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北大豆生育期遭遇少雨干旱,一是6月上旬小麦收割后少雨干旱延误大豆的播种期;二是7月下旬至8月中旬花荚期的干旱,导致落花落荚,影响产量。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创新大豆抗旱的方法和技术,对稳定提高大豆的单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山东省大豆集中产区在济宁、菏泽等地,习惯粗放栽培,不进行灌溉。由于夏大豆主要生长期特别是花荚期正值雨季,灌溉的迫切性似乎不太突出。近年来我省连续干旱少雨,使大豆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大豆高产栽培与开发研究中,品种的抗旱性愈显重要。在小粒豆1号育成过程中,我们已在人工  相似文献   

3.
一、大豆出现空荚、秕粒的原因(一)选种不当品种种植都有一定的区域性。大豆选种不当易出现籽粒不饱满、空荚的现象。(二)气候影响大豆生育期遇干旱高温、洪涝灾害都会造成空荚、秕粒。特别是在大豆开花结荚期,发生干旱、洪涝,大豆空荚率、倒伏率会更高。(三)营养不足大豆开花后,养分消耗增加,如果肥力供应不足,大豆盛花后容易营养不足,最终导致出现开花不结荚或空荚现象。  相似文献   

4.
1 大豆蚜虫(腻虫) 大豆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可危害大豆的嫩茎、叶和幼荚.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而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受害严重的植株,茎叶卷缩、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和结荚减少,从而影响大豆产量.大豆蚜虫分有翅胎生雌蚜和无翅胎生雌蚜.有翅蚜能迁飞,扩大危害范围.大豆蚜虫为害盛期在6月底、7月初.一般6月中、下旬开始在大豆田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容易使蚜虫大量发生,越干旱为害越重.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对大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大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质含量在营养生长阶段干旱胁迫呈上升的趋势,在生殖生长阶段呈下降的趋势,而大豆脂肪含量在各生育阶段干旱胁迫都有所提高。大豆各生育期干旱胁迫除苗期轻旱处理产量有所增加外,其他各生育期干旱处理大豆的产量都显著降低,特别是花荚期、鼓粒成熟期重旱处理减产幅度分别达77.9%、83.0%基本绝收;各生育期干旱胁迫对大豆产量影响程度表现为鼓粒成熟期>花荚期>分枝期>苗期。  相似文献   

6.
2009年呼伦贝尔市岭东地区大豆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9年呼伦贝尔市岭东地区大豆生产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5月因干旱少雨,使大豆缺苗而减产;6月出现阶段性低温,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阶段性干旱,使大豆产量受到影响;大豆生长期间气象灾害的发生,使大豆明显减产。  相似文献   

7.
以洛阳市农林科学院长期定位14 a(2004年始)的水肥耦合试验为平台,于2017-2020年连续4 a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对大豆产量及成产因素进行测定分析。探明半湿润偏旱区不同降水年景下大豆对水肥耦合的响应,为实现大豆增产及水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大豆生育期干旱发生不同的4 a, 2017年苗期—花期,2018年荚期,2019年盛花期,2020年鼓粒期,大豆的产量趋势一致,同一年度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大于383 mm灌水能打破干旱的约束,可满足大豆的生长,使产量显著增加;氮肥对产量的影响较平缓,大体趋势是升-降-升-降,以N90达最大值。磷肥对产量影响更平缓,趋势与氮肥一致,4个年度以P84产量最高。3个因素影响大小为水>氮肥>磷肥。有效荚数对水肥的响应较敏感,百粒质量对水肥的响应较平稳。不同年景不同时期的干旱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要素不同,盛花期的干旱对有效荚数影响较大,荚期干旱对百粒质量影响最大,鼓粒期对产量影响较小;生产上应重视大豆花期和荚期的水分供应。  相似文献   

