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加快窄叶台湾榕种苗的人工培育,以扦插基质、插穗直径、生根剂浓度及浸泡时间为试验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采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对窄叶台湾榕进行扦插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窄叶台湾榕扦插成活率的影响顺序为:插穗直径大小吲哚乙酸浓度插穗浸泡时间扦插基质;以100%黄心土为扦插基质,选用直径为0.4~0.8 cm、长度为10~12 cm的穗条在吲哚乙酸400 mg·L~(-1)溶液浸泡30 min后扦插,窄叶台湾榕扦插成活率最高,为68.89%;而使用ABT代替吲哚乙酸作为生根剂,可以使窄叶台湾榕扦插成活率进一步提升至81.11%。  相似文献   

2.
在繁殖月季新品种时,为节省繁殖材料,提高单芽扦插成活率,进行了不同留叶数量和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月季单芽扦插成活率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定时喷雾的方法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保留5片小叶的插穗比保留3片小叶的插穗能够制造更多的营养物质提高扦插成活率;单独使用相同浓度的奈乙酸和吲哚丁酸时,吲哚丁酸对月季单芽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作用更大;使用奈乙酸和吲哚丁酸混合溶液浓度为250mg/L时效果最好,可使月季单芽扦插成活率高达88%,扦插35d后平均生根数量可达8.5条。  相似文献   

3.
金叶接骨木嫩枝扦插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吲哚乙酸、萘乙酸溶液处理金叶接骨木嫩枝插穗,配合其它措施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金叶接骨木插穗在50mg/L的吲哚丁酸、吲哚乙酸、萘乙酸溶液中浸蘸24h进行扦插,其生根率分别为96%、94%、93%,每个插穗平均生根9条,平均根长度为12~14cm,这些指标都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可以在生产上应用并以萘乙酸为主。  相似文献   

4.
攀西西南山茶扦插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奈乙酸溶液处理西南山茶插穗,配合其他措施进行盆钵扦插试验,结果表明:西南山茶插穗在50mg/L吲哚丁酸、奈乙酸溶液中浸泡3h进行扦插,其生根率可分别高达94%、88%;相同处理条件下,采自半阴湿及阴湿环境母株的插穗生根率明显高于干旱、向阳环境的母株插条;1~2年生插穗比多年生插穗的生根率也明显要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黄刺玫成活率、生根率、缩短生根时间和育苗周期,以野外黄刺玫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吲哚-3-丁酸、吲哚乙酸和a-奈乙酸对硬枝扦插黄刺玫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生长剂对重瓣黄刺玫硬枝插穗的生根影响差异显著.其中用100 mg/L吲哚丁酸浸泡3h生根率最高,平均生根率达72.33%;1 000 mg/L生长剂速蘸10 s平均生根率最低,为18.33%.不同生长剂对黄刺玫生根率影响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巨尾桉嫩枝为插穗,分别经吲哚丁酸和奈乙酸不同浓度溶液浸泡处理后,插入30%~100%持水量的基质,观察其成活率。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为400~800 mg/L和基质持水量为田间持水量87%左右,能显著提高桉树扦插成活率;将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对插穗生根成活未产生抗药性,此外,扦插后的圃地管理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激素处理南方红豆杉扦插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应用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奈乙酸三种不同的生长素对插条进行处理,探讨它们在不同扦插基质上的生根率。基质配比采用(4,4)单形重心设计,结果重心设计,结果是:三种生长素中以吲哚乙酸对扦插生根的影响最好,基质以45%黄心土和55%珍珠岩配比效果最好。插穗浸泡时间不同对扦插生根率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西南红山茶扦插育苗技术,以西南红山茶的硬枝作为扦插材料,研究了基质和生长调节剂(种类、质量浓度)等方面对插穗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种类及生长调节剂对插穗成活率影响显著,以泥炭土+珍珠岩(体积比为1∶1)扦插成活率最高,达74%;以生长调节剂IBA200 mg·L~(-1)浸泡30 min扦插成活率最高,达75.33%。  相似文献   

9.
用已认定的良种(景谷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种子)建立采穗圃,进行不同环境、不同基质、不同处理方法的扦插实验。结果表明,在浸泡及蘸根实验中,均以小棚土床扦插成活率最高。浸泡实验中,以不同生长调节剂为主因素,不同生长调节剂和不同浸泡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用50×10-6吲哚-3-乙酸浸泡穗条60min可显著提高扦插成活率。蘸根实验中,小棚土床环境下,以吲哚-3-乙酸为主因素,与ABT1号生根粉和萘乙酸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以500×10-6ABT1号生根粉+1 000×10-6吲哚-3-乙酸+500×10-6萘乙酸溶液速蘸穗条扦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对南洋杉侧枝的穗条采用植物激素吲哚丁酸溶液和生根粉溶液浸苗扦插试验.论述了试验的相关材料选择和育苗技术方法,并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取得了重要试验数据:用吲哚丁酸溶液浸苗扦插繁殖的苗木平均成活率93%、苗木高33.5cm、地径粗0.28cm;用生根粉溶液浸苗扦插繁殖的苗木平均成活率95.5%、苗木高37cm、地径粗0.31cm.用生根粉溶液浸苗扦插繁殖培育的苗木成活率、苗木高,地径粗,比吲哚丁酸溶液浸苗扦插繁殖培育的苗木平均成活率高2.5%、苗木大10.5%、地径粗10.7%.  相似文献   

