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别测定紫梗籽银桂种子发育过程中胚和胚乳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探讨该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紫梗籽银桂种子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其种子发育过程不同时期胚和胚乳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结果]紫梗籽银桂种子发育过程中胚的GA3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ABA含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IAA、ZR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GA3/ABA比值不断下降,IAA/ABA、ZR/ABA的比值先下降后上升,胚中GA3/ABA比值的变化幅度大于IAA/ABA、ZR/ABA的比值变化;胚乳中GA3、IAA、ZR含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AB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并保持平稳的趋势;GA3/ABA、IAA/ABA、ZR/ABA3个比值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胚乳中GA3/ABA比值的变化幅度大于IAA/ABA、ZR/ABA的比值变化。[结论]紫梗籽银桂种子发育过程中胚和胚乳...  相似文献   

2.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油茶组培苗第1、5、8代继代苗和实生苗在移栽培育前3个月中IAA、GA3、ZR和ABA 4种植物主要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组培苗与实生苗各器官中GA3、ABA和IAA含量分布趋势一致,只有内源ZR分布水平有差异。组培苗刚移栽时各器官中IAA、GA3、ZR含量都远高于实生苗,而ABA则低于实生苗;移栽1个月后,组培苗各器官中IAA、GA3、ZR含量骤然下降;此后继续培养的2个月中,组培苗各器官激素水平略有回升或维持平稳,但都略高于实生苗。移栽后,实生苗和组培苗叶片组织中ABA/GA3(K值)和ABA/(GA3+IAA+ZR)比值变化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组培苗K值降低幅度大于实生苗,移栽培养3个月后K值与实生苗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喷施不同外源激素,研究其对灵武长枣果实主要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以提高灵武长枣的品质,为灵武长枣提质增效栽培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6年生灵武长枣为研究对象,在枣树坐果以后分别喷施脱落酸(ABA100 mg/L)、乙烯(ETH100 mg/L)、赤霉素(GA330 mg/L)、茉莉酸甲酯(Me JA50 mg/L)、生长素(IAA100 mg/L)水溶液,调查分析喷施外源激素对灵武长枣果实的色泽、大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喷施不同外源激素对灵武长枣果实的主要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有不同影响。1)喷施外源激素GA3、ABA、IAA后,果实风味变得更甜,其中喷施GA3后果实蔗糖含量提高3.41%,喷施ABA后,果实葡萄糖含量提高7.03%;喷施ETH后果实果糖含量提高17.15%。喷施外源激素GA3、ABA、IAA、MeJA可降低灵武长枣果实有机酸的含量,其中喷施MeJA后果实有机酸含量降低46.80%。2)喷施ABA后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1.44%;喷施ETH后果皮中花青苷含...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中国沙棘内源激素对平茬措施的响应规律,采用单因素回归设计,进行留桩高度为0cm、10cm、20cm 3个水平的平茬试验,以不平茬为对照,分析其内源激素含量、比值与平茬时间及平茬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平茬提高了萌蘖期的GA_3、ZR、IAA含量,以及整个萌蘖出生、生长过程中的GA_3/ABA、ZR/ABA、IAA/ABA比值,降低了ABA含量。而且,萌蘖出生、生长过程与GA_3/ABA、ZR/ABA、IAA/ABA比值的变化趋势一致,与AB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萌蘖出生高峰及萌蘖第一次生长高峰与萌蘖初期GA_3、ZR、IAA含量的提高吻合。由此可知,萌蘖的出生、生长过程与平茬后的内源激素含量、比值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尤其是GA_3/ABA、ZR/ABA、IAA/ABA比值的提高具有更加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广东怀集、阳春、信宜、封开4个不同种源米老排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以KH2PO4作为Hoagland营养液磷源,研究分析了供磷水平对不同种源米老排苗木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1 mmol·L-1KH2PO4处理下,供磷水平越低,苗木生长生理受到的低磷胁迫伤害越显著。其中,以0.1 mmol·L-1KH2PO4处理下苗木高径增量、主根长、侧根数、新叶发生率最小,根冠比最大,叶片叶绿体、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最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最高。种源不同,对供磷水平的响应也不同。在1 mmol·L-1KH2PO4处理下,以封开种源生长生理表现最佳,而在0.1 mmol·L-1KH2PO4处理下,以阳春种源生长生理表现最好。以苗高增...  相似文献   

6.
