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景观空间随着交通的发展而延伸,为加强交通空间连接城市绿地,拓展城市生态、休闲、美学、文化等功能,通过对北京市二环内旧城区地铁沿线出入口广场景观空间的调查,采用AHP目标——层次分析法,建立地铁出入口景观空间评价体系,以雍和宫地铁站为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3项评价准则层中,公路交通景观是最重要的因素,占该层权重值76.1%;13项评价因子中,出入口建筑、服务设施、地域历史景观保护是决定广场景观空间的重点评价因子,分别占该层37.1%、27.6%、9.5%;方案层6个出入口广场景观中,西南出入口权重值最高,占总体29%,在出入口建筑、服务设施、地域历史景观保护、植物配置等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因此,旧城区地铁出入口交通广场建立的评价体系是有效的,体现交通广场景观差异性,并反映出各层级差异程度,量化了评价等级;评价层级反映了地铁出入口广场存在不足,应在在满足结构需求的情况下,从景观角度合理安排出入口建筑、服务设施等要素,既满足交通出行的需要,又妥善处理沿线的历史景观风貌,改善交通广场环境。  相似文献   

2.
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对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进行实地考察,选取城市绿地应急避难能力为目标层(Z),场所的规划设计(B1)、基础设施条件(B2)、管理维护(B3)为准则层,并相应选取场地周边环境等18个因子为指标层(C),建立AHP评价模型。采用1~9标度法为各因子打分,求出各因子的相对权重和合成权重;邀请专家为避难场所打分,结合合成权重计算出避难场所的应急避难能力得分并划分等级;未达满分的应急避难场所要求要计算出各个因子的影响力并进行排序,找出薄弱环节加以改进。并以福州市温泉公园为例,计算出其综合应急能力为82.7分,属于A级;通过δ值的计算得出:温泉公园的周边环境、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应急物质储备室、监控系统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3.
《福建林业科技》2015,(4):192-197
以沈阳市北陵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北陵公园内选取植物景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25个样地,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3个标准层的8个指标因子构建沈阳市北陵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指标体系的准则层权重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生态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指标体系的指标层中植物适宜性、植物文化、植物碳汇和植物群落美景度位列权重值的前4位。25个样方的综合评分值均在31.9767~68.3285分之间,表明北陵公园植物景观总体水平一般。基于评价结果,推荐8个优秀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3个准则10个评价指标的园林景观评价体系,对红花羊蹄甲Bauhinia×blakeana、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和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 3种羊蹄甲属植物不同的配置形式及其与不同园林要素搭配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三大因子的权重排序为美学功能>服务功能>生态功能;在10个评价因子中,权重排名靠前的为植物景观的尺度、色彩和季相变化。在不同配置方式的景观评价中,列植和群植被评为Ⅱ级,孤植、对植、丛植为Ⅲ级;在与不同园林要素搭配的景观评价中,其与道路、建筑、水体搭配的景观为Ⅱ级,与山石小品、其他植物搭配的景观为Ⅲ级。  相似文献   

5.
为对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园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综合指数法,从景观设计原则出发,以功能性、生态性、美观性、文化性为4个准则层因子,并进一步细化出17个评价层因子,建立景观评价模型;并经过实地调查,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最后对校园总体景观进行舒适度得分评价和综合评价等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总体景观舒适度评价等级为Ⅲ级,景观舒适度一般;生态性所占权重为0.2963,在景观设计因素中最为重要;其次是功能性和文化性,权重依次为0.2649和0.2309;最低的是美观性,权重为0.2078。研究结果为大学校园景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广州绿道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德尔菲法对广州绿道景观评价因子体系及因子权重、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筛选出4类19个绿道景观评价因子,并建立了评价模型公式,可应用于绿道规划建设方案评选及现有绿道的景观升级改造等方面。通过因子权重研究,绿道的适用性及生态性指标对绿道整体景观影响较大,观赏性次之。  相似文献   

