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天水市浅山干旱区紫花苜蓿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引进的4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天水市浅山干旱区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苜蓿王、金皇后的鲜干比,较对照品种天水苜蓿分别高8.73%、8.48%,叶茎比均低于对照品种。鲜草总产量以哥萨克最高,为88 244kg/hm2,较对照天水苜蓿增产194.00%。干草总产量以德宝最高,为22 209 kg/hm2,较对照天水苜蓿增产196.75%。德宝、哥萨克、苜蓿王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好,可在天水浅山干旱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2.
河北坝上草原紫花苜蓿-根瘤菌高效共生体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合河北坝上寒冷、干旱和半干旱特殊环境下的紫花苜蓿-根瘤菌菌株高效共生体。[方法]采用5株分离自河北坝上地区紫花苜蓿的根瘤菌菌株对敖汉和阿尔冈金紫花苜蓿品种分别进行田间接种试验,测定2种紫花苜蓿品种的平均株高、地上部分干重和结瘤数等性状。[结果]菌株HBU75002和HBU03701在各方面表现较为优良,菌株HBU75002与其他菌株相比,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比对照增产26.6%。接种根瘤菌对2种苜蓿品种生物量也产生了不同影响,敖汉苜蓿产量较阿尔冈金增产幅度略大,最高达36.8%,而阿尔冈金则为35.6%;2株根瘤菌菌株对苜蓿品种也表现出不同的增产效果,菌株HBU03701对阿尔冈金苜蓿的增产效果最佳;菌株HBU75002对敖汉苜蓿的增产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为苜蓿牧草生产提供高效优良的根瘤菌菌株。  相似文献   

3.
巨尾桉接种根瘤菌试验效果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接种根瘤茵对非豆科植物巨尾桉苗木生长的影响,以5个根瘤菌菌株接种巨尾桉树苗,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能显著提高桉树苗木的苗高、地径及苗木的生物量和叶片含氮量,土壤含氮量增加.综合分析表明:接种HJ06对桉树各个生长指标效果最好;接种HJ06后,桉树苗高、总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00.2%、155.9%和57.1%;接种ZG03对促进桉树地径生长的作用最为显著,比对照高43.3%;接种HM8可显著增加土壤含氮量(80.9%).根瘤菌接种非豆科植物桉树的促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黄淮海平原是中国重要农区,农业生产在中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苜蓿已经全面引入该区农业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该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及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是全国的16%和18%,水资源严重不足问题在该区将长期存在。筛选适应该区旱作条件下的苜蓿新品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进国内外10个苜蓿品种,完全旱作条件下开展3年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旱作条件下产量较高的苜蓿品种分别是RS、中苜一号、BG-1和R-1,3年干草平均产量分别为6761.4kg/hm2、5991.8kg/hm2、6103.6kg/hm2和5980.2kg/hm2,分别比对照敖汉苜蓿增产55.5%、37.8%、40.3%和37.5%。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改良盐碱地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种植6年苜蓿的盐碱地上,通过对苜蓿地和未种植苜蓿的盐碱荒地(对照)的pH值、盐分及养分的化验测定,结果表明:在盐碱地上种植苜蓿可明显改良盐碱土壤;在0~60cm的耕作层中,苜蓿地的全盐含量比对照下降了29.8%,有机质比对照提高了4.5%。  相似文献   

