴定性状进行水稻的综合抗旱能力评价是可行的,综合评价出49份材料中有5份材料抗旱性较强、有6份材料抗旱性次之,综合抗旱能力、抗旱指数是宁夏水稻品种较为合适的抗旱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水稻若干生理指标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水稻品种的若干个抗旱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关联度的大小对品种的抗旱性进行排序,初步认为品种扬稻6号的抗旱性最强,汕优63次之,而品种西光和安选5号的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12.
利用6个抗性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渗透胁迫下水稻芽期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胚芽鞘、胚根长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维生素C(Vc)、脯氨酸(Pro)、丙二醛(MDA)以及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等11项与抗旱性有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相对值与抗旱系数相关显著或极显著,可作为水稻芽期抗旱性的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立了Vc、GSH和Spm含量的相对值为水稻芽期抗旱性的综合指标,以抗旱系数为因变量,3个综合指标为自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对供试品种的抗旱性进行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水稻抗旱性鉴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关于水稻抗旱性的鉴定方法,1957年邹邦基在沈阳农学院杨守仁教授指导下,曾提出用“综合抗旱力指标”来衡量水稻品种的抗旱性。其后,我们又用89个水稻品种,进行了三年试验,证明这种方法比较可靠,特别是从农学的观点看,此法较为实际,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4.
栽培稻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干旱是限制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种植水稻抗旱品种、进行水稻节水栽培是节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栽培稻抗旱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栽培稻抗旱品种的育成、节水栽培技术的形成,抗干旱机理的深入研究为生产应用提供了支持,稻谷产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文章通过对栽培稻抗旱性有关研究方面包括抗旱性鉴定技术、抗旱育种、节水栽培、抗旱机理、抗旱生理生化、抗旱性遗传和抗旱分子生物学等进行概括,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依据。今后,应加强栽培稻旱播旱管、水播旱管研究,提高节水栽培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强与抗旱有关的外源基因的研究,用以改良抗旱性,提高栽培稻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5.
水稻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品种间耐旱性存在差异,通过筛选鉴定挖掘抗旱水稻种质提供生产和育种应用,是目前克服干旱、发展稻作生产的最有效措施。 “七五”期间我国把水稻品种资源抗逆性鉴定列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水稻品种资源抗旱性是其中一项,要求根据全国统一的抗旱性鉴定技术方法,筛选出一批优良抗逆种质,提供生产和育种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35-11736,11758
在介绍旱作水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旱作水稻的生理性状、与抗旱性相关的因素及旱作水稻栽培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干旱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提高水稻抗旱性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引起水稻生长发育受阻,生育期显著减慢,造成严重减产。文章在介绍干旱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水稻抗旱的生理生化机制及提高抗旱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种质芽期抗旱性和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25%(w/v)PEG-6000作渗透介质,模拟干旱条件,同时设对照处理,对不同水稻品种(系)芽期的发芽率、芽鞘长、芽长、根数、胚根长、根干重、芽干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相对胚根长、相对芽长、相对芽干重可作水稻芽期抗旱性鉴定指标,以各性状相对值的抗旱级别而得出的抗旱总级别来鉴定水稻品种(系)抗旱性较为准确。用此方法对76个品种(系)进行了抗旱性鉴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此研究旨在检测水稻苗期抗旱性的数量性状位点。[方法]通过对 184 份水稻品种的田间苗期抗旱性鉴定,同时利用每 3Mb 为一区间随机分布于水稻 12 条染色体上的 156 个 SSR 标记子对卷叶、枯叶及复水恢复率 3 个苗期抗旱性性状进行标记,通过关联分析检测此 3 个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结果]水稻品种对苗期干旱具有不同的反应,卷叶、枯叶及复水恢复率这3个性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对该群体在群体结构K=3 和 K=7 时进行了分析。[结果]该组水稻品种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混杂,品种间的相互遗传相关性范围从 0 到 0.924 5。SSR 标记子间存在着明显的连锁不平衡。该试验共检测到与苗期抗旱性关联的16个SSR标记子,其中4个与卷叶性状,8个与枯叶性状,4个于复水恢复率紧密关联,而且大多数的标记子与2个以上的性状关联,表明某个单一抗性机理可能与多个不同性状的表达相关,如:渗透势调节。位于第九染色体上的RM107 标记子与所有 3 个苗期抗旱性性状关联,并且位于以前研究所报道的区间之内,为苗期抗旱性的主要位点,位于第八染色体上的 RM477与复水恢复率显著关联,且与卷叶性状的关联达到极显著水平,该位点可能是苗期抗旱性的另一个主要数量性状位点。[结论]关联分析是用于分析复杂性状(如抗旱性)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水稻抗旱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水稻品种抗旱性的强弱与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升高呈呈正相关。4个品种不同生育期表现各异,但抗旱性强的品种,其SOD和CAT活性有随含量降低而升高的趋势。3个生育期综合表现为诱一号和IRAT109抗旱性强,汕优63和泸科三号旱性弱,与生产实际相吻合。因此可用SOD和CAT活性来鉴别水分胁迫下水稻品种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