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的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种植于广东省台山市的1块9年生杂种松测定林的生长数据,分析了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家系(PEE×PCH)、湿地松全同胞家系(PEE×PEE)和自由授粉家系(PEE(op))的生长量差异,估算了杂交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一般杂交力(GHA)和亲本间的特殊杂交力(SHA),探讨了GCA与GHA、GHA和SHA与杂种子代生长表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类型间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PEE×PCH>PEE×PEE>PEE(op)>CK,杂种家系的平均材积比CK大221.36%;根据生长性状选择出国产的优良杂种家系15个,其树高、胸径、材积、每公顷蓄积量分别为10.96~12.57 m、17.42~21.25 cm、0.156 2~0.236 7 m3、141.75~233.82 m3,相对于CK的材积现实增益为216.19%~379.15%;选择出GHA效应大、可靠性高的杂交亲本4个,可用于大量制种;湿地松无性系树高性状的GCA与树高、胸径、材积性状的GHA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E×PCH杂种家系的生长表现与其亲本的GHA密切相关,尤其与双亲的GHA之和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891 8以上.  相似文献   

2.
对 13个尾叶桉×细叶桉杂种、10个尾叶桉×赤桉杂种、1个尾叶桉× (尾叶桉×细叶桉 )杂种、1个尾叶桉种内控制授粉子代、5个尾叶桉母本的自由授粉子代和 1个尾叶桉×细叶桉F1自由授粉子代的比较研究表明 ,家系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差异均达 0 0 1显著水平。选择出优良杂种和子代 14个以及优良单株 12株。优良单株可以作为无性系比较试验的材料 ,优良杂种的优良单株可以用于建立下一世代的育种群体。这为优良杂种单株的无性系化和进一步的桉树杂交育种提供了有效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红火箭、红火球和红叶3个美国紫薇品种和四川粉花紫薇、四川白花紫薇两个四川本地紫薇品种为亲本进行种内杂交,调查坐果率、结实率和种子萌发率等3个种实性状,测定了3个种实性状的遗传力,性状之间的相关遗传力和相关系数;采用孢子悬浮液侵染法对子代进行了病菌接种,根据子代病情分级筛选抗白粉病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1)杂交组合子代的种实性状均在显著性差异,且均显著低于自由授粉子代。(2)12个杂交组合收获了种子,其中只有8个杂交组合种子能萌发,因此紫薇杂交设计需充分考虑亲本搭配。(3)三个种实性状的遗传力均在0.99以上,坐果率与结实率、萌芽率的相关遗传力均在0.8以上,采用坐果率性状提前选择结实率和萌芽率性状的效率分别达88.37%、84.47%。(4)8个杂交组合子代白粉病抗性试验发现,部分“美中”组合杂交子代的抗性表现好,而部分表现很差,其中“红火箭×四川粉花紫薇”杂交组合F1代抗性表现最佳,参试子代均为抗病类型,抗性表现次佳的为“红火箭×四川白花紫薇”杂交组合,而“四川粉花紫薇×美国红叶紫薇”杂交组合F1代抗性表现最差。本地品种杂交子代表现均衡。(5)初步筛选出8株免疫株,25株高抗株。...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5年生杂种杨树试验林调查分析,初步选出16个相对较好的杂交组合,其中最优组合为杨杂11,杂交亲本最优为黑×小。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杂交组合内子代生长性状分离的分子机制,以杉木杂种和亲本为研究对象,从基因表达水平揭示超亲杂种优于低亲杂种的形成分子机制,采用IlluminaHiseq4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生长势的杉木杂种(龙15×1339)的超高亲子代(HF1)和超低亲子代(LF2)及其亲本(龙15和1339)进行无参转录组测序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所有样本经转录组测序共产生Clean reads 5.8E+08条,总拼接长度为49 803 726nt,将Clean reads在6个数据库(Nr,Swiss-prot,KOG,KEGG,Pfam,GO)进行BLASTX分析,比对结果产生80 171个基因;杉木同一组合内的HF1比LF2的生产力高,是因为HF1在不同的GO和KEGG terms内和terms间两个层面上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分布处于不均匀、不平衡状态;HF1的GO terms和KEEG terms的差异基因的分布不均匀、不平衡;LF2 GO terms和KEEG terms的差异基因的分布趋于均匀、平衡状态。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育种群体展开遗传多样性研究,选择表达基因互补的亲本进行杂交组配,这样可以降低杂种间生长性状的分离,以达到收获期大体一致的目的,是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热垦525是速生、高产且具有广适性的胶木兼优品种,为探讨其作为杂交亲本选育优良品种的潜力,分别对云研277-5×热垦525和GT1×热垦525杂交子代群体的茎围生长量、树皮厚度和试割产量性状进行早期鉴定。结果表明,热垦525作为父本能够将其速生性状很好地遗传给后代,2个组合杂交子代群体在试割前和试割后的平均茎围生长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RRIM600。