8.
赵玉凤 《农技服务》2014,31(8):88-88
安徽柳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一块于2014年5月1日播种的中黄13,因旱落花落荚,基本绝收。根据近年观察显示:淮北大豆生育期干旱频率趋于增高,干旱已成为大豆丰产的关键限制因子。因此,应该研究干旱胁迫对夏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灌溉技术方法,以便遇旱及时科学应对,确保大豆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大豆由于种植管理较为简便,经济效益较好,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石家庄市大豆田花而不实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分析了原因,总结了预防措施。1高温干旱1.1发生花而不实的原因。比较典型的是2018年夏季,持续的高温干旱使大豆不能正常受精,幼荚不能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58-1988年共31年的气象资料,对驻马店地区大豆生育期间的主要气象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降水是影响大豆生育和产量的关键因子。产量与花荚期降水变量呈显著负相关,花荚期降水以180mm为最佳。从大豆各生育阶段出现的旱涝情况看,干旱出现的机率较雨涝多,但雨涝对产量的影响比干旱大,特别是内涝的影响更重,因此,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趋利避害,是提高大豆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杨芳 《农技服务》1995,(7):18-18
<正> 秋大豆播种期间正值干旱季节,绝大多数年份高温少雨干旱,给缺水地区秋大豆播种增加了困难。即使播下去了,亦往往因无水浇灌而不能发芽长苗,或者推迟播种,耽误了季节、造成减产。劈桩播种  相似文献   

12.
大豆症青现象是近些年困扰黄淮海大豆生产的重要问题,但影响大豆症青发生的原因一直不是很明确。研究以16个花荚期进程不同的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分析了症青严重程度与花荚期天气、生育期进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试验年度条件下,所有大豆品种均发生了严重的症青,品种间瘪荚率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对症青株率与开花期和结荚期持续天数、高温日数、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湿度、每天14点平均气温、品种生育期等13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除了症青株率与开花期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外,与花荚期高温等其他因素均不相关。大豆生产上应防止花荚期干旱,以降低大豆症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从濉溪县大豆生产的历程来看 ,大豆的产量低而不稳 ,且年际间变幅大 ,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夏大豆生产期间淮北地区气候多变 ,影响了大豆的生长发育 ,其中以花荚期和鼓粒期的高温和干旱影响最重。通过分析提出了提高夏大豆单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安徽省濉溪县解放后大豆生产的历程看出,大豆的产量低而不稳,且年际间变幅大。经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夏大豆生育期间淮北地区气候因子多变,影响了大豆的生长发育,其中以花荚期和鼓粒期的高温和干旱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对不同生育期大豆叶片质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抗旱性不同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进行干旱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叶片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前期,大豆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都呈缓慢递增的趋势,但增幅较小,而后期增幅明显;在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幅不同,花荚期大于苗期。  相似文献   

16.
生产中大豆开花结荚期间,因品种选择不当、栽培密度过大、水肥运筹不合理、病虫害发生以及高温干旱等因素影响,导致大量落花落荚,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的提高.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合理水肥、做好病虫害防治、适时播种等对策,可减少花荚的脱落,有效提高大豆的单产和总产.  相似文献   

17.
干旱是左右农作物生长的制约因素,由此引发的土地荒漠化尤为突出,抗旱育种工作任重道远。本文对2003~2005年单株筛选的大豆株系,通过系普法繁殖后初次进行控水试验研究、观察并考证其抗旱性、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和推广应用价值,目的是在一般干旱条件下,选育出适应干旱少雨地区种植的大豆优良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18.
大豆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虫蛾属.大豆红蜘蛛在我国各大豆主产区均有发生,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我省北部地区季节性干旱少雨,发生危害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一般发病可使大豆减产5%-20%,严重的可减产20%-60%,堪至绝产.  相似文献   

19.
夏大豆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的有效分枝数,每荚粒数和粒重三大因素。我县夏大豆的播种正值三夏大忙,是不耕不耙不施肥的生茬播种。加之连年干旱,机井灌溉又不能及时满足夏大豆对水分的需要,导致夏大豆开花多,成荚少,落花落荚突出是产量不高不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农田鼠害和大豆食心虫的危害也是影响夏大豆产量的又一原因。因此,加强夏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的田间管理,防止落花落茬是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大豆高产措施李德大豆生育期各种不利条件较常发生,诸如干旱、渍涝、病虫等,从而导致大豆产量低而不稳。而近年的生产实践表明,采取以下措施可实现荚多、粒饱、稳产高产。一、育苗移栽在大豆适播期因灾如连续干旱或阴雨而不能播种时,通过育苗移栽可缩短营养生长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