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边坡变形监测是水利工程安全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工程测量中大量使用的光学经纬仪已逐渐被电子全站仪所取代。其中,TCA2003电子全站仪以其先进的性能使用户方便快捷地获取变形观测数据,及时准确的进行监测预报,所以,很多单位以此开发自动监测系统。文章探讨了基于TCA2003全站仪的通用变形监测系统,及其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对于监测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露天矿山边坡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露天矿变形监测的重要性,以及变形监测的任务、内容、常用的观测方法与手段,并结合贵州锦丰矿业边坡实例探讨了边坡滑坡预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软土地基侧向位移对现场沉降监测值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软土地基分层沉降管侧向位移对现场沉降监测值的影响,提出利用沉降管侧向位移数据对现场沉降监测值的修正方法,并用该方法对依托工程现场沉降监测值进行修正后,采用双曲线法预测软土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将其结果与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到的理论最终沉降值做对比分析,得出利用沉降管侧向位移数据对现场沉降监测值加以修正,可提高现场沉降监测值的精度并使得由已测沉降预测的最终沉降量与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到的最终沉降量更为接近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地铁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地层产生扰动,可能引起地表及周边建筑物变形或沉降,危及基坑及附近建筑物安全,因此,必须进行监测。文章结合地铁隧道施工的实际,对地铁工程施工中地面及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与控制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5.
基于强度折减理论,结合某在建高速公路重点试验路段填石路堤有无码砌边坡,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计算其水平位移变形值和边坡稳定性系数,结合现场边坡变形监测数据监测填石路堤的长期性能。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随着测绘仪器及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的变形监测大多采用GNSS静态测量法、高精度全站仪极坐标法、导线测量法获取位移点的坐标。针对边坡倾向或基坑侧壁不平行于施工坐标系轴向的监测点,不能直接获得该点在滑动方向上的水平位移偏移量,推导了一种针对不规则的弯曲边坡、与施工坐标系轴向成任意角度的边坡或基坑侧壁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市奉节县安坪新镇麻柳坡-藕塘滑坡情况的调查分析,确定了对滑坡变形的监测方案.采取滑坡地表变形监测、滑坡深部变形监测和滑坡裂缝监测的立体监测,及时地掌握了滑坡变形的动态,为滑坡治理工作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作经验,在保持既有的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堤边坡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对高路堤边坡失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加固方案,以确保路面结构的加固。  相似文献   

9.
浅谈不良地质地段路基病害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不良地质地段路基病害的综合治理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闫世成众所周知,路基在水、风、冰冻等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经常发生变形和破坏,例如:边坡的表土剥落,形成冲沟,土体滑坍沉降及翻浆、冰湖等等,为保证路基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必须因地制宜的对不良地质地段...  相似文献   

10.
沉降监测为信息化工程施工和优化施工设计提供依据,沉降监测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质量。以哈尔滨群力第一大道及雨污水泵站地基沉陷区沉降监测为例,详细介绍了地基沉陷区监测项目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了云平台架构、大数据分析、云部署、存储架构以及云平台功能等设计,实现了省、市、县三级一体化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警,有效地提高了湖北森林防火管理水平和监测效率,解决了当前全省各地市州县森林防火平台各自为政、多地部署、维护困难、预警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为管理部门森林防火决策提供了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要对云南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及时、准确的现状调查和动态监测 ,其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遥感技术。我国 1999年 10月 14日发射成功的资源 1号卫星 (ZY - 1)分辨率高 ,信息量丰富 ,适于省 (市 )级国土资源综合调查 ,也适于县级国土规划 ,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石漠化、植被盖度等方面进行现状调查 ,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动态变化监测 ,对云南的退耕还林 (草 )工程、“天保”工程等 ,掌握其进展及成效均可采用遥感技术  相似文献   

13.
结合动态监测技术及林业生产调查探讨开展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可行性,并进行了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设计.建设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涉及到2个关键技术,即小班信息更新技术与更新验证调查技术.结合吉林省和龙市二类调查与历年森林经营措施资源,完成了2个林场小班信息的更新.  相似文献   

14.
基于3S和Web技术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和管理系统是一项集3S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等多项现代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本文对此系统的体系结构做了阐述,并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建立此系统所需要的若干关键技术,如数字化采集系统、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遥感数据的处理技术、海量数据存贮技术、基于WebGIS的基础数据库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等技术,为实现该系统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5.
碳汇林的营造与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及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结合项目实施经营目的,江夏区碳汇林全部定位为生态林,设计项目有造林密度、混交方式、混交比例、主要树种、伴生树种、整地方式、造林时间、幼林抚育等因子及7种造林栽植模式,并采用GPS固定样地的方法定期测量和监测相关碳库碳贮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森林的碳汇功能对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森林碳汇的计量和监测方法备受关注, 其中应用遥感方法对森林地上部分碳汇进行监测计量已经成为目前林业遥感的热点。文中基于光学遥感、微波雷达和激光雷达3种常用的遥感数据源综述了国外森林地上部分碳汇遥感监测的主要方法, 并讨论了这些监测方法的精度和不确定性。得出:1)基于光学遥感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法在森林地上部分碳汇估算中应用最为广泛, 人工神经网络法具有更高的估算精度; 2)微波雷达系统能够穿透云层, 可用于多云地区森林地上部分碳汇的估算; 3)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估算结果是三者中精度最高的, 可用于高生物量地区森林地上部分碳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采用搭建AE信号采集平台,8∶00-23∶00内1h监测1次(其中测定0.5h、休息0.5h)、循环监测采集数据,利用matlab软件、傅里叶变换法等处理信号、绘图噪声频谱图等方法,探索研究了基于声发射技术的蛀干害虫幼虫活动规律研究可行性和杨木蛀干害虫小蠹幼虫活动规律,结果为本研究建立的系统能实现对杨树幼虫声音信号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杨树小蠹幼虫声音信号主频主要集中于64.0K^65.5KHz频段内;测量时间段内,杨树小蠹幼虫最活跃时间段在20∶00-21∶00。  相似文献   

18.
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与监测,是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和森林认证的基础工作。探讨了森林经营单位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标准和方法,提出了可行的监测体系。通过珲春林业有限公司的试点,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可为东北地区森林经营单位的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和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就当前我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信息资源呈现多源性、多样性、多态性、多粒度、异构性等特征,致使信息资源横向不能共享,纵向不能贯通,形成信息孤岛等问题,在阐明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信息资源整合目标、任务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别建立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决策分析系统和业务分析处理系统的基本思路,并按照数据仓库的理念,初步构建了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信息资源整合的总体架构和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