以南京椴嫩枝插穗为研究对象,采用1 000 mg·kg-1 IBA粉剂处理插穗基部,对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皮部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含量以及IAA/ABA和IAA/ZR比值进行动态测定,探究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植物激素变化特点及其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IBA处理可以显著促进南京椴嫩枝插穗生根,生根率接近67%;其生根过程可划分为愈伤组织形成期、根原基诱导期、不定根形成期和不定根生长期,各自对应时间约为10 d。2)IBA处理可以提高嫩枝插穗中IAA含量,IAA对于根原基的诱导和不定根的发生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作用,其含量升高有利于生根;GA3含量增加有利于根原基形成,而低水平GA3则更有利于不定根的生长;ABA和ZR含量升高不利于插穗生根,对于根原基的诱导和不定根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IAA、ABA在插穗根原基诱导和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具有相互协调作用,IAA/ABA可作为衡量南京椴嫩枝扦插生根能力的指标。3)外源IBA处理可以促进插穗内IAA含量升高,调节ABA、ZR、GA3含量降低,促使IAA/ABA在诱导生根期快速增大,通过相关激素的调控,使插穗向有利于促进生根的生理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氮磷钾(NPK)配比施肥对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筛选NPK施肥的最佳配方,以交趾黄檀一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开展3因子4水平配方施肥盆栽试验,比较不同处理下交趾黄檀幼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配比氮、磷和钾肥对苗高和茎、叶、总生物量的影响差异性极显著或显著,但对主根长、根表面积、一级侧根数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氮肥和磷肥对地径、根直径、叶面积、根生物量的影响差异性极显著或显著;磷对苗高、地径,茎和叶生物量、叶面积、主根长、根表面积、一级侧根数量的影响大于氮和钾;磷和氮对高径比、根直径的影响程度相当且均大于钾;氮对根生物量、总生物量的影响程度大于磷和钾。根据主成分分析和苗木质量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可知, T6(N2P2K2)、 T7(N2P3K2)、 T10(N2P2K3)、 T11(N...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花授粉与异花授粉后蓝莓花柱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及生长类激素与抑制类激素的比值的差异情况,为研究其自交不亲和性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兔眼蓝莓品种‘杰兔’为研究对象,异花授粉的花粉分别来源于兔眼蓝莓品种‘灿烂’和‘粉蓝’,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了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后不同时间的‘杰兔’花柱中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玉米素(ZT)和腐胺(Put)、精胺(Spm)和尸胺(Cad)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内源激素含量比值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对‘杰兔’的坐果率与其花柱中各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其比值和多胺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杰兔’的坐果率,自花授粉的显著低于异花授粉的。‘杰兔’花柱中IAA、GA3和ZT这3种激素和Put的含量,自花授粉的均显著低于异花授粉的;而其花柱中ABA的含量,自花授粉的却显著高于异花授粉的;‘杰兔’花柱中的ABA/GA3和ABA/ZT之值,自花授粉的均显著高于异花授粉的,而其IAA/ABA和(IAA+GA<...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桐子结实大小年现象的发生与其不同类别枝条上的叶片、芽(包括无果枝的花芽与有果枝的叶芽)和果实中各种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为人工调控山桐子大小年现象的发生及其良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成都种源的无大小年、不完全大小年、完全大小年等3种结实类型的山桐子为试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了果实膨大期、油脂积累期、花芽分化初期和果实成熟期的有果类与无果类枝条上的叶片、芽和果实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等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1)3种结实类型山桐子不同类别枝条上的叶片、芽和果实中的IAA含量均先降后升,且三者间IAA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IAA与山桐子花芽分化有关,但与结实大小年无关。2)3种结实类型山桐子不同类别枝条上的叶片、芽和果实中的GA3含量均持续升高;完全大小年类山桐子不同器官中的GA3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结实类型的,且其无果枝叶片、芽中的GA3在果实成熟期的含量均最高,分别是411.69和355.38μg·g<...  相似文献   

10.
