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好的了解文旅特色小镇建成后的使用状况,探索其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镇文旅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小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后评价(POE)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产业特色、文化内涵、旅游特征、社区功能和生态功能5个方面构建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得出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该镇在特色产业方面用地不均衡;传统文化保护有所欠缺;村镇风貌不协调;新能源利用较少;噪声超标。最后,从统筹特色产业规划、挖掘文化内涵、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加大风貌管控、保护生态特征5个方面提出对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发展的提升对策和发展建议,为本地区文旅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森林特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重要类型,是依托森林生态资源,以提供森林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为特色的综合创新发展平台。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浙江省作为国内森林特色小镇建设的先行地区,目前已经命名了68个森林特色小镇。文章介绍了浙江省森林特色小镇建设的路径,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森林特色小镇依托美丽乡村建设与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在促进林区经济发展与林农致富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产业定位趋同、发展要素与建设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由此提出立足特色多元化发展、建立相匹配的建设机制与评价体系等发展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森林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山东省作为旅游大省,在立项培育建设的特色小镇中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占比达到50%以上。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针对在旅游特色小镇创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模式趋同、特色不鲜明、绿色发展理念淡漠、生态环境破坏、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针对在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出了旅游特色小镇绿色发展策略,以助推山东省旅游特色小镇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特色小镇的相关概念,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视角,分析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发现国内特色小镇存在发展过热、民族传统文化缺失、缺乏生态考量、特色产业趋于同化、基本功能得不到满足等问题,提出在发展方向上坚持产业为先,在景观外貌上坚持文化为魂,在生态上坚持以人为本,在规划设计上坚持多规合一等特色小镇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浙江省安吉县"两山"示范特色森林小镇为例,从产业重构、功能植入、空间重塑、环境提升及文化再生等5个方面,概述森林小镇规划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森林特色小镇规划进行研究分析,为加快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森林特色小镇是浙江省促进林业产业集聚创新和转型升级,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新模式和新载体。文中以浙江省首批创建的安吉"两山"示范森林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结合分析森林特色小镇的内涵、创建意义及其所带来的规划挑战,提出了以产业重构、功能植入、空间重塑、环境提升、文化再生为主要内容的规划编制体系,以期为我国的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森林小镇是森林城市建设向基层的延伸,是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以惠州市高潭镇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高潭镇森林小镇建设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优势,针对存在的镇区绿化有待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不够丰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明确了森林小镇建设的规划目标和城镇定位。依据生态为基、特色为要、文化为魂、核心引领的规划思路,提出空间重塑、产业重组、风貌重建、生态重构、文化重现的发展策略,从森林生态旅游、绿色生态体系、城镇人居环境、生态文化体系等方面着手详述森林小镇的建设内容,并对建设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骆红阳 《绿色科技》2021,(5):172-174
指出了“中国香榧之乡”浙江省东阳市是香榧的原产地和主栽区,香榧种植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香榧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建立香榧文化园、创建香榧特色小镇、推进香榧饮食文化,东阳市大力弘扬香榧文化,带动森林旅游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分析了东阳市香榧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香榧产业发展的规划思路,以期推动香榧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作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之一,值得对其进行现状调查,并对其的未来进行展望。从溱潼镇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其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建设溱潼特色小镇,并为其他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家对特色小镇提倡大力发展的机遇,抓住云南自然景观丰富、生物多样、气候独特、少数民族文化唯一等特性,积极打造世界一流的乡村旅游小镇。以腾冲市云上司莫拉特色小镇为分析对象,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用地规模、规划原则、产业发展、内外交通建设、佤族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小镇持续发展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引领性和独特性。项目的规划建设对促进云南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建设具有示范样板作用。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旅游,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研究意义重大。分析了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展多元产业、加强教育宣传、建立红色旅游特色小镇和完善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临沂市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了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愈加向往,而旅游就成为了当前人们热衷的产业之一。在新时期旅游市场需求不断提升的时代发展背景影响下,人们对旅游的特色化要求也不断提升。而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也成为了新时期国民旅游的重点选择。立足于旅游市场需求实际,探究了旅游特色小镇规划的意义,分析了现阶段旅游小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规划策略,以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叶绵源  刘煜 《广东园林》2021,43(1):85-90
风情小镇作为海南城镇化道路新模式、国际旅游岛建设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各市县陆续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效.结合对琼海市风情小镇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以博鳌镇、潭门镇、中原镇以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总结了琼海市风情小镇特色塑造表现手法:宏观上以"三不一就"为设计理念,结合小镇资源优势定位其建设模式;中观上以产业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发展可有效将城市居民引向乡镇,帮助解决当地就业,推动特色小镇建设。镇安云盖寺镇占有地理位置、气候、交通等优势,具有建设红豆杉康养特色小镇的条件。研究证明,红豆杉的净化空气效果显著,将红豆杉应用于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将在有效美化环境的前提下,更深层面的改善环境。同时为发展红豆杉产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经济与文化底蕴丰厚的强市苏州市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以及目前所建养老机构中的康养型特色小镇占比很小的现状,提出了未来可以独立、持续、创新发展的特色康养小镇改革分析方案,并且从苏州市特色小镇和康养小镇的研究意义、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效益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更深入地探讨了我国江苏新型苏式特色康养小镇的建设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农业旅游在我国正在飞速发展之中,特色小镇这一概念已经在我国各地全面推广。而农业旅游融合特色小镇的建设,更是农业旅游之中的一大亮点,这无疑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旅游业发展,也能够帮助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农旅融合特色小镇建设中这一问题,从空间布局入手,简要地阐述了几点看法,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16年7月1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本文对黑龙江省桦南林业局发展紫苏特色小镇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更好的指导桦南林业局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19年底,钦廉林场升起两颗闪亮的星:钦州市钦南区北部湾花卉小镇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简称北部湾花卉小镇)和合浦县钦廉木本香料产业核心示范区(简称木本香料产业核心示范区)同获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三星级),开创了全区国有林场同时获得两个核心示范区的先例。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各地特色小镇的景观营造手法单一、文化氛围稀薄单调,探讨了特色小镇景观设计文化氛围构建的方法与策略,有利于文化的活化利用、赋予景观环境以独特而长久的生命力。以景观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唐西市丝路文旅小镇为例,分析了其类型定位与整体布局,从物质文化表达内容、非物质文化表达内容两方面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细致梳理,归纳了文化内涵在景观范畴的表达载体,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角度总结提出了特色小镇景观设计文化应用的方法及文化氛围构建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特色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在发展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府谷县特有经济树种海红果的发展优势,提出了海红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