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为探讨泡桐树开花、结实等生殖生长对其营养生长有无影响和影响程度如何等问题,我们于1980年10月,用3年生兰考泡桐和毛泡桐做试验材料,分四组进行剪除花蕾与对照(即保存花蕾)的对比试验研究。1981年12月再次进行树木生长实测。据1981年4月的物候期观察记载,一般泡桐树(包括对照树)于四月中下旬大量开花,消耗了大量养分,仅有少量叶芽发芽、展叶,到了开花后期才大量展叶,成叶于5月中旬。而剪除花蕾的树,则由于集中了一定量的养分用于枝叶生长,所以提前了12天展叶,成叶时间提前了17天。剪除花蕾不仅可以促进枝叶生  相似文献   

2.
以泡桐属中七种泡桐为材料,进行了花蕾过氧化物同功酶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泡桐种之间过氧化物同功酶谱有明显的差异,每个泡桐种各具有其特定的酶谱.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酶谱比较相近,说明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 泡桐是速生优质的用材树种,在我国分布很广、种类很多,随着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集约栽培水平的提高,要求对泡桐的生物学特性有更深入的了解。蒸腾作用是树木水分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研究树木在不同的土壤湿度条件下蒸腾速率的变化,有助于了解该树种对于土壤水分条件的反应和要求。为此,我们于1980年以毛泡桐和白花泡桐为试材,初步观察了它们在土壤干旱、湿润和水淹条件下蒸腾  相似文献   

4.
大袋蛾危害对泡桐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2年在安徽省阜阳市和利辛县测定了大袋蛾Clania uariegataSnellen危害兰考泡桐Paulownia elngata的损叶量和人工模拟危害对泡桐生长量的影响。泡桐的蓄叶量T(cm^2)与胸径Dcm)呈直线关系:T=44503.336D-272627.043。大袋蛾幼虫对泡桐的平均损叶量为470.936cm^2。摘叶量在50%及其以下时,泡桐生长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摘叶  相似文献   

5.
<正> 树木的速生优质及抗性强是林木选育的主要目的。近几年来育种工作者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出大量的新株系,如何从这繁多的新株系中快速选育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已成为生产科研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利用幼龄树木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结合形态观察代替树木整个生活周期的筛选工作,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因而早期选育已成为当前国内外育种工作者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泡桐是我国广为栽植的优良树种,为了缩短泡桐选育周期,1983-1984年我们对与泡桐生长量和抗性有关的几项生理生化指标作了初步探讨,现将研究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6.
霜天蛾生活习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霜天峨(Psilogramma menephionlCiames)为害泡桐、梧桐、女真、梓、楸等树种,在镇江地区以食害泡桐为常见.发生严重时,常将叶片吃光,树木生长深受影响,在泡桐苗期及栽植初期危害性特大.为了合理防治,我们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观察资料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7.
1990-1992年在安徽省阜阳市和利辛县测定了大袋蛾ClaniavariegataSnellen危害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的损叶量和人工模拟危害对泡桐生长量的影响。泡桐的蓄叶量T(cm2)与胸径D(cm)呈直线关系:T=44503.336D-272627.043。大袋蛾幼虫对泡桐的平均损叶量为470.936cm2。摘叶量在50%及其以下时,泡桐生长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摘叶量达到或超过75%时,生长量即显著下降。泡桐受害允许水平确定为失叶50%。  相似文献   

8.
掌握树木的生理机能和生态特性对于科学营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省林业厅于1981年下达了“泡桐生理生态的研究”课题。至1985年我们主要研究了泡桐对各项生态因子的适应幅度以及各因子对泡桐的影响;在泡桐的生理机能方面,主要研究了能量转换、需光强度、净光合速率、气孔开关和蒸腾强度等问题。现将所获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由类支原体(mycoPlasma—likeorganism(引起丛枝病是台湾泡桐)Paulownia taiwaniana)一种最严重的致命病害,也是台湾发展泡桐的限制因素。台湾泡桐的丛枝病是1974年发现的,传播迅速。感染的树木长出很多次生枝和三次嫩梢、叶少、枝和嫩梢黄绿色,当季顶枯,次年树木停止生长。取自病株的根插条大多有丛枝病症状。台湾泡桐和白桐  相似文献   

10.
大袋蛾(Cryptothelea VariegataSnellen)是江津地区四旁绿化树木的主要食叶害虫,它们严重危害泡桐、刺槐、香樟、法桐、赤桉、紫荆、银桦等多种树木。七八年曾在合川、壁山等县大量发生,把泡桐等树木的叶子吃得精光,严重地影响了树  相似文献   

