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国田园综合体文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2012~2018年被CNKI收录的相关文献,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数据库进行计量分析,对我国田园综合体的学科分类、研究历程、研究技术与方法、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分析述评。研究结果显示:①以2017年为分水岭,我国田园综合体的研究文献数量增长越来越迅速;②我国田园综合体的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高校,其中以中国农业大学发文数量最高;③田园综合体、田园、创意农业、乡村旅游、农民合作社与农村等是近年来我国田园综合体研究的高频词汇。我国田园综合体研究视角趋于多元化,并呈现多学科交叉的趋势;但我国田园综合体的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研究和实践路径研究是今后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④总结梳理一套广泛适用于农村地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生存能力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户的经济收益,是当前农业关注的重点。分析了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意义和要求,以湖北阳新半璧山"稻梦空间"田园综合体为例,提出了项目定位、总体规划设计、单项景观设计,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地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今天,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更加需要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承。本文从地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出发,阐述了田园综合体表达地域文化的意义,分析了地域文化在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中的表达要点,并以广东高州丁颖农业谷规划设计为例,探讨地域文化在田园综合体的功能定位、景观系统、空间场景、建筑聚落及植物配置等方面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在快节奏城市生活中也对田园生活充满着无限向往。田园生活要想融合当地乡土文化、营造各具特色的体验活动,应与田园景观的应用密不可分。总结分析了田园景观在当今社会发展的两种模式——田园综合体与社区花园,探讨了在现代设计中田园景观设计的重要特征,以发挥田园景观应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田园综合体模式有力地契合新时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归纳分析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的内涵,结合云南省弥勒市锦屏山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实践,探索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模式,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借鉴"三生共赢"的理念,文中首先梳理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研究状况及其植物种植应用;再以河南省唐河县"福星田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资料统计等方法分析其现状,采用单一种植、多样混植、单一为主多样为辅的3种种植方法,将单一功能的莲产基地打造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园区,将场地零散土地整合打造成多样化的特色果园,挖掘与"福"字相关的葫芦、梅花、竹等植物打造福星文化广场,将单一种植的艾叶基地打造成康体疗养基地;最后总结适合田园综合体的特色植物选择、种植及多功能协调方法,为我国田园综合体植景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山口村现状资源以及用地性质进行分析,确定了规划范围,提出了产业升级策略并明确其设计定位,从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划,将山口村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域,并对这5个区域进行了详细地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8.
由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田园综合体是我国近些年提出的结合现代农业、农事体验、农创旅游的新型综合发展模式。介绍了我国当前发展背景和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对普兰店磨盘屯田园综合体进行规划设计,从改善村内乡村环境生态条件、保护性改造、提升田园生活、植入樱桃产业和现代功能板块等方面,对磨盘屯乡村景观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以期为其他区域田园综合体的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区域统筹、三产联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任丘市尚书村为例,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尚书村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针对尚书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地域特色挖掘不足等问题,提出田园综合体规划要在项目布局和业态发展上与农业产业有机融合,以农业产业为主导产业,充分整合自身现状区位、产业、环境等资源优势,努力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方案,以此为指导,在发展模式、产业规划、区域旅游、支撑体系等方面进行建设,努力建成宜居宜游宜业宜产的现代"田园综合体"试点典范,让农民得到实惠的经济收益,提升生活环境水平。  相似文献   

10.
范慧妮 《绿色科技》2014,(7):169-171
指出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清新、宁静的田园生活。探讨了通过景观设计手段,利用建筑屋顶,将农业果蔬栽培技术和园林造景相结合,营造田园式的屋顶绿化景观,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田园综合体是一种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性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有机融合为一体,使得其对于乡村地区农业发展、产业融合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可持续性,因此逐步成为乡村产业发展与经济振兴的有效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的诞生顺应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自2017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田园综合体之后,山东省作为试点城市正在着力进行项目实施。以山东省鲁山神农药谷的方药田园为例,对其田园设计和实践瓶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原则与解决办法。以期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合体出现在我们的城市,景观中的铺装形式和材料也越来越多,而关于城市综合体的景观设计中的铺装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此,以郑州市升龙天汇广场的铺装为案例,分别从各个分区的不同铺装形式研究了商业综合体的景观设计中硬质铺装的特点及方法,以期为今后城市综合体的景观中的硬质铺装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郑州地区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以郑州市田园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叙述性偏好法(SP法)对郑州市田园综合体的环境类型、票价、距离等关键信息进行整理,面向郑州市民进行游憩偏好调查和量化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休闲游憩功能最受郑州市民欢迎,其次是生态康养功能、特色农业体验功能、文化科教功能,对应权重值分别为1.019 0、0.519 0、0.189 0、0.022 4;愿意为相应功能花费的最长时间为93 min、47 min、17 min、2 min;男性比女性、高收入比低收入人群,对时间的支付意愿更强,即前者倾向选择票价高、离家近的公园,门票价格在60元内,即可满足多数人的心理预期。  相似文献   

15.
陈曦  刘燕 《绿色科技》2012,(7):256-259
指出了旅游综合体由城市综合体衍生而来,是有机组合多个城市功能,以旅游功能为主、多种功能配套的多功能集聚空间。探讨了以现有建设成果和总体规划为基础,以山乡风光带为纽带,以田园风情、城山互融的双溪风情旅游小镇为依托,以特色村落圈为附翼,以景区和住区共同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旅游综合体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6.
正乡村旅游是依托乡村特色民俗文化、人居环境和田园风光等的旅游活动,既是乡村扶贫政策的重要手段,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对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以及改善乡村环境与基础设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农业发展承担更多功能,传统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固化,土地政策日趋严格,面临较大的转型升级压力,亟需寻求综合发展方式解决问题。在此背景下,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建设和农业综合发展的高级业态,是集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7.
花海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美丽标签,广受众人热爱。文章以作者参与的东川牯牛山旅游区游客中心花海景观设计项目为例,对花海景观营造设计的相关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城市高密度建成环境中绿色空间的拓展途径有限,绿地规模和绿化效果受到诸多限制。选取广州高密度建成区商业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对万胜广场、天环广场及白云绿地中心3个商业综合体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不同功能定位或建成密度的背景下微绿地的现状,提出用地有限情况下,应充分挖掘空间资源营造微绿地,以改善局部环境和景观效果为目标,并提出建设策略:综合运用多种绿化手段,活化场地内的碎片空间,丰富中庭景观设计,为美化城市景观、节能减排、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及转型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9.
以赵湾农民新村为例,设计充分运用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等各种田园文化要素,力求营造一个回归田园、回归自然的农民社区.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校园主题空间是校园内为满足功能需要设计的以特定主题为核心营造而成的空间场所,其中植物景观设计对整体环境的营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研究结合实地调研的主题,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爱心乐园"主题空间植物景观设计为例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表明:植物景观应满足空间的基本功能与审美需求,根据研究对象特性从植物季相特征、空间营造、质感类型、文化内涵等4方面提出了设计原则,并对植物景观现状进行了评析。以期推理过程与研究结论为今后校园主题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