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指出了城市黑臭水体是民众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极大降低了城市美感。根据《江苏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到2017年南京市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其他设区市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结合J河道整治项目,详细阐述了一种高效快捷河道治理技术——超磁分离净化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能快速有效去除水中的SS和TP污染物,具有处理速度快、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在当前全国各地均十分重视黑臭水体整治的大环境下,各地基本都参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开展相关工作。但在黑臭水体整治措施研究过程中,部分黑臭河道补水水源匮乏问题十分突出。以青岛西海岸新区镰湾河为例,参照相关水质指标,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河道黑臭水体整治中清水补给的近远期方案:近期采用曝气增氧和消毒后的污水处理厂尾水补充河道,远期结合再生水厂及管网的建设,由再生水补充河道,以期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归纳总结了河道截污工程基本方法及截污管布置方式,结合珠海斗门沙龙涌河道治理项目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了截污工程技术方案,重点分析了截污管总平面布置和截污管布置形式。提出了通过截污工程实施保证旱季污水零排放,以期达到消除黑臭水体改善水质目标。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黑臭水体的治理是城市生态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用水生植物修复黑臭水体具有投资成本低、对环境扰动小、污染物降解效果好等优点。探讨了黑臭水体"致黑"、"致臭"的发生机制,阐述了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修复河道黑臭水体成功经验和研究进展,对未来植物修复黑臭水体,重建河道生态景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单点单面非体系式的治理思路与治理方式,是造成黑臭水体水质及生态无法得到长效性、系统性提升的症结之一。生态修复作为黑臭水体治理“外源减排、内源清淤、水质净化、清水补给、生态恢复”技术路线的重要环节,是维持黑臭水体底质、水质及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最终实现黑臭水体长治久清的关键。为此,对黑臭水体的生态修复集成策略进行了探索,将黑臭水体分成引排河道、连接河道、湖库水体及小微水体四类,分别针对性地提出了修复策略,旨在为黑臭水体生态修复集成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国内某城市内河生态治理与修复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河道水质及污染原因调查,确定了造成河道生态破坏的污染因素,主要问题为生活污水违规排放、上游来水水质差以及沿河洗涤。为此,提出的治理措施为:河道清淤、修复受损的护坡、控制污染源、恢复河道生态自清洁功能、改善水质及透明度。对比治理前后的数据,河道水体COD、TP、BOD5、NH3-N 4项指标的最小降幅为56.3%,最大降幅为78.2%,该河道的生态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7.
河道的治理经历了从单纯满足行洪排涝基本功能到充分重视其生态功能的发展历程。河道的生态治理需秉着尊重自然、维持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植被、协调统一和发挥河流的社会功能等原则。根据生态河道治理的原则,以大连旅顺口区的凤河河道生态治理为实例,简述了其采取的生态治理理念和方法,并给出了关于河道生态治理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河道的治理经历了从单纯满足行洪排涝基本功能到充分重视其生态功能的发展历程.河道的生态治理需秉着尊重自然、维持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植被、协调统一和发挥河流的社会功能等原则.根据生态河道治理的原则,以大连旅顺口区的凤河河道生态治理为实例,简述了其采取的生态治理理念和方法,并给出了关于河道生态治理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黑臭水体一直是各大城市主要的环境治理重点,黑臭水体的存在不仅给老百姓带来极差的城市生活体验,也更多地反映在生态问题、水环境问题上,解决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已迫在眉睫。以河南民权县城区内部10条河道为对象,分析了河道水体现状、对黑臭水体进行识别分级以及分析黑臭水体形成原因,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底泥处理、生态修复技术手段和维护预防举措等管理手段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改善城市水环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城市黑臭水体不仅损害城市景观破坏河道生态系统,还会影响居民生活危害身体健康,其治理工作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国内外黑臭水体治理现状,分析了我国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黑臭水体的长效治理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是珠江出海口流经区域的简称,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中山市等。历史上该地区曾分布着大片的天然红树林,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红树林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文章将珠江口沿岸红树林湿地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进行考虑,提出实施保护工程的基本思路,通过红树林保护工程、红树林恢复工程等措施,全面恢复湿地功能,改善区域河口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红树林防御台风、海啸、赤潮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到人为活动影响,牛栏江由一条蜿蜒的天然河流演变成由多段人工渠道和天然河道共同组成的河流。河流长度缩短,沿江两岸天然植被减少,湿地总面积减少。通过调查分析牛栏江现状,查阅相关资料后提出牛栏江生态修复方法和途径,实现修复自然,还原自然。  相似文献   

13.
以辽宁省朝阳市凉水河湿地生态恢复为例,在遵循湿地生态恢复地域性、生态学、最小风险性和最大效益、优先性原则前提下,着重从水体生态恢复、湿地植物生态恢复、生境栖息地生态恢复阐述了自然湿地生态恢复对策;从工艺流程、湿地基质和人工湿地植物选择分析阐述了人工湿地生态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14.
Owing to the irrational use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Heihe River, northern China, the eco-environment has deteriorated seriously in its lower reaches. Some ecological problems exist (i.e., lake shrinkage, the decline of the underground water table, vegetation degradation,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sandstorm damage). Subarea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river are proposed, considering the course of the river, its eco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ange of impact of water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decision-making method and GIS technology, the target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river were determined quantitatively. Using a phreatic evapotranspiration model and a groundwater balance equation, the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s of the riparian forest ecosystem, the desert ecosystem, the water area ecosystem, and the underground ecosystem, given various eco-restoration targets in different level years,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s of the Shaomaying section were 548 million m3 in 2000 to maintain the normal growth of its natural vegetation and a stable groundwater table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The total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of the Shaomaying section is expected to be 632 million m3 in 2010, 635 million m3 in 2020, and 635 million m3 in 2030.  相似文献   

15.
阐述海岸带、海岸带生态修复概念、内涵及必要性。分析当前海岸带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人类活动长期干扰,使得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近岸海水富营养化严重;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使得海岸基干林带防护功能弱;保护力度不足使基干林带受损毁严重;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使得生态修复用地紧张;基层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使得生态修复缺少技术支撑等。藉此提出合理规划布局,分区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重视基干林带建设;坚持陆海统筹战略,突出修复重点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河道生态修复的前沿领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河道生态修复与功能重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生态河道的特征与前沿领域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郭娜  郑志林  刘畅  高强洧 《绿色科技》2022,(2):164-166,170
城市高度建成区是我国城市不断扩张的结果,具有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等特点;但城市绿地空间不断缩小、生态功能持续退化、热岛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也日趋严重,制约着城市可持续发展.以渝中区为例,在深剖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渝中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应从加强区内自然山水重要生态资源保护修复、多渠道拓展绿...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近自然河道生态修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外近自然河道生态修复的历史过程回顾,对其进行比较.以美国休斯顿布雷海湾林荫道和台州市永宁江河道生态修复为例,在分析国内外近自然河道生态修复存在的差异与不足的同时,得到近自然河道修复的具体做法.如:恢复自然河流形态,治理问题水质及调节河流水量等为国内近自然河道的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流域植被作为基础的自然"本底",在构建和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生态恢复定义及模式的探析,以流域植物为主要分析对象,浅析其界定与特征。以郪江流域大英段生态恢复项目为载体,展开流域植物景观规划研究,阐述总体策略引导下的植物评价及规划。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河南丹江流域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与过程,结合该流域的生态现状,以生态恢复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