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咸宁市山地农业发展现状,建立其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并通过模型方法对该区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显示出咸宁市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可持续发展状态不容乐观。根据评价的结果分析出了阻碍咸宁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在2000年提出建设生态省,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展了针对性的研究,从各个方面进行统筹和协调。本文通过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兰天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52-12453
构建了由社会指标、农业经济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4个部分构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单人参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广义离差最小的多人参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研究,对某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社会指标和农业经济指标的评价得分较高,资源指标一般,而环境指标的评价结果不是很理想,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为0.665 5,评价结果为"好"。  相似文献   

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估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已有相关数据,建立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定量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并对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和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5.
罗文 《农业考古》2005,(6):251-254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学术界及农业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制订科学的、合理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有助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通过对农业活动、农业政策与农业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状态指标分析框架,并建立了综合评价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领域的体现,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全面、科学准确的指标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数量规范。文章在对渭源县农业与农村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本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加权求和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评价结果是渭源县总体上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其中资源环境方面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经济、社会方面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得出:渭源县应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相关统计资料建立了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该体系对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尚未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指标的选择依据和指标体系的设置框架。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建立由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的17个指标组成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多指标综合模型法对中国1991-2013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部、中部、西部3大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步上升,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水平。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政府要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资源减量化投入水平、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贯彻4R原则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效益等。  相似文献   

10.
周娅莎  朱满德  刘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94-7696
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研究很多,综合了众多学者在体系建立和运用具体指标进行评价的文献,在其中挑选指标重新组合为一套新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有必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和指标体系构建进行探讨。针对当前农业发展所处阶段,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作出客观的解释和理论概括,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为基础,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农业指标体系的基本要素及其构建的基本原则、方法、设计框架和指标选择标准,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含义、指标体系进行界定,根据历年统计资料,作计量分析,初步分析评价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评价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构建一套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是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层,其准则层是由生产、经济、社会和生态等4个可持续发展一级指标构成,基础层则由19项指标组成,并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得各个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出一套综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5—2010年的数据对广东省近几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近几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良好。最后提出了今后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以期为该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各个时期的内涵和衡量标准不同。根据现阶段的要求,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4个方面共18个指标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宁德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指数F=0.195 795,还处在准备实现阶段,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四个二级指标看,农业产出水平分指标最有优势,指标值达0.098 858,其次是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值达0.048 573,不足的是农业投入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指标值分别只有0.021 902和0.026 463。其结果与宁德市的实际水平相吻合,在未来一段过程中,宁德市的现代农业要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加强投入,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SARD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是可持续评价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在涵盖农业与农村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等子系统内容,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得性与甘肃省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特殊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三大部分的甘肃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设置过程中,尝试使指标体系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比性,以期能为定量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理论”为指导,建立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体系及其系统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力图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极其评价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方法与应用模型,促进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强  黄鹄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907-14909
在理清农业产业化内涵的基础上,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方面,介绍了基于农业产业化的DPSIR模型。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了23个指标构建了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加权法对其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驱动力因素依然处在较差的状态;工业、住房宅基地以及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等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压力;“状态”和“影响”因子的得分说明农业产值规模、劳动力规模以及农民收益等仍处于起步阶段;“响应”因子得分较低,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环境及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以牡丹江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基地,通过采用Delphi法和AHP法的相结合,构建了示范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为评价该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