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获得重金属富集植物生物法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材料,探究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T.f)在不同接种量和不同浓度底物添加剂(S0、Na2S2O_3、Fe SO4、Fe S和Fe0)条件下对黑麦草的腐蚀作用,通过扫描电镜进一步观察其对细胞壁的破坏情况。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黑麦草具有较好的腐蚀作用,各接种量(5%~15%)之间差异较小,反应第10 d,10%接种量处理组中黑麦草的纤维素降解率达40.97%,半纤维素降解率达77.49%,木质素降解率达19.33%。投加底物添加剂后,氧化亚铁硫杆菌对纤维素降解率有明显提高。总体来看,添加14 g·L~(-1)的S0对黑麦草的降解效果较好,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1.31%、82.29%、26.02%,此条件下铀、铬、镉的浸出效率均较高。在氧化亚铁硫杆菌及底物添加剂的作用下,除Fe S、Fe0处理组外,其他各处理组的pH值均呈下降趋势,反应10 d后,pH值最低降至1.0左右,pH值的降低能有效提高半纤维素降解率,但与纤维素及木质素的降解率无明显关系。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黑麦草细胞壁有较强的破坏作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黑麦草具有很好的腐蚀效果,并且能充分利用底物添加剂提高黑麦草中纤维素降解率。后期需进一步考虑提高氧化亚铁硫杆菌对木质素的降解效率及黑麦草中重金属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2.
在嗜热链球菌单菌发酵剂或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2种常规发酵剂的基础上添加产胞外多糖(EPS)副干酪乳杆菌HCT共同发酵,研究HCT对酸乳理化、质构以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HCT的对照相比,在混合发酵剂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HCT菌株,凝乳时间可缩短0.5h,酸乳成品的硬度和黏着性分别提高了0.23N和3.81N;而在单菌发酵剂中添加则产酸较慢,延长发酵时间,酸乳成品的硬度和黏着性分别降低0.12N和1.0N,但内聚性增加了0.15。此外,在2种发酵剂中添加HCT均能显著提高酸乳成品的黏度,具有一定的抗剪切破坏作用,同时赋予酸乳良好的色泽、口感和组织状态,对持水力的影响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添加量的产EPS荞麦酸面团对面包烘焙和老化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分离自酒曲中的产胞外多糖食窦魏斯氏菌T5发酵荞麦粉制成产胞外多糖荞麦酸面团和不产胞外多糖荞麦酸面团,比较2种酸面团的添加量对面包烘焙和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食窦魏斯氏菌T5在添加蔗糖的条件下,发酵荞麦酸面团产生EPS的含量为9.36 g/kg;含有酸面团(20%和30%)的面包比容、硬度和感官评分都优于空白不含酸面团面包,且含有产EPS酸面团的面包品质更佳;随着酸面团添加量的增加,添加30%不产EPS酸面团对面包比容和硬度产生消极作用,而添加30%产EPS酸面团能改善新鲜面包品质;在相同贮藏期,含有不产EPS酸面团的荞麦面包随着酸面团添加量的增加,面包芯硬度和支链淀粉老化焓值显著增加,而添加30%产EPS酸面团对面包老化具有改善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开发营养、健康的高品质绿色烘焙发酵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氧化亚铁硫杆菌,通过氧化二价铁或还原态无机硫化物获得能量,在细胞内能合成磁性纳米颗粒。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氧化亚铁硫杆菌菌体进行分析。探讨了该菌的趋磁性以及不同铁源对菌体生长和磁小体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于9K培养基的细菌能够合成磁小体,单个细胞的磁小体数目大概为2个;干燥菌体和湿菌体都能被磁铁吸附;当有外加磁场时,细菌在半固体平板和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见趋磁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和磁小体合成的最佳铁源均为硫酸亚铁。  相似文献   

