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寿菊花中叶黄素提取及分离提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正己烷和乙醇混合溶剂,或石油醚溶剂,从万寿菊花粉提取、分离、提纯叶黄素的方法.最适工艺参数:正己烷(为提取剂)和95%乙醇(体积比3:2),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5h,提取次数5~6次,液料比15:1(mL:g);皂化温度55~60℃,皂化时间6h.按本工艺条件操作,万寿菊花中叶黄素得率为7.5%~7.9%.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汽爆玉米芯酶水解及酶解液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对影响酶解各因素考察表明:在最适酶解条件下,即温度50℃、pH值4.8、底物质量浓度50 g/L、加酶量48 FPU/g、酶解时间60 h,还原糖质量浓度达34.85 g/L.利用均匀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优发酵条件为:装液量23.91 mL,pH值4.85,接种...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防风斑枯病的发生规律,并对病原菌进行了显微观察。选用新型杀菌剂40%氟硅唑乳油、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25%啶菌恶唑悬浮剂、20.67%氟硅唑噁唑菌酮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进行抑制实验。结果表明以上6种药剂对防风斑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菌作用不同,EC50分别为37.804μg/ml、1642.11μg/mL、681.913μg/mL、30.093μg/mL、142.785μg/mL和22.112μg/mL。  相似文献   

4.
杨树变色真菌生防细菌KLBMP033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KLBMP 033对可可球二孢菌的拮抗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多浓度和响应面试验设计法,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为玉米粉17.8g/L,黄豆粉13.7g/L,NaCl5.0g/L;发酵条件pH值7.5,培养温度28℃,转速为180r/min,种子液的接种量4%,装液量60mL/250mL,培养时间为60h;对可可球二孢的抑制率从起始的53.3%提高到83.2%。  相似文献   

5.
利用植物纤维制备可降解海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纤维素原料制作纤维素海绵的方法。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木浆板,晾干后,用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溶于NaOH/硫脲溶液中。在纤维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成孔剂成型,经过老化,再生等一系列工序后,即可制得纤维素海绵。讨论了纤维素浓度和成孔剂用量对纤维素海绵物理性能的影响,并用光学显微镜对产物结构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15%,成孔剂用量为26g/50g纤维素溶液,纤维素质量浓度为5%~5.5%,老化时间为2d时,此时产品的综合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6.
以青龙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青龙衣中胡桃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以甲醇和商用YZN-Y500纳米银抗菌溶液作对照,考察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得到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0、0.02、0.01、0.005和0.002 5 g/L的青龙衣提取物样品溶液,对枯草芽孢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浸提溶剂,浸泡时间6 h,液料比5∶1(mL∶g),超声波作用时间35 min的最佳提取条件下胡桃醌得率0.246%,浸膏得率13.88%。青龙衣提取物溶液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溶液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质量浓度为0.20、0.02 g/L的青龙衣提取物样品溶液对4种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15~25 mm,抑菌效果强于0.01 g/L的商用纳米银溶液。  相似文献   

7.
以鱼腥草为材料,石油醚为溶剂,设计L9(34)正交实验提取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青霉菌为供试菌种,进行抑菌实验,研究鱼腥草抑菌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及其不同部位的抑菌作用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方法为1∶25的料液比,50℃的提取温度,4 h的提取时间;鱼腥草全株均具有抑菌活性,其中地下茎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0.04 g/mL、0.06 g/mL、0.06 g/mL,叶的提取液对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制浓度为0.08 g/mL,各提取液对青霉菌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莎门氏菌B31转化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探讨莽草酸的微生物转化因子.HPLC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莎门氏菌B31自身不产莽草酸;菌种在对莽草酸溶液的生物转化过程中,在20~24 h莽草酸质量浓度达到最大,莽草酸质量浓度由原溶液中8.04 g/L增加到8.80 g/L,继续培养,莽草酸出现分解现象;莎门氏菌B31对质量分数为2%的八角糖无转化现象,对八角渣水提液的转化效果最好.以八角渣和蒸馏水的固液比为1:40(g:mL)时的提取液加入莎门氏菌B31培养转化24 h后,莽草酸最高质量浓度为0.213 g/L,为未转化前莽草酸含量的2.56倍.  相似文献   

9.
对枳椇果渣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化学法提取工艺、双氧水脱色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产品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化学法提取工艺为:以液料比为8∶1(mL∶g)、浓度为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20℃条件下处理40min后过滤,冲洗至中性,然后取滤渣转移至液料比为6∶1(mL∶g)、pH值2的硫酸溶液中,60℃下作用60min,冲洗至中性,干燥。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74.02%,质量分数由果渣中的62.62%(干基计)提高到84.97%;双氧水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5%H2O2、pH值12、45℃、5h,在此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白度由51.63%增加到60.21%;制备的膳食纤维产品的持水力由果渣中2.4g/g增加到4.3g/g、持油率由2.3mL/g增加到3.9mL/g、结合水力由2.6g/g增加到4.7g/g、膨胀力由2.8mL/g增加到4.6mL/g。  相似文献   