11.
1985年冬季,我区树木发生了严重的冻害。受害树木主要有泡桐、香椿、石榴、法桐、苦楝、葡萄、冬青、桧柏及花木等。受冻害树木在百万株以上,其中受冻死亡的接近半数,造成极大的损失。摸清这次树木冻害的程度尤其冻害与各因子的关系,对德州地区树木栽培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于1986年6月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应澳大利亚国际树作物研究所国际秘书Geoff Wilson先生的邀请,我们于1987年9月19日—11月6日,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奥林达村饲料树木有限公司传授泡桐栽培技术。 该公司由Chris Lucas先生负责,类似中国的林业专业户,有3—4名雇员,经营土地60亩,全部用来繁殖商品树木。由于市场对泡桐苗木有一定需求量,Lucas本人曾采用大田撒种育苗,但成苗率极低,生长不良,对定植的幼树无从管理。为了准备我们去传授技术,他做好了充分准备,收集了中国和当地泡桐的种子和花粉,树根;盖了塑料大栅,备足了营养土和营养纸袋,购置了农具及肥料,留足了土地。  相似文献   

13.
人工摘叶模拟试验表明,失叶30%对泡桐的胸径和材积生长量有显著影响。根据泡桐的蓄叶量模拟试验、泡桐金花虫的取食量和发生防治情况,制定了该虫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栽培泡桐有悠久的历史。桐之各最早见于公元前21至16世纪成书的《夏小正》即“三月,拂桐笆”。据夏纬英先生考证,这里所说的桐,即玄参科的泡桐。因为泡桐花蕾形成于去年秋季,到夏历三月才开花。《诗经》有:椅桐梓漆,“爱伐琴瑟”,“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但古时把泡桐和梧桐科的梧桐相混。明代药学家兼植物学家李时珍  相似文献   

15.
泡桐耐旱性与膜脂肪酸饱和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泡桐属树木在土壤水分胁迫下,复水可以降低膜脂肪酸饱和度,土壤水势从-2.0×105Pa提高到-5.0×104Pa,使叶片膜脂肪酸饱和度降低了2.04%。敏感品种(南方泡桐,台湾泡桐)脂肪酸饱和度比耐旱品种(兰考泡桐,楸叶泡桐)低7.74%,且油酸和硬脂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脂肪酸饱和度(DSFA)与叶片持水力成正相关,与电解质外渗率和水分饱和亏缺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4种李属彩叶树木休眠期芽、休眠期枝条及花蕾为试材,对其抗寒性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器官LT_(50)与S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达显著相关关系,LT_(50)可以单独做为抗寒指标。花蕾过冷却点与休眠期芽、枝条及花蕾半致死温度(LT_(50))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0.988、0.977,均达到5%显著水平。试验证明:测定春季花蕾过冷却点鉴定彩叶树木抗寒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泡桐属于玄参科泡桐属,是我国最速生的优质用材落叶阔叶树种之一。它具有生长快、分布广、适应性强、材质好、用途广的优点。 在河南一带,农桐间作6年生兰考桐;胸径48公分,年生长量为8公分,河南省睢县梁庄11年生兰考桐胸径66,材积2.04立方米,在山东一带农桐间作8年生泡桐树高13.7米,胸径46公分,材积近半立方米,在我国南方4年生白花泡桐胸径35公分,年平均生长量为8.8公分。泡桐适合农桐间作,大力发展泡桐是迅速解决农村四料(木料、肥料、饲料、燃料)来源的捷径。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对泡桐叶、花、花蕾进行了分析,(见表1)。泡桐的叶、  相似文献   

18.
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en)又名大蓑蛾,俗称布袋虫。属鳞翅目蓑蛾科。该虫近年来在我县大量发生,为害泡桐和多种树木,泡桐被害后生长受到抑制,个别植株甚至濒临枯死,对我县泡桐生产的发展影响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4年,我们在双泉公社南龙大队林场的泡桐片林中进行了大袋蛾防治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导如下:一、林地立地条件和大袋蛾为害情况南龙大队林场泡桐林地地形平坦,土层较厚,土质垆土,肥力中等,地下水位较高(3米以上)。林地面积217亩,其中5年生泡桐纯林97亩,桐、杨混交林80亩,3年生桐粮间作40亩,泡桐株行距为3×3米,已经郁闭。共有泡桐树1万株,株高平均10米。  相似文献   

19.
大袋蛾(Cryptothelea variegata Snellen)又名避债蛾,蓑蛾。近年来暴发成灾。1983年菏泽地区仅泡桐受灾面积即达35万亩。该虫食性杂、食量大,危害时间长,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尤其对泡桐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20.
泡桐系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属(Paulownia)树木,是我国著名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繁殖容易、材质好、用途多等特点。是用材、园林绿化、桐粮间作的优良树种和重要的药用树种。泡桐原产我国,种类多,分布广,栽培历史悠久,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有分布,而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流域。辽宁是我国泡桐栽培的北缘,辽南(指熊岳城以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