6.
滨海地区盐渍型水稻土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滨海低盐碱区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秋眠性Ⅰ~Ⅲ级的中苜1号、龙苜803、肇东苜蓿等品种较适宜栽培;采用春播及夏播利于出苗及保苗;返青前施入复合肥10 kg/667m2,或磷酸二铵10 kg/667m2,比对照增产8.7%和10.5%;返青期、现蕾期、第1次刈割后各灌水50~65 t/667m2,比对照增产41.4%;用15%精稳杀得乳油防治苜蓿杂草,具有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对苜蓿安全等特点,对稗草株防效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7.
4种除草剂对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乙羧氟草醚、三氟羧草醚、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等4种除草剂对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除草剂均能对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固氮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乙羧氟草醚的抑制作用最强,在高剂量下鲜重抑制率和干重抑制率分别为68.5%,70.6%,与对照植株的结瘤率和总含氮量92%和2.620%相比,其结瘤率和总含氮量为31%和0.072%;异丙甲草胺的抑制作用最弱,高剂量下鲜重抑制率和干重抑制率分别为18.5%和26.8%,与对照植株的结瘤率和总含氮量94%和2.136%相比,其结瘤率和总含氮量为60%及0.482%;紫花苜蓿经四种除草剂不同剂量处理后,总含氮量远远低于对照植株的总含氮量。  相似文献   

8.
在阿鲁科尔沁旗地区对引进的高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WL440、WL525与正常种植低秋眠级苜蓿品种亮苜进行干草产量、主要性状、品质及相对饲喂价值指标比较评价。结果表明,高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WL440、WL525年干草产量分别为11 837、11 445 kg/hm~2,较对照品种亮苜分别增产18.67%、14.74%。品质达到《苜蓿干草质量分级》二级苜蓿干草及以上标准。在阿旗地区苜蓿品种WL440、WL525当年产量较为理想,可作为当年丰产品种在当地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紫花苜蓿品种敖汉苜蓿、金皇后、隆西和三得利为材料,采用土培方法,研究Zn2+胁迫对4种紫花苜蓿叶片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量及光合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900μmol/L Zn2+胁迫23d时,4种紫花苜蓿相比较,敖汉苜蓿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卜素含量、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量均比对照增加,而其他3个紫花苜蓿品种分别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综合表明,敖汉苜蓿具有较强的抗Zn2+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乙羧氟草醚、三氟羧草醚、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等4种除草剂对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除草剂均能对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固氮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乙羧氟草醚的抑制作用最强,在高剂量下鲜重抑制率和干重抑制率分别为68.5%,70.6%,与对照植株的结瘤率和总含氮量92%和2.620%相比,其结瘤率和总含氮量为31%和0.072%;异丙甲草胺的抑制作用最弱,高剂量下鲜重抑制率和干重抑制率分别为18.5%和26.8%,与对照植株的结瘤率和总含氮量94%和2.136%相比,其结瘤率和总含氮量为60%及0.482%;紫花苜蓿经四种除草剂不同剂量处理后,总含氮量远远低于对照植株的总含氮量。  相似文献   

11.
半无叶型豌豆根瘤菌接种效应及其竞争结瘤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根瘤菌株对豌豆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不同根瘤菌株的竞争结瘤能力,筛选出与供试豌豆品种匹配较好的根瘤菌株。【方法】在盆栽条件下,应用湖南省华容县棉田低氮土壤,对加拿大半无叶型豌豆MISER分别接种9株豌豆根瘤菌(CCBAU 33109、CCBAU 43228、CCBAU 43227、CCBAU 43232、ACCC 16058、CCBAU 41242、CCBAU 43242及商用菌株F98-1和F98-4)。测定豌豆的生育时期;在豌豆盛花期测定豌豆的主要生育特征、根瘤菌的结瘤固氮性能,并用BOX-PCR指纹图谱技术测定根瘤菌的占瘤率;在成熟期测定豌豆的主要生育特征、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其干籽粒粗蛋白、粗纤维含量。【结果】与不接种对照(CK)相比,接种CCBAU 33109后,MISER盛荚期和成熟期分别延长4.1和7 d(P<0.05,下同);接种ACCC 16058后,主茎节数在成熟期分别比对照、F98-1和F98-4多2.8、3.8和2.9节,株高比F98-4高15.67%,粗蛋白含量比对照和F98-1分别提高9.88%和10.63%;接种CCBAU 41242后,豌豆单株籽粒鲜重比商用菌株F98-1提高40.46%;接种菌株CCBAU 43228的占瘤率最高,为57.50%。【结论】根据接种根瘤菌对豌豆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合各根瘤菌株的竞争结瘤能力,本研究筛选出较适于豌豆MISER的豌豆根瘤菌株CCBAU 33109、ACCC 16058、CCBAU 41242、CCBAU 43228。  相似文献   

