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针对乌拉特中旗开展保护性耕作的现状,积极探索出适合该地区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及实施保护性耕作采取的措施,阐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发展保护性耕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提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说: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向传统农业耕作的挑战.发展保护性耕作将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1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熟经验来看,其主要措施是发展保护性耕作农业.各种实践表明,大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旱作农业耕作技术的重大变革,是实现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发展中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实现农业可持发展的主要措施就是保护性耕作农业。因而,保护性耕作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完全不同于传统耕作,要求在有大量作物残茬覆盖地表的情况下进行免耕覆盖播种。由于保护性耕作播种作业环境特殊,传统的机械化播种机和畜力播种机无法正常作业。因此,使用适应性强、操作性能可靠的免耕播种机,搞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实施以残茬覆盖和免耕、少耕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避免土壤流失,降低土壤风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耕地肥力及理化性状,是实现保土、保水、保肥和保持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是旱作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中央1号文件第9条明确指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发展保护性耕作是治理农田扬尘、防治农田风蚀和水蚀的重要措施,是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是降低农业  相似文献   

7.
1 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目的1.1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必由之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内容是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通过机械化和半机  相似文献   

8.
密山市地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的旱作农业区,现有耕地70%是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60%来自于旱作植物,因此,实施保护性耕作是有效地防止农田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密山市进行了保护性耕作试验,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项控制土壤风蚀水蚀和沙尘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节水能力、节能降耗和节本增效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几年来在我国得以迅猛发展。多年的试验示范证明,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一场变革,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要更快、更好地推广保护性耕作,就要找准突破点、对症下药,使保护性耕作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是旱作农业区节水抗旱、保护环境、节本增效的重要措施。概述北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票市的推广应用情况、实施效果与推广经验,为推动北票市保护性耕作技术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村牧区机械化》2006,(2):I0002-I0002
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推进耕地永续利用、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对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遏制生态恶化、促进农牧民增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指出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是发展保护性耕作,分析了影响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一次革命,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符合中央提出的农业节能减排,而且解决了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进一步发展农业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旱作农业最经济、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项控制土壤风蚀水蚀和沙尘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节水能力、节能降耗和节本增效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几年来在我国得以迅猛发展。多年的试验示范证明,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一场变革,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要更快、更好地推广保护性耕作,就要找准突破点、对症下药,使保护性耕作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 二、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容 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利于旱区保水保土,增产增收和保护环境。主要内容是用秸秆残茬保护土地、减少耕作、免耕播种、化学  相似文献   

16.
实施保护性耕作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粮食稳产增产、节本增效、节能环保的集约化高效农业的新型耕作模式.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要从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入手,应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农业增长后劲.保护性耕作是利用还田机械或收获机械将秸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洒在地表,然后实施机械免耕播种,以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实现节本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7.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总耕地面积560万亩,土地瘠薄,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严重,年平均降水量500mm,无霜期150天,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种植的大田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旱作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现代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在建设节约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概述旱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内容,并提出加强6个结合、建立保护性耕作体系、选择实用机具、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以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步伐.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分析了山东省保护性耕作发展历程和技术模式,论述了山东省保护性耕作发展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山东省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由于传统农业的过度耕作,加剧了该地区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34%,而降雨量逐年减少,2007年更是遭遇了50年一遇的大旱,旱田范围正在逐年扩大,黑土地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近几年通过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黑龙江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且发展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