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上接2002年第10期)二、林业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是生态和经济联系的纽带和关键1.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首先,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该整体具有一定大小和结构,各成员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并形成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在陆地上,森林、沙地和湿地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既是近地表大气层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中一些物质…  相似文献   

2.
建立森林生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 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对会计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会计主体、会计本质、会计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会计要素等方面着手构建了森林生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主体包括盈利性森林生态建设单位和非盈利性森林生态保护单位; 核算本质是对森林生态价值的增减变化等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信息系统, 也是关于森林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管理活动; 核算假设包括森林生态资源有价等; 会计基础主要有权责发生制等;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有可靠性要求等; 核算要素包括森林生态资产、森林生态负债等。文中还阐述了该理论体系在2种会计主体中存在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3.
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关键生态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是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与大气、土壤以及生物本身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有机统一体。其中碳循环、养分循环和水循环等物质循环作为森林生态系统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最重要的载体,其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态过程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相互联系、紧密耦合,贯穿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任何一个物质循环过程的改变,无疑会影响整个SPAC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SPAC中的大气和土壤氮沉降量明显增加,这必将对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产生显著的影响。该文综述了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养分循环和水循环3个关键生态过程的影响及反馈,为认识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馈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审美主体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日渐成为当下美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审美主体对于审美人生的追求不仅仅是以美的情韵和美的精神来感悟人生,还要求这一过程是绿色的、生态的,可见审美人生是契合了美学规律和生态规律的一种心驰神往的新人生。从精神家园、身体返魅、人际和谐三个方面讨论了审美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为审美主体对于生态的、美的人生的追求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森林生态系统是指由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综合组成的动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自然生态科学.森林生态系统有着最复杂的组成、最完整的结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最旺盛,因而生物生产力最高,生态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6.
殷小燕 《绿色科技》2012,(8):236-238
指出了旅游者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其生态意识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市场营销、景区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中国郑州绿化博览园的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及其行为特征,从该景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旅游者生态意识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防护林工程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国家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的能力,针对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无统一教材、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考核方式不科学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进行了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整合、更新、优化,突出重点难点问题;其次,采取研讨式、引导式及案例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最后,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和比例,增加对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的考核,将考核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推动了课程考核机制的改革,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越南丰芽-格邦国家公园共存管理模式为视角,从以下几方面探析了国家公园多方化管理:1)丰芽-格邦国家公园共存管理模式的分析。共存管理模式符合越南当前国情,促进了管理效力的提升,实现了国家公园在生态保育、游憩与经济发展3个方面的目标,但也存在建设目标偏移——"重开发、轻保护",管理主体合作水平低,私营管理主体力量薄弱等缺陷。2)对共存管理管模式的借鉴。文中认为应明确政府管理地位,发挥管理引导作用;引入市场主体,激发管理能动性;培育和引导第三部门积极参与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多方化管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王悦  孙金旭  牛玉璐 《绿色科技》2020,(5):199-201,204
对环境生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整合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完善环境生态专业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和面向社会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本专业领域知识积累与前沿性知识,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使环境生态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东营市是我国典型的滨海盐碱地城市,具有生态脆弱、盐碱严重、树种资源短缺、植被覆被率低的特点,就东营市林业生态网络的建设构想进行了论述,并对建设中的重点主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以期为城市盐碱地园林绿化和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掌握树木的生理机能和生态特性对于科学营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省林业厅于1981年下达了“泡桐生理生态的研究”课题。至1985年我们主要研究了泡桐对各项生态因子的适应幅度以及各因子对泡桐的影响;在泡桐的生理机能方面,主要研究了能量转换、需光强度、净光合速率、气孔开关和蒸腾强度等问题。现将所获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出发,提出"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  相似文献   

13.
文红  李建华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6):73-75,82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功能。森林资源是进行森林旅游开发的主体。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必然带来对森林资源的威胁。在森林旅游区,加强以生态环境为主体的生态林建设,实施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养山富民工程,必须实施森林资源利用补偿机制。我们对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原则、模式、措施的建立进行理论思考,并提出了完善森林旅游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林业生态、林业产业和生态文明三大体系建设的载体。森林火灾是能够对林业构成毁灭性危害的重大灾害,森林防火工作对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护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新疆巴里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市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不足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新疆林业》2009,(4):35-36
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生态结构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增强城市的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乌鲁木齐市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力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程,加快城市生态建设,提高城市综合功能,基本形成了以林为主体,点、线、面结合,乔、灌、花、草搭配的城市园林绿化新格局。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同,各类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各功能区生态服务功能和效益的不均衡性,这使得对各类主体功能区进行生态补偿时会产生各种冲突。研究中将生态补偿看作是一种资源,研究各功能区在获取这一特殊资源过程中的冲突与协调问题。认为冲突主要表现在生态效益的空间转移和生态效益共享2个层面上,并对这2个层面的冲突进行了博弈分析。基于冲突构建了政府财政调控机制、区域生态合作机制、区域生态交易机制去协调主体功能之间的协调发展。基于Shapley法,构建不同偏好下的生态补偿效益分配模型,对主体功能区间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进行优化。认为各主体功能区只有形成联盟,利用独有自然资源的优势共同保护,才能够使得区域经济达到共赢,生态补偿效益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维护中华民族生存根基的战略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也具有重大影响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必须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生态产品"的概念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生态产品"首次出现于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强,相对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却没得到同步提高。"生态产品",一般而言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优美环境、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对林业的认识十分深刻,主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把森林提高到了维护生态平衡的提高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和国家象征的特殊地位,并确立了生态立国的思想。从政府到国民都具有强烈的林业和生态意识,无论是制定法律、政策,还是制定具体的生产活动都体现了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浅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湄洲岛示范基地的林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湄洲岛具有建设生态文明基地的林业基础和深厚的妈祖文化和谐底蕴,是中国第一个海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林业建设作为湄洲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建设的排头兵,必须着力抓好.岛内林业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顺利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构成了阻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