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洞口蕨类植物32科50属81种(含变种)。对洞口15种食用,药用,观赏价值较大的蕨类植物的简要形态特征与价值作了描述,重点介绍了蕨,薇菜,金粉蕨,福建莲座蕨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洞口蕨类植物保护,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于2020年,采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方法,对江西省上饶市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蕨类植物资源种类组成、资源类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灵山有蕨类植物资源18科、44属、75种(含变种),分别占中国蕨类植物总数的47.37%、24.86%、3.52%,占江西蕨类植物总种数的17.32%。优势科为凤尾蕨科、蹄盖蕨科、卷柏科、金星蕨科、鳞毛蕨科和水龙骨科;优势属为卷柏属、凤尾蕨属和金星蕨属。资源类型可分为药用蕨类植物、观赏蕨类植物、食用蕨类植物、指示蕨类植物、工业原料蕨类植物、饲料和绿肥蕨类植物及农药蕨类植物等7大类,以药用蕨类植物为主,其次为观赏蕨类植物。并提出开发与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蕨类植物44科88属207种,科、属、种分别占广西蕨类植物总数的75%、53%和21%。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凤尾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蕨类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分为药用、观赏和食用三大类。  相似文献   

4.
蕨菜植物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10000多种,我国也有2000多种。蕨类植物用途广泛,特别是食用、药用、观赏及绿化方面利用历史悠久。据我国史书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可食用的蕨类植物叫做蕨菜,各国人民均有采集其幼叶鲜食、盐渍或制干菜的习惯。我国居民采食的蕨类植物也有10多种,如菜蕨、水蕨、星毛蕨、凤尾蕨、假蹄盖蕨等。除部分自用外,大部分出品日本及东欧各国,每年为国家换回不少外汇。所以迄今蕨类植物仍具有重大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九阜山食用蕨类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开发利用野生食用蕨类植物资源,对福建省尤溪县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食用蕨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野生可食用蕨类共有12科13属15种,主要有狗脊蕨、蕨、金毛狗、乌毛蕨、紫萁、苹、肾蕨、凤丫蕨等.介绍了每种食用蕨的生境、化学成分、采收季节与食用方法,并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裕河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采集到的蕨类植物标本进行了鉴定、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蕨类植物21科、44属、83种,蹄盖蕨科、鳞毛蕨科、金星蕨科为裕河蕨类植物中占优势的3大科,共计18属32种。植物区系为热带分布型、以泛热带分布为主,约占总属数的43.18%。属的相似性表明:该区系与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太白山的关系密切,而与黄土高原等关系疏远。裕河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按用途主要分为药用、观赏、食用和指示蕨类植物4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对福建省尤溪县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杀虫抗菌作用的蕨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可作为农药使用的野生蕨类植物共有21种,分属12科18属,主要集中在鳞毛蕨科(5种)、紫萁科(2种)、凤尾蕨科(2种)、乌毛蕨科(2种)、金星蕨科(2种),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海金沙、紫萁、蕨、狗脊蕨、蜈蚣草、乌毛蕨、阔鳞鳞毛蕨等。介绍了每种杀虫抗菌蕨类植物的生境、主要化学成分、活性部位和作用方式,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对商南金丝峡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商南金丝峡蕨类植物由19科39属86种(含变种)组成,主要的科是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和卷柏科等,它们包含的种数占总种数的65.12%;主要的属为卷柏属、铁角蕨属、耳蕨属、鳞毛蕨属和蹄盖蕨属。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属的分布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有15属,占总属数的51.72%;种的地理成分以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最为突出,有67种,占总种数79.76%,表现出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丹东地区蕨类植物资源种类组成、利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蕨类植物共有18科31属54种,其中区域单、寡种科为13科,区域单、寡种属为29属,分别占全区蕨类植物总科、总属的72.2%和93.6%,优势科只有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没有优势属。按照利用类型,蕨类植物主要划分为药用型、观赏型和食用型。其中药用型蕨类植物共42种,占全地区蕨类植物的77.8%,在本地区蕨类植物的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因此,要加强丹东地区蕨类植物的保护力度,并合理开发利用,尤其是药用型蕨类植物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茫荡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共有蕨类植物130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35科61属,其中水龙骨科、鳞毛蕨科、凤尾蕨科等少数几个科构成了该区的优势科,凤尾蕨属、卷柏属、鳞毛蕨属、瘤足蕨属等属构成了优势属;②从科、属分布区类型的所占比例来看,该地区区系性质以热带成分占优势;③该地区蕨类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有各种原始成分;同时又有一定数量的较进化的和处于两者之间的科、属,表明该地区的蕨类植物在系统发育或进化关系上的连贯性;④该地区的特有现象不明显;⑤福建茫荡山、广东石门台、浙江磐安和江西九连山这四者之间在蕨类植物区系分布上联系比较紧密;⑥发现12种蕨类植物在该区的新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