10.
以碱处理玉米芯渣为原料,研究米根霉利用高质量浓度玉米芯渣同步糖化发酵(SSF)生产富马酸,同时从米根霉菌体中提取真菌壳聚糖。结果表明,高底物质量浓度纤维素酶水解提高了葡萄糖质量浓度,有利于米根霉发酵产富马酸。米根霉利用质量浓度为100 g/L的玉米芯渣SSF,发酵至72 h,富马酸质量浓度达到28.65g/L,是质量浓度为50 g/L玉米芯渣SSF中富马酸质量浓度的1.95倍。采用碱法从米根霉菌体中提取壳聚糖,米根霉壳聚糖脱乙酰度为90%;米根霉壳聚糖溶液(质量浓度为20 g/L)黏度为2 m Pa·s,米根霉壳聚糖的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分别2 578和1 532 u。本研究实现了米根霉以木质纤维原料为碳源联产富马酸和真菌壳聚糖,为木质纤维原料高值生物转化有机酸和生物高分子提供成本较低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防治沙棘溃疡病的有效药剂,分别采用室内抑菌实验和田间防治试验研究了5种杀菌剂对沙棘溃疡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和田间防效,结果表明:5种药剂中戊唑醇和寡雄腐霉药效优于乙蒜素、石硫·矿物油微乳剂和甲硫·福美双。药剂浓度处理上,药剂浓度为60μg/mL优于30、6、3μg/mL。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其次为寡雄腐霉,效果较差的是70%甲硫·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0.13%浓度药液及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0.10%浓度药液对沙棘溃疡病防治效果较好,涂药后3个月防效分别达82.14%和79.65%,而微生物杀菌剂寡雄腐霉防效较差,防效低于60%。  相似文献   

12.
实验以固体歧化松香和氢氧化钾溶液进行皂化反应制备浅色25%歧化松香钾皂,研究反应温度,皂化时间,酸值,脱色剂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皂化时间75 min,酸值(KOH)2.0 mg/g,脱色剂加入量为反应物质量的0.2%的条件下,可制备出固含量为25%的浅色歧化松香钾皂,加纳色号较与现行方法制备的产品低2个色级。  相似文献   

13.
实验以固体歧化松香和氢氧化钾溶液进行皂化反应制备浅色25%歧化松香钾皂,研究反应温度,皂化时间,酸值,脱色剂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皂化时间75 min,酸值(KOH)2.0 mg/g,脱色剂加入量为反应物质量的0.2%的条件下,可制备出固含量为25%的浅色歧化松香钾皂,加纳色号较与现行方法制备的产品低2个色级。  相似文献   

14.
树莓中鞣花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树莓为原料,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树莓中的鞣花酸,分析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鞣花酸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红树莓中鞣花酸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鞣花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4.04(g/mL)、提取时间19.72min、提取温度80.02℃,此条件下鞣花酸得率为670.28μg/g,验证实验得率为675.134μg/g,相对误差0.72%,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15.
室内测定4种药剂对松沫蝉Aphrophoridae flavipes Uhler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松沫蝉若虫的校正死亡率随着4种药剂浓度的增大而增高;3.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0.3%苦参碱水剂,2%高渗苯氧威乳油,3%阿维菌素乳油对松沫蝉2龄若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4.309 7,6.516 9,11.006 4,13.564 7μg/mL;4种杀虫剂对松沫蝉若虫均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6.
HPLC法测定虎杖白藜芦醇的含量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白藜芦醇已被列为抗心血管、抗癌最有前途的药物之一。由于白藜芦醇对光、热不稳定,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简单而提取率高的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的样品处理方法,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白藜芦醇的条件。采用色谱柱:岛津Shim parkCLC ODS(150mm×6.0mm,i.d.5μm),以乙腈∶水(体积比为41∶59)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06nm。在此条件下,样品溶液进样质量浓度范围在500~1000μg/mL时,白藜芦醇含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ng/mL,且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地表水中的环己酮含量,通过气相色谱保留时间和质谱解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定性,通过峰面积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定量。在浓度范围3μg/L~60μg/L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4146.7134x-1247.7533,相关系数为0.9996。样品加标在15μg/L浓度下测试回收率在85.9%~92.5%之间。取5.0mL水样,在水中的检出限为0.388μg/L,测定下限为1.551μg/L。  相似文献   

18.
正红菇(Russula vinosa)为出发菌株,对其液体发酵生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组成(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和培养条件(温度、pH值、发酵时间和装液量)对胞外多糖和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蔗糖,质量浓度为40g/L;最佳氮源为酵母膏,质量浓度为9g/L;添加无机盐组分为KH2PO42g/L和MgSO41g/L;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为5.5-6.5,发酵温度为28-30℃,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60ml,发酵时间为5d。通过优化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胞外多糖产量达到4.96 g/L和菌丝体生物量达到22.34 g/L。  相似文献   

19.
以茄尼醇粗品为原料,利用皂化柱层析法进行纯化。对皂化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皂化最佳工艺参数为:茄尼醇粗品50 g,乙醇用量250 mL,20%氢氧化钠溶液20 mL,在80℃下反应3 h。柱层析以6#溶剂油-乙酸乙酯(体积比10∶1)洗脱,得到的产品收率达到14%,纯度达95.8%。  相似文献   

20.
以NH4OH水溶液为溶剂,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板栗壳色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进行了不同NH4OH浓度、液料比和浸提时间对色素粗提物得率和色价影响的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得二次回归模型对实验数据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以色素粗提物得率为考察指标的优化提取条件为,NH4OH浓度为1.1 mol/L,液料比为16.5 mL/g,提取时间为120 min;以色价为考察指标优化提取条件为,NH4OH浓度为0.7 mol/L,液料比为14.6 mL/g,提取时间为112 min。板栗壳色素在生产中采用以色价为考察指标的优化提取工艺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