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2月1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我国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呈现面积持续减少,从2011年到2016年的5年间净减少193.2万公顷,石漠化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危害不断减轻,生态状况稳步好转的态势。监测结果还显示,林草植被保护和人工造林种草对石漠化逆转的贡献率达到65.5%。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介绍,为了掌  相似文献   

2.
陈桂芬 《林业调查规划》2019,(4):107-110,124
玉溪市分别于2005年、2011年及2016年对6县区进行了3次石漠化监测。对3次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通过实施以石漠化综合治理为主的林业生态工程,玉溪市石漠化土地面积从首次监测的78655.9hm^2减少到2016年第三次监测的59428hm^2,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明显,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显著提高,石漠化程度明显减轻,部分造林模式效益显著。提出加强对现有植被的抚育管护,创新治理模式,坚持治贫与治石相结合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记者从1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16年,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为1007万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466.9万公顷。与2011年相比,石漠化土地净减少193.2万公顷,年均减少38.6万公顷。监测结果表明,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连续改善,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石漠化土地整体呈现"面积持续减少,危害不断减轻,生态稳步好转"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系统性地对岩溶土地、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土地从空间布局、岩溶地貌、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及石漠化程度等进行了详尽介绍,全面展现了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数据,为监测成果数据共享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5.
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底版,以2021年为基准年,全面查清了我国石漠化土地状况及变化。通过简要介绍第四次石漠化调查基本情况、石漠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状况,分析目前的石漠化防治形势,提出防治对策建议。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722.3万hm2,与2016年同口径相比,石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33.1万hm2,年均减少66.6万hm2,表明我国石漠化土地总体向“面积减少、程度减轻、生态状况稳定向好”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在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区域先期开展的石漠化监测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林业主管部门在第三次石漠化监测中的主要技术特点,针对现阶段石漠化监测技术标准、监测方法、监测数据管理和监测组织机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将云南省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与第一次监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21年16年间,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16.86万hm2,减少40.56%,年均减少7.30万hm2,年均减少率为2.53%;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呈下降趋势,石漠化程度减轻趋势明显。国家和地方实施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森林抚育工程、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草)工程等生态修复类工程在石漠化土地面积及程度变化中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我国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等方面情况进行了通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发布会上指出,我国土地石漠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由过去持续扩展转变为净减少,岩溶地区生态状况呈良性发展态势。为了掌握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及最新变化动态,2011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次石漠化监测工作。监测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8个省(区、市)的463个县,  相似文献   

9.
借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第三次监测之机,湖北省秭归县首次应用无人机进行监测,经反复试验研究,形成了石漠化监测无人机应用技术、特征点拍照、无人机视频判断石漠化程度、无人机视频修正错划小班、无人机视频观察石漠化治理情况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完成了全县第三次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任务。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第二、第三次石漠化的监测时间、技术路线、监测结果,并对两次监测结果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非石漠化演变原因进行了分析、探究。结果表明:通过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防护林工程、石漠石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以及农村能源结构合理调整、岩溶地区农村人口的转移,区域内林草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水土流失有所减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1.
结合湖南省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对岩溶土地、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土地从行政区划、空间布局、岩溶地貌、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及石漠化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部分揭示了湖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分布规律及特点,为下一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介绍和分析了基于平板端的资源调查技术,并以《四川省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技术实施细则》为依据,以凉山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实施的《凉山州木里县第三次石漠化监测项目》为依托,开展了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流域的石漠化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并针对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区域提出了治理的建议,以期为凉山州木里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和治理工作提供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一座座石山披上"绿衣",一个个穷村挣脱贫困。石漠化这一顽固的"地球癌症",遭遇了广西林业人顽强而高明的"回春妙手"。开拓创新、脚踏实地的壮乡林业人,把卫星地图中广西片区一处处灰黑斑块,年复一年地逐步变成绿色亮点。2018年底,全国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发布,与2011年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相比,广西石漠化土地净减39.3万公顷,减少率20.4%,净减面积超过1/5,治理  相似文献   

14.
杨慧  张超  王妍 《绿色科技》2022,(4):10-15
基于会泽县2005、2011、2017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数据,探讨了该地区石漠化的时空演变特征,选取演变方向、规模、速率、频率等指标,定量分析了不同程度石漠化强度之间的内部转移特征,研究了近13年来该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区域、岩性等方面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从时间变化上看,无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变化...  相似文献   

15.
根据吉首市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的数据,分析了吉首市岩溶区在生态综合治理下石漠化的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吉首市监测区域总面积为94 011.2 hm2,岩溶土地面积94 011.2 hm2,石漠化面积23 690.3 hm2,潜在石漠化面积28 501.7 hm2,石漠化发生率为25.20%。其中,乾州的石漠化面积最大,占全市总面积的30.43%。从石漠化程度来看,吉首市主要为轻度石漠化(89.33%),中度和重度石漠化面积较少(10.7%)。吉首市石漠化土地的主要特点是:林地中仍有石漠化土地;石漠化土地中个体所有面积高于国有和集体;生态治理工程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石漠化发展,使得吉首市石漠化现状趋向于稳定;替代能源发展差的地区石漠化程度比替代能源发展好的地区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石漠化治理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结合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对潜在石漠化土地的现状,以及省、流域、岩溶地貌和植被状况等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坡度、基岩裸露度和土层厚度等土地质量状况方面针对潜在石漠化土地进行了评价,并根据其土地利用类型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依据贵州省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阐述了汇川区石漠化现状及变化情况,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今后石漠化有效治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秭归县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秭归县利用无人机完成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通过对秭归县石漠化现状、危害与治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针对不同程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提出一些治理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为基础,分省(市)、石漠化程度、土地利用状况、二级流域、植被类型、岩溶地貌、植被盖度级等分析长江经济带石漠化土地现状,总结石漠化在生态区位、分布范围及石漠化程度、水土流失、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及人地矛盾等方面的分布特点,表明长江上中游地区石漠化问题仍是制约着长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须持续加大石漠化治理力度,以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阐述砚山县石漠化危害及治理的必要性,依据砚山县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对砚山县石漠化治理现状、成效、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就石漠化治理中存在的部分乡镇领导不重视,工程管理技术人员不足,自然灾害频发、工程实施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加大石漠化治理宣传力度,适当增加技术人员和综合治理经费,加大石漠化治理科研力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和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