乙烯利和多效唑对簕杜鹃生长开花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外源激素乙烯利和多效唑对簕杜鹃观赏性状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植株开花过程与生理生化特性的相关性,为实际生产中簕杜鹃的花期调控、提高开花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对植株分别叶面喷施25、50、75、100、125 mg·L~(-1)的乙烯利及100、300、500、700、900 mg·L~(-1)的多效唑,以喷清水为对照(CK)。2016年8月23日开始第1次处理,每隔10天喷施1次,共喷施3次。观察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观赏性状的变化,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植株生长开花过程中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花芽分化初期,较低的IAA、GA_3以及较高的ABA、ZR有利于植物开展花芽分化;分化后期,高水平的IAA、相对稳定的GA_3以及较低的ABA、ZR对花各部位的发育有益。形态分化初期,总氮含量较低,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较高能够促进植株开花。75 mg·L~(-1)乙烯利使ABA/IAA、ABA/GA_3、ZR/IAA、ZR/GA_3比值明显升高,叶片总氮含量降低,促进分化初期C/N比值,同时增加植株花枝数、花朵数,使植株花期起始时间提早5天,总时长较对照延长7天;多效唑100 mg·L~(-1)抑制ABA/IAA、ABA/GA_3、ZR/IAA、ZR/GA_3比值及总氮水平,使植株花期起始时间延后1天,末花期不变。【结论】75 mg·L~(-1)乙烯利处理对植株花枝数、花朵数、始花期及开花总时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产栽培中可依据此结论进行植株的促进栽培;而多效唑处理对簕杜鹃生长开花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生根率和成活率的影响,探讨金叶银杏的生根机制,为金叶银杏苗木扦插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通过NAA和IBA处理金叶银杏硬枝插穗,检测它们对插穗的生根状态、生根指标及IBA对扦插过程中插穗皮部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激素含量的影响,探究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繁殖技术和生根机理。【结果】1)金叶银杏插穗愈伤组织诱导期和形成期、不定根发生期和形成期分别在插后的20~26、26~42、42~53、53~79 d。2)800 mg·L^-1 IBA和400 mg·L^-1 NAA+400 mg·L^-1IBA(混合)处理的插穗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出现期及生根率与根数都较其他相应处理的效果好,其中生根率分别达64.4%和51.1%;不定根数分别达8.6条和9.3条。3)插穗生根过程中(500 mg·L^-1 IBA处理)基部韧皮部的SOD、PPO活性在插后40、60 d达到高峰,均比对照提前20 d达到峰值;插穗的POD活性出现上升-下降-升高的趋势,插穗可溶性糖也出现升高-下降-升高的趋势,但时间点不一致;而淀粉的含量出现下降-上升的趋势。4)生根期间插穗基部韧皮部的IAA含量出现了2个峰值和一个谷值;而ZR含量在第40天达到峰值后下降;G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ABA含量在插后的前期高后期低,且值都低于同期对照。IAA/ABA比值在插后的第40天(愈伤组织形成期)达到谷底,后又上升(不定根形成期)。IAA/GA在插后的40~60 d内快速上升,80 d后又开始大幅下降;IAA/ZR值在扦插愈伤组织形成期(40 d)呈下降趋势,到60 d时(不定根发生期)又急剧上升到峰值。【结论】高活性的SOD和POD有利于插穗初期愈伤组织的形成(40 d),高活性的POD与PPO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60 d)。较高的IAA含量是保证愈伤组织形成(20~40 d)的必要条件,不定根形成期(60 d)需要较高的IAA/ZR、IAA/ABA、IAA/GA比值。本研究为金叶银杏扦插繁殖技术和生根机理的研究及金叶银杏苗木的快速繁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外源GA3对油茶开花过程中花器官内源激素及坐果率的影响,分析油茶花器官内源激素与坐果率的相关性,探究促进油茶坐果的最佳外源GA3浓度,为油茶高产栽培和科学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9年生‘长林4号’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植株叶面分别喷施100、200、300、400、500mg·L^-1外源GA3,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析不同浓度外源GA3对油茶花器官内源激素及坐果率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在试验水平范围内,喷施低浓度外源GA3有利于提高油茶坐果率,最佳喷施浓度为66.69mg·L^-1喷施低浓度的外源GA3使油茶雌蕊内源ABA含量降低,雄蕊AB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雌雄蕊ZR、GA3含量升高,雌雄蕊IAA含量先降低后升髙;初萎时期雌蕊ABA与坐果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在试验水平范围内,提高油茶坐果率的外源GA3最佳喷施浓度为66.69 mg·L^-1,喷施低浓度外源GA3可能通过调节油茶花器官内源ZR、IAA、ABA、GA3含量来影响其ABA含量,进而影响油茶坐果率。  相似文献   

