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湖北省湿地资源和越冬水鸟的分布特点,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选定在湖北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沉湖国际重要湿地、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开展越冬水鸟同步调查试点工作。本次调查的对象以《全国水鸟越冬期、迁徙期同步调查技术规程》确定的鹳、雁、鸭、鹤、鸻等水禽为主,采用直接计数法记录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并对鸟类栖息地地貌类型、水域面积及鸟类生存受干扰、受威胁因素进行调查。据初步统计,在试点范围内共观测到50多种水鸟,共计9万多只。目前,野外调查试点工作已圆满结束,下一步将组织专人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撰写试点调查报告,提出完善同步调查的建议和措施,为全国同步调查做好准备。——摘自湖北林业网  相似文献   

2.
简述安徽湿地水鸟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类与组成湿地水鸟系指生态学上依赖于湿地的鸟类,包括鸊鷉目、鹈形目、鹳形目、雁形目、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等主要栖息和依赖于湖泊、水库、河流、沼泽、稻田等湿地生活的鸟类。安徽有湿地291.8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主要包括湖泊、河流、沼泽和沼泽化草甸、  相似文献   

3.
以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区为研究区域,通过进行鸟类多样性与其生境选择的研讨,评价了该生态旅游区的鸟类多样性及其栖息生境。通过普查不同景观类型、观察并记录鸟类种类、栖息生境、行为,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类水鸟对养殖塘、芦苇丛、人工湿地的嗜好程度差别不大,鸬鹚类水鸟最适栖息生境为养殖塘,鹭类和雁鸭类水鸟最适栖息生境为盐沼生境,鹤、秧鸡类水鸟主要分布在盐沼生境,研究结果对湿地生态旅游区景观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规律,探讨其对鸻鹬类水鸟群落的影响机制,为鸟类栖息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07—2020/07期间,在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利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分别获取植物群落特征数据和鸻鹬类水鸟群落数据,通过转换变量,构建回归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鸻鹬类水鸟进行鸟类集团划分。[结果 ]统计分析发现:(1)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共记录到草本植物30科72属77种,鸻鹬类水鸟18种230只;(2)植物群落高度和植被覆盖度的比值与鸻鹬类水鸟个体总数和鸟类个体总数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3)不同性状的鸻鹬类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响应程度有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鸻鹬类水鸟划分成4个鸟类集团,其中集团4即中翼长、中嘴裂长、中跗跖长的鸻鹬类水鸟受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影响大于其他鸻鹬类鸟类集团。(4)目前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中心未进行区分不同植物群落而采取有差别的管理措施,属于无区别化干扰。[结论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对鸻鹬类水鸟群落特征有显著影响,且对不同鸻鹬类鸟类集团的影响机制具有差异性;研究区无区别化的栖息地管理措施须结合植被群落演替规律及不同性状鸻鹬类水鸟的生境需求而精准改进,建议针对不同鸻鹬类鸟类集团的差异性生境需求,精准管理不同的植物群落特征,同时增加不同类别的栖息地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总结了陕西黄河流域湿地水鸟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水鸟保护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建议。陕西黄河流域湿地水鸟共有13目27科16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9种。当前,针对湿地分类系统的变化、流域水鸟种类和保护物种的变化、水鸟栖息地面临的干扰,应推进多部门管理,探索补偿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候鸟栖息和繁衍湿地,是全球范围内首个以保护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遗鸥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为主旨的国际重要湿地,也是鹤类、雁鸭类、鸻鹬类等水鸟重要的觅食地和栖息繁衍地。其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泊江海子镇和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属湿地类型、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77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753公顷、缓冲区面积1627公顷、实验区面积8390公顷。区域内主要湖泊有桃—阿海子(桃力庙—阿拉善湾)、侯家海子和阿颜布鲁海子。  相似文献   

7.
