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是养鱼生产的物质基础。营养效价高、数量足的饲料,是提高水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保证。饲料的种类包括天然饲料和人工饲料。人工饲料又包括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配合饲料。针对当前淡水养殖户广泛采用配合饲料进行养殖生产的实际情况,本文特提出降低养鱼饲料成本的具体方法,仅供参考。一、配合饲料的特点配合饲料养鱼与单一饲料养鱼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配合饲料是根据养殖鱼类营养需要生产的,配合饲料所含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能够满足鱼  相似文献   

2.
正高密度、集约化的池塘养殖,容易造成大量的残饵、排泄物等沉积在池塘底部,形成恶性积累;加之大量的人工饲料、消毒剂等投入养殖水体,使水体造成污染,影响鱼类正常生长,造成鱼病暴发。集约化的池塘养殖中饲料成本占整个养殖成本的80%,饲料质量的好坏,投喂技术直接影响鱼类生长和养殖经济效益。所以,通过科学投喂配合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是健康养殖的主要条件。1严把饲料质量鱼用配合饲料其营养全面、适口性好。养殖户选择配合饲料时应该全面了解性价比和安全性,饲料中必须能完全满足饲养对象的生长需求,而且绝对  相似文献   

3.
张志 《科学养鱼》2000,(7):44-44
近年来 ,随着商品甲鱼价格的下跌 ,甲鱼养殖户越来越重视养殖成本 ,但大部分的养殖户对降低甲鱼养殖成本存在误解 ,认为降低养殖成本就是单纯降低饲料成本。因而选用价格便宜但饲料系数高、或营养不齐全、或新鲜度不够的人工配合饲料 ,造成甲鱼人工养殖成活率低。据此现象 ,本文就如何降低养殖成本方面着手 ,阐明养殖成本与饲料成本的关系。一、甲鱼的养殖成本甲鱼的养殖成本包括 :苗种费用、饲料费用、人工水电费用、利息、基础设施折旧费 ,而甲鱼存活率高低是直接关系饲料成本高低的重要因素 ,在甲鱼养殖成本所包含的各种费用中 ,种苗费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单位放养密度不断提高,天然饵料已不足以供应养殖鱼虾的营养物质,因此必需另外补充人工配合饲料,甚至完全使用人工配合饲料。由于添加过多的鱼粉,导致成本增加。目前水产养殖专家提倡生态养殖法,国外成功的经验利用大型藻类,与虾、贝实行综合性混养,  相似文献   

5.
匙吻鲟人工驯食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环境下,匙吻鲟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人工养殖情况下,经过7~10天的驯化,可以转食浮性的人工配合饲料。匙吻鲟目前工厂化养殖中采用卤虫、轮虫或小型的枝角类开口,长到3~4厘米转食水蚯蚓,当长到6~10厘米时就可以采用浮性的人工配合饲料进行驯食。采用活饵养殖匙吻鲟不仅会增加成本和劳动强度,而且也难以做到饵料的长期供应,所以从商业化和规模化养殖的角度来看,必须采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养殖。因此匙吻鲟从天然饵料到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驯化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可以说人工饲料的驯食是匙吻鲟养殖过程中最为关键和最核心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鱼用配合饲料是根据鱼类生长所需要的氨基酸、多微元素、抗生素而设计的,营养全面,配方科学,不但能调节鱼体的新陈代谢,而且具有促进鱼类生长的作用。已知配合饲料在鱼类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是当今养鱼业的一大特点,特别对高密度精养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资金、投入能力允许的条件下,用投喂配合饲料的精养方式是提高小型水库养鱼单产的主要途径。我们于九二年三月十五日一十二月二十五日进行了该项目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饲料:由;陆川县饲料厂提供全价硬颗粒配合饲料。基础料含量为:代谢能量1800…  相似文献   