12.
紫花苜蓿根瘤菌及其共生系统耐酸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酸碱度是影响根瘤菌形成及固氮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南方酸性土壤地区,苜蓿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固氮作用降低,筛选耐酸苜蓿根瘤菌用于接种具有十分重要的生产意义。本研究以9份根瘤菌株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pH条件下培养研究其菌落直径,同时在不同的pH条件下分别与紫花苜蓿品种接种研究其结瘤数,结果表明:YNCY006菌株耐酸性最强而YNCY007菌株耐酸性最差,酸性土壤条件下GT13R紫花苜蓿分别与YNCY006或YNCY008接种是最佳结瘤的共生系统。  相似文献   

13.
高效苜蓿根瘤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旨在利用celB基因标记技术从土著根瘤菌中筛选出与盛世苜蓿品种相匹配的有效性高、竞争性强的高效苜蓿根瘤菌株。从四川雅安、重庆北碚、万州采集野生苜蓿根瘤,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获得93株纯菌株,通过与盛世品种在无氮水培液中进行结瘤试验和有效性分析并结合菌株的地理来源,初筛出了与对照相比有效性较高的4株苜蓿根瘤菌,分别为Y6-1-1、BB1-8-1-1、BB2-2-1-1和WZ-6-2-2。进一步利用celB基因标记技术对这4株菌进行竞争性研究,通过供体大肠杆菌HAMBI2356与根瘤菌接合的方法成功地将celB基因导入4个菌株中,对标记基因可能会对标记菌株产生的影响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标记基因在标记菌株内能稳定传代,而且对标记菌株的生长、竞争性及有效性都没有显著影响,从而证明celB基因标记技术可以作为一种简便、直观而又有效的检测手段用于追踪根瘤菌株在土壤中的竞争性。进一步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标记菌与土著菌的竞争结瘤能力和固氮有效性,结果表明Y6-1-1、BB2-2-1-1、WZ-6-2-2与对照相比在占瘤率、瘤重、总瘤数上差异显著,占瘤率都在72%以上,显著提高了植株的干重、叶绿素含量、全氮量和产量,其中WZ-6-2-2的有效性最高、竞争性最强,可以用于苜蓿盛世品种的接种。  相似文献   

14.
对陇东苜蓿、大叶苜蓿、甘农3号和关中苜蓿4个感霜霉病品种进行了水杨酸喷雾试验,研究了水杨酸对苜蓿霜霉病的诱导抗性.结果表明,陇东苜蓿的诱导抗病效果最好,诱导效果可达61.8%,用不同浓度的SA诱导处理陇东苜蓿幼苗发现,SA诱导的最宜浓度为50μg/μL;SA诱导处理后,苜蓿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活性明显增强,POD、PAL在处理后第7 d、第5 d达到最大,分别为9.8(μ/g·hfw)和4.87(△OD/0.01 gfw),是对照的2.5倍和3.2倍.  相似文献   