四川海子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样线法,调查海子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组成和群落结构,经调查确认保护区内有鸟类16目48科210种,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鸟类区系成分复杂,古北界种类略占优势。根据鸟类栖息地的生境类型,将保护区鸟类划分为5个群落。调查得知,不同群落的优势种、常见种有较大差异;同一群落类型的物种组成、数量、遇见频次的季节差异明显。运用Shannon Weinner指数计算各群落的多样性;采用E=H/Hmax。计算群落中各群落物种的均匀度;用百分率相似性数(index of percent similarity)对各群落做相似性比较。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鸟类群落结构与各群落类型内部的空间异质性程度密切相关,群落的空间结构越复杂,则物种多样性就越高;湿地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高,而高山灌丛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低;各群落类型百分比相似性指数均较低;鸟类群落结构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网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7月,为研究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采用样线调查方法,利用望远镜设备对保护区鸟类进行观察。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共观察到鸟类有76种5 140只,隶属于61属,32科,12目。雀形目的鸟类在种数上和个体数量上都占据的优势地位。水雉是其中最大的种群,占据了整个鸟类调查数量的20.6%。在居留型上组成上,留鸟和夏候鸟分别在种类数量上和个体数量上占据最高比例,各自占据的比例为61.8%和49.5%。网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为3.23,均匀性指数为0.75。在此次调查的6种不同的生境中,村庄的鸟类群落多样性最高,为3.01;均匀性方面,灌丛最高,为0.93。通过对各种生境鸟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分析,各指数都低于60%,这说明各种生境之间的鸟类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惠州市建成区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同时位于全球候鸟"东亚—澳大利亚"迁徒路线上中端位置,在全球候鸟保护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快速城市化发展加剧了湿地鸟类栖息地的破碎与萎缩,威胁着湿地鸟类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建成区湿地鸟类多样性保护,在建成区湿地鸟类资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利用GAP分析方法对湿地鸟类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热点区域进行了研究.结果 如下:(1)共调查记录到鸟类14目42科136种,有珍稀濒危物种12种;(2)建成区的北部和西部是鸟类丰富度最高区域,同时也是保护热点区域,在鸟类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地位.建议将尚未纳入自然保护地内鸟类丰富度高的热点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同时在北部和西部之间建立生态廊道,以实现对鸟类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0.
鸥形目(Lariformes)鸟类是湿地水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德阳市1983年以来,虽曾多次调查发现不少鸥形目鸟类,但该市的鸥形目鸟类资源不清。我们于2013~2016年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开展了德阳市野生生物资源多样性研究,对全市湿地区域内的鸥形目鸟类种类、分布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德阳市鸥形目鸟类资源多样性现状。截至2016年底止,德阳市先后发现了的19种鸥形目鸟类,隶属于2科9属,属于海洋性鸟类,多为旅鸟和候鸟,偶见迷鸟,其中95%为德阳新发现的鸥形目鸟类,除海鸥是德阳市1983年前有记载的外,其余18种均是1983年后发现的新纪录。其中:短尾贼鸥还为中国鸥形目鸟类增添了1个新种纪录;短尾贼鸥、黄脚银鸥、灰翅鸥、灰背鸥、细嘴鸥、小鸥、遗鸥、鸥嘴噪鸥刷新了四川鸥形目鸟类新纪录;小鸥、鸥嘴噪鸥为四川鸥形目鸟类增添两个新属纪录。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银鸥4种,中日保护协定水鸟6种,中澳保护协定水鸟3种;遗鸥还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限制贸易。该项研究填补了德阳市鸥形目鸟类资源多样性研究空白,并就保护德阳市鸥形目鸟类资源提出了3条相应的建议,为德阳市政府制定保护鸥形目鸟类及湿地水鸟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非越冬水鸟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4-9月,在不同的迁徙阶段首次在青海湖15个重要的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对水鸟的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水鸟72种,隶属于7目14科.此外发现16种新记录.青海湖水鸟春季迁徙高峰期在4月下旬.不同生境水鸟的多样性也不同,砂石海滩如鸬鹚岛和二郎剑的水鸟多样性在各季节都较低,可能是由于砂石生境中食物较少的缘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富锦国家湿地公园的轮虫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因子进行监测,了解湿地内轮虫的群落结构特征及水环境特征,并对湿地公园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2015年5—10月在富锦国家湿地公园设置11个采样点,使用浮游生物网于春、夏、秋季采集轮虫样品,显微镜下鉴定计数,并测定水样的理化指标,采用轮虫的指示种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及水体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水质。【结果】在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共采集到轮虫16属37种;春、夏、秋季共有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月形腔轮虫和月形单趾轮虫;丰度变化在52~264个·L-1之间,生物量变化在0.042 4~0.212 9 mg·L-1之间;在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在1.698~3.262之间,Wargalef指数变化在0.590~1.480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在0.583~0.927之间。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水体的平均营养状态指数在夏季最高,春季最低;在11个采样点中,平均营养状态指数最高的是沟渠进入公园入口的7号样点,各采样点平均值为51.08。【结论】基于对轮虫指示种、多样性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综合分析,富锦国家湿地公园的水质2015年处于中营养或轻度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3.
