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如今土壤污染已经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的一个重点与难点,而土壤之中如何有效治理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治理土壤污染所需要克服的难题。在近几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之下,我国的土壤修复技术在逐步加强。文章概述了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危害和我国污染现状,论述了土壤重金属治理的主要措施,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其主要方法分析其治理原理和实际应用,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和改良我国土壤质量等多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田重金属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成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综述了我国重金属土壤污染的现状、微生物修复技术机理,探讨了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的强化措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土壤是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产生了极大的威胁。通过对土地污染治理应用技术方面相关文献的阅读和综合分析,简要介绍了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以及特点、植物修复技术的修复机理和优势特点,并展望了今后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土壤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其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消除由有机毒物和无机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一种经济、有效、非破坏性的环境修复方式,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净化土壤则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思路,其基本含义是利用超富集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处理这些植物把重金属带走,从而达到治理土壤污染的目的。目前地球上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寻找安全、廉价而有效的治理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仅就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特点及改进措施作一初步探讨。1植物修复的特点1.1超富集植物种类多且多野生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发现了近700种超富…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南溪镇下尾张村、下尾王村垦造水田项目为例,探讨了汞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代替常规的化学结合客土物理改良技术、淋滤法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等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并详细研究了汞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应用于项目中的修复方案及施工工序。经改良后的土壤检测结果显示:项目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可见该技术不仅能满足垦造水田项目土壤的修复要求,同时还能满足后期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城市土壤污染现状,指出了重金属污染是土壤污染原因之一,研究了其污染的程度及影响,探讨了通过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恢复土壤活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常天平 《绿色科技》2014,(8):250-251
从土壤污染特点及危害谈起,介绍了土壤污染修复原理、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和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创造性地提出了对污染严重(如重金属、有机农药、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的土壤,可以把它当作砖瓦等建筑材料的原料,通过高温使污染土壤陶化,以固定重金属或使有机污染物降解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腾飞,但同时也看到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重金属污染、石油污染、农药污染等使得我国土壤污染情况复杂,国家也对土壤污染的修复研究投入了极大物力财力。我国一直将生物修复技术作为重点与热点去研究,主要就土壤修复中的植物修复技术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土壤污染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分析了当前土壤污染现状,阐述了目前研究与应用较多的土壤修复技术,即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三大类,对三种修复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以期为国内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现阶段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土壤污染形式,由于污染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复合污染土壤的处理难度增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有机物污染场地、重金属污染场地,以及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电动-氧化修复和热脱附-土壤淋洗技术是修复复合污染土壤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协同处理技术提供参考,对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桉树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土壤生物修复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了重金属污染的概念,指出了土壤修复的几种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阐述了桉树作为重金属污染富集植物的研究依据,认为将桉树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一方面可在避免种植食用性植物前提下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实行植物修复,另一方面可缓解当前木材资源供给压力,提高经济收益,具有明显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修复技术被认为是治理重金属污染最为绿色的方法,因为此技术成本低、实施方便、无污染。超富集植物的研究是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重点,然而一种植物由具有富集重金属特性到应用于现实的重金属污染修复并非易事。研究表明,在现实条件下,植物修复技术应用于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存在一些约束。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目前超富集植物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通过分析超富集植物在现实条件下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不足,提出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姚巍 《陕西林业科技》2019,(2):99-102,113
