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甜菜二倍体新品种—包育20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甜菜二倍体新品种--包育201,是系统选育的普通二倍体杂交种。该品种产量稳定,含糖率较高,抗褐斑病性强,对丛根病、黄化毒病有较强耐病性。在1995~1997年的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1996-1997两年达到新品种标准,其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两年平均比对照分别提高10.7%、0.73度和15.8%;在1998年的生产试验中,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2.5%、0.6度和16.9%。  相似文献   

2.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包育302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包育302系多倍体高糖型杂交种,由四倍体品系BS95429作母本,与自育二倍体品系BS79-1作父本杂交育成,该品种丰产性稳定,含糖高,抗病性强,对丛根病有较强耐病性。在2000~2001年的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均达到高糖型品种标准,其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两年平均比对照分别提高3.5%、1.00度和9.7%;在2001年的生产试验中,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8.1%、1.28度和37.1%。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膜下滴灌模式、膜下沟灌模式、露地直播沟灌模式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灌溉量、块根产量、产糖量的关系。研究表明,膜下滴灌模式,每667m2灌溉量在360 m3时为最适灌溉量,块根产量、产糖量达到最高;膜下沟灌模式,每667m2灌溉量在600 m3时为最适灌溉量,块根产量、产糖量达到最高;露地直播沟灌模式,每667m2灌溉量在700 m3时为最适灌溉量,块根产量、产糖量达到最高。膜下滴灌是种植甜菜最佳的节水灌溉方式,与膜下沟灌模式相比每667m2节水240 m3;与露地直播沟灌模式相比,每667m2节水340 m3;是我国干旱、半干旱甜菜种植区需要采用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4.
H809是黑龙江省九三科研所引自荷兰安地公司的二倍体单粒型杂交种。2008年进行鉴定试验,平均块根产量52364.8kg/hm2,比对照甜研309增产28.9%;平均含糖率为17.7%,比对照低0.7度;平均产糖量9268.6 kg/hm2,比对照品种增糖24.0%。2009-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55987.9 kg/hm2和57260.2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3.1%和11.1%;平均含糖率分别为15.9%和17.3%,比对照品种分别高0.1和0.4度;平均产糖量分别为8959.7 kg/hm2和9865.9 kg/hm2,比对照提高13.9%和13.7%。该品种丰产性好、产糖量高、抗褐斑病、根腐病,糖汁纯度高。适宜种植区域:哈尔滨、绥化、佳木斯、齐齐哈尔、黑河等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栽培方式及作物群体结构下两个不同株型玉米的群体光合性能及产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栽培方式可以改善玉米的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玉米植株的叶面积、LAI和LAD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玉米群体光照条件,提高了群体光合性能和光能利用率,提高了寒地春玉米的产量。试验表明:种植方式与密度之间存在明显互作效应,大垄双行栽培方式下紧凑型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平展型品种的种植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m2,分别比小垄栽培对照增产19.09%和14.25%。  相似文献   

6.
甜菜大垄栽培垄高沟深,有利于调节土壤水分、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垄距为99cm双行种植能够提前播种期和提高苗期土壤地温.比单行种植增加密度20%,增强了光合作用的能力.促进植株生育。提高块根产量24.3%、含糖率0.2度、产糖量25.6%.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8个甜菜品种的大垄双行覆膜比较试验,筛选适于密植的高产、含糖率高、综合性状好的品种。结果表明,块根产量较高的为KWS2409(76770 kg/hm2)、ADV0401(76575 kg/hm2)、XJZ9903(75600 kg/hm2);含糖率较高的为KWS2409(19.34%)、ADV0401(19.28%)、XJZ98-1(20.14%);产糖量较高的为KWS2409(14847.32 kg/hm2)、ADV0401(14763.66 kg/hm2)、XJT9903(14197.68 kg/hm2)。适于大垄双行覆膜的品种有KWS2409、ADV0401、XJZ9903。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内蒙赤峰市北部甜菜产区的防风、保墒、增产、增糖栽培新措施,进行了4种栽培方式试验:纸筒育苗覆膜后移栽、纸筒育苗移栽、直播覆膜栽培、直播(对照)。结果表明,纸筒育苗覆膜移栽甜菜产量、含糖率、产糖量比直播分别提高153.5%、0.4度、162.4%,每亩农业和工业纯收入居4种栽培方式之首。纸筒育苗移栽甜菜产量、含糖率、产糖量比直播务别提高75.6%、0.5度、82.8%,每亩农业和工业纯收入在4种栽培方式中居第二位。直播覆膜栽培甜菜根产量、产糖量比直播分别提高50.0%、48.2%,含糖率下降了0.4度,每亩农业和工业纯收入在4种栽培方式中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9.
甜菜新品种新甜1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甜18号是石河子甜菜研究所选育的抗丛根病二倍体雄性不育多粒型杂交种,在2006~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14个点次的块根产量平均为82156.5kg/hm2,比对照KWS2409增产3.99%,含糖率平均15.21%,比对照低0.09度.产糖量平均12745.5kg/hm2,比对照增糖4.3%.在丛根病抗性鉴定中,两年平均块根产量为102182.3kg/hm2,比对照KWS2409增产33.92%,含糖率15.10%,比对照低0.08,度产糖量平均18475.5kg/hm2,较对照增糖35.0%.该品种丰产性能稳定,抗病性强,适应范围广.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比较了垄上覆膜、行间覆膜、大垄直播、小垄直播4种栽培方式。结果表明:大垄行间覆膜比直播能显著提高玉米子粒重,提高产量,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生育期提前,减少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产量构成因素,使产量提高13.58%。  相似文献   

