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毛梾又名车梁木、小六谷,为山茱萸科木属落叶乔木,河北、山东、河南、湖南、江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均有分布。毛梾树形优美,花色洁白淡雅,是园林绿化的好树种,近年来已经被业内广泛认可和应用。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一、水肥管理毛梾喜光、耐旱、耐寒,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以安全越冬,在43.3℃的高温下可正常生长。其根系发达,深根性,耐修剪,萌蘖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深厚肥沃的  相似文献   

2.
毛梾(Cornus walteri)是我国分布范围较广的乡土树种,传统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城乡绿化树种,但目前还未作为行道树大量应用。主要原因是培养树干通直,分枝点3 m以上的毛梾行道树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市场上大规格苗木货源稀缺。采取苗期合理密植、留圃培养、适度修剪等技术措施可培养出树干通直、株型良好的行道树。  相似文献   

3.
毛梾育苗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毛梾是天然次生林中很好的伴生树种,又是一个形态优美的观赏树种.通过对毛木来种子采集和育苗技术的研究,培育大量毛梾幼苗,绿化、美化城市和林区营造针阔混交林提供优良的阔叶树苗.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毛梾相对成熟的育苗技术,在对毛梾生长特征特性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种子采集、处理、圃地选择、播种、幼苗管理等环节,结合实践经验,阐述了毛梾大田苗和和容器苗两种不同的育苗技术,为庆阳市乃至北方干旱地区大面积扩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毛梾种质资源的自然分布与变异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梾(Cornus walteri wanger)为良好的油料、用材和绿化兼用树种。根据调查观察结果,总结分析了河南省毛梾种质资源的自然分布特点,从形态(果实大小、果穗大小、嫩枝颜色)和开花结果习性两方面介绍了其变异情况与主要变异类型,并就进一步推进毛梾的保护发展和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毛梾为优良乡土树种,树型优美、材质坚硬、种实含油量高、经济价值大。多年研究表明,毛梾生长快、耐严寒、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宜在我国广泛应用栽培。通过近几年的育苗实践,总结了毛梾容器育苗技术要点,并对该种在林业生产及城乡园林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淄博市淄川区是毛梾的适生区,种质资源丰富。文章从材用、油用、水土保持、园林绿化等方面分析了毛梾的经济与生态价值,并就进一步推进毛梾的保护发展和开发利用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毛梾是集园林观赏、水土保持、经济用材、医药抗氧料于一体的功能性珍贵乡土树种,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文章从生态价值、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3个方面分析了毛梾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提出毛梾产业发展存在良种选育落后、优良品种缺乏、繁育技术落后、苗木生产能力低、栽培技术不配套、生产效益不高、果实加工亟待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等问题,并就进一步推进毛梾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毛梾作为油料树种,其果实油用价值被逐步开发利用,但因优株材料数量有限,传统的实生苗繁殖变异系数大,而无性繁殖技术尚不成熟,繁殖系数低,难以满足短期内提供大量苗木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毛梾组培体系达到快速繁殖目的。目前对毛梾组培的研究仅到初代培养,污染率高诱导率低,生产中无法应用。本试验以结果盛期的优良单株为试材,选用一年生休眠枝水培出的新梢为外植体,进行毛梾优良无性系组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方式为2%次氯酸钠消毒15 min,污染率4.4%;最适基本培养基为DKW培养基,试管苗生长良好,叶片健康舒展;继代培养采用DKW+6-BA0.5 mg/L+NAA0.2 mg/L+GA3 0.5 mg/L为宜,增殖系数为15.56,平均苗高6.22 cm;生根培养采用1/2DKW+NAA0.2 mg/L为宜,生根率为62%(最高可达74%),平均根数6.5,平均根长2.9 cm;移栽时选用经过高压灭菌后的蛭石:珍珠岩:草炭1:2:1基质,可达到94.4%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梾木属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木属有小梾木、梾木、毛梾、灯台树、红瑞木、光皮树6种。本文概述其特征、分布、利用现状,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7种梾木属植物的种实性状、休眠解除、1年生幼苗生长动态及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6种外来梾木属植物种实经360 d的低温沙藏处理后基本解除休眠,发芽率82%~93%,毛梾种实含油量高,低温沙藏催芽处理89 d后的种实发芽率为45%。低温处理后的种实每年2月中下旬开始萌动,3月中下旬陆续出土,发芽持续时间15~20 d,为出土萌发。1年生苗平均高生长量以欧洲红瑞木最大(94.13 cm),其次是粗叶梾木(93.75 cm);圆锥梾木、毛梾、熊果梾木和斜叶梾木1年生苗高生长量中等,当年高生长量分别为80.62,78.42,77.81 cm和77.63 cm;多花梾木1年生苗平均高生长量最小(41.30 cm),初期生长速度较慢。熊果梾木、斜叶梾木、圆锥梾木、粗叶梾木、欧洲红瑞木、毛梾6树种的高生长曲线十分接近,S型曲线非常明显,属于前期生长型;多花梾木的年高生长非常小,S型曲线变化不十分明显。7种植物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适于在我国南方引种育苗和扩大栽培。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毛梾种子内源激素与发芽的关系,以了解种子休眠的内在机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研究了毛梾种子低温层积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IAA在层积处理初期剧烈降低,层积处理持续一段时间后IAA含量显著升高,但层积处理后期IAA含量下降,IAA/ABA比值的变化也出现了同样的趋势;种子中的ABA在层积处理前期较高,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含量趋于下降;GA1/3的变化相对较为平稳,尽管有一定的波动,但整体呈逐渐增高的趋势;ZRs含量变化幅度很小,接近一条直线;iPAs含量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在整个处理期内呈"M"形曲线变化。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AA含量与IAA/ABA比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ABA含量与ZRs/ABA比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iPA/ABA比值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经层积处理后其发芽率与发芽势均明显上升,且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未经层积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为0;层积处理180 d毛梾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最大,分别为41.34%、36.13%。文中据此推断,要解除毛梾种子的深休眠,最好对其低温层积处理150 d以上。  相似文献   