蚯蚓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在土壤养分循环、有机残体转化以及修复土壤污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系统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蚯蚓及蚓粪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作用、蚯蚓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及无机离子对生物酶活性的影响,提出了对目前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以期为蚯蚓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植物对土壤Cd、Pb污染的修复与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呈现扩大趋势,其中Cd、Pb污染尤为严重。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虽有很多,但各有利弊。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治理方法存在花费高、操作难、容易破坏土壤理化特性和干扰土壤生物多样性等问题。近年来,植物修复技术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它具有原位修复、廉价、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文中从重金属Cd、Pb对植物的影响、植物修复技术和植物抗性机理3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未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聂衍韬  黄聪 《绿色科技》2022,(2):130-133
为了探究镉(Cd)污染土壤原位修复中细菌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特征,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土壤修复剂处理后土壤的细菌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修复剂的处理会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及其组成.土壤中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18.99% ~35.79%)、放...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树木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树木修复的相关内容,重点介绍树木在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与传统的修复技术想比,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具有运作费用低、易于管理与操作、不产生二次污染和易为大众接受等优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不足之处亦日益凸现:植物生物量小、生长缓慢、通常只对单一污染元素积累或超积累等.随着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树木修复技术被应用到污染土壤的修复,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将木本植物用于植物修复将是今后污染环境修复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将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更多的选择.为更好地利用木本植物修复污染环境,今后的研究还应注意加强国内优良树木修复材料的筛选及国外优良树木修复材料和技术的引进;加强有机物污染土壤树木修复的研究;加强树木修复技术与其他修复技术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以提高污染环境树木修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从污染场地的概念出发,综述了我国污染场地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在这方面还很不完善。提出了应制定一部土壤污染防治法以及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体系,探讨了加速土壤污染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指南的官方批准、发布及其实施进程。  相似文献   

18.
We investigated wood anatomical changes due to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of cadmium and lead from contaminated soils in Acer velutinum Boiss seedlings. Two-year old seedlings were exposed for 180 days to soil concentrations with varying cadmium and lead concentrations. We measured three wood anatomical traits, average vessel area(μm2), vessel number per square millimetre, and vessel lumen area percentage (%). For assessing the cadmium and lead accumulation, we measured the concentrations in the soil, leaf, stem, and root. Average vessel area and vessel lumen area percentage were similar (p>0.05) incontrol and treated seedlings. Vessel number per square millimetre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pith to bark in control and treated seedlings, and the trend was more pronounced in treated seedlings. We conclude that vessel number per square millimetre in A. velutinum is influenced by soil contamination. A. velutinum Boiss is not a suitable species for remediation of soils contaminated by cadmium and lead but it can beused as an indicator of the soil lead contamination, because lead concentrations in seedling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mount of lead in the soil.  相似文献   

19.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途径及其危害性,并且进一步详细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最后对土壤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旨在为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维护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泥是铅污染土固稳修复常用的固化剂,在修复重度铅污染土时效果较差。而过磷酸钙在稳定铅污染土方面具有溶出风险低、长期稳定性好和环境安全性高的优点。为了研究水泥-过磷酸钙复合材料固化后铅污染土的浸出和力学特性,采用水泥-过磷酸钙复合材料对铅污染土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通过浸出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渗透试验对固化前后的铅污染土固化体进行浸出和力学特性变化特征对比分析,分别探讨了水泥和过磷酸钙添加量对固化土浸出和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泥可显著改善铅污染土的强度和渗透特性,当水泥的添加量从5%增加到30%时,固化土的抗压强度从0.56 MPa增加到4.78 MPa;渗透系数从8.2×10-7cm/s减小到2.2×10-8cm/s。但水泥在固稳高浓度铅污染土效果较差,当水泥的添加量从5%增加到30%时,固化土的浸出浓度从56.3 mg/L减少到19.8 mg/L,固化土的浸出浓度远高于我国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GB/T 5085.3—2007)。过磷酸钙可显著降低污染土中铅的浸出特性,固化土的浸出浓度从43.5 mg/L减少到0.17mg/L;但过磷酸钙会降低固化土的力学性能。随着过磷酸钙添加量从1%增加到5%,固化土的抗压强度从1.17MPa降低到0.42 MPa;渗透系数从3.0×10-7cm/s增加到1.3×10-6cm/s。因此,在铅污染土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实际的场地工况和修复目标,合理选择水泥和过磷酸钙的配比,保证修复后的铅污染土强度特性和浸出特性均满足修复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