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设计的自然资源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设计中通过进行以经济价值为表征的自然资源持续性评价,有利于变自然资源的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保持农业自然资源的生产能力。对资源经济价值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了集中分析,并以资源折旧法对拜泉县试验小区数据进行了运算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设计中通过进行以经济价值为表征的自然资源持续性评价,有利于变自然资源的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保持农业自然资源的生产能力。对资源经济价值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了集中分析,并以资源折旧法对拜泉县试验小区数据进行了运算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安徽省2000-2010年的农业相关基础数据,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基础上,利用熵值分析方法从经济、社会、人口和资源、环境持续性5个层面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建立了协调度模型,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5个子系统11 a的协调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0年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水平呈现出稳步攀升的态势,但各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差异显著,经济子系统的起点高,发展最快,社会、人口子系统次之,3者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而资源和环境子系统的发展缓慢,甚至负增长,状态呈下滑趋势。安徽省11 a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状况不容乐观,基本处于不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资源型的产业,合理保护与发展农业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国对于农业资源的管理主要利用行政性的手段,不注重使用法律,忽视了农业自然资源的属性和动态,使管理体制陷入僵化。基于此,分析农业自然资源的管理制度,提出一些具体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发展循环农业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是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总结了山东省肥城市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出现了资源短缺等问题,且农业污染现象严重,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农业主要是将农业资源进行重复利用,以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沼气发酵是实现生态农业系统能量转换、物质循环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最佳途径和中心环节,可以将废物转化为农业用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对沼气及其发酵物在生态农业中的综合利用效益及具体利用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农业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时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和安全问题。由于历史上的、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的做法的影响和农业结构中的深层次原因,当前仍存在诸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悖的问题、面临诸多困境,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走出困境,才能推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认为农业资源的概念 ,不仅在于自然资源 ,还应包括社会资源和环境再生资源 ,论述了从主要利用自然资源向综合利用农业资源的转变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与农业综合开发的关系 ,以及如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来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甘肃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克服途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甘肃黄土高原地区既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西移的重要经济地理单元,又是全国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在对本区光温资源、土地资源与生产力、降雨特征、林草植被等自然资源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影响甘肃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植被极度破坏,荒漠化趋势加剧;人口增速过快,资源难以为继;农业结构单一,整体效益差;畜牧业结构不合理,投入少,商品率低;造林难度大,效益差;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落后等.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成功经验有推广生态环境建设与水土保持模式,粮食持续增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梯田建设,集水农业的发展,农牧结合,适地适树的造林等.  相似文献   

10.
樊万选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42-44,65
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河南省的小康社会建设必须认识自身的省情特点,采取积极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与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以能值理论为基础,对四川省阿坝自治州1952-2005年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和其它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20世纪阿坝州对天然林的过度采伐,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随着“林木经济”的结束,生态旅游的兴起,阿坝州的生态环境状况在逐渐好转。但阿坝州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现代化辅助能投入严重不足,生产模式原始落后,农业的发展建立在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的基础上,发展仍有不可持续的危险。因此必须通过加大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增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产出能力,实现阿坝州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农业发展现状的识别和判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岩溶山区特点,以重庆市14个典型岩溶区县为评价对象,探索了适合岩溶山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并借助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计量模型,初步确定了各区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研究对比发现,各区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是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人口压力与土地资源丰度、生态环境基数、石漠化现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推进重庆各岩溶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实行农业多样化和产业化经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农业污染,合理规划并确立适宜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从健康、低碳角度看农业畜牧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少的基本国情入手,阐述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使用资源的问题。具体分析了农业畜牧业发展在自然资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及肉类产品对人体健康效应方面所起的作用,提出理智合理消费畜牧产品、减少肉类消费、放缓农业畜牧业发展脚步将对人类个体健康、自然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温室气体减排均有不可估量的益处。从理论研究、政策制定、生产者及消费者共同关注,到媒体及社会教育多方面参与,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的理念与主要建设领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将发展农业纳入生态合理化的轨道,重点是改进农村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规范农民的生产行为和生产方式是关键。与此同时,生态农业也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与农业资源提供一个有效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优势资源现状的调查,阐明了该区农业自然资源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提出了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的思路与主要途径,促进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为该区农业自然资源科学利用途径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循环农业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湖北省农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建立了基于物质循环的传统农业循环模式,这种模式在局部地区已演化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将湖北省循环农业分为立体高效降耗、种养结合、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耦合和农村生态家园4种类型,共包括16种模式。并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将全省循环农业发展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武鄂黄城郊循环农业区、鄂东低山丘陵循环农业区、江汉平原循环农业区、鄂北岗地循环农业区和鄂西山地循环农业区,根据各区的经济、环境及农业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期分区指导湖北省现代循环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农业生态环境受影响,能源和资源供需矛盾加剧。为缓解其矛盾,对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剖析,提出各种有效可行措施,走节约型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讨了循环经济思想的起源,总结了循环经济思想在农业上的具体实践。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实现农业生产的"两低一高",即资源消耗低、废弃物排放低、物质能量利用高。循环农业的本质特征是资源节约和产业链条延伸。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方式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必然要求和解决农业资源短缺与环境退化的现实选择。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循环农业的理论基础及机理、层次构成、重点方向与技术路径、保障研究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江苏发展循环农业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现代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坚持4R原则,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内涵及江苏省发展循环农业的总体目标、内容、主推技术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海安县作为江苏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发展持续农业的观状和特点。分析了持续农业发展的三项制约因素:劳动力素质下降、投入不足。提出了发展持续农业的四项对策:保护土地资源、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和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