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近年来,鸭病频频发生,在各类鸭病中,传染性疾病仍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疾病,其中尤以病毒性传染病为甚。近年来国内发生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有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番鸭细小病毒病、流感、番鸭“花肝病”,从近期情况看,危害最为严重的是流感,其次为番鸭细小病毒病,鸭病毒性肝炎,相对较为少见的是鸭瘟、番鸭“花肝病”。细菌  相似文献   

2.
鸭瘟病毒病,简称鸭瘟,又名大头瘟或鸭病毒性肠炎。是鸭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鸭瘟的致病力强,鹅与病鸭密切接触也会感染致病。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但鹅群感染发病后,能迅速传播,引起大批死亡。本病是养鹅地区一种重要的病毒性传染病,要做好鹅群鸭瘟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 鸭病毒性肠炎 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症状:病鸭流泪,眼结膜充血水肿,有的外翻;眼周围羽毛湿润呈湿圈,严重者上下眼睑粘连。部分鸭头部皮下水肿使得头部肿大,故有“大头瘟”或“胖头瘟”之称。倒提病鸭或病死鸭时可见从口腔或鼻腔流出黄色或褐色液体,大部分病鸭表现严重下痢,排灰白色或绿色水样稀粪。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肉鸭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2005年全国肉鸭存栏达7.25亿只,随着养殖数量和密度的增加,鸭病也逐渐增多,每年因鸭病所造成的损失也愈来愈大,尤其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已逐渐成为养鸭业发展的障碍。目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包括雏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雏番鸭细小病毒病、鸭副粘病毒病、鸭流感、番鸭花肝病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县番鸭生产发展迅速,但一些病毒性疾病发生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影响养鸭生产。在我县番鸭发生的主要疾病有细小病毒病(俗称三周病)、病毒性肝炎、鸭瘟等。上述绝大多数病可用疫苗提前进行免疫,一旦免疫失败,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基本无效,必须采用其他措施,以促使病鸭群及早恢复健康。一、采用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当鸭群发生鸭瘟时一般每鸭用5羽份以上鸭瘟疫苗进行肌肉注射。由于鸭瘟疫苗产生免疫力时间短,因此能迅速控制病情。采用疫苗进行接种时应注意几点:1.紧急接种要建立在确诊的基础上,选用相应的能尽快…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出现的或重新出现的传染病种类在不断增加,水禽的疾病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年来鹅的病毒性疾病除了小鹅瘟以外,又相继出现了鹅的鸭瘟、鹅的副粘病毒病、鹅的禽流感等新病,这些疾病对广大养殖户和禽病工作者来说还比较陌生...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麻沙镇2013年常见鸭病毒病的发生规律,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病例分析,发现鸭病毒性肝炎、鸭瘟和细小病毒病三种常见鸭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特点与鸭日龄、品种、季节、饲养量和养殖模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一)水禽病发生的新特点 1.新发水禽病种类多,防治工作量增大.随着水禽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商品贸易量的增加、集约化饲养管理经验缺乏、防疫卫生技术跟不上等原因,致使新的水禽病不断出现,如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雏鸭病毒性肝炎、雏番鸭细小病毒病、鸭疫里氏杆菌病、鹅副黏病毒病等,原有疫病时有发生,如小鹅瘟、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曲霉菌病等.  相似文献   

9.
危害鹅的疾病主要分为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及寄生虫病。概述了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病及鸭瘟病毒感染3种常见鹅的病毒性疾病的症状和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危害鹅的疾病主要分为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及寄生虫病。概述了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病及鸭瘟病毒感染3种常见鹅的病毒性疾病的症状和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死亡率的传染病,又称为鸭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瘟”。  相似文献   

12.
番鸭细小病毒病(Muscovy duckling parvovirosis,MDPVS)又称3周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引起,以1~3周龄雏番鸭为易感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病毒病.临床以腹泻、呼吸困难、脚软、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症状,其致死率达50%~80%[1].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enteritis,DVE),又称鸭瘟(Duck plague,DP),是由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又名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引起的常见于鸭、鹅等雁行目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将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龙头产业而倍受重视。但随着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出现的或重新出现的传染病种类在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鹅的病毒性疾病出现了小鹅瘟、鹅的鸭瘟、鹅的副粘病毒病、禽流感、禽霍乱、大肠杆菌性腹膜炎、沙门氏菌病等疾病。本文就这些疾病的病原、临诊症状、病变、诊断和防治方法作了概括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鸭瘟防治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的大敌。1病因鸭瘟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鸡、绵鸭最易感染发病。鸭瘟的发生主要是购入病鸭,其排出病毒传染健康鸭群,或者是由于健...  相似文献   

15.
鸭瘟,称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鸭、绵鸭易感染性最高,北京鸭次之。病鸭和病愈带毒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病鸭的分泌物、排泄物、羽毛等均带有病毒,故洪水泛滥时,易引起鸭瘟的流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近几年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现,养鸭户对鸭瘟的防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不知如何去防治,为了减少鸭瘟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做好以下工作:1转变观念 很多养殖户对鸭瘟的预防掉以轻心,认为鸭瘟的发病率不高,持无所谓的态度,免疫时以“走过道”…  相似文献   

16.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也称鸭病毒性肠炎,有部分病鸭的头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经济损失严重,是对养鸭业威胁最大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鸭瘟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瘟( duck plague,DP)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alenteritis,DVE),是由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引起的鸭、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在我国有些地方俗称“大头瘟”.本病最早由Baudet (1923)报道在荷兰家鸭中暴发,随后1930年、1 942年、1952年和1959年多次暴发,但初期一些研究者误认为与鸡瘟有关,直到1942年Bos等通过进一步观察研究确证为一种新的独特的鸭病毒病,第一次提出鸭瘟的名称[1].  相似文献   

18.
秋冬季节鸭瘟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两腿发软无力,下痢,口渴,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水禽饲养区主要分布l在山东、河北、北京、东北三省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随着水禽业养殖模式的转型,养殖场密度及养殖密度都大幅增加,加之隔离封闭措施不严,防疫程序执行不力,导致水禽疫病流行趋势日趋复杂,新的水禽疾病也不断出现,严重威胁了水禽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北方鸭病毒性肝炎、鸭瘟、呼肠孤病毒感染、坦布苏病毒感染、禽流感、细小病毒病、副黏病毒病等水禽病毒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一、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雏鸭  相似文献   

20.
1.2020年水禽疫病流行情况近年来,随着水禽饲养量的增加、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水禽疫病总体上依然呈现“老病未除、新病不断”的不良局面。然而,由于水禽养殖场不断向规模化猪场、鸡场看齐,生物安全理念的增强和生物安全措施的到位,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水禽新城疫、鸭瘟和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等一些老病总体上得到较好控制。2020年水禽疫病流行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