11.
根据政和县的植被分布、植物区系特点,将其分为西部丘陵杉木丰产林、经济林区;中部低山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区;东部中山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区等3个区,建议根据3个林区的特点分别进行改造、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对‘凤丹’牡丹、‘香丹’牡丹和紫斑牡丹等3个油用牡丹品种在福建闽北地区的适应性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其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籽量及抗病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凤丹’牡丹能适应引种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幼树长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实,但丰产性表现一般、果实经济性状较好,在闽北高海拔地区可适量推广种植,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香丹’牡丹幼树能正常开花结实,果实经济性状一般,丰产性较差,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紫斑牡丹品种表现较差,幼树能存活,但树体生长基本停滞,开花少,且不结实,不适宜在闽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对政和县受害严重的竹林,采用竹腔注射40%的氧化乐果、水胺硫磷等几种农药,并按不同比例、不同时间、筛选出最佳防治措施,害虫死亡率达98%以上。同时对竹小蜂、竹介壳虫等害虫也有毒杀效果,此方法适合于远离村庄、且交通不便的高山地带的竹林,是一种具有广泛推广意义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歌颂郑和的丰功伟绩、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晋宁县郑和公园进行了改建设计。文章揭示了郑和公园丰富的历史文物及景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形成历史、现实和未来交融的文化公园的构思理念。规划以“一轴三节”为脉络,控制全局的空间结构,设计了5个功能区,并配以不同的植物以烘托情景。  相似文献   

15.
利用60株楠木优树单系种子在政和国有林场开展楠木优树子代苗期遗传变异研究,对1年生苗木苗高的调查分析表明,苗高在不同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1年生楠木优树子代苗木平均苗高为0.39 m,变幅为0.11~0.56 m;从参试家系中初步选择出14个优良家系,其平均苗高为0.51 m,平均遗传增益为30.39%,选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源千年桐种子质量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年桐是我国特有的工业油料树种,具有良好的速生抗寒特性,可作为用材树种在温度较低的区域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并且有发展为生物质能源林的潜力。本文针对不同种源千年桐种子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建阳市内种源千年桐种子重量和净度均存在差异,徐市种源千粒重最高(3 752 g/千粒),漳墩种源净度最高(98.6%)。不同县域种源千年桐种子重量和净度亦存在差异性,顺昌种源(4 223 g/千粒)和尤溪种源(4 186 g/千粒)的种子重量较其他种源有较为明显优势,政和种源净度最高(99.08%),不同种源千年桐种子重量和净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用异氰酸酯胶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异氰酸酯为胶黏剂,进行了2种原料的中密度纤维板(MDF)生产试验,分析其生产工艺的特点,并根据我国国标及日本相关标准,对板材的性能与甲醛释放量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用异氰酸酯制造的MDF,其各项指标均优于UF胶的MDF,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环保板材。  相似文献   

18.
2020年在福建省政和县外屯乡稠岭村,对仅存的6株政和杏野生植株的生长分布情况、生物学特征及开花物候期等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政和杏盛花期时间在3月中旬,现存的6棵政和杏始花期存在较大差异,始花期最早的是3月6日,最迟的是3月19日,相差13 d;政和杏开花持续时间14~19 d,盛花持续时间9~15 d,开花持续时间和盛花持续时间,呈现早开花则持续时间长、迟开花则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同一植株的东方位、南方位和北方位的枝条开花时间比西方位早1~2 d,同一植株树冠下层花枝开花时间要比上层早2~3 d,观测结果可为政和杏的花期预报、种群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5种生物农药喷雾防治竹镂舟蛾幼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无公害防控竹镂舟蛾的关键技术,在福建政和县选择竹镂舟蛾为害的毛竹林设立试验研究区,选用1.5%苦参碱可溶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等5种生物农药,应用无人机喷雾技术,开展防治竹镂舟蛾幼虫用药的最佳使用剂量筛选试验,并检测竹林土壤和竹笋中的农药残留。结果显示:药后5 d,5种农药均有2个浓度水平对竹镂舟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86%以上;农药的最佳浓度水平(用纯净水以体积比稀释的倍数)是:1.5%苦参碱和1.2%烟碱·苦参碱均为1 500倍液,3%高渗苯氧威为2 500倍液,25%阿维·灭幼脲为1 000 倍液,1.8%阿维菌素为800倍液。在竹笋和土壤中均未检出所施的农药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的5种农药对竹镂舟蛾幼虫致死作用强、防效好,且不会产生农药残留,竹林喷施这5种农药,可大幅降低竹镂舟蛾幼虫的虫口数量,达到无公害防控竹镂舟蛾成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