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建筑节能和遮阳艺术对建筑立面的遮阳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遮阳不仅要满足节能环保的功能需求,也要能够体现建筑艺术美学。以遮阳设计的原则为基础,通过研究遮阳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形态塑造,探讨了建筑遮阳设计的节能与艺术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了对于深圳地区办公建筑自然采光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得到了窗墙比、遮阳、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对建筑综合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圳地区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使办公建筑综合能耗降低幅度可达27%,此时窗墙比要大(达到0.7)、有一定的遮阳(百叶遮阳)、玻璃可见光透射比要大(达到0.6)。以上结论对类似项目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随着国家对建筑行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不断推进,建筑遮阳作为建筑节能中重要的一环,智能化、系统化是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分析了南京地区冬冷夏热的极端气候,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南京的智能化建筑遮阳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的夏热冬暖气候区内的保障性住房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建筑的气候适应性差、节能设计意识不足等问题,利用Ecotect Tool进行所选城市的气候分析,所得结论作为设计依据,被动式设计优先为原则,采用温度梯度、舒适度梯度的布局方法,运用形体遮阳、立体绿化等对策进行设计,针对采光、通风、太阳辐射等方面的改进,从被动式建筑设计的角度提升保障性住房的节能效率。采用斯维尔、Ecotect ,Pho‐neixs ,Dest等软件进行模拟数据的对比,以论证所述的建筑设计策略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根据现行的行业规范,乌鲁木齐市建筑设计一般不考虑夏季防热,但实际上由于日照时间长、辐射量大,室内的温度较高。通过使用温湿度自记仪收集夏季乌鲁木齐市东西向房间在有无遮阳条件下的房间温度,以及不同遮阳方式下的房间温度,对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东西向建筑有必要进行夏季遮阳,而在实验涉及的几种遮阳方式中,铝箔百叶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夏宗俊  卢玫珺 《绿色科技》2024,(2):216-222+260
为改善豫北地区现代民居室内热环境状况,提高民居气候适应能力。采用Climate Consultant软件分析豫北地区的气候数据,得出了适用于该地区的被动式建筑策略组合及各策略有效时间比。结合冬夏两季现代民居室内外的热环境实测数据,针对夏季炎热和冬季寒冷问题分别提出了被动式优化策略:民居功能分区设计采用“向心性”的空间布局、冬季在一层檐廊处增设阳光间、改善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夏季疏通建筑自然通风的路径、增设遮阳设施、改善庭院绿化。通过以上适宜性被动式优化策略,提高现代民居室内热舒适性,为豫北地区现代民居的建设和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建筑设计与气候密切相关,建筑适应气候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为调查分析豫北地区传统民居外挑檐对夏季炎热环境气候适应性作用,选取了豫北卫辉市小店河村典型的传统民居,对当地传统民居挑檐的构造、朝向、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传统民居外挑檐遮阳是解决豫北地区民居夏季室内不舒适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魏莉 《安徽林业》2015,(2):25-26
本文对毛竹实生苗采用营养钵和大田芽苗移栽方式,并且对它们进行90%、80%、60%、40%、0%遮阳比较。结果表明,不同遮阳率对毛竹芽苗移栽后成活率、苗高、分蘖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常州市某绿色建筑三星级办公楼项目严格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有效的降低了建筑能耗,减少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我国建筑政策和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此办公建筑分别从室外透水地面、活动外遮阳系统、余热利用、自建中水站、雨水收集利用、自然通风设计、自然采光设计、绿色照明系统、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高强度钢、灵活隔断、智能化系统等方面进行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全面系统地运用了高效的绿色技术,打造了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充分体现了能源与资源节约型理念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狭叶冬青(Ilex fargesii Franch.)扦插生根困难,为探索狭叶冬青硬枝扦插育苗技术,以扦插基质、插穗粗度及遮阳措施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狭叶冬青硬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基质、插穗粗度及遮阳措施对狭叶冬青硬枝扦插成活率、新梢长、生根量及平均侧根数均有显著影响,生产中提高狭叶冬青...  相似文献   