7.
绿道在缓解地区生态压力,营建人与自然更为和谐的相处方式上有着重要作用。以紫金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基础资料并进行现场调研之后,选取水域、道路、植被群落、坡度、坡向、文物古迹、建筑用地7个因素作为绿道选线适宜性的评价因子,通过特尔菲法(Delphi method)对各个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权重。运用Arc GIS软件对各个因子进行单因子评价分析,最终将单因子评价图层按照相应的权重叠加,得到紫金山风景区绿道选线不同适宜性等级的范围。以此来指导绿道选线,同时也为紫金山风景区绿道建设提供优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性和研究目的,确定植物景观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建立城市森林公园林下景观的评价模型。采用AHP法对深圳梧桐山风景区林下典型群落进行了评价,最后得到景观美景度值,就平均得分在6分以下的指标提出相应的改造对策,为森林公园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广州城市河涌景观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涌是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河涌的景观整治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建设品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都具重要意义。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广州河涌景观评价体系,选取水体因素、植物群落景观、环境的协调性为评价要素层。水体因素选取了水质质量、河涌的亲水性、河涌活动的安全性3个具体的评价因子;植物群落景观则由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景观空间多样性、植物观赏特性多样性、植物健康状况4个具体的评价因子组成;环境的协调性包括河涌岸线处理自然性、整体环境的协调性。确定了各评价要素和评价因子的权重,以广州及西面的佛山市共12条河涌为实例,对河涌的景观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价,为以后的河涌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城市森林数量指标、结构指标、景观格局指标和生态功能指标4个复合指标和17个评价因子指标构建了济源市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济源市森林城市建设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过连续多年的森林城市建设,济源市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数呈可持续发展状态;各因子现状指标与标准值差异显著,因此济源市森林城市应重视重点因子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针对雷波县马湖风景区的旅游资源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资源价值、景观市场、旅游条件3个综合指标,建立了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根据马湖的实际情况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对马湖的各评价因子进行评分,对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总体评价,提出了马湖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郑西高速尧栾段旅游公路自然景观壮阔、历史人文丰富,以AHP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为研究方法,目标层为郑西高速尧栾段景观评价,准则层选取公路沿线景观的美观性、公路沿线景观的自然性、公路沿线景观的文化性、公路沿线景观的功能性4个评价因子,指标因子选择路桥隧景观与周围的协调性、地形地貌的变化性等15个评价因子,构建了郑西高速尧栾段旅游公路景观评价体系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得出,该条公路景观属良好水平。在此基础上,根据现状对郑西高速尧栾段旅游公路景观的优劣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策略,为今后河南省旅游公路的景观规划设计提升与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沈阳棋盘山风景区主要林内景观类型为评判对象,选取了52个典型的景观样本,采用美景度评判法进行评价,每个林内景观的喜好度值以标准化公式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的线性模型建立了棋盘山风景区森林林内景观的数量化评价模型。建模结果显示,影响该区域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林下植被总盖度、树干形态、郁闭度、自然整枝、坡度以及枯树倒木。同时,将所得的数量化评价模型应用于实际评价中,所有景观样本的得分值总和为12.324,表明棋盘山风景区的森林林内景观质量总体上并不高,有必要进行林相的改造和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刘玲  牟江 《绿色科技》2013,(9):264-265,268
针对小巫峡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资源价值、景观规模、旅游条件和环境水平4个综合指标,建立了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根据小巫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对马湖的各评价因子进行评分,对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总体评价,提出了小巫峡风景区旅游开发利用建议,对实现小巫峡风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鹰潭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案例地,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景区民宿景观评价体系,探究了景区民宿景观中各项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景区内民宿样本分析,从宏观外环境、水体景观、绿化景观、建筑景观、园林小品、园林铺装6个方面,选取地形地貌、建筑特色与风格、水质清洁度、铺面材料生态性等31个评价指标.通过构建判断矩阵...  相似文献   

16.
以柳州市居住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30个植物景观单元作为评价样方,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评价,以构建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为生态功能Y1(0.539 6)>美学功能Y2(0.297 0)>服务功能Y3(0.163 4)。指标层前四位权重值排序为植物间的协调共生性X4(0.244 1)>植物生活型多样性X3(0.172 6)>植物色彩与季相变化X6(0.119 4)>植物观赏特性多样性X5(0.088 6)。30个样方的综合评分值均在6.7~7.9分之间,这表明柳州市居住区植物景观总体较好。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8个优秀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景观游憩是森林的重要功能,也是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风景游憩林建设,明确风景游憩林质量的各项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质量评价体系。结果显示:(1)以风景游憩林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建立拥有生态效益、美学效益、社会效益3个准则层,和13个评价因子指标层的评价体系;(2)从评价体系中各层指标权重来看,美学效益0.5278>生态效益0.3325>社会效益0.1397。生态效益中权重值最高的评价指标为空气负离子,美学效益中权重值最高的评价指标为色彩丰富度,社会效益中权重值最高的评价指标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大型人造园林中的空气负离子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昆明世博园为研究基地 ,把世博园中景观要素分为瀑布、水域、草地、其他景观和室内 5大类 ,分别测定空气中负离子含量 ,研究不同人造园林景观对空气负离子含量的影响 .结果是 :园中瀑布和水域对空气质量的贡献值最大 ,园中空气质量水平依次为瀑布 >水域 >草地 >其他景观 ;如果不吸烟 ,园中室内空气好  相似文献   

19.
以河南省巩义市海上桥村为研究对象,以可视性、风景景观质量和视觉吸收力3个准则层和11个评价因子构建视觉景观评价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海上桥村视觉景观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个准则层权重值从高到低排序为可视性(0.539 6)>风景景观质量(0.297 0)>视觉吸收力(0.163 4)。海上桥村视觉景观综合评分为3.287 4,总体景观效果属于“一般”水平,评价等级为Ⅲ级。针对可视性、景观质量和视觉吸收力给出了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城市主干道高边坡绿化的视觉景观质量,确定相关影响因子,探究各评价因子与绿化景观美学评价分值之间的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以34个重庆城市主干道高边坡绿化景观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绿化景观美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确定的准则层中,最为重要的是色彩搭配艺术性,权重值为0.358 0。在评价因子C层中,较为重要的3个因子是色彩构景艺术性表达、植物搭配的合理性、形式美的表达。经调研结果分析,重庆城市主干道高边坡绿化景观美学综合评价等级以等级Ⅱ、等级Ⅲ居多,等级Ⅰ、等级Ⅳ的较少,说明需对城市主干道高边坡绿化景观建设进一步重视,以此彰显山地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