试割平均干胶产量偏低,其中云研277-5×热垦525杂交子代群体平均干胶产量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GT1×热垦525均极显著低于云研277-5×热垦525和对照。最终分别从云研277-5×热垦525和GT1×热垦525杂交子代群体中选出13株和6株优良单株,入选率为4.00%和2.03%,为培育橡胶树新品种提供了一批具有潜力的育种中间材料。选择高产优良品种作为母本,以橡胶树胶木兼优品种热垦525作为父本选育胶木兼优品种潜力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尾叶桉与巨桉杂种F 1多年度的生长性状,估算其遗传参数,开展优良杂交组合及杂种优良单株选择,为桉树亲本选配和杂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尾叶桉与巨桉6×6析因交配F 1代杂种为材料,应用ASReml-R软件估算1、2、4.5、8.3和10.3年生时生长性状的遗传力、显性效应、加性效应、亲本效应和配合力等遗传参数;计算每个杂交组合单株材积的平均值,以所有组合的平均值+标准差为标准进行优良杂交组合选择;基于所有单株的材积,采用平均值+2倍标准差(标准Ⅰ)和平均值+3倍标准差(标准Ⅱ)2个标准进行杂种优良单株选择。【结果】尾巨桉F 1代杂种在各年龄时的生长表现均优于对照尾叶桉亲本自由授粉子代。每个年份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在组合间均存在极显著( P <0.01)或显著( P <0.05)差异,在区组间差异不显著。1年生和2年生时杂种各生长性状的母本加性方差分量低于父本加性方差分量, 4.5年生时父、母本加性方差分量较为接近,8.3和10.3年生时母本加性方差分量则高于父本加性方差分量。随年龄的增长,杂种的树高和胸径单株遗传力呈现由中度至低度遗传控制的变化趋势,杂种家系遗传力呈现高—中—低度遗传控制的趋势,且杂种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显性方差与加性方差的比值则随年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年-年和性状-性状双变量遗传、表型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4.5年生时,母本U21及父本G8的一般杂交力(GHA)最高,U21×G5组合的特殊杂交力(SHA)最高;8.3年生时,母本U21及父本G19的GHA最高,U2×G19的SHA最高。【结论】尾巨桉F 1杂种1~2年生时父本效应大于母本效应,且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4.5年生时父、母本效应对杂种生长的贡献率相当,8.3~10.3年生时杂种的母本效应大于父本效应,且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同时评选出7个优良杂种,筛选出1个优良母本和2个优良父本,并依据标准Ⅰ、Ⅱ分别选出40株和16株优树,为今后大规模人工制种及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亲本材料和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8.
美洲黑杨×青杨F2代抗杨叶枯病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美洲黑杨与青杨杂交三代谱系为材料,在室内外进行了美洲黑杨与青杨的杂交种对杨叶枯病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亲本及F1、F2代在室内与室外及人工与自然发病表现较一致,美洲黑杨×青杨F2代抗性基因型分离比例均符合1∶2∶1,将F2代分离与感合作为感病,抗病株与感病株分离比例为1∶3,说明美洲黑杨对杨叶枯病的抗性是由一对纯合隐性等位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裂叶垂枝桦组织培养离体繁殖再生体系。[方法]以裂叶垂枝桦带腋芽或顶芽的茎段为试材,经过外植体消毒、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最后获得再生植株,并对裂叶垂枝桦组培快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裂叶垂枝桦幼嫩茎段离体培养最适培养基和激素组合为:MS+0.5 mg·L~(-1)6-BA+0.05 mg·L~(-1)NAA+0.2 mg·L~(-1)GA_3+20 g·L~(-1)蔗糖+6 g·L~(-1)琼脂;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1 mg·L~(-1)NAA+20g·L~(-1)蔗糖+6 g·L~(-1)琼脂。将生根的无菌苗移植至草炭土和细沙比例3∶1的已灭菌的基质中,15 d后,组培苗生长健壮,成活率达到80%以上。[结论]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裂叶垂枝桦进行离体快繁,建立了离体快繁再生体系,为裂叶垂枝桦良种选育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给香料烟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杂种F1与其杂交亲本同田种植的方式,对比研究了相同栽培环境条件下不同香料烟品种(材料)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结果显示,杂种F1在株高、茎围、节距、百叶重和调制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等方面存在杂种优势,而在生育期、叶片数、产量、产值和常规化学成分方面多数表现为趋近双亲中值,没有正向的杂种优势。尽管如此,4个杂种F1中组合云香巴斯玛1号×克撒锡巴斯玛的经济性状表现显著优于杂交亲本,表明选育杂交种时亲本的选择非常关键,只要亲本选择得当,香料烟是可以选育得到产量和品质符合生产需要的杂交种。香料烟在选配杂交亲本时,应选择叶片数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尾叶桉与赤桉杂种F1材质性状的遗传参数估算及其分析,为桉树杂交育种材性改良亲本选配和交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尾叶桉与赤桉6×6正反析因交配杂种F1测定林为材料,并以相应亲本自由授粉的半同胞子代作对照。