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畸形平菇是我市人防工事平菇栽培中较为常见的病害。它不仅影响产菇量,且使菇体失去商品价值。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实践,现将美味平菇(Pleurotus sapidus)常见的畸形菇发生原因和控制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栽培平菇过程中,常见子实体出现各种畸形症状。现将常见的五种子实体畸形原因及防止方法介绍如下: 一、珊瑚状菇。该菇在现蕾三天后可明显见到菌柄比正常菇长,中部膨大、顶端仅有小菌盖,菌柄间丛生交叉,基部连在一起,看上去很象珊瑚。这种菇的形成原因是出菇前后通风不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所致。倘平菇子实体原基形成前就处于上述恶劣环境中,且延续的时间又长,还会出现象花椰菜花球状的畸形菇。这种畸形菇重量可达2公斤。它的出现,消耗了培养料中的养料,且该菇可口性差,几乎不能食用。防止办法是加强菇房的通风换气,特别是在菌丝布  相似文献   

3.
王鑫 《食用菌》2003,25(4):32-32
近两年来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 ,我县平菇生产已成规模 ,成为菜农的支柱产业。但平菇生产退菌现象及畸形菇发生十分严重。有的菇场出一、二潮菇 ,有的甚至不出 ,刚发好的菌棒渐渐不见菌丝 ,有的出菇也是“大脚形、鸡爪状”的畸形菇。轻者保本 ,重者几乎绝收 ,严重挫伤了菇农的生产积极性及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一年来的跟踪调查 ,研究分析 ,现就我县平菇生产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谈一些浅显看法 ,以供菇农及同行参考。1 严把菌种关 ,杜绝退菌现象发生 菇场退菌现发象生的主要原因是所用菌株种性严重退化。近年来 ,一些供种单…  相似文献   

4.
正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菇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较易长成畸形菇,如平菇的菜花形"块菌",金针菇多分支的小菇"针尖菇",香菇原基畸形,蘑菇、球盖菇、猴头菇、真姬菇等都易出现菇蕾菇体畸形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减少了菇农的收入。1畸形菇产生原因食用菌栽培中出现的畸形菇大多是管理不当造成的,少数是由菌种退化、变异和病毒感染所致。1)菇棚设计不合理,以致空气不流通,  相似文献   

5.
冬春两季栽培平菇由于气候变化大,温湿度不易调控,如管理不当,容易产生畸形菇,影响商品的质量和产量。平菇畸形菇是怎样产生,又怎样防治呢?本文谈谈粗浅看法。1 瘤盖菇 菌盖表面出现瘤状或颗粒状突起,这是由于菇体发育时温度过低(4-6℃)时间过长,菌盖内外细胞伸长失调而成。预防方法是要根据不同品种加温、保温、控制好适宜温度,一般不宜低于10℃。  相似文献   

6.
陈水泉 《长江蔬菜》1990,(3):32-32,36
在栽培平菇过程中,常见子实体出现各种畸形症状,现将常见的5种子实体畸形原因及防止方法介绍如下:一、珊瑚状菇。该菇在现蕾3天后可明显见到菌柄比正常菇长,中部膨大,顶端仅有小菌盖,柄间丛生交叉,基部连在一起,看上去很象珊瑚。这种菇的形成原因是出菇时通风不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  相似文献   

7.
冬栽平菇生物能保温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洪湖 《食用菌》2005,27(1):52-53
冬季栽培平菇的成功率高,也是人们利用空闲时节栽培的好时机。但冬季气温低,栽培平菇发菌缓慢或迟迟不发菌,在出菇期间又产生畸形菇,用煤炉加温,既加大成本开支,煤气还会使菇体产生中毒现象。本人从实践中创造出冬栽平菇搞生物能保温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畸形平菇是我市人防工事平菇栽培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病害现象。它不仅使产菇量下降,而且使所产菇体失去了原品种的商品外观和食用价值,对平菇生产影响很大。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实践,现将美味平菇(Pleurotus sapldus)常见的畸生形的形态特征,发生原因和综合控制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之一,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适应性强,深受广大菇农的喜爱。但如果出菇期管理不当,受温度、营养、水分、光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菇棚里容易发生不现蕾、幼菇枯死、菌柄细长、菌盖不分化、袋内结菇、畸形菇等现象,从而影响平菇的产、质量,降低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出菇期的管理是夺取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主要须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发现病毒亦可侵害食用菌,可引起蘑菇子实体畸形生长,降低产量。继而在香菇、银耳、茯苓和美味牛肝菌等子实体中发现病毒颗粒。至于平菇病毒则尚未见报道。作者在研究平菇病害中,曾对人防地道中栽培平菇时出现畸形菇的原因作过观察试验,证明花椰菜花球型、珊瑚型及柄长盖小高脚型三种畸形子实体均属生  相似文献   

