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指出了油茶高产培育就是通过采取良种壮苗、高标准整地栽植及科学细致管护等技术,促进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从而实现丰产、高产,油茶高产培育增强了森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优化调整了林分结构,保护了生态,同时业起到美化、亮化作用。以林业基层工作20多年的心得对油茶高产培育的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油茶植树造林和抚育管理方面科学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卢武军 《绿色科技》2020,(5):151-152
指出了油茶是木本油料类树种,为南方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油茶产业的发展可为农民增收,在构建发达林业体系方面意义明显。同时,为保证油茶丰产,在栽植过程分别从选地和整地、定种育苗、幼林抚育、成林管理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其科学栽植、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保证,以期提高油茶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3.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保健用油的需求带动了油茶产业的再次发展。油茶更新造林必须结合良种的应用和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达到丰产的目的。通过分析油茶的根系生长、新梢生长和开花挂果等生物学及其与油茶林产量的关系,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从林地规划、良种壮苗、幼林管理和成林管理等相应的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还概述了油茶栽植、抚育、施肥、树体修剪和采收加工等一系列集约化经营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油茶产业在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结合基层工作经历,以罗田县匡河镇安仁山村油茶示范林栽植5年生大杯容器嫁接苗为研究对象,从造林地选择、整地施肥、苗木采购、苗木栽植、抚育管理、有害生物防治及其优势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关油茶大苗造林技术及优势建议,以期对发展油茶产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安仁县油茶产业基本情况、油茶资源现状与油茶加工现状,介绍了近年来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做法和成效,分析了制约安仁油茶产业存在种植管护水平低、缺乏技术支撑、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与困难,从加强管护技术、强化培训、办点示范、保障基础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随着油茶种植项目的高速发展,在实际种植机制建立过程中,应积极落实更加具有实效性的繁育管理模型,确保高产栽培技术的有效落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栽培效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从育苗、芽苗栽植以及芽苗管理三个层面对软枝油茶繁育过程进行了集中分析,并阐述了软枝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模型,旨在为相关技术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油茶的优良品种和种苗选择、林地选择与清理、整地、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总结油茶栽培技术,旨在为油茶造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南康油茶新造林成活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康油茶新造林的了解,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影响油茶新造林成活的主要因子:造林地的选择与整地、苗木选择、栽植技术、水分科学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促进油茶新造林成活的科学方法,为油茶产业化大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万年县油茶栽培历史悠久,为发展山区经济、促进林农增收,万年县政府十分重视油茶发展,近年来栽植高产油茶数万亩。本文以万年县新造3700亩高产油茶为例,通过计算投入和产出,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并针对万年县的油茶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藤县自然生态条件,油茶种植面积、产量,加工企业现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藤县油茶基地建设进行了规划,包括面积和地域,园地选择、栽植区划分、品种选择、种苗选用、栽植密度、林地清理平整与土壤改良、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及处理等栽植与管理技术,并对基地建设与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水土保持与水体污染防治、废弃物处理与土壤保护、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油茶栽植与管理措施对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油茶栽植技术和管理措施与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结合安徽主要油茶产区栽植成活率与相关因子关系的调查数据,结果表明:(1)油茶裸根苗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输到达目的地后,高质量的假植不仅能存放较长的时间,而且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在本试验的20天内,假植时间与栽植成活率呈正相关;(2)摘叶程度为90%、60%、30%、0%时,其栽植成活率分别为87.33%、73.33%、66.67%、63.67%;(3)适当深栽有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采用浅栽高培土的方法可避免弱小苗木深栽被土掩埋,同时也能保证根系有一定的土层覆盖;(4)覆草可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提高土壤水分,被覆草的容器苗和裸根苗成活率分别增长了9.00%和19.27%。  相似文献   

12.
新植油茶林的培育和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油茶造林的园地、品种、种苗选择、整地、栽植、土肥水管理等技术措施总结新植油茶林培育技术;从高接换种、深翻垦复、科学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总结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旨在为油茶林的培育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油茶造林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生产实践中,新造油茶幼苗难成活和造林后第1年管护难度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林农和林业生产单位.在实地调查、走访,查阅文献,咨询专家的基础上,探讨了造林地选择、整地、良种壮苗、栽植、套种、抚育、抗旱保苗、病虫害防治等油茶造林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目前洛阳市行道树的种类、栽植方式、管理措施和生长状况等现状,提出了城市发展行道树应进行科学规划,管护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修剪是促进油茶高产稳产丰产的一项重要抚育管理措施,科学修剪可以让油茶树体保持合理的结构,缩短大小年差距,促进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率、油茶鲜果含油率和果实产量。修剪时间油茶成林以冬季修剪为主,即油茶果采收后至春季树液流动萌芽前。遇长期高温干旱时,可通过夏季、秋季修剪提升油茶苗木抗旱能力。栽植前4年的油茶幼林,一年四季均可以通过修剪或抹芽来培育树体。  相似文献   

16.
油茶的栽培管理技术对油茶以致整个农业生产都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很多方面的因素,贵州省思南县油茶的栽培管理技术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当地技术人员应加强油茶的栽培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其栽培管理技术,促进油茶栽培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油茶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就此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油茶是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广为栽培的经济林树种之一。为发展油茶产业,促进山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本文对大埔县油茶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提出该县在发展油茶产业中要改变传统观念、推广新技术,进行有效改造提升其产量,改造措施包括:疏伐、截干回缩、高接换冠、追肥复壮和科学管护等。加强低产、低效油茶林的改造,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使企业和种植户获得双赢。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也是浙西南的景宁脱贫致富经济树种之一。通过对低产油茶改造技术进行总结,提出了营造新油茶基地整地、栽植、抚育、施肥、套种、养殖、整形修剪、采收和销售等一系列集约化经营管理技术措施,以实现油茶丰产、稳产、高效,助推浙西南的景宁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良种不足、油茶培育管护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社会组织化程度不高等主要问题,以及国家、云南省高度重视和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广大农民热衷发展宿根性较长的产业等发展油茶产业的优势条件.提出加大良种的引选工作,加强良种采稳圃的建设,规范苗木生产,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种植经营管理水平等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产油茶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而广西地区的栽培面积及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湖南省与江西省。但广西油茶存在林龄老化、品种混杂、管理粗放等问题,导致平均产量偏低。文章介绍了一套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选种栽植、幼林管理、成林管理等,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旨在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促进广西油茶产量及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