5.
通过液体培养及吸附试验,研究了Cd~(2+)胁迫下蜡样芽胞杆菌生长及其胞外聚合物(EPS)的产生规律、产量和组成,以及菌体和EPS对Cd~(2+)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蜡样芽胞杆菌在不同Cd~(2+)浓度胁迫下均可生长,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各生长时期均有所延后,EPS的生成量与菌体生长曲线具有一定耦合关系,EPS最大生成量为1.707 g/L,多糖与蛋白质含量之和占EPS干质量的68%~87%。对Cd~(2+)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细菌菌体-EPS复合物EPS细菌菌体(不含EPS)。透射电镜-X射线光散射能谱(SEM-EDX)分析结果显示,吸附Cd~(2+)后蜡样芽胞杆菌细胞形态及表面结构发生改变,细胞表面形成Cd~(2+)吸收峰,EPS吸附Cd~(2+)后表面形成不规则的含有Cd~(2+)的颗粒状物质。  相似文献   

6.
复合促生菌对小麦苗期生长和土壤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适合小麦苗期生长的生物菌肥,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采用菌液浸种平皿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5组复合菌(胶质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侧胞芽胞杆菌2个处理,侧胞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侧胞芽胞杆菌+胶冻样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胶冻样芽胞杆菌+地衣芽胞杆菌各1个处理)对小麦苗期生理指标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侧胞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效果较优,与对照相比,小麦芽长和主根长均增加10%左右;三叶期后5 d、12 d、19 d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持续增加;根系活力、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相比对照极显著提高。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筛选小麦专用菌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贵州省六盘水市某煤矿矿井水中分离到1株脱硫菌SCJ,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2.0。SCJ菌株是化能自养菌,能分别利用亚铁、单质硫、葡萄糖生长,不能利用硫代硫酸钠或蛋白胨生长,具有较强的亚铁和硫氧化活性。以该菌株及其GenBank的近似16S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SCJ菌株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相似文献   

8.
土壤中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进型Leathen培养基直接从辽宁省抚顺市红透山铜矿附近的土壤中分离到了一株高度嗜酸的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菌株(暂命名为R2).鉴定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该菌株为短杆状,菌体大小为(0.4±0.2)μm×(1.6±0.4)μm.最适pH值2.0,化能自养型,能利用亚铁、单质硫和硫代硫酸钠生长,不能利用葡萄糖、蛋白胨生长.并且以16S rDNA序列同源性为基础构建了17株已报道菌种在内的系统发育树,将16S rDNA测序结果输入Genebank以Blast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与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多株细菌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9%),其中与Acidithiobacillus.ferrooxidans strain TGS的相似性达到100%,与标准株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strain ATCC33020相似性为99.3%,结合其生理生化特性可以确定该菌为氧化亚铁硫杆菌种.序批式试验法研究表明.接种该株菌可有效溶出土壤中重金属,经过5 d的生物淋滤,Cu、Cr、Zn、Cd的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30.6%、16.3%、58.4%和72%.  相似文献   

9.
1株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川省攀枝花露天铁矿及煤矿的坑水和圬泥中分离出1株氧化亚铁硫杆菌pzh-1,用扫描电镜观察该菌的形态,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生长条件等进行了研究,且对该菌的16SrDNA序列进行分析并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菌的最佳生长条件为:初始pH值为2~2.5,温度为30~35℃,初始Fe2+浓度为9 g/L,接种量为10%;该菌短期保藏采用单蒸水悬浮细菌(pH6.8),在4℃保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以活性污泥中提取的胞外聚合物(EPS)作为吸附剂,考察了pH、EPS投加量及温度对Pb2+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对其吸附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热力学吸附特征和吸附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EPS对Pb2+的最佳吸附条件组合为:温度35℃,pH4.2,m(EPS):m(Pb2+)=2.5:1,在此条件下Pb2+实际去除率达到89.16%。EPS对Pb2+的吸附等温线能较好地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但更适合用Langmuir方程拟合,3种不同温度下(20、30、40℃)最大单分子层吸附量分别为0.9229、1.0129、1.1191mg·mg-1。EPS对Pb2+的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并在240min达到吸附平衡,平衡时理论最大吸附量为0.45mg·mg-1。  相似文献   

