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了汽车喷漆废气VOCs处理的几种处理技术,以及其发展历程、适用范围、各自的特点及应用前景等。指出了因汽车行业的喷漆废气的典型特点是风量大、浓度偏低,"沸石浓缩转轮吸附/脱附+催化燃烧"适用于小轿车喷漆废气VOCs处理;"活性炭吸附/脱附+溶剂回收"适用于厢式货运车喷漆废气处理;生物降解处理技术更适用于客车喷漆废气处理,因客车的生产工艺有别于轿车和厢式货运等车型,客车喷漆的废气量更大、浓度更低,使用其它处理方式的建造成本、运行成本都将极高,且占地面积很大。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气体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并对人体具有毒害性,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吸附法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理和回收低浓度VOCs的方法。超高交联吸附树脂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工合成聚合物材料,具有物理化学性质稳定、表面基团和孔结构可调、容易脱附等特点,近年来已被当作活性炭的替代物用于治理和回收气体中VOCs。探讨了这种特种吸附材料的物理性能及吸附性能,阐明了这种VOCs回收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目前我国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VOCs包括烃、醛、醇、醚、酮、酯、羧酸等。活性炭吸附VOCs已成为目前的主要环保技术,然而,在活性炭吸附VOCs过程中,由于吸附热的产生容易导致活性炭床层温度升高,从而引发活性炭床层起火是重大安全隐患。因此,本文从活性炭的结构、性质,吸附操作方式和条件,以及VOCs组分等方面,具体综述和分析活性炭的生产原料、制备方法和后处理过程等影响活性炭着火点的主要因素,以及气流的湿度、氧气含量等性质,气体流速、活性炭床层厚度、吸附工况等吸附工艺对活性炭床层温升产生的影响,为系统掌握和评价活性炭在气相吸附过程中应用安全性提供了参考。在此基础上,针对活性炭吸附床吸附净化含VOCs废气的安全使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最后,指出了在该领域还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VOCs联合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吸附浓缩-催化氧化技术、吸附浓缩-冷凝技术、吸附-光催化技术、吸附-吸收技术和等离子体-光催化技术,总结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工艺特点、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VOCs废气的生成量增多,这些废气不仅会造成大气污染,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基于此,介绍了VOCs废气的治理现状,探讨了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在VOCs废气处理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VOCs废气处理的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汽车维修行业喷漆废气VOCs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会污染大气环境,对使用活性炭吸附设备和使用光催化氧化设备处理喷漆废气VOCs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光催化氧化设备处理喷漆废气VOCs综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以椰壳活性炭(AC)和硝酸氧化改性的活性炭(AC-O)作为吸附剂,选择了具有不同极性和分子大小的烷烃、芳烃、醇和酮等11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作为吸附质,分析了这些VOCs在活性炭固定床上随脱附温度升高的脱附曲线,研究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活性炭上的真空脱附规律。结果表明:与其它的脱附方法相比,VOCs在活性炭上的真空脱附具有脱附温度低、脱附率高(能达到99%以上)、活性炭的重复利用次数多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很好发展潜力的VOCs回收方法。同时,对于化学结构类似的VOCs吸附质,沸点越低则越易于在活性炭上脱附;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对甲醇和乙醇的脱附影响显著,但对其它VOCs吸附质的脱附影响较小。活性炭的非极性表面非常有利于醇类有机蒸气分子的脱附,硝酸氧化改性则显著降低了醇类分子的脱附率。此外,在活性炭的重复利用过程中,甲醇和乙醇的羟基能与活性炭表面的羧基相互作用,导致活性炭表面羧基在较高温度脱附时发生脱除或转变成内酯基形式,有利于活性炭的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环境污染的首要成分,这类有机物对于人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是环境治理的主要对象之一。主要分析了固定污染源VOCs废气的主要特点,阐述了废气处理现状,提出了针对固定污染源VOCs废气的有效治理措施,可为固定污染源VOCs废气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浚卿  田媛  刘卓  李科 《绿色科技》2014,(4):196-199
探讨了北京市城区2环、3环、4环、5环及其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共16个采样点大气可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量。在测定过程中采用了静态吸附法进行采样,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仪/质谱仪(TDS—GC/MS)联用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测定,选择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每个采样点都检测出有害化合物,包括乙醛、氯仿等;从大气V0(?s的释放总量来比较.南边和4环释放量分别最大;东边VOCs释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呼家楼〉广播学院〉青年路〉朝阳门;南边VOCs释放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大生庄〉大红门桥〉永定门〉木樨园桥;西边VOCs释放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航天桥〉晋元桥〉阜成门〉定慧桥;北边VOCs释放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安华桥〉北辰桥〉鼓楼大街〉天辰桥;在2环、4环及5环内,南边大气VOCs释放量相对最大;在3环内,北边大气VOCs释放量相对最大。  相似文献   

10.