9年生时,对各小区的杂种和家系(5株小区,6次重复)选取2株平均木,在胸高1. 3 m处沿南北向钻取木芯,共984个,测定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纤维宽和纤维长宽比,利用ASReml-R估算4个材质指标的特殊配合力、杂种优势、父母本单株狭义遗传力、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的杂种木材基本密度优于对照,呈明显的杂种优势;反交组合杂种其木材基本密度优于正交组合杂种,正交组合杂种的纤维特性优于反交组合的;在正交组合杂种中,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和纤维长宽比的母本效应低于父本效应;而反交组合杂种中,4个材质指标的母本效应均高于父本效应。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特性指标受中至低遗传控制。正反交组合杂种中,除纤维长宽比外,其余3个材质指标的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对于遗传相关,杂种的木材基本密度与纤维宽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纤维长宽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纤维长呈不显著负相关,纤维长与纤维宽呈显著正相关。对于表型相关,除纤维宽与纤维长宽比呈不显著正相关外,其余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尾叶桉与赤桉杂种的材质性状遗传差异因亲本和交配方式而异,表明通过种间杂交和正向选择进行材质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锥栗优系亲本的开花、结实特性及其杂交子代幼苗的生长特性,从而给湖南锥栗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杂交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以湖南4个锥栗优系为试材,对其亲本的花期物候、花序特征、结实特性及其杂交子代幼苗的生长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4个锥栗优系的雌雄花期均可相遇,其可相互用作授粉树。2)4个优系中,结果母枝上雌花数量最大的为'LYXJ-6'(19.33个),'HCHJA-1'的次之(16.40个);4个优系其结果枝上的雄花序与雌花的比值(1.73~3.26)均较小。3)4个优系中,自然状态下,单果质量最大的是'HJSY-1'(10.31g),单果质量最小的是'LYXJ-6'(8.32g);不同授粉组合的坐果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坐果率排名前三的授粉组合分别是'ZFPL-2'×'LYXJ-6'和'HJSY-1'×'HCHJA-1'与'LYXJ-6'×'ZFPL-2';不同父本授粉对母本的刺苞和坚果的性状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授粉组合'LYXJ-6'×'HCHJA-1'和'ZFPL-2'×'LYXJ-6'的单果质量均大于自然授粉条件下的单果质量。4)'ZFPL-2'×'LYXJ-6'和'HJSY-1'×'HCHJA-1'的杂交子代幼苗在苗高与地径上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而'LYXJ-6'×'HJSY-1'和'LYXJ-6'×'ZFPL-2'与'ZFPL-2'×'LYXJ-6'的子代幼苗在光合能力上更具潜力。根据不同授粉组合的杂交苗的坐果率及果实性状得出,'ZFPL-2'×'LYXJ-6'和'LYXJ-6'×'ZFPL-2'子代幼苗的坐果率高、单果质量大;根据杂交子代幼苗的生长特性得出,'ZFPL-2'×'LYXJ-6'子代幼苗的生长状况更具优势。综合分析认为,'ZFPL-2'×'LYXJ-6'不仅为最佳授粉组合,而且其杂交子代幼苗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新的育种策略,以近20来培育的杨树杂种F1代为亲本,针对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完成6个派间杂交组合,培育集强抗逆性、速生性、材质优良性于一体的杂交种F2代。确定优良杂交亲本三抗杨、沙毛杨、107杨、欧洲山杨、欧美杨抗天牛品种,确定亲和力强的抗天牛新品种×(毛白杨+新疆杨+青杨)和107杨×三抗杨2个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盐溶液培养,对受害症状进行分级评价的方法,研究了灌木柳14个种,31个原种无性系和310个杂种无性系的耐盐性,以期为耐盐灌木柳选育中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依据,并筛选出耐盐和敏盐的亲本和杂种无性系。结果表明:(1)灌木柳14个种间的耐盐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盐害指数为22.22%—98.61%。其中二色柳盐害指数最低,为22.22%;细柱柳、黄花柳和钻石柳指数最高,为97.22%—98.61%;杞柳和欧洲红皮柳种内无性系间盐害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以P295和P665为母本的子代代有超亲优势,其中P295为母本的半同胞子代超亲优势达37.97%。以P102等4个无性系为父本的半同胞子代耐盐性均有超亲优势,其中P585的半同胞子代超亲优势达35.85%。P294×P671等4个杂交组合的全同胞F1代耐盐性均表现出中亲优势,其中P295×P681的F1代中亲优势达43.36%。(3)341个原种和杂种无性系中,3个灌木柳原种无性系和10个杂种无性系盐害指数为0—25%,较耐盐;4个灌木柳原种无性系和11个杂种无性系盐害指数为100%,较敏盐。  相似文献   

15.