11.
冰糖橙与枸橼C-05对溃疡病菌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新的接种方式,比较冰糖橙与枸橼C-05叶片对溃疡病菌生长特性的的影响,探讨冰糖橙与枸橼C-05对溃疡病菌敏感度的差异性。【方法】将完全展开、颜色淡绿的冰糖橙与枸橼C-05叶片进行75%酒精和1% NaClO消毒并切割后,分别与溃疡病菌在离体条件下共培养,观察叶片在MT培养基(对照)、MT中间嵌入NYGA培养基(MA)中对溃疡病菌生长的影响;分别提取冰糖橙和枸橼C-05叶片的粗提液,并以25%、50%和75%的比例添加至MT培养基中,观察冰糖橙和枸橼C-05叶片提取液分别对溃疡病菌生长的影响;同时以不同比例的叶片粗提液添加至NYGB培养基中,观察冰糖橙与枸橼C-05叶片提取液分别对溃疡病菌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Xac在培养冰糖橙叶片的MT培养基中生长迅速,接种1周后即出现Xac的增殖现象,菌斑直径均值比对照大0.5 mm;接种2周后菌斑直径均值为5.27 mm,几乎是对照的3倍;而2-3周为Xac的急速生长期,菌斑直径由5.27 mm快速增长至13.41 mm,是对照菌斑直径的5倍多;3周后菌斑生长缓慢趋于平稳;各个时间点的菌斑直径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在培养冰糖橙叶片的MA培养基中,Xac生长1 d后菌斑直径均值为4.58 mm,小于对照的6.19 mm;接种3 d后Xac继续生长,菌斑直径几乎与对照组相同,差异不显著;但是在接种5 d后,菌斑直径快速增长至21.31 mm,大于对照组的16.33 mm,3个菌斑长势连在一起,两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冰糖橙的叶片提取液对溃疡病菌的生长及胞外多糖含量均有促进作用,随着其添加浓度的增加,促进效果越明显,与对照相比均可达到极显著水平。Xac在培养枸橼C-05叶片的MT培养基中生长较为缓慢,在接种1周后菌斑直径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2周后菌斑直径约为对照的一半;3周时,菌斑直径均值为2.06 mm,小于对照的2.62 mm;2周和3周时的菌斑直径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在培养枸橼C-05叶片的MA培养基中,Xac生长较为缓慢,菌斑直径均小于对照组,在1、3和5 d时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枸橼C-05的叶片提取液对溃疡病菌生长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不大,与对照相比均差异不显著。【结论】冰糖橙叶片中存在可促进溃疡病菌的生长、增加胞外多糖含量的物质,这种物质可能突破了其自身免疫系统,导致其对Xac高度敏感而极易感病。枸橼C-05叶片与溃疡病菌共培养时,分泌抑制溃疡病菌生长的物质,使得枸橼C-05对Xac具有较低敏感度而表现抗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不同pH条件下培养At.f菌,并监测其生长情况,以确定At.f菌生长的最适pH,再向所确定的最适pH的9K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氨基酸,研究不同氨基酸对At.f菌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2.0的培养基中菌种的生长情况最好;另外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对Fe^2+的利用率较高,而丝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组氨酸作用结果则相反。从而得出结论:At.f菌生长的最适pH为2.0;非极性氨基酸、成环氨基酸对At.f菌生长有促进作用,丝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组氨酸对At.f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物淋滤对尾矿的重金属污染处理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对酸性尾矿中的土著氧化硫硫杆菌以及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分离以及加富培养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单一菌种以及混合菌种对尾矿样本进行淋滤处理.通过12 d的淋滤实验,实验室结果表明,分离出的氧化亚铁硫杆菌以及氧化硫硫杆菌等土著微生物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同时实验表明,在采用适当菌种的前提下,尾矿中重金属的溶解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土著氧化亚铁硫杆菌对Zn的淋滤效果最好,达到了98.12%;对于Cu的淋滤,土著氧化亚铁硫杆菌与土著氧化硫硫杆菌的混合菌种的效果最好,达到88.75%.  相似文献   

