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山东省作为旅游大省,在立项培育建设的特色小镇中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占比达到50%以上。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针对在旅游特色小镇创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模式趋同、特色不鲜明、绿色发展理念淡漠、生态环境破坏、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针对在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出了旅游特色小镇绿色发展策略,以助推山东省旅游特色小镇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德阳市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历经了初期发展、优势发展、地震下滑、近期高发的过程,已经逐渐成为部分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方式,德阳市乡村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到2015年底止,德阳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20.64亿元,同比增长30.26%,国内外游客1 843.93万人次,同比增长6.24%。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 253.87万人,占游客总量的68%;乡村旅游收入50.67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42%。但是,德阳市乡村旅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德阳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提出推进德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德阳市人民政府制定德阳市乡村旅游规划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李晶晶 《绿色科技》2020,(3):209-210,216
指出了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绚烂多姿,纳西族、摩梭人、傈僳族等各具特色的饮食、民族服饰、民俗活动、传统节日等都是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目前丽江乡村旅游总体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旅游产品单一、商业化严重等问题,乡村旅游发展处在亚健康状态。通过分析丽江乡村旅游现状存在问题,结合游客参与周边乡村旅游意愿,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该文首先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探讨了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和发展现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暴露出的一系列弊端,在对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并指出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无序开发、规划滞后等造成旅游资源破坏的问题日益突出,以磐安县维新乡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为例,探索了在旅游开发中如何通过空间结构规划的引导,实现旅游资源合理组织和旅游项目的有序开发,以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和乡村旅游发展层次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关理论,通过对浙江八都岕"古银杏长廊"的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其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以期探讨有关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并提供引导。  相似文献   

7.
桂林的乡村旅游发展走在了同业前列,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运SWOT分析方法,对桂林周边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提出了桂林周边乡村旅游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策略和措施,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需要,乡村旅游作为新兴旅游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此背景下,以山东省沂南县为例,结合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从资源开发、产业模式角度探析了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生态化、多元化、全民化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推动沂南县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已经进入了"科学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新常态发展阶段。以南京代表性乡村旅游景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系统化的评价因子及模型,梳理了村落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宜于南京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型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吉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吉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分析和劣势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促进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以及在改变乡村贫困落后面貌中的巨大作用引起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将发展乡村旅游确定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简析,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全域旅游视角下环万绿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提出广东河源环万绿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构想,探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内外部影响因素。通过实地与二手资料调查和分析,指出环万绿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存在问题及发展机会。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IFE(内环境)和EFE(外环境)矩阵分析法对环万绿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内部环境评价得分2. 6,外部环境评价得分2. 9,内外部评价得分都高于2. 5,表明环万绿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大于弊。说明环万绿湖地区非常适合开展乡村旅游,但是在开发过程中要积极发挥资源优势,融入全域旅游理念,突破门票经济,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以山东省肥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对象,对其发展的主导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将"文化灌注"作为其发展的关键,走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之路,降低投资风险,同时找准目标市场,构建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接待系统,推动肥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值得旅游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加大,对绿色生态美丽乡村生活的追求成为城市居民的一大时尚,乡村游成为市民短线出游的首要选择。乡村旅游作为天水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全域旅游的视角,对天水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天水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乡村旅游是一种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断发展的新兴的旅游模式。在调研泰州市溱潼镇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探究了溱潼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产业文化优势、交通优势及5A景区优势。从科学规划景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打造特色品牌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的路径,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溱潼镇的乡村旅游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旅游服务业是涪陵发展的"短板",作为朝阳产业的乡村旅游发展也才刚刚起步。为了扬长克短,涪陵区委党校成立课题组,立足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探索了适宜于该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有资源、人文和政策三个方面优势,但也存在四方面问题。为此,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应该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乡村景点串联成线,注重品牌营销化,同时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进而推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开发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乡村文化,以乡村文化为核心是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新的增长点。论文引入文化的三分法,把乡村旅游文化的内涵界定为乡村物质文化、乡村制度文化和乡村精神文化3个层次,并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中可利用的3个层次的文化素材的具体内容。同时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与保护乡村文化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其发展策略应引起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试论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本质属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乡村旅游近年来备受青睐,但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对其理论研究也刚刚开始。本文从资源、市场、产品和效益4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特点;比较了乡村旅游与一般景区旅游在诸多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乡村文化,并从乡村景观、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的消费和需求3个方面加以说明,以期对丰富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和指导乡村旅游的开发实践有所帮助和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