13.
毛梾(Cornus walteri Wanger.)又叫车粱木(山东),油树、椋子木(陕西),是一种较好的木本油料树种。但由于种子含油,种皮极其坚硬,不易吸水,播种育苗往往当年产量低,甚至二、三年才能发芽出土。因此,在育苗中加强种子处理和出苗期的圃地管理工作,对提高育苗效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键措施。自1972年以来,我们曾试验过许多种种子处理方法,如冷冻法、火坑催芽法、硫酸处理法、温水(30—80℃)浸种法、牛粪拌种法以及混沙埋藏法等。据1973—1976年连续试验证明,混沙埋藏法最简便有效。现将毛梾种子混沙埋藏育苗的具体方法和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介绍了梾木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在山西省的分布状况(共分布有6种1变种),并对其园林观赏、油料利用、水土保持等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建立优质种质资源圃、加大引种力度、开展综合利用研究等开发利用对策,以期使梾木属植物能在山西省乃至全国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时下,北京唯一一株毛梾古树将迎来盛花期,而作为有着长寿基因,又是乡土树种的毛梾也将迎来它的“春天”,在园林景观中规模化应用。孔子曾做车梁而今成为优良油料树种毛梾(学名:Swida walteri)是山茱萸科梾木属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  相似文献   

16.
梾木又叫车梁木,是我国又一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作物.我省苏州地区已开始引种.为了积极慎重地作好试种工作,现将梾木的经济价值,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梾木采种育苗,整地造林,抚育管理等栽培技术要点,根据有关资料综合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毛株的树根、树干和树枝次生木质部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解剖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株是散孔材,单管孔和复管孔并存,呈径列星散状分布,射线类型为异型射线;薄壁组织傍管型和离管型均有;树干和树枝导管具梯状穿孔板,管壁有具缘纹孔,多呈纺锤形;树根导管多呈圆柱形或鼓形,单穿孔,部分导管含有侵填体.毛株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1月,课题组在闽西北地区(明溪县、将乐县和宁化县境内)采用逐一踏查与询问的方式对光皮梾木(Cornus wilsoniana)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资源调查.结果发现:闽西北地区存在天然光皮梾木种群,分布非常有限;现存光皮梾木包括树龄在100 a以上的散生古树和天然小群体两种分布类型;共收集闽西北地区光皮梾木种质资源(优树)24份,其中收集种子并成功育苗的有11个家系;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 a生苗木平均苗高在家系间差异较小,家系间平均地径差异极显著(P<0.01),地径较大的前3个家系为滴水3、都尞1和滴水2.闽西北地区光皮梾木珍贵野生植物资源亟待保护、利用和开发.  相似文献   

19.
为给梾木属植物的造林应用和推广提供指导,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筛选出13个评价指标,建立包括生长性状、形态指标、观赏性、种子油、抗寒性5项准则指标的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实现对8种梾木观赏及主要经济学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种植物生长性状及形态指标差别较大,株型多样,部分物种枝条冬季猩红色;观赏性也具显著差异,果实色泽多样,花期长短不一,秋季叶色有别;粗叶梾木具有生长快、叶色艳丽、景观效果好、抗寒性强的优点,在所有物种中得分最高,为4.389;熊果梾木为生长较快的落叶灌木,晚秋枝条猩红色,秋叶红橙色,极具观赏性,加上其抗性强,在所有物种中得分第二,为3.973;多花梾木花大、花期长、果红色,得分第三,为3.843;国产毛梾含油量高、酸值低、皂化值中等,适于营造生物能源林。  相似文献   

20.
光皮梾木种子催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的催芽方法对光皮梾木的种子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光皮梾木的种子在低温沙藏120d发芽率较高,达63.4%,低温沙藏90d以后对促进种子的发芽作用显著。在湖北光皮梾种子低温沙藏催芽方法较其它催芽方法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