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湖南省福寿国有林场13年生杉木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林分大小比数和径阶大小分化度,验证了径阶大小分化度的表达方法。以林木位置坐标数据生成Voronoi图,由此确定参照木的空间结构单元,计算林分大小比数和径阶大小分化度。利用SPSS软件对各样地大小比数和径阶大小分化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寻找能够更好表征林分空间结构的竞争指数。结果表明:相关性回归分析所得的各样地大小比数和径阶大小分化度之间平均相关系数R为0.831,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认为径阶大小分化度与大小比数有强的相关性。径阶大小分化度能够更好地反映林分竞争情况,是一种有效地描述林分空间结构的指数。  相似文献   

2.
一个新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大小比数   总被引:79,自引:9,他引:7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模拟林分空间结构的大小比数。该结构参数量化了参照树与其相邻木的关系,以大于参照树的相邻木数占所考察的全部相邻木的比例表示。大小比数是对直径分布和至今所延用的描述相邻木关系的大小分化度的完善和补充,它能准确地判断出参照树是否比其相邻木大。其优点在于,使重建复杂的林分结构更接近实际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分析广西大明山云贵山茉莉林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云贵山茉莉林林分的树种空间配置以中、强度混交为主,优势树种云贵山茉莉多呈单种聚集;林木大小比数随胸径的增大呈迅速减小的趋势,小径阶林木多明显受压。中径木处于中庸状态,大径木占优势地位;林分整体和多数径阶的林木分布格局属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省福寿国有林场内24年生杉木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胸径加权Voronoi图确定各中心木的邻近木,计算混交度、大小比数、聚集指数、林层指数和开敞度5个空间结构指数,全面分析了该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21,为弱度混交,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较低;2)林分平均大小比数为0.58,林分胸径大小分化不太明显,处于中等竞争状态;3)林分平均聚集指数为1.06,林木总体上处于由均匀分布向随机分布演替的过渡阶段;4)林分平均林层指数为0.24,林木在垂直空间上配置较为简单;5)林分平均开敞度为0.23,林木生长空间不足。  相似文献   

5.
北京八达岭油松人工林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传统林分结构因子配合混交度、大小比、角尺度3参数来分析北京八达岭林场油松人工林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林分的树种组成式为8油松1槲树1山梨 暴马丁香,林分密度为1 325 株/hm2.林分的平均角尺度为0.478,林分立木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平均混交度为0.433,不同树种间呈现中度混交,种间隔离程度较小.林分平均胸径大小比为0.389,平均树高大小比为0.464,说明处于优势地位的株数较多,林分分化明显,且林分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胸径大小比数和树高大小比数在反映各树种参照树与相邻木之间的生长优势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木兰林管局桃山林场选取面积为100 m×100 m的杨桦次生林样地,以每株林木树高、胸径和坐标为基础数据,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杨桦次生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该林分中山杨Populus davidiana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在株数和断面积比例上占优势,为林分内优势树种;(2)林分各混交类型的比例相差不大,林分整体呈中度混交状态;(3)林分优势木和亚优势木相对较多,基于胸径、树高得到的平均大小比数结果基本一致,均能客观反映林分的分化规律;(4)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04,属于随机分布,林下伴生树种以集聚分布为主,但优势树种的随机分布趋势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分空间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分的空间结构分析是建立在相邻木空间关系基础上的原则,提出了最佳空间结构单元及其参数.用大小比数、混交度和角尺度等三种结构参数,分析了林分的空间结构,它们是描述林分空间结构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省福寿国有林场杉木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将林木胸径、树高和冠幅作为综合权重,改进Voronoi图确定林木的邻近木,进而计算各空间结构指数,分析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木空间结构以1株中心木与5株邻近木组成的空间结构单元最为常见,林木空间影响范围随综合权重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林龄杉木林树种空间隔离程度均较低,幼龄林全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34,属于中度混交,中龄林和近熟林全林分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17和0.23,为弱度混交;3种不同林龄的优势树种杉木的平均胸径大小比数均为0.50左右,表明林分处于中等竞争状态;各样地平均角尺度均小于0.475,表明不同林龄杉木林林木均处于均匀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9.
崇州林场柳杉人工林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崇州林场的植被主要是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纯林。为了定量地描述林分的空间结构,调查共设置6个50 m×50 m固定标准样地,对样地中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并绘出它们的坐标位置。研究运用了角尺度参数来量化林木分布的均匀性(即空间分布格局);大小比数来测度树木间的优势度分化,也为种群在林分中的相对地位提供了有益的信息。而混交度则通过参照树周围最近的几株相邻木与其不同种个体所占的比例,来表征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借此以单木为基础的结构参数所描述的林分空间混交度、林木大小(胸径)分化程度以及群聚程度,使得定量比较那些具有复杂结构的林分也变得简单易行。这无疑有助于林地的可持续经营和生态管护。  相似文献   

10.
以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为对象,以参照树与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为空间结构单元,以林木年轮宽度确定直径生长,研究大小比数与直径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林分林木间在10~20a竞争最为激烈,是对林分进行森林经营管理、调整林分密度的最佳时期。林木大小比数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林木最初生长状况以及林木的竞争能力;3个大小比数木生长优势比较,优势木生长优势明显,中庸木对劣态木无明显的生长优势;林木优势度越低,其直径生长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相关性越低。  相似文献   

