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霉玉米中毒是家畜误食发霉玉米引起的一种真菌中毒疾病.多见于驴、马及牛,主要原因是饲喂了发霉变质的玉米引起中毒.本病来势迅猛,容易被误诊为传染病,笔者简述中毒的症状和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饲喂发霉的玉米,猪会中毒。轻症影响生长,重症者3-10天内死亡。对症治疗为主效果很不理想,笔者曾救治过霉玉米中毒的病猪,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1 病因分析   1.1 外源性中毒   1.1.1 饲料性中毒 (1)饲料品质不良.饲喂霉败变质饲料,如长期或一次多量地用发霉的玉米、小麦、豆类、糟渣、饼粕等饲喂畜禽;饲喂腐烂或患黑斑病甘薯、干腐病的马铃薯、软腐病的萝卜、腐败的厨房残羹、烂肉、臭鱼等均可引起中毒.   ……  相似文献   

4.
2018年7~8月腾冲市连续阴雨天气,造成大部分玉米在储存过程中感染了黄曲霉菌,当猪采食了被霉菌污染的饲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造成腾冲市界头、明光、腾越、芒棒、五合等乡镇上千头猪发病,820多头猪死亡。采霉玉米样品进行黄曲霉毒素B1(AFB1定量)检测,都检出有黄曲霉毒素存在。由于经销商与农户就霉玉米中毒发生争议,腾冲市通过动物试验对此进行科学验证。得到猪霉玉米中毒时猪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真实、可靠的数据。并提出一些处理措施,使腾冲市这次中毒事件很快平息,同时养殖户认识了饲喂霉玉米所引起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
<正>蔬菜、马铃薯、玉米等,都是奶牛的好饲料。但是,在采摘、寄存、加工、饲喂等过程中,若处理不当,会导致奶牛中毒,降低牛乳产量和质量,甚至致牛死亡。一、霉玉米中毒用发霉的玉米饲料喂奶牛,容易导致中毒。患牛表现为反刍减弱或停止,角膜混浊,黏膜黄染,腹泻,消瘦,有的精神错乱、兴奋转圈,以致昏厥死亡。预防:1.储藏玉米要将含水量控制在12.5%以下,对发霉较轻的玉米,可用10%的生石灰液浸泡去霉后,再用作饲料。  相似文献   

6.
猪霉饲料中毒是指由于猪只采食了发霉饲料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两年多来笔者和同事对来凤县10个生猪养殖小区、137户养殖大户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猪霉饲料中毒发病率对发病场发病率高,危害大,应充分认识其危害性,采取科学措施防治,以保障生猪生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羊瘤胃酸中毒主要是由于饲喂易发酵产酸的精料或青贮料酸度过大而引起瘤胃乳酸蓄积,羊体吸收后引起酸中毒的一种全身代谢紊乱的疾病,以前胃炎症为主。1病因饲养管理不严,采食过量谷物、精料和玉米青贮料等酸性饲料所引起。或长期过量饲喂酸度过高的青贮玉米或质量低劣的青贮饲料。此外,羊吃了发霉变质的玉米、豆类等食物时,也易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野牡丹粉对仔猪黄痢的防治效果。[方法]用野牡丹粉和氟哌酸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黄痢进行预防治疗试验。[结果]用40 g/头、50 g/头野牡丹粉拌料和西药氟哌酸拌料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黄痢的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45 g/头野牡丹粉拌料和西药氟哌酸拌料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黄痢的预防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用野牡丹粉拌料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黄痢的预防效果比治疗效果要好。[结论]该研究为用野牡丹粉拌料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黄痢进行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霉菌毒素中毒在目前养猪生产中较为常见,通过临床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确认华南地区某猪场出现的新生仔猪头骨发育不全和阴户红肿是由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引起,并针对此问题提出换料、解毒等处理措施,这是近20年来我国首次报道在同一猪场同时出现黄曲霉毒素与玉米赤霉烯酮导致新生仔猪中毒且引起发育畸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家畜家禽霉玉米中毒的病理变化过程,以及近年来广大养殖户出现了很多霉玉米中毒的病例,并通过查阅资料,结合临床实际,浅谈霉玉米中毒。  相似文献   