模拟室内环境,采用吸附管捕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不同基材制备家具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测试,并分析主要挥发物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基材制备家具VOCs释放的浓度下降,种类减少;同一容积环境内,家具承载量越大,TVOC释放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塑料行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包括造粒、注塑、喷涂、印刷等工序,由于使用了助剂、涂料、油墨、稀释剂等挥发性有机溶剂,故塑料生产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的重要行业之一。采用工艺调研及资料调查的方式,探讨了塑料行业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对VOCs排放的影响,分析理清了塑料行业的VOCs产生环节,对于获取塑料行业VOCs化学组分成分谱,有针对性实施VOCs污染防治,提供工作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古鸣  吴静霞  龚青  武博 《林产工业》2019,46(7):30-34
对国内外建材及家具中VOCs检测标准、木家具中VOCs的来源和组分、木家具表面VOCs典型释放源、VOCs气体采集方法、VOCs的现场快速分析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木家具VOCs现场快速检测方法,这对于提升家具产品环保质量,回应和解决社会民生关切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和灰霾天气的产生,而且吸入会对人身体产生危害。VOCs的来源广、组成复杂,不同来源的VOCs采样要求各异,尤其对工业VOCs监测还没有标准方法。阐述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产生与危害,分析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现行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提出了VOCs监测重点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人造板VOCs检测方法与限量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OCs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 260℃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本文介绍了人造板VOCs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人造板VOCs的来源主要是胶粘剂、表面加工过程、染色过程以及木材本身含有,并综述了国内外人造板VOCs的检测方法和限量规定.  相似文献   

15.
侧柏春季挥发物浓度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动态顶空吸附采集法对侧柏春季释放的挥发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进行采集,同时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仪测定其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分析了侧柏春季挥发物的主要成分、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侧柏挥发物成分包括9类106种,主要挥发物成分是萜烯类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内外关于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研究的调查,阐述了环境空气中VOCs排放源以及来源解析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源最重要的排放物是异戊二烯和单萜烯;交通运输是全球最大的VOCs人为排放源,溶剂使用是第二大排放源;通过交通干道研究、隧道研究、实验室转鼓和台架实验研究,掌握了机动车不同车型尾气的VOCs组成特征;运用cMB和PMF模型得出VOCs的主要排放源有机动车尾气、燃料挥发(LPG、NG和汽油)、石油化工和涂料/溶剂的使用等,为进一步开展VOCs源解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 OCs)光化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雷燕  赵明  李岩  陈长虹 《绿色科技》2013,(11):178-182
指出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对流层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等二次污染的重要前体物,其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常采用羟基(OH)消耗速率和臭氧生成潜势(OFP)表征VOCs的大气反应活性,VOCs的关键活性组分主要有芳香烃中的二甲苯、甲苯、乙苯以及C2到C5的烯烃;采用FAC估算法和有机碳/元素碳(OC/EC)比值法来估算 VOCs对SOA生成的贡献,SOA的主要前体物有萜烯和芳香烃;采用VOCs/NOX 比值定性分析大气中O3浓度与NOX 和VOCs的关系,国内外城市O3的生成对VOCs和NOX 浓度的变化敏感性不一致。基于国内外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 )光化学行为的研究动态,阐述了环境空气中VOCs的大气反应活性、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的生成贡献以及与NOX 、O3的关系,为VOCs、细粒子以及O3污染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造板有机挥发物(VOCs)释放的影响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室内主要装饰、家具制作、建筑使用的人造板从原料到加工,直到使用过程都会有不同程度VOCs的挥发,其中成分比例较大的有甲醛、萜类、酮类及苯系物等。居住环境内部人造板释放出的VOCs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笔者系统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人造板VOCs释放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其中包括:人造板VOCs的来源,人造板VOCs的释放对室内空气质量(IAO)的影响,人造板VOCs的采集检测方法,国内外相关机构研究取得的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述了国内相关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液体标样注入、采样管先连续后间隔采样、自动热脱附仪(ATD)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数据拟合积分计算等方法和技术,建立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环境测试舱(简称VOCs舱)对8种VOCs(甲苯、乙烯基环己烯、对二甲苯、苯乙烯、2-乙基己醇、萘、4-苯基环己烯和正十二烷)的回收率测试方法。对比两台VOCs舱回收率的测试结果发现,对小分子化合物的回收率数据基本一致,均在83%~99%之间;但对大分子化合物的回收率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建议尽早开展制定VOCs舱回收率的测试标准。甲醛测试舱(简称甲醛舱)对8种VOCs的回收率测试结果远低于VOCs舱,尤其是萘和4-苯基环己烯,其回收率小于11%,建议在采用改造甲醛舱进行VOCs测试时多关注甲醛舱对于VOCs回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清单的建立方法和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分析了我国基于排放清单的VOCs排放量及排放特征,提出了加强本地化VOCs排放清单的研究,以及因地制宜地采取VOCs污染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