15.
以luxAB为报告基因的大豆根瘤菌的竞争结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来自pHN101的luxAB基因和来自pTR102的parCBA /DE基因,经过一系列中间载体整合到PLAFR3上构建成广宿主、稳定性质粒PHN158。通过三亲本杂交将pHN158导入费氏中华根瘤菌得到4株能在癸醛的激发下发出荧光的转移接合子WZRL、HWRL、HZRL和WWRL。将它们与3株大豆慢生根瘤菌WHB1、WHB2和WWB组配成12对组合,并以黑龙33和Williams为宿主以luxAB为报告基因进行竞争结瘤试验。结果表明,费氏中华根瘤菌与大豆慢生根瘤菌之间的平均竞争结瘤能力相当;同类型根瘤菌不同菌株之间的竞争结瘤能力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同时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能力也明显受到宿主的影响。表明费氏中华根瘤菌与大豆慢生根瘤菌之间的竞争结瘤是一个菌株之间、菌植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石灰性紫色土上铁对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石灰性紫色土上花生施铁及不同铁浓度对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性紫色土上施1.5mg/2.5kg土铁能促进快生型花生根瘤菌株85-7的侵染结瘤与固氮特性和花生生长发育,而HN11基因工程菌株在不施铁时也与“天府3号”花生有良好的共生固氮作用。铁对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影响存在着菌种间差异;铁与花生叶绿素含量有密切关系,叶绿素含量与植株干重、全氮及固氮酶活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在石灰性紫色土上施铁或接种高效根瘤菌剂能提高花生产量,并能增强根瘤菌株的竞争性。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处理对苜蓿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初步探讨壳聚糖处理对干旱胁迫下苜蓿幼苗抗旱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饱满度一致的紫花苜蓿种子,置于培养箱(25℃)中培养,待长出3~4片真叶后分装于培养皿,分别用0.1%、0.3%、0.5%、0.7%的壳聚糖喷涂处理,以喷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对苜蓿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下,壳聚糖处理后苜蓿幼苗的脯氨酸含量上升幅度比对照组的缓慢,其中以0.5%处理上升幅度最慢;各处理组苜蓿幼苗POD活性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其上升幅度依次为0.5%>0.7%>0.3%>0.1%,并在断水后第9天时达到最高值后缓慢下降。[结论]壳聚糖处理苜蓿幼苗能调节干旱胁迫下其脯氨酸积累速率,提高和维持其POD活性,从而增强其抗旱性。壳聚糖处理的适宜浓度为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择我国培育的中草3号、甘农1号、龙牧806、中苜2号、新疆大叶、公农1号等6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氨基酸组分的分析及含量的测定,综合评价紫花苜蓿蛋白质营养价值,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我国紫花苜蓿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分别种植于不同试验小区,小区面积为30 m 2,重复3次。试验样品为当年种植的第一茬于初花期刈割的苜蓿,每个小区随机选3行,刈割后105℃杀青20 min,65℃烘干48 h,粉碎过60目筛。采用盐酸水解法,使用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测定17种氨基酸含量,分析不同氨基酸含量及组分。通过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和FAO/WHO理想蛋白质标准比较,通过计算紫花苜蓿必须氨基酸比值(RAA)、必须氨基酸比值系数(RC)、必须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综合评价紫花苜蓿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我国培育的6个紫花苜蓿品种均含有被测的17种氨基酸。6个紫花苜蓿品种除天冬氨酸(Asp)、半胱氨酸(Cys)、脯氨酸(Pro)、鲜味氨基酸(F)的含量以及酸鲜甜氨基酸与苦味氨基酸比值((S+F)/B)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紫花苜蓿总氨基酸含量为14.85%—19.48%、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5.35%—6.93%、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9.50%—12.55%,其中新疆大叶紫花苜蓿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品种;紫花苜蓿含有9种药效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60%以上,甘农1号、新疆大叶和公农1号紫花苜蓿的药效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紫花苜蓿酸鲜甜味氨基酸含量与苦味氨基酸含量比大于1.8。除了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低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外,其他几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6个紫花苜蓿品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T值)在35%—36%之间,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须氨基酸的比值(E/N值)在54%—57%之间,E/T值和E/N值均略低于FAO/WHO理想蛋白质标准。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必须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值在73—77之间,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值均接近1。【结论】紫花苜蓿氨基酸种类齐全,总氨基酸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齐全,相对均衡合理,接近人体氨基酸比例。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为可食用优质蛋白源,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紫花苜蓿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作为蔬菜食用时建议搭配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高的食品作为互补,以提高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低温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期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种子萌发期,对肇东、敖汉、中牧一号、驯鹿和阿尔冈金5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进行不同温度的低温处理,比较不同温度下各品种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淀粉含量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品种的两者含量的变化程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