201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截距法和样带法对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目36科83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种,留鸟36种,夏候鸟22种,旅鸟1种,冬候鸟24种。湿地公园内鸟类时空分布差异性较大,时间分布上物种多样性依次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空间分布上居民及种植区物种数量较多,水域物种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14.
利用样线法对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鸟类资源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共记录到鸟类115种,隶属于13目36科,其中留鸟68种,夏候鸟25种,冬候鸟20种,旅鸟2种。鸟类多样性与群落特征随季节和生境变化而波动。受候鸟迁徙的影响,区域鸟类种类在春季最高,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对青海更尕海的水鸟季节动态进行调查,共记录到55种27416只水鸟,隶属于6目12科,雁鸭类水鸟最多,共统计到17055只,占水鸟总数的69.0%。10月水鸟数量最高,且与其余各月差异显著,而其余各月间没有显著差异。从鸟种数量而言,各月间均维持在21~29种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全年水鸟的种类数量比较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峰和低谷。在4月,由于雁鸭类水鸟刚刚抵达,而更尕海部分区域尚未融化,因此可供水鸟取食的区域较少,可能有水鸟死亡的现象发生;而在10月,雁鸭类水鸟数量急剧上升,大多都聚集在一起取食或休息。更尕海也是当地的主要牧场,家畜经常与野生水鸟混群并共用水域,使种间和种内禽流感病毒传播的概率增大,因此4月和10月是该湖禽流感防控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6.
2019年10—12月,采用样线法在广东三水云东海国家级湿地公园开展秋冬季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目28科56种,数量累计1875只.其中雀形目鸟类有18科40种,占鸟类总数量的83.25%,非雀形目有10科16种,占鸟类总数量的16.75%.在居留类型中,鸟类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留鸟、冬候鸟、夏候鸟、旅鸟.鸟类...  相似文献   

17.
拉市海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重要的候鸟越冬栖息地之一,针对其整体环境整治问题,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还存在退化沼泽湿地急需修复、退养鱼塘急需生态修复、入湖河道急需治理等问题,基于此,提出退化沼泽湿地、退塘还湿、入湖河段生态修复以及破碎化湖滨带治理、外来物种防控等生态修复方案。通过湿地生态修复,湿地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候鸟栖息地、食源地得到修复,湿地植被和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湿地景观得到优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采用线路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对金银湖水乌的种类、数量以及栖息环境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水鸟37种,隶属于7目11科。其中冬候鸟20种,夏候鸟11种,留鸟4种。分析结果认为,近2年金银湖水鸟多样性有显著性增加,滩涂和亮水水域2种生境为金银湖水鸟主栖息地.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继续开展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对湖区水位进行调控,加强监管,停止对湿地蚕食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城市鸟类及蜂蝶类群落结构多样性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了解城市园林绿地食源树种的应用,探讨食源树种的生态特性及其景观特征。【方法】调查了广州市12处城市绿地食源树种的应用,观察鸟类及蜂蝶类的取食情况,记录绿地中食源树种的种类、应用频次、配置方式及生长状况,归纳分析食源树种群落构成、观赏特性、生态性等。【结果】广州园林绿地常见食源树种有23科33属45种,其中鸟类食源树种25种,蜂蝶类食源树种20种,以桃金娘科、桑科、大戟科为主,并以乡土种为主、外来驯化种为辅;食源树种的观赏与被取食时间主要集中于春夏季(31种),秋冬季的相对较少(16种)。【结论】广州市绿地的食源树种资源丰富,约300种,但常见鸟类及蜂蝶类食源树种仅占18%,结合良好适应性、抗逆性、取食性、观赏性,归纳出20种优势乡土食源树种;同时对食源树种群落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在兼顾食源树种的观赏性与生态性的基础上,设计出6组可在广州城市园林绿地推广应用的生态配置群落,采用树种混交与立体复合栽植的形式,乔、灌、草结合,形成丰富的水平与垂直植物群落结构,提高绿地生境异质性,增加食源树种的数量及丰富度,提供丰富稳定的食物来源,为鸟类及蜂蝶类提供多样的稳定栖息地。研究结果将对城市园林绿地食源树种的合理选择与科学配置应用,以及营造鸟类及蜂蝶类昆虫生态景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可持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洞庭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泊湿地,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由3个国际重要湿地组成的湖泊。文章分析了南洞庭湖湿地的形成原因及演替规律,研究了其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评价了动物栖息地、植物基因库、生态改善、湿地生产、科教基地、旅游度假等湿地功能,指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湖泊面积缩小、湿地功能衰退、动物种群衰减、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加剧,提出扩大湖泊面积、重视湿地资源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湿地生态农业、加快湿地污染治理的南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