14.
李章安  曾艳  张明青  张鹏  邵淋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55-20457,20494
[目的]研究曝气池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对Pb2+、Zn2+、Cu2+的吸附能力。[方法]以曝气池活性污泥提取的胞外聚合物(EPS)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吸附时间、pH、EPS投加量、不同初始金属浓度以及Pb2+、Zn2+、Cu2+3种金属离子共存等因素对其吸附Pb2+、Zn2+、Cu2+的规律。[结果]吸附时间对EPS吸附Pb2+、Zn2+、Cu2+的影响均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去除率不断增加,分别在30、60和20 min处达到吸附平衡。pH对其的影响均表现为在酸性条件下随着pH的上升,去除率先上升后又下降,当pH=6时,去除率均达最大,分别为52.17%、39.83%和65.45%,之后去除率均随pH的升高先下降后上升。随着EPS投加量增加,Pb2+的去除率先增大后降低,其吸附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Zn2+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均逐渐减少,而Cu2+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均逐渐增加。随着初始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EPS对Pb2+、Zn2+、Cu2+的吸附量均逐渐增加,而去除率均逐渐减小。3种金属离子共存时,EPS对Pb2+的去除率随着EPS投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Zn2+的去除率是逐渐降低的,Cu2+的去除率先降低后上升,当EPS投加量〉17 ml后,Cu2+的去除率远远高于Pb2+和Zn2+。[结论]该研究为含重金属废水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离体培养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杜梨种胚休眠解除的影响。[方法]以低温处理20 d的杜梨种胚为材料1、/2 MS为基本培养基,以培养基中不含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对照,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杜梨种胚休眠解除的影响。[结果]6-BA和赤霉素均有助于杜梨种胚的休眠解除,提高种胚萌发率。当培养基中添加6-BA时,在培养的第24天和第36天种胚萌发率、苗高和根长分别较对照提高18.2%和21.39%、0.86和0.16 cm、0.94和1.65 cm;当培养基中添加赤霉素时,在培养的第24天和第36天种胚萌发率、苗高和根长分别较对照提高16.86%和21.46%0、.70和0.16 cm0、.94和1.39 cm。在培养基中同时添加吲哚乙酸和活性炭效果更好。[结论]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杜梨种胚的休眠解除。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屎肠球菌胞外多糖对Cd胁迫条件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水培试验法,在含有Cd(20、40 mg·L~(-1))的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胞外多糖(500、1 000 mg·L~(-1)),考察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相关代谢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Cd胁迫明显抑制了水稻种子的萌发效率与幼苗各器官的发育情况,而添加不同浓度的屎肠球菌胞外多糖可以显著促进Cd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根部发育,但水稻萌发后的芽长受到显著抑制,而这种抑制作用在水稻幼苗生长阶段并未观察到。在Cd胁迫条件下,胞外多糖处理后的水稻幼苗内类黄酮与花色素苷的含量提高了18.6%~208.7%,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力显著上升,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胞外多糖提高了Cd胁迫下水稻叶片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和羧酸盐的含量,并可能通过加强渗透作用来降低Cd对水稻的毒害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屎肠球菌胞外多糖可以显著缓解Cd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纳米银(AgNPs)胁迫下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TL-F3)的氧化应激变化及其对AgNPs的吸附能力,通过序批式试验,探究不同浓度AgNPs对A.flavus TL-F3生长、细胞形态、胞外聚合物(EPS)分泌、抗氧化系统和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AgNPs可抑制A.flavus TL-F3生长,且抑制效果与浓度正相关。AgNPs可致A.flavus TL-F3菌丝发育不完全,表面破损。与不加AgNPs的对照组相比,当AgNPs的质量浓度为80 mg·L-1时,胞外聚合物含量升至237.55 mg·g-1,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均显著(P<0.05)提高,而Na+K+-ATP酶活性显著(P<0.05)降低了50.37%。A.flavus TL-F3对AgNPs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当AgNPs的质量浓度为1、30、50、80 mg·L-1时,A.flavus TL-F3对AgNPs的吸附率可达68.54%以上。...  相似文献   

18.
张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195-15197
[目的]研究氨基酸营养对At.f菌生长迟缓期的影响。[方法]将At.f在分别加入20种氨基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利用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各时段Fe2+利用情况,并检测添加氨基酸后培养基pH的变化。[结果]非极性氨基酸对缩短At.f菌的迟缓期的效果较明显;苯丙氨酸、酪氨酸、脯氨酸、色氨酸四种成环氨基酸有较好的效果;丝氨酸、谷氨酰胺、组氨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非极性氨基酸能有效缩短At.f菌生长迟缓期,部分极性氨基酸则起到相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