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闯 《林业科技情报》2020,52(1):89-90,94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被称为"第六产业",已经是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当前中国农业产业创新的新方向。结合农业产业融合,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对黑龙江省肇州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来更好的指导肇州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促进梨果产业高效持续发展,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背景,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河北省晋州市梨果产业所面临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将现阶段梨果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矩阵匹配,得出不同组合下的梨果产业发展战略:在SO战略下,一方面改善出口策略,增强出口优势,另一方面加强梨果的生态化、产业化经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三产融合;在WO战略下,在加强人才引进、农业科技推广的同时延长深加工产业链,完善梨果营销体系建设;在ST战略下,打造晋州市梨果特色品牌,优化梨果产业空间布局;在WT战略下,培养晋州市产业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增强农业产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研究入手,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农业”。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结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农业调控市场化和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临沧市永德县围绕"绿色永德、湖滨城市、恒春古郡、大美胜地"的品牌定位,按照"一产发展生态化、品牌化,二产发展绿色化、园区化,三产发展特色化、高端化"的发展思路,构建结构优、生态化、效益好、品牌响、竞争力强的高原特色生态产业体系,推进绿色生态文化产业发展。2015年5月,永德县凭借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旅游景观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荣获"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区域统筹、三产联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任丘市尚书村为例,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尚书村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针对尚书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地域特色挖掘不足等问题,提出田园综合体规划要在项目布局和业态发展上与农业产业有机融合,以农业产业为主导产业,充分整合自身现状区位、产业、环境等资源优势,努力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方案,以此为指导,在发展模式、产业规划、区域旅游、支撑体系等方面进行建设,努力建成宜居宜游宜业宜产的现代"田园综合体"试点典范,让农民得到实惠的经济收益,提升生活环境水平。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由人口数量、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农业资源、生物燃料、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等方面的需求汇集在一起,催生了一种名为"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变革性、适应型和智能型农业方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CSA)被认为是一种综合农业方法,通过分析气象服务,对智慧农业现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与智慧农业的相互关系,明确了CSA融合了气候智能型食物系统、气候智能型农场和气候智能型土壤的优点。并旨在可持续地提高生产力、缓解和适应生态环境,实现全球粮食安全和其他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一直以来,江苏省镇江市林业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提升"城市山林"内涵为目标,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基础,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为全面建成"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做了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8.
渭南市葡萄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渭南市葡萄产业规模、栽培模式、品牌建设等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中存在的品种结构不合理、果农老龄化、种植成本增加、三产融合差、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优化种植区域和品种结构,推广集约化栽培、机械化操作,发展葡萄特色深加工和三产融合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天府茶灵谷”油茶种植示范基地立足地域实际,依靠数百年山茶树种植历史和良好生态本底优势,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区域布局,推广良种壮苗,有序拓展种植规模,构建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对油茶种植提质扩面、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党建引领兴产业、“油”旅融合促发展的多重效益,向着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可持续经营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林业中长期发展紧密衔接为线索,介绍了虞山林场坚持以森林资源为根本,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实力,找准特色生态旅游品牌等可持续经营的主要经验,结合林场经营过程中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了解决办法,以实现森林资源安全指标全面提升,生态公益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景观资源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上进一步优化,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对于广西的生态优势,习近平总书记一再高度肯定. 那么,广西的经济优势是什么,在哪里? 2021年4月27日,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后,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有一句话让农林战线特别是务林人格外振奋:"要立足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林"字,引人瞩目地排在...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农业旅游在我国正在飞速发展之中,特色小镇这一概念已经在我国各地全面推广。而农业旅游融合特色小镇的建设,更是农业旅游之中的一大亮点,这无疑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旅游业发展,也能够帮助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农旅融合特色小镇建设中这一问题,从空间布局入手,简要地阐述了几点看法,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户外休闲运动是千岛湖观光、度假、乡村旅游有机结合的最好载体。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区域拥有一流的休闲度假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各类旅游资源分布相对密集,适宜组合性开发,具有开展户外休闲运动产业的良好条件。户外休闲运动空间布局思路可以概括为"一心、两环、六大区块"的格局,包括水上、陆路、高空运动项目产品体系,尤其是骑行、皮划艇、漂流、垂钓、游艇、水上飞机、露营、汽车障碍越野八大重点运动项目体现了资源禀赋与特色。千岛湖户外运动项目应采用与户外运动属性相匹配的品牌营销策略,加强组织与安全保障管理,建设运动产品丰富、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齐全、配套服务完善、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水、陆、空三维一体的户外休闲运动基地。  相似文献   

14.
基于乡村特色产业与景观规划融合的视角,探讨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且相互制约的紧密联系,明确指出只有两者相互融合促进,才能激活乡村资源要素,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并实现乡村振兴。从如皋特色田园乡村试点的产业特征及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景观规划策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优化特色产业结构;协调整体景观风貌,体现分区景观特色;尊重乡村自然肌理,重塑景观生态廊道;明确定位划分主题,线路串联景观节点,从而塑造以"观四季盆景,探森林花海,憩千顷草坪"为特色的乡村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5.
广西正处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时刻,林业作为广西的支柱产业,更应蓄力勃发。基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导思想,振兴乡村策略和科技兴林战略,提出了广西现代化特色林业推广模式——"油茶示范区"建设:扩大油茶种植规模,推行良种标准化繁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形成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向周边地区拓展辐射发展;由政府牵头,科技引领、系统规划、标准化经营管理,科林农旅联动,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秉承科学、精准、高效、全面、绿色、可持续的原则,树立地方林业发展的标杆,为区域发展提供模范答案,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以核心示范区为主干,扎根区域特色环境土壤,周边辐射拓展开枝散叶,栽培现代化林业"大树",大范围推广实行,植"树"成"林"。  相似文献   

16.
邓小利 《绿色科技》2019,(9):172-174
分析了沅陵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探讨了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森林生态资源保护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的矛盾,提出了科学营林、提高森林自抗能力、坚持生态优先、发展与保护并举、适度开发利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加大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力度、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打造精品旅游知名县等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依据生态经济理论 ,对山区生态经济沟营建技术与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从研究地区的生态经济现状和立地类型划分入手 ,采用先进的GIS技术 ,对规划方案的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安排 ,针对不同类型设计了典型治理模式和栽培措施 ,最后给出了规划的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遂昌依托高山原生态环境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发展生态特色现代农业为方向,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建设“和谐、天然、雅致、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生态农业专业村,大力发展生态食品文化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产业,促进了遂昌生态农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高娜 《中国林业》2012,(8):43-43
绿化隔离带是城市有生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在近自然景观的规划建设中需从建设生态型森林城市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角度,保护和恢复隔离带内的自然斑块,优化绿地景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维护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渝西新型工业化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有重庆自贸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渝城市群的建设等,基于此,提出了渝西新型工业化发展应科学地编制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渝西工业产业发展;建设渝西特色工业园区,打造重庆西部工业中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川渝中间地带科技创新中心;努力促进工业与城市融合,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渝西城市群;创新渝西合作机制,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