7.
前言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近年来,由于天然饲料日感不足,一些传统养殖青鱼的地区不得不减少养殖数量。因此,研究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青鱼是当前发展青鱼养殖问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长江胭脂鱼饵料转口培育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长江胭脂鱼开口饲料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长江胭脂鱼开食时更喜食鲜活饵料,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开口率明显低下。但在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条件下,完全依靠天然鲜活饵料养成不太可能做到,而用配合饲料养殖具有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9.
我国进行鳗鱼人工养殖已有30多年的历史,所需的饲料由过去全靠进口,逐步实现了自主生产,不但满足国内需求,还有少量出口。福建省鳗鱼配合饲料产量多年来位居全国第一,其质量也得到众多养殖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鱼类增养殖业的发展,饲料问题突出出来。鱼类饲料分天然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两大类。在以养浮游生物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和在湖泊、水库鱼类增殖中以及各种养殖类型的仔鱼培育阶段,天然饵料依然占居主导地位。强化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工配合饲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不同饲料对稚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鹏飞  伍莉 《淡水渔业》1995,25(6):15-16
本试验分人工配合饲料、鲜鱼肉以及人工配合饲料和鲜鱼混合三个饲料试验组,对当年稚鳖在29±1℃水温条件下进行生长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养殖60天,以投喂鲜鱼肉组稚鳖生长最快,增重倍数达14.22;人工配合饲料加鲜鱼肉饲料组饲料系数最低为2.35,养殖一公斤鳖的饲料成本仅为8.47元;取得了稚鳖日增重0.3—0.79克/只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水泥池养殖黄鳝170d,饲料系数1.29,放养密度1.5kg/m^2,收获黄鳝6.67kg/m^2,增重倍数4.48倍;最大养殖个体250g,平均100g/尾;150m^2养殖池共收获黄鳝1000kg,产值5万元,获纯利3.48万元。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由于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水产科技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水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发展方向来看,水产养殖业仍是我国渔业发展的主要领域。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水产品质量与健康要求的双重提高,将有更多的水产养殖户由传统的放养模式和投喂方式,改为集约化养殖和使用全价配合饲料。为全面普及推广配合饲料养殖技术,促进水产养殖健康稳定的发展,本人就广大水产养殖户普遍关心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鱼类食物来源有两大类:一类是天然饵料,一类是人工按鱼类营养需要生产的配合饲料。在目前宁夏地区大规模养殖条件下,人工配合饲料已成为饲养鱼类生长所需营养的重要来源。然而面对目前种类繁杂的人工配合饲料,如何选择优质饲料和采取科学饲养方法,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是每个养鱼户所关心的问题。现就水产养殖中饲料使用方面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鱼用配合饲料的选择与投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用配合饲料是根据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将多种饲料按比例配合制成的一种营养完善的混合饲料。配合饲料种类很多,目前养殖生产上利用配合颗粒饲料养鱼,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养鱼方式,饲料成本已占到养殖成本的60%以上。饲料的选择不当将会导致养殖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因此,如何正确选择好鱼用配合饲料并科学投喂,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何京 《齐鲁渔业》2011,(10):25-26
随着水产科学技术的发展,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全面而合理、适口性好、散失浪费少、投喂方便、饲料报酬高等优点,已逐渐被广大养殖者所接受。笔者在基层调查时发现,使用配合饲料养殖水产动物,其效果相差甚大。究其原因,是在选择和使用饲料过程中,忽视了一些重要的问题,现浅析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恒章 《科学养鱼》2006,(10):65-65
随着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的发展,传统吃食鱼类(如草鱼、鲤鱼、鲫鱼、鲂鱼等)的养殖。发生了养殖方式的大转变,相当一部分的养殖模式改用投喂配合饲料养殖。但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了有些养殖户养殖效果比较好,经济效益可观,有些养殖广则效柴不理想,甚至出现亏损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种因素。其一是养殖户的管理水平和市场价格的波动;其二就是饲料。本文就池塘养殖如何投喂配合饲料,作了技术小结,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耀武 《科学养鱼》2007,(10):66-67
鳜鱼俗名桂花鱼、季花鱼,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淡水鱼类。由于受到菌种、饲料等条件的制约,其集约化养殖发展较慢。我们通过对鳜鱼特殊食性的研究,在水库网箱中进行鳜鱼驯食人工配合饲料试验均获成功,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使用配合饲料网箱养殖鳜鱼的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水产动物营养或食物来源有两个途径:水体中天然生物饵料和人工投喂的配合饲料。不同养殖模式、不同养殖密度和不同养殖品种对两种营养来源的依赖性也不一样。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主要以精养为主,鱼类以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为主,或完全依靠人工饵料、以天然饵料作为人工配合饲料的补充,但其补充作用到底多大,至今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20.
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大鲵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立成 《淡水渔业》1994,24(1):39-40
三年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大鲵幼体均重30克.成体均重500克;结果大鲵年净增重分别为90克和1150克;饲料系数分别为3.2和2.8。试验亦表明大鲵幼体饲料蛋白质适量为42.3-45.6%,成体饲料蛋白质适量为43.8-48.9%.饲料中添加1%的花粉有促进大鲵生长发育的作用.配合饲料比动物饵料养殖大鲵幼体和成体,其生长速度分别提高33.3%和3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