11.
全株玉米青贮料与去穗玉米秸秆青贮料饲喂奶牛效果对比试验表明:奶牛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料比去穗玉米秸秆青贮料多产奶2.343kg/头·d,净增纯收入5.10元/头·d,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霉菌中毒病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多由饲喂受霉菌污染的饲料而引起,临床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及赭曲毒素等,可对全身组织器官造成破坏;预防本病必须加强饲料管理,科学使用脱霉剂和解霉剂,建立霉菌防控体系;治疗本病首选葡萄糖氧化酶,有细菌混感的还需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张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55-3257
霉菌毒素中毒病是指动物食用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发生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中毒性疾病.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霉玉米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并对蛋雏鸡饲喂该霉玉米为原料的全价配合饲料,观察试验雏鸡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对其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曲霉素对照组饲料含量为0.00348mg/kg,远低于最大允许量;试验组合量为0.0262mg/kg,是最大允许量的2.62倍.雏鸡饲喂含黄曲霉毒素不是很高的霉玉米临床上无典型中毒表现,但是会使机体免疫机能下降,免疫器官发育障碍,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增长显著减慢,并且参差不齐,饲料报酬率降低.病理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免疫器官萎缩,实质器官变性肿胀和消化道轻度炎症.动态病理学检查发现胸腺、法氏囊及脾脏的淋巴细胞严重缺失,实质器官的实质细胞急性变质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科技》2006,(5):64-64
十、秸秆分解剂冬季使用冻结了怎么办?   答:最好的办法就是搭建暖棚,在暖棚中拌料和饲喂畜禽.如无此条件,在暖室中用温水拌料、分解,再与额定比例干秸秆混拌饲喂。  相似文献   

15.
<正> 霉玉米中毒又叫镰刀菌毒病,是家畜吃了霉败玉米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据报道,霉玉米中含有许多霉菌,以镰刀霉和曲霉菌为最多。一般于喂霉玉米10天至半月左右时间发病,主要侵害马属家畜,驴的发病率最高,猪和家禽亦有发生。发病季节多在多雨的7—11月份,在玉米集中产区可发生地方性流行。死亡率可达60—80%,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一、控制母猪发情用食醋控制母猪发情效果好。断奶2个月左右的育肥母猪,当体重达到50千克左右时,每头母猪用0.25千克的食醋拌料饲喂,每天1次,连用2天。淘汰母猪每头用食醋0.5千克拌料饲喂,  相似文献   

17.
李刚 《新农业》2022,(7):48-49
生猪食盐中毒在规模养殖场及生猪养殖大户中罕有发生,而在小规模的农户养殖生猪中时有发生.由于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现今的多余粮食(玉米)很多,自家调配生猪养殖饲料用于生猪养殖,可降低生猪养殖成本.可是有些个别农户在调配饲料时,由于食盐调配不当,或者加喂其他剩菜、剩饭,而造成生猪摄入食盐过量,而发生生猪食盐中毒.现将本地区发生...  相似文献   

18.
饲料性中毒常由于饲料品质不良、加工调制方法不当或饲喂不科学等引起。①饲料品质不良,饲喂霉败变质饲料:如长期或一次多量地用发霉的玉米、小麦、豆类、糟渣、饼粕等饲喂畜禽;饲喂腐烂或患黑斑病甘薯、干腐病的马铃薯、软腐病萝卜、腐败的厨房残羹,烂肉、臭鱼等均可引起中毒。②饲料调制或饲喂不当:对含毒饲料如棉子饼(棉子毒)、蓖麻饼(蓖麻毒素)、菜子饼(黑芥子苷)、酒糟(酒精)、马铃薯(龙葵素)等未作脱毒处理,大量或长期饲喂;青绿多汁饲料如甜菜、圆白菜等大量饲喂或慢火闷煮后闷于缸内,或带霜冻雨露后饲喂均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浅色畜禽采食芥麦、苜蓿、野豌豆等富含光敏性物质而引起皮炎、红斑等光过敏中毒反应;食盐、微量元素超量添加等均可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19.
豫北是玉米重要的种植区,其产量很大程度满足了本地畜禽养殖的需要。由于2011年玉米收获季节多雨,造成了大量玉米霉变,加上贮存、加工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玉米霉变、酸败的情况普遍发生。再加上玉米价格的不断上涨,很多生猪养殖专业户无力购进外地优质玉米,大量的变质玉米投入实际生产中使用。猪对霉变玉米产生的霉菌素最敏感。从2011年至今,笔者接诊过28家霉玉米中毒病例。据统计,类似病例发生很普遍,尤其以母猪流产、产死胎,仔猪存活率降低为主。  相似文献   

20.
<正>舍饲育肥法将鹅赶到光线暗淡的育肥舍,通过限制运动,减少能量消耗,同时饲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进行催肥。饲料配方(%):前期玉米35、面粉26.5、米糠30、豆类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后期玉米35、面粉30、米糠25、