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南方葡萄栽培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南方种葡萄有比北方提早成熟的地理优势,同样的品种在南方栽培比北方要早成熟15~20天,所以市场销路一直很好。但在高温多雨的南方,栽培葡萄多病害,防治难度大,掌握葡萄栽培综合防病技术是南方种植葡萄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葡萄避雨限根栽培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延胜  吴义飞 《花卉》2016,(22):108-109
广西省鹿寨县是柳州市葡萄第二主产区,夏季主要是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特点,由于雨量偏多,在葡萄种植中采用避雨限根栽培,可以有效提高座果率和果实的品质。本文重点对葡萄避雨限根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旨在对南方多雨地区的葡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一、概况1976年以前,南方种植葡萄约200亩,产量不足10万斤。1977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根据南方有关单位要求,在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试种北醇成功,使南方的葡萄到1983年底,种植面积约15,000亩,产量1100万斤左右。其中湖南2500亩,江西5000亩,浙江3000亩,其余分  相似文献   

4.
南方葡萄棚架避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方高温高湿地区葡萄种植病虫害发生严重的问题,提出通过搭棚避雨、加强苗期肥水管理,有效减少葡萄病虫害的发生,让葡萄早结丰产,促进南方葡萄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葡萄种植面积达80多万hm2,位于世界第3位;年产葡萄1000多万t,鲜食葡萄约占总产量的75%,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葡萄酒的产量居世界第5位;葡萄产值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1]。我国葡萄种植遍及各地,初步形成环渤海、西北及黄土高原、长三角及南方、东北及西南特色葡萄产业带等,其中环渤海、西北及黄土高原两大优势产业带种植面积占全国葡萄总种植面积的66.23%,产量占全国葡萄总产量的69.2%。  相似文献   

6.
南方地区种植葡萄,由于生长季节普遍遭受高温多湿和梅雨气候影响,病害严重且防治困难,有些葡萄园因此造成毁灭之灾。病害是制约南方葡萄生产的主要因子。因此,南方栽培葡萄应以防病为中心。  相似文献   

7.
<正>1新余市葡萄产业发展现状新余市葡萄规模种植自1989年开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逐渐攻破了在南方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下葡萄丰产栽培的一系列相关难题,总结出了一整套葡萄科学栽培管理技术。而且由于新余  相似文献   

8.
13个鲜食葡萄品种在南方湿热地区的栽培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是一种外观与风味俱佳、营养丰富的果品,其制品又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功效。但是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雨量多、温度高,属于典型的湿热地区,在这种生态条件下,葡萄极易遭受病虫危害,所以一直以来,我国的葡萄种植主要集中在华北以及西北一带。自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农学院试行欧亚种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以来,南方发展葡萄种植的势头渐旺。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我国葡萄栽培面积最大的省区,且品种资源丰富。哈密又是新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葡萄规模种植新产区,虽然哈密具有悠久的葡萄栽培历史,但在改革开放以前,哈密仅为庭院种植,没有大面积栽培,未能形成规模效益。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葡萄基地的建成,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00hm~2(公顷),发展到现在的6460hm~2(公顷),年总产量达3万t(吨)。鲜果和干果已销往上海、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目前葡萄已成为哈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不能不说是哈密葡萄产业发展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南方种植鲜食葡萄经济效益可观,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但也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单纯地扩大种植面积和品种无差异化导致鲜果集中上市,造成商品果滞销,价低伤农的尴尬局面,影响了种植户的生产热情。本文着重介绍南方鲜食葡萄在2次挂果生产中实现3次挂果技术,以供果农及休闲农业发展葡萄参考差异化安排生产和决策。  相似文献   

11.
南方地区葡萄园高效立体种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南方地区葡萄大棚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园高效立体种养的主要几种模式及其成本和效益,以促进复合型葡萄农庄内葡萄种植的多元化、生态化、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葡萄种植面积在南方也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南方湿热的气候特点,葡萄霜霉病发生的早且严重.霜霉病在葡萄的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生危害,是葡萄最主要病害之一,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造成葡萄过早落叶枯枝,严重影响树势,甚至造成减产,轻者减产10%左右,严重的减产30%~50%.为了选择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有效药剂,笔者在2005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采用乙磷铝等6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葡萄霜霉病是春夏多雨地区严重威胁葡萄生长结果的病害,该病由葡萄霜霉病菌引起,主要表现是感病叶片背面及感病幼果产生白色霉层,继而造成叶片腐烂脱落,幼果脱落,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质量。当前我国酿酒葡萄品种主要是引自国外的赤霞珠等欧亚种,不抗霜霉病,尤其在南方湿热地区无法露天栽培。虽然可以采用避雨栽培避免霜霉病的危害,但栽培设施投入大,且对种植地块平整度有严格要求,需要配备滴灌设施,种植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14.
奚强 《广西园艺》2009,20(5):39-40
在南方种植葡萄,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高温高湿、多雨等不良的栽培环境,从而引发防不胜防的病害,其中生理性病害占很大比例。笔者通过访问和调查,总结归纳了南方葡萄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和一些防治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盆栽观赏葡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无疾 《果农之友》2010,(4):23-24,26
<正>盆栽果树在我国有较长的历史,由于葡萄是藤本果树,枝条柔软,可以随意弯曲造形,所以葡萄是最常用于进行盆栽的果树之一。盆栽葡萄主要用于观赏,长期以来,无论南方和北方,都有许多用葡萄进行盆栽造形、美化环境居室的范例。  相似文献   

16.
据悉,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现已成为南方优质葡萄产业区,其种植葡萄创造性运用了“三避”(避雨、避寒、避晒)技术,获得农业部认可。葡萄的一年两熟技术也成为推广典范。  相似文献   

17.
信息窗     
国内果品发展新趋势 1、温性果品如樱桃、杏、李等,北方市场需求量较大;凉性果品如梨、葡萄、石榴等,南方市场需求量大。 2、物以稀为贵。当种植规模小时,价格较高;当种植规模扩大后,价格下降较快。  相似文献   

18.
傅仕才 《广西园艺》2005,16(6):12-13
兴安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外地引进葡萄以来,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成为广西乃至华南地区最大的南方优质葡萄生产基地,是兴安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多年来,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作出了很大贡献。但近年来,葡萄产业却每况愈下,效益滑坡,其原因是种植面积不断地扩大和产量的提高、品种单一(以巨峰为主),上市时间集中,加上桂中、桂东等地种植葡萄成功且产量上升。这就暴露了兴安以前发展葡萄只注意数量而忽略葡萄品种结构和质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兴安县葡萄生产效益,特别是加入W TO以及与东盟实现零关税后,市…  相似文献   

19.
冷张玲 《中国果菜》2005,(6):I0007-I0007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种植葡萄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因此这里的葡萄色艳、味美、甘甜、价廉而且营养坐极高。近几年来,随着当地农民不断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新品种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引进种植葡萄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介绍葡萄园结果树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