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6月12日,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财税[2015]78号),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政策进行整合和调整。规定凡列入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或者重污染工艺,不予享受退税待遇。由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12月7日以财税[2009]148号文件下发《关于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明确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业产业》2008,(4):80-80
一项“变废为宝”政策的实施,每年可减少砍伐4500亩成材林,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近500亿元,它拉动的产业链还与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保护等相关联。这个政策就是2001年4月2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这个通知要求,自2001年1月1日起,对纳税人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拉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由税务部门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办法。  相似文献   

4.
10月10日-11日,人造板行业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陕西杨凌如开。会上陕西中兴林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忠新宣读了《人造板企业请求国家延续退税政策联名呼吁书》,八家企业代表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局、林业局递交了《关于延续并补充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报告》,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颁发财税【2006】102号文件,规定对纳税人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继续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该项政策执行至2008年12月31日。此项政策能否继续实施、内容如何调整等问题,对于众多涉林企业的生存,人造板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现代林业的建设进程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8年,中国林业产业协会就此问题多次召开涉林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座谈会和开展相关问题的调研活动。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人造板企业强烈呼吁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能够无限期延续。  相似文献   

6.
捷音 《国际木业》2008,(10):47-47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木材节约代用,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立秸秆收集体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应积极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人造板材、包装材料、餐具等产品生产,减少木材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环保部发布了《关于提供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5年版)的函》(环办函[2015]2139号)。与2014版名录相比较,新版名录把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等人造板产品由整体列为"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调整为"凡符合指定国标和环境标志的人造板产品(符合GB/T 11718—2009生产标准的中密度纤维板产品)"、"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5月,环保部发布《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5年版)(征求意见稿)》,将胶合板、纤维板及刨花板三大主要人造板产品整体列入"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两高"名录),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经过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的多方协调并组织相关专家、企业家论证,环保部在日前发布的《关于提供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5年版)的函》中,将  相似文献   

9.
政策信息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就林业税收问题联合发出通知。通知规定:1、对国有森工企业以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名目附后),在1995年内由税务部门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办法。生产上述综合利用产品的企业,应单独核算该综合利用产品的销售额和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未单独核算或不能准确核算的,不得适用即征即退政策。2、通知所指“三剩物”包括:采伐剩余物(指枝丫、树梢、树皮、树叶、树根及藤条、灌木等);造材剩余物(指造材截头)2加工剩余物(指板皮、板条、木竹戴头、锯末、碎单一板、水复、刨花、木…  相似文献   

10.
要闻     
正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万里长征走出第一步2016年"六·五"环境日前后,湖南、四川、吉林等地高级人民法院相继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至此,全国已有近半高院成立了环资庭,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5)》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北方沙化土地退耕还林工程10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物质量评估结果为:年防风固沙91918.66万吨,年提供  相似文献   

11.
6月16日.由中国林业产业协会组织的第二次涉林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林业产业协会一份名为“关于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的木材综合利用产业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人造板行业6000多家企业再次呼吁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能够延续。  相似文献   

12.
节木 《国际木业》2009,39(3):54-54
日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16个部门联合发布《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规划》提出2008年至2010年国家标准制修订标准重点项目649项。其中国家木材节约发展中心提出的《废旧防腐木材产品无害化处理》、《炭化木》、《木材刻痕防腐处理方法》、《桩木——加压法防腐处理》、“杆材——加压法防腐处理》、《胶合板——加压法防腐处理》、《农业用木材——加压法防腐处理》、《用无机防腐剂处理的娱乐场设施——加压法防腐处理》、  相似文献   

13.
综合信息     
国家对7类木材综合利用产品继续实行退税政策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对纳税人以木材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由税务部门继续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这是国家鼓励木材综合利用的一项重要政策,体现了这方面政策的连续性。这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的实现是极大的促进,是新时期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推进林业生态体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并完善优化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不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保持我国林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它必将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我国木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林业产业为国民经济的高度繁荣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句话新闻     
国家税务总局8月1日启用新版增值税发票。①依旧分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②代表发票种类代码的第8位有所调整;③原专用发票"销货单位"栏和"购货单位"栏改为"销售方"和"购买方";④原"货物或应税劳务名称"栏改为"货物或应税劳务、服务名称"。近日,陆续有福建网友爆料称,原来的"和谐号"动车组陆续更名,有的变成了"中国联通号",大呼"神奇"。记者11日从铁路部门获悉,动车组被冠名确有其事,这是铁路部门为推进走向市场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5月3日,以"循环、绿色、科学、高效"为主题的第一届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高端论坛在北京林业大学举办。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绿化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中心及实验基地在论坛上揭牌。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阳光盛景(北京)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分别作了《园林绿化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园林绿化废弃物热裂解炼制与高值化利用》《通州区园林废弃物利用现状及问题》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7.
《国土绿化》2013,(10):31-31
为科学合理利用集体林地资源,加快全省林业经济发展,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资源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标,安徽省日前出台了《安徽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2—2016年)》(以下简称《规划》)。  相似文献   

18.
政策信息     
财政部同意缓征国有林场、圃所得税关于国有林场的主业收入、综合利用项目收入暂缓征收所得税问题,据悉,最近财政部提出的意见是:为了扶持林业的发展,对国有林场、国有苗圃的主业收入,即种植、养殖、林产品初加工收入,在1996年、1997年暂缓征收所得税。国有林场、国有苗圃的综合利用项目,如果符合国务院发布的《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的,其综合利用的项目收入,也暂免征收所得税。(国务院发布的《资源综合利用目录》本刊于1995年第10期“信息博览”栏目中转载。)(场讯)·清产核资中土地估价收征新标准据国家信息中心消息,为做好清…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对大熊猫、象、虎、豹等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对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施强制性保护,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  相似文献   

20.
永旺 《国际木业》2007,37(10):48-49
最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启动《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