南北核桃种间杂交F1代主要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9-1997年首次选用南方云南薄壳核桃与北方新疆核桃早实优株进行了18个杂交组合的南北核桃种群杂交,对杂种F1代7个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杂种F1代的主要性状广泛复杂分离,为多基因控制呈数量性状遗传,由于基因的加性效应,F1代可组合双亲优异性状,由于基因互作产生非加性效应,F1代产生杂种优势性状,这些遗传趋势和特点,对核桃的进一步育种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下一步的育种提供了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提供的白桦欧洲×白桦2号杂种,欧洲白桦29,小北湖5号白桦优树子代的苗期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苗高、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多重比较后,生长表现最好是白桦×欧洲白桦2号,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利用RAPD标记对银白杨(♀)×新疆杨(♂)杂交后代及其亲本进行DNA多态性鉴定。结果表明,8对引物共扩增出46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75条带,多态性带占扩增总带数的41.3%,扩增片段大小在300~3 000 bp之间。父母本的特异性条带在子代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51.25%和46.88%。杂交后代的带型分为叠加型、缺失型和特异型。父母本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52 2,子代8与父本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913 0,子代6与母本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847 8。本研究从分子水平鉴定杂交种,为开展分子标记辅助杨树杂交亲本选配和杂种子代表现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孝顺竹开花生物学特性及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掘利用孝顺竹在耐寒性和纤维品质方面的优良遗传基因,开展孝顺竹开花生物学特性和杂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孝顺竹花期较长,柱头可授性好,花粉生活力高,非常适宜作为杂交的亲本。孝顺竹×麻竹杂交后,以母本自交苗为对照,筛选出10株表型杂种,4个月龄时10株表型杂种的叶长、叶宽、叶长/宽、地径、发笋数、叶片形状、叶脉数、叶鞘高度、叶鞘繸毛、叶耳、叶舌等性状均介于母本自交子代与父本自交子代之间。AFLP标记分析表明:10株子代引入的父本特异位点占21.97%~28.10%,聚类分析显示10株杂种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分别与父本和母本相聚。多数杂交子代在苗期表现出旺盛的生长势,15个月龄时杂种个体间秆箨刺毛性状呈现出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对已获得的白蜡属种间杂交种F1代及其亲本的自由授粉子代进行种子性状的调查与分析,比较不同树种、不同父本种源、不同母本基因型、不同父本基因型及花粉是否经过静电场处理对杂交种F1代的种子性状的影响;从杂交种F1代的种子性状方面研究其杂种优势。研究表明:以不同白蜡树种为父本对杂种F1代的种子性状没有显著影响,父本种源不同对杂交种F1代的种子性状没有显著影响,母本基因型不同对杂交种F1代的种子性状影响很大,父本基因型不同对杂交种F1代的种子性状没有显著影响,花粉经适宜高压静电场处理后对杂种F1代的种子性状没有显著影响,白蜡属种间杂交种F1在种子性状方面具有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20.
以4个橡胶树人工杂交授粉组合的1 671株有性单株为试验材料,对其茎围和试割产量进行了早期评价。结果表明,杂交子代的茎围生长较快,4个组合杂交子代5年生平均茎围均大于对照RRIM600。杂交子代干胶产量偏低,其中组合热垦523×云研73-477杂交子代群体试割平均干胶产量略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RRII105×热垦516、云研75–362×热垦516和RRIC103×热垦628则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合内单株间平均干胶产量存在广泛变异,变异系数均高于50%,出现少量产量远高于对照的单株,这为选择优良高产单株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