13.
蓖麻叶片内源激素变化对主花序开花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蓖麻叶片中的内源激素对其主花序开花结实的影响情况,以蓖麻良种湘蓖1号为试验材料,测定了蓖麻主花序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内源激素IAA、ABA、GA_3、ZR的含量,分析了主花序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主花序开花结实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IAA含量与雌花序长、雌花序比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ABA含量与雌花序长、果穗长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含油率间呈显著负相关;GA_3含量与果穗长呈正相关,ABA/IAA与雌花序长呈显著正相关,而ABA/(IAA+GA_3+ZR)与千粒质量和含油率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这一分析结果说明,内源激素ABA和IAA的含量及ABA/IAA的平衡状态对主花序花性分化均起重要作用,GA_3和ABA的含量及ABA/(IAA+GA_3+ZR)的平衡状态主要影响主花序的结实,文中建议,在蓖麻生产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性盐NaCl、碱性盐Na2CO3及混合盐碱(NaCl∶ Na2CO3=1∶1)设置3种盐碱胁迫处理,研究平欧杂种榛“辽榛3号”在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盐碱胁迫下生长指标及内源激素的变化,分析各内源激素与生长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种盐碱胁迫对平欧杂种榛株高、新梢长度及叶片数净生长量、地上部生物量、总生物量抑制作用明显,且NaCl胁迫>混合盐碱胁迫>Na2CO3胁迫,而各处理根冠比显著增加;低浓度盐碱胁迫对地径有明显的增粗效应,在50、100 mmol·L-1 Na2CO3胁迫下,地下部生物量显著增加;此外,NaCl胁迫还显著降低了平欧杂种榛叶片含水量.3种胁迫条件下,平欧杂种榛叶片的ABA含量明显增加,且(GA+ IAA+ ZR)/ABA比值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同时发现Na2CO3胁迫下ABA积累更快,且与胁迫浓度无关,而NaCl胁迫下ABA含量与胁迫浓度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GA+ IAA+ZR)/ABA比值与株高、新梢长度、新梢叶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根冠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由上可知,平欧杂种榛在中性盐下的生长指标受抑制程度大于碱性盐和混合盐碱,不同盐碱胁迫下内源激素响应特征也存在差异,表明平欧杂种榛对Na2CO3的耐受力高于NaCl.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幼苗顶芽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冰  于涛 《林业科技》2005,30(4):8-10
对落叶松幼苗项芽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吲哚乙酸(IAA)、赤霉酸(GA3)、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在项芽或新梢中含量较高,而新梢形成期幼苗根中IAA、GA3及ZR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时期的幼苗,而其ABA含量则与其它时期幼苗无显著差别;项芽将萌发期幼苗叶片中的IAA、GA1及ZR含量高于其它幼苗。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刺龙牙的繁殖选优速度,进行规模化生产,以刺龙牙的幼嫩茎段、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刺龙牙幼嫩茎段、茎尖先用75%酒精浸泡15s,再用0.1%升汞消毒10min,灭菌效果最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1+GA30.5mg·L^-1+3%蔗糖+0.6%琼脂;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1.5mg·L^-1+IAA0.6mg·L^-1,增殖系数≥4;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6-BA1.5mg·L^-1+IAA0.6mg·L^-1+GA30.5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IAA0.7mg·L^-1,生根率90%以上;最佳移栽基质为纯沙,成活率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以圆叶柳即将萌动的生长点为材料,进行生长点生长与分化、试管苗生根、移栽和移植的研究,建立起圆叶柳无性系.结果表明:生长点生长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0.1 mg·L-1+GA30.5 mg·L-1+NAA0.2 mg·L-1;生长芽分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NAA0.1 mg·L-1+6-BA0.5 mg·L...  相似文献   

18.