11.
林荫地种植甜菜试验结果表明,大、小垄灌水甜菜比对照(小垄不灌水)增产块根12.7%和6.2%,提高含糖1.4度和0.8度,是一项有效的栽培技术措施,建议广为采用。  相似文献   

12.
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产蔗量和含糖量表现较突出的品系为闽糖86-2121、福农91-4710和粤糖92-126,平均产蔗量分别比统一对照(新台糖10号,下同)增产26.04%、25.55%和12.99%;平均含糖量分别比统一对照增产21.16%、18.26%和14.71%。平均蔗糖分较高的是云蔗92-19、粤糖93-159、粤农91-854和粤糖92-126,分别比统一对照提高0.54%、0.42%、0.41%和0.32%。产蔗量和含糖量较高的品系其蔗糖分相对较低,而蔗糖分较高的品系其产蔗量往往较低。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非病地比病地平均提高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为12230.6kg/hm、4.46度、3122.4kg/hm2;t测验分析表明,不同土壤环境对甜菜产质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大小顺序是含糖率>产糖量>根产量,分别有94.1%、84.7%和50.7%的材料因不同土壤环境而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病地参试材料的根产量、产糖量的差异显著性与非病地的基本同步,而含糖率差异显著性却不完全同步,病地更能造成材料间含糖率的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两种地块导致单胚材料、饲料甜菜的根产量和产糖量差异悬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提高番茄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研究氮肥减施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方法]以现有施氮水平为对照,研究了追施氮肥用量分别减少20%、40%和60%对番茄果实产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追施氮肥用量减少20%,番茄产量并未降低,果实的口感品质得到提升,可溶性糖含量提高4.90%,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得到提高,维生素C含量提高9.21%,番茄果实的安全质量得到改善,硝酸盐含量降低6.97%。[结论]现有施氮水平下追施氮肥用量减少2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新型微量元素叶面肥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树品种碧香早为材料,研究在春、夏、秋季分别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该微量元素叶面肥250倍液、500倍液、1000倍液各处理发芽密度分别比对照提高21.79%、7.69%和2.56%;鲜叶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3.28%、6.17%和2.19%;明前茶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6.70%、2.06%和0.52%,水浸出物含量分别提高4.11%、2.51%和5.13%。施用该微量元素叶面肥可一定程度上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6.
新台糖16号在福建省甘蔗主产区4年生产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性强、早熟高糖、高产稳产。榨季多年多点新宿平均,新台糖16号公顷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闽糖70-611、新台糖10号增产6.8%、12.86%;蔗糖分比闽糖70-611、新台糖10号分别提高0.83、0.30个百分点;公顷含糖量比闽糖70-611、新台糖10号分别增产12.68%、15.03%。文章还对该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甜菜钾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钾与硫酸钾对甜菜施肥效果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试验以施氯化钾178kg/hm2处理(A1B3)效果最好,与对照比可提高根产、含糖、产糖量分别达到31.0%、2.9度和58.7%。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01~2002年2年新植1年宿根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5个甘蔗参试种中闽糖86/2121、粤农91/854在漳州市芗城区丘陵旱地表现最好,它们的蔗茎产量和含糖量较突出,平均蔗茎产量分别比CK1(闽糖70/611)增产10.14%和9.78%,增产未达显著水平;平均含糖量分别比CK1增加5.37%和10.74%,抗倒伏能力优于CK1,适宜在漳州旱地蔗区示范推广。闽糖93/246平均蔗茎产量和含糖量比CK1低,但抗倒伏能力优于CK1,早熟高糖特性突出,可继续保留区试。  相似文献   

19.
株行距配置对玉米根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郑单958为材料,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 在50 025株/hm2、67 500株/hm2、100 050株/hm2密度下分别设两种株行距配置, 探讨增密条件下调控株行距配置对玉米根系性状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 3个种植密度下总体表现为小行距种植方式在0~60 cm土层内的根重密度、根长密度及根表面积密度均高于大行距处理。50 025株/hm2下吐丝期时0~60 cm土层内的根重密度和根长密度在两个株行距配置间差异显著(P<0.05), 两个株行距配置的根表面积密度在10叶展、吐丝期和吐丝后25 d差异显著(P<0.05);67 500株/hm2下不同时期两个株行距配置根重密度差异显著(P<0.05), 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在10叶展和吐丝后25 d差异显著(P<0.05);100 050株/hm2下, 两个株行距配置间根重密度和根长密度在10叶展和吐丝后25 d差异显著(P<0.05), 不同时期根表面积密度差异显著(P< 0.05)。同一密度下缩行增株后单株木质部伤流液体积增大, 根系供应能力增强, 产量增加, 50 025株/hm2、67 500株/hm2下产量分别提高了6.76%和4.89%。不同时期0~60 cm土层内根重密度、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与产量呈正相关, 其中10叶展时各根系性状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