11.
平菇出菇问题释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平菇生产发展极其迅速,许多菇农曾向我们提出了菌丝生长良好不出菇、推迟出菇、长高脚菇等畸形菇的疑问。我们通过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2015,(4)
以中药渣作为原料制成培养基栽培平菇,研究了5种不同配方培养基对平菇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配方栽培平菇菌丝长势良好,均能正常出菇,无病变畸形,生物学效率高。综合分析比较,配方2、3较配方4、5长势好,以配方3(中药渣40%,米糠18%,棉子壳40%,蔗糖1%,石膏1%)最佳,中药渣利用率高,出菇4潮,生物学效率达111.1%。  相似文献   

13.
在实践中,我们多次观察到,香菇原基先育成菇蕾后,如果搬动菇木改变了菇蕾的原有生长方向,菇蕾就会萎缩或者长成畸形菇。特别是平菇更为明显,只要一改变原有的生长方向,珊瑚状原基就会萎缩,再在这个原基旁边长出新的原基,这就势必影响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4.
运城地区菇农在平菇生产中,发现培养料中掺入适量的废纸浸泡液,可促进菌丝体生长,一般可缩短发菌期3~5天,增加产菇率14~23%,而且还可减少畸形菇发生,从而提高了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平菇在其生育过程中常会受到许多病虫害的危害,影响产量和品质,严重时导致绝收,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和影响,人们在认识上都比较重视。但平菇在子实体阶段出现的不正常的生长——畸形现象,尚未引起菇农的重视,笔者根据近几年平菇栽培中畸形菇的发生特点,结合实际观察,提出具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万鲁长  曹德强 《食用菌》1992,14(6):37-38
平菇子实体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是随着近年来普遍采取的阳畦和地沟覆土栽培的发展而引起的,尤其在冬季连续阴天低温条件下发生尤为严重,轻者菇体畸形黄化,重者菇体腐烂死亡,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经调查,此病在我省菏泽、聊城、惠民、潍坊、济南等平菇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平菇的产量和品质.现将我们对该病的研究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选取 10 个耐高温平菇品种并以北京地区现种植品种灰平 260 作对照,于北京地区高温季节 6-8 月做出菇试验,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高温季节栽培平菇品种。通过对菇型的调查,海南 2 号、高平 09、夏抗 50 叶片薄、易碎且畸形,因此商品性差,不适宜种植;通过对产量的统计与分析,早秋 615、2008A 产量表现突出且菇型好,表现出较好的耐高温特性,而夏秀 990、夏丰 1 号、基因 2005、江都 71 在北京 35~40 ℃极高温期仍能出菇且菇型好,表现出极耐高温特性,以上 6 个品种在产量上均优于对照灰平 260,是北京地区适宜高温季节栽培的平菇品种。  相似文献   

18.
2014年4月初,达州市通川区魏兴镇厂坝村陆续有菇农反映,平菇只出一二潮菇,有的甚至不出菇,退菌和畸形菇现象十分严重,严重挫伤了菇农的生产积极性。为了充分了解情况,分析查找原因,达州市农科所食用菌课题组人员会同通川区农林局,于4月25日对魏兴镇厂坝村的部分平菇种植户,进行实地调查取样,详细询问并记录病情的发生时期、发病表现及危害程度,以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取板栗苞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板粟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平菇、秀珍菇菌丝长势良好,平菇的生物效率高于秀珍菇,但秀珍菇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  相似文献   

20.
正秀珍菇又名袖珍菇、白平菇、小平菇等,因其菇形小、口感柔嫩、美味爽口而得名,是凤尾菇(印度平菇)的未成熟子实体。秀珍菇质地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长期食用有降血压、降胆固醇的功能。颇受消费者欢迎,市场需求量逐年扩大,市场售价比平菇高,是取代平菇的优秀新品种,市场潜力极大。我们根据秀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