青钱柳子叶不定根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青钱柳子叶为材料,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ABA和IBA对子叶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并对不定根发生与内源激素的变化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添加0.5~5 mg·L~(-1) IBA,对子叶不定根发生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以1.5 mg·L~(-1)效果最佳,诱导生根率、平均生根条数和根长均达最大,生根率可达到100%;而添加0.01~0.5 mg·L~(-1) ABA和不加激素的对照没有不定根的发生.内源激素的动态测定表明IAA对不定根的发生起关键性作用,根原基的启动需要较高的内源IAA,而不定根的形成与根的伸长需要相对较低的内源IAA水平.较高的IAA/ABA,IAA/GA_3比值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能较好反映出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间的平衡需求,GA_3可能不是影响不定根发生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为青钱柳生根诱导及其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河南省郑州市以1年生毛白33泡桐为试验材料,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梢枝顶芽、上部侧枝、中部侧枝和下部侧枝的顶芽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梢枝顶芽、上部侧枝顶芽、中部侧枝顶芽及下部侧枝顶芽IAA的变化趋势一致,变化趋势为"降低-升高-降低",只是上部侧枝顶芽IAA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能会推迟;2)梢枝顶芽、上部侧枝顶芽和下部侧枝顶芽GA3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双峰"形;而中部侧枝顶芽GA3含量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3)不同部位顶芽ABA含量均是先升高,之后下降,最后在较低水平上趋于稳定状态;4)泡桐不同部位顶芽ZR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趋势,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不同部位顶芽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及抑制作用;5)8月15日—9月15日,IAA,GA3,ZR,ABA及(IAA+GA3+ZR)/ABA比值均呈下降趋势,表明促进生长类激素与导入休眠类激素均较低,泡桐顶芽和其他邻近组织相比其竞争优势在逐渐丧失,内源激素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本研究结果初步探明顶芽死亡与内源激素的关联性,为进一步探讨泡桐死亡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川西高原退化草地人工种植1~3年的中国沙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生长、土壤养分及叶片养分回收情况。结果显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沙棘幼苗株高、冠幅、叶长及叶宽逐渐升高,侧枝数目和根长先升后降。与同区域康定柳相比,种植3年的中国沙棘根际土壤中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较高,水解性氮含量相对较低。中国沙棘叶氮、磷含量(Ng、Pg)分别为23.24 mg·g^-1和1.84 mg·g^-1,低于北方典型沙生植物叶片养分水平(27.42 mg·g^-1和3.68 mg·g^-1),叶磷回收效率(PRE)高达69.35%,受土壤有效磷供应不足的影响;康定柳叶磷回收效率为负值,叶氮回收效率(NRE)达59.88%,受土壤有效氮的限制更多,中国沙棘根系固氮作用能够补偿退化草地上土壤氮供应不足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