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划定生态红线区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改革措施,为了使生态红线区的生态保护和改善环境功能得到持续发挥,必须要调动生态红线区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建立生态红线区综合性生态补偿机制。本文从生态红线区生态补偿对象、补偿范围、资金来源渠道、补偿方式、补偿内容和考核监督方案四个方面探索了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促进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道路建设对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很大,道路生态保护极为必要。本文探讨了旅游区道路的结构,选线及生态设计与道路生态的关系,提出了避免或弱化道路对生态敏感区造成生态负面影响的具体措施,以实现旅游区道路生态保护之目标。  相似文献   

3.
以山东省为例,总结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存在的区域性重要生态资源没有纳入、未从构建全省和区域稳定生态安全格局角度考虑、破碎化与岛屿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下生态保护红线分类分级划定和根据不同地貌特征、区位划定的思路,为各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及出台管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道路建设对风景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很大,道路之生态保护设计极为必要。通过探讨风景旅游区道路的结构、选线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提出了避免或弱化道路对生态敏感区造成生态负面影响的具体设计方案,以实现风景旅游区道路生态保护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将青岛市禁止开发区域、生态评估重要区域和其他重要区域进行空间叠加处理,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再将其与各种空间规划、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和已批准的重大项目区域等叠加进行协调性分析,对红线区域进行核减,同时将市内其它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河流、水库和林地等增补进红线区域,得到生态保护红线区总面积为1 067.26 km~2,1943个斑块,占陆域国土面积的9.47%,分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3类生态功能区,面积分别为614.36 km~2、275.23 km~2、177.7 km~2。提出明确红线管理部门,加大考核和问责力度;构建查询系统,建设监测监管平台;开展保护研究,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等红线管控对策。  相似文献   

6.
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现状分析,探讨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对策、生态补偿机制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西林业》2015,(2):4-9
<正>国有林场改革方案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大规模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提升人民生态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  相似文献   

8.
通过系统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和文献资料,梳理了法律法规对各类保护地产业活动的管理规定,针对各类保护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生产活动管理不规范,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矛盾突出,产业活动管理标准不一、产业结构简单等问题。总结出生态保护红线区产业活动管理面临的挑战有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依据不充分,环境准入标准体系不健全、行业准入制度不严格,管理体系不完善、产业活动管理不规范,生态环境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与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相衔接、健全生态红线保护法律法规,着力开展生态红线区环境准入标准体系建设、编制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完善管理体系、构建多主客体组织协调机制,建立生态红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构建信息公开及社会监督平台、完善生态红线区内产业活动监管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卢劲松 《浙江林业科技》2000,20(5):71-74,78
对龙泉市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河流分布特征及生态保护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于高地势地区的生态保护,沿江、沿溪、沿库的生态保护措施,提出了关于进行生态保护的营林措施,并提出了生态保护的封闭回路设想。剖析了建设生态体系的必要性。阐述了生态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建设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等诸方面的关系。进行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机制,才能全面地促进三江源头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浑善达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2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人均生态足迹是5.29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2.429hm2,生态赤字为2.867hm2,生态形势严峻。按照土地类型统计:1)人均生态足迹中化石能源地的生态足迹最大,其次为草地和耕地;2)人均生态承载力中耕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最大,其次是草地和林地;3)人均生态赤字/盈余中草地、化石能源地和水域出现生态赤字,而其他土地类型则出现生态盈余。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是加强草地保护。  相似文献   

11.
以民族生态文化的视角,从自然与社会、民族文化与生态保护的互动关系入手,综合分析云南藏文化在滇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中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文化现象中的积极因素对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保护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道路建设对风景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很大,道路之生态保护设计极为必要.通过探讨风景旅游区道路的结构、选线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提出了避免或弱化道路对生态敏感区造成生态负面影响的具体设计方案,以实现风景旅游区道路生态保护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的现实意义,并从加强草原技术更新、提高保护建设意识、完善保护体系、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了草原生态修复与有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践行"两山"理念的时代任务与优先行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后脱贫时代"共同富裕协同推进的重要举措。文中首先在解释生态保护红线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东北国有林区生态保护红线政策的演进脉络,并以黑龙江省为例结合实际情况理清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对林业产业发展的约束范围及程度;其次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产业,阐述生态保护红线对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作用机理;最后从3个方面提出在生态保护红线政策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以森林资源为纽带,紧密联系森林碳汇建设与碳中和战略目标;建立物质类生态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增强市场化支撑能力;打造东北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综合体,促进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可为东北国有林区未来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参考,以促进林木资源保护和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阐述平和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现状,分析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和生态优势,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实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立省战略,这对互助林业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推动全省高原现代林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要推进"生态立省"的林业发展目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树立生态保护优先意识,将生态保护作为新时期推进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国有方城县大寺林场生态保护情况,分析了保护生态与发展旅游的辩证关系,探讨了发展旅游的重要性及其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以十里河林场西山林区、云冈峪煤矿采空区生态恢复与保护为案例,进行了煤矿采空区生态恢复与保护课题调研,并提出了本区域科学合理的生态恢复规划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生态旅游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产生了许多有损生态的现象,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文章通过对生态保护教育与生态旅游关系的论述,提出重视生态保护教育是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以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为目标,采用问题研究与目标导向相结合、规划研究与实施应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全面调查分析了沂蒙山区水系分布状况及林业资源现状,进行了以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为目的林业生态建设区域和类型划分,开展了重点区位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专项研究与专项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