11.
天然红松阔叶林不同径阶林木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揭示天然红松阔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规律,为合理经营天然红松阔叶林提供借鉴,本研究在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大坡经营区设立面积为1 hm2的样地,利用全站仪对高度1.3 m以上的林木进行每木调查,然后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等3种结构参数,分析了样地内不同径阶林木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天然红松阔叶林中小径阶(胸径≤10 cm)林木占总株数的59.4%,其周围林木呈随机分布,与林分的总体分布格局一致.大径木的平均角尺度呈急剧下降的趋势,说明其相邻木挤在一起的现象大幅度减少,相邻树木在其四周趋于均匀分布.林木大小比数随胸径的增大呈迅速减小的趋势,小径木多明显受压,中径木处于中庸状态或亚优势地位,大径木全部处于优势地位.林木混交度随着胸径的增大呈逐渐递增的趋势,竞争压力逐步减小,林木空间分布特征渐趋优化.  相似文献   

12.
以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设置15块样地,分别计算基于Voronoi图的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和传统的以最近邻木数取4的空间结构指数。结果表明:2种计算方法在计算大小比数时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在计算角尺度时结果差异较大。说明Voronoi图在确定林分空间结构单元方面具有灵活性,能够确定更接近实际林分分布的空间结构单元,比传统方法更准确地描述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和个体大小比。  相似文献   

13.
优化生态公益林的空间结构是实现多功能经营的重要途径,以福寿林场马尾松生态公益林为例,选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改进的开敞度和林层指数5个空间结构指标分析了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混交度的平均值是0.29,处于弱度混交和中度混交的中间状态,说明树种混交程度低,林分结构稳定性差;林分平均大小比数为0.53,为中庸状态,林木的胸径差异不明显,没有呈现出明显分化的趋势;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2,为聚集分布;林分林层指数的平均值为0.39,垂直方向上的成层性较为简单;林分开敞度的平均值为0.29,表明林分内的林木生长空间不足。  相似文献   

14.
《林业资源管理》2016,(5):71-76
利用角尺度和大小比数结构参数,对陕西省榆林市珍稀沙生植物保护基地内不同梯度密度下的樟子松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角尺度取值来看,各样地林木个体分布以均匀分布为主,且核心区林木数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少;2)以分枝角为度量的大小比数反映各样地林木的大小分化程度,可信度较高。因此,通过分枝角的评价指标来评估樟子松单木的竞争优势及造林后防风固沙效果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探索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建群种的植物固沙模式选择及管护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以杉木和木荷为优势树种的中亚热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结合树种组成Ⅰ和Ⅱ,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结构参数,分析了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优势树种杉木和木荷以弱度混交和中度混交为主,林分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45和0.52,树种空间配置较简单,林分树种混交程度较低;杉木、木荷和苦槠大小比数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大小比数在0.5左右;其余树种大小分化明显,平均大小比数在0~0.88之间,既有占优势的树种(泡桐、马尾松和丝栗栲),也有受压的树种(柯木、漆树、枫香、青冈和虎皮楠),林分平均大小比数分别为0.50和0.52,处于中庸生长状态,乔木层树种不稳定;在角尺度研究中,相对空间结构单元而言,林木水平分布存在波动性变化,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549 9和0.536 4.这些林分空间结构信息可为指导杉阔混交人工林合理择伐经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合理择伐经营进行林分结构调整,提高林分质量,优化林分空间结构,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的林分结构特征和不同空间结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以改善其林分结构。以广西金秀县的9块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直径构成,计算林分及林木的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3个空间结构参数,制作二元分布图,探讨两两之间的关系,分析林分空间结构。结果显示,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直径分布特征为左偏单峰尖峰山状分布,80.22%的林木直径集中在6~14 cm径阶范围;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为不均匀的团状分布,树种隔离程度较好,中度混交;林分中处于随机分布、劣势木和极强度混交的林木占比较多。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林分树种隔离程度较好,林木大小分化程度较为均匀,但林分空间分布格局不均匀,应采用去劣留优、补植优良乡土树种等方法,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林分天然更新,提高林分质量,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林分空间结构一般包括树种混交、林木竞争和林分中林木分布格局等三个方面,对它们一般分别采用竞争指数中的混交度、大小比数及角尺度来进行描述。在纳板河流域不同群落类型林分中设置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竞争中的混交度方面看,热带雨林、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山地雨林林木主要集中在极强度混交之中,只有少许树种会出现强度混交和中度混交,几乎不出现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稳定性较高;而落叶阔叶林的稳定性由于样地位置不一而表现较大差距,有较稳定的,也有稳定性较差的。从大小比数看,保护区主要林分内树种大小分化较大,优势程度从优势至劣势都有不均等的分布。各林分的角尺度为0.22~0.34,说明样地林木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塞罕坝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落桦混交林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三个空间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林分角尺度均值为0.508,为随机分布,整体分布是比较合理的;林分大小比数平均值为0.345,林分的大小比数分布的比较不分散,林分内树种的大小分化程度不大;林分混交度为405,落桦混交林混交程度并不高,处于弱度混交与中度混交之间。  相似文献   

19.
林分空间结构是森林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因子。大小比数是林分空间结构的主要参数,对林木生长与竞争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以冀北山地典型森林类型桦落混交林为对象,以中心树与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为空间结构单元,以林木年轮宽度确定直径生长,研究大小比数与直径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大小比数为0.5的空间结构单元,与相邻最粗树比较,桦树和落叶松的中心树直径生长过程基本一致,分3种情况:1一直处于劣态。2前后期处于劣态,中期竞争生长。3前期处于劣态,中后期竞争生长。不同大小比数木的林木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于8~15a,此期间是对林分进行抚育采伐、调整林分密度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0.
以往的林分空间结构优化大多是根据1期的林分调查数据,采用林空结构3指标(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来反映空间结构状况。研究利用帽儿山实验林场固定样地2期调查数据及林木价格数据,采用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和林分空间距离指数对固定样地的各主要目标树种进行空间格局分析,并结合林木的价值增长率指标对采伐的林木进行最优化控制,以实现天然次生林合理的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