11.
建筑节能技术可以在对建筑物的特性进行全面模拟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建筑的能量消耗、室内物理环境、节能技术、建筑材料的选用、保温设计、窗墙比、风环境设计、采光、日照、遮阳、噪声与污染、绿化、空调与通风系统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模拟出结果,然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江南传统庭园和西班牙伊斯兰庭园为例,采用文献梳理的方式,从气候差异性角度出发,分析中国江南和西班牙地区的气候背景,进而围绕遮阳、通风和空气湿度调控三个方面阐释两者的避暑营造技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两者在庭园通风系统上具有相似性,在庭园尺度、水体应用、植物配置和地形设计上又呈现出差异性.通过探讨中国江南传统庭园与西...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活动外遮阳系统作为夏热冬冷地区的门窗节能技术已成为即将推广和应用的课题,分析了几种常用系统在工程应用中的优缺点,对在郊区县市场上的应用推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黑壳楠是北方地区不可多得的常绿阔叶乔木资源树种,通过对河南省野生分布黑壳楠资源及生境调查,分析其潜在耐热抗寒性.试验采用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进行遮阳处理,发现采用遮光率35%~50%遮阳网覆盖可以有效避免日灼,使苗木高生长和粗生长分别提高45.2%和29.6%.提出了夏季遮阳冬季防寒的保护性迁地保护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15.
澳门作为典型湿热地区,伴随着人口增长和建筑容积率的提升,其局地气候微环境愈发恶劣。文章基于WindPerfectDX软件模拟澳门议事厅前地的停留型和通过型空间夏季风环境与热辐射状态,计算热舒适值,分析街道高宽比与空间类型对热舒适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通过型空间中设置休憩性绿色设施、在停留型空间设置遮阳性绿色设施可以有效降低热辐射,“本土绿植+景观设施”的模式可有效提高议事厅前地的热舒适度。研究结果可为湿热地区高密度历史街区微气候改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吴泽椿     
吴泽椿先生在岭南造园艺术上的突出贡献,注重把园林绿化的自然美渗入建筑空间里,同时又从过去的纯园林观点和纯美学观点转为美观与实用相结合。吴泽椿先生的作品既考虑到建筑景观构图的完整性,又解决了遮阳降温通风透光,改善了小气候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实用功能,使园林整体趋于完美。  相似文献   

17.
在有50%遮阳率和不遮阳2种不同光照、其他环境因子相同的条件下,以"腐殖质+黄棕壤"、"细河沙+黄棕壤"、"黄棕壤"3种不同基质为繁殖基质,进行周期为1年的独蒜兰分株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周期内50%遮阳条件下"腐殖质+黄棕壤"的增殖最为明显,平均增殖系数达到2.19,而不遮阳的"腐殖质+黄棕壤"最先出芽开花。因此推测,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和一定的遮阳处理是独蒜兰分株繁殖获得较高增殖系数的重要影响因素,一定的阳光能促进出芽和开花。建议在大量繁殖时,在基质中适当添加腐殖质,春季增加光照和保温,夏季适当减少光照和降温保湿。  相似文献   

18.
以探讨纸管家具整体结构及连接节点的设计形式为目的,归纳、总结出不同形式纸质材料的特点,以纸管为主要材料进行家具设计研究;以日本建筑设计师坂茂的建筑作品为切入点,针对其建筑手法进行探究,并将其结构建造方法引用到家具设计中;探讨了纸管家具连接节点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并得出结论:结构对于纸管家具是至关重要的,纸管家具的整体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排列式、框架搭建式、组合式等,连接方式可采用嵌套、捆绑、连接件连接等,实现结构的合理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夏热冬暖南区的建筑能耗,研究了夏热冬暖南区公共建筑的低能耗节能规律,以南宁市某三产综合楼项目为例进行了研究,采用软件模拟计算和数据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建筑朝向、日照时长、中庭位置、遮阳板设计、绿植设计等设计手法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优化建筑内部功能布局和外表皮设计,引入绿植以提高环境与建筑的亲近,提高活动空间的舒适感,最终实现低能耗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现代木结构建筑绿色低碳,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近年来不断发展,具有广阔前景。我国严寒及寒冷地区(以下统称寒冷地区)的木结构建筑历史悠久,而建筑体系却因技术受限发展缓慢。以呼伦贝尔地区的木结构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寒冷气候条件下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史、结构形式、建筑材料的选择进行探究,分析总结其建造特点和营造工艺,研究结果可为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寒冷地区的发展提供指导,有利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同时,对现代木结构建筑在新时期的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推动木结构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