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包括城市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的普遍性,重金属污染存在显著时空差异性,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对于城市大气污染水平依赖性,以及城市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特征.介绍了目前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有植物固定,植物萃取,植物挥发和根系过滤.同时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未来方向提出了初步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土壤重金属危害及修复措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涵及特点出发,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土壤动物、土壤酶以及通过食物链对人类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措施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及微生物修复等。可以预料,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将向着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的方向发展,并且多种修复方法的综合使用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必要性,就重金属土壤生态修复技术从物理工程、物化修复以及生物修复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4.
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绿色、经济、环保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针对不同重金属污染土壤类型筛选植物修复材料,是目前土壤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查阅文献梳理分析了我国典型修复植物的修复特征,从超积累植物、速生乔木、农作物三方面进行对比,探讨其优劣性;进而,结合毛竹的野外耐性、生长特性、使用范围三个方面的特质,探讨了毛竹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最后,通过文献分析的手段集中考察了我国今年对毛竹的研究热点,从而提出了毛竹作为修复材料的研究前景与方向,希望能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桉树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土壤生物修复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了重金属污染的概念,指出了土壤修复的几种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阐述了桉树作为重金属污染富集植物的研究依据,认为将桉树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一方面可在避免种植食用性植物前提下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实行植物修复,另一方面可缓解当前木材资源供给压力,提高经济收益,具有明显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作用,就木本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耐性机制以及其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的作用和优势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进一步利用木本植物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提供依据,并指出目前木本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严重.约有1/5的耕地受到重金属的污染.从污水灌溉、大气沉降、固体废弃物、农用物资施用等方面探讨了农田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工业、农业和交通等来源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土壤环境质量形势严峻,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与治理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植物修复技术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园林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和吸收作用,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经济、生态、环保、对环境破坏力度小、美化环境等优势,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近年园林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阐述,从园林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技术、重金属富集园林植物的筛选、植物修复技术的联合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同时对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修复技术被认为是治理重金属污染最为绿色的方法,因为此技术成本低、实施方便、无污染。超富集植物的研究是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重点,然而一种植物由具有富集重金属特性到应用于现实的重金属污染修复并非易事。研究表明,在现实条件下,植物修复技术应用于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存在一些约束。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目前超富集植物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通过分析超富集植物在现实条件下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不足,提出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主要分析了城市重金属污染现状,阐述了城市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技术的优缺点,为修复城市重金属污染方法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详尽研究了城市低、中、高度镉污染的主要修复技术与成功案例,以期为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创新性的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德宏州地处云南省西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德宏州竹类植物资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类群结构多样、竹林类型齐全,成为云南乃至中国竹类植物地理分布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地区。文章分析了德宏州的竹林类型和珍稀濒危竹类植物资源状况。结果表明,德宏州竹林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热性竹林、暖性竹林和温凉性竹林,根据利用类型可分为大型材用林、优质笋用林和多用途散生林3种;德宏州有7个属、19个竹种属于珍稀濒危竹种。文章还对德宏州的珍稀濒危竹种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德宏州竹类资源丰富,民族竹文化独具特色,是云南省竹产业和竹文化旅游最具开发潜力的地区.该文在对德宏州民族竹文化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德宏州民族竹文化资源及其市场定位,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提供林地营养科学基础数据,对滇中高原20年生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人工林的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及其分配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云南松人工林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序为:树叶、树枝、树根、树干,氮元素的含量最高,钾和钙次之,镁较低,磷最低。营养元素的积累量为376.38 kg/hm^2,其中乔木层营养元素积累量为284.05 kg/hm^2,占整个林分的75.47%,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的营养元素积累量在整个林分的比例分别为4.21%、15.18%和5.14%。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为14.20 kg/hm^2,树叶、树枝、树干和树根的年净积累量分别占林分年净积累量的38.03%、28.99%、18.46%和14.69%。云南松人工林每生产1t干物质所需氮、磷、钾、钙和镁等5种元素的量为7.55 kg,表明云南松人工林对这5种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2013-2015年国家农业推广项目"云南省橡胶树主要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德宏中心监测站对德宏、临沧地区橡胶树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的简报。  相似文献   

15.
简介台农甜蜜桃在云南德宏热区试种的生长表现和种植技术要点,经7年试种结果,台农甜蜜桃早熟优质、高产高效,可在德宏热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环境监测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节。现场采样方法的科学性、操作的规范性与否直接影响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参考性。分析了影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工作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对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德宏的咖啡选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小粒咖啡选育种研究的历程、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8.
云南德宏州竹种质资源及优良竹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宏州的竹类资源有15属70种,是云南省区域性竹亚科种质资源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竹产业开发基础和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文章综合分析了德宏州的竹类种质资源,评价了竹种资源的利用潜力,提出了开发利用竹类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目前我国用以检测有机污染物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检测技术就是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通过使用这类检测技术使得环境的保护工作更加科学化,同时也相应得到许多数据。主要对于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进行了相关阐述,并且结合着当前实际情况对于该技术的应用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was introduced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around 1940. Since then it has been spreading rapidly, particularly in the southern and southwestern parts of China and caused serious economic loss. The biological research and integrated control on E. adenophorum were carried out from 1980‘s in Yunnan Province. Together with other 15 invasive external species, the weed has been listed in the White Paper by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studies on natural distribu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 ecological character, chemical component, hazard, potential application and the control of E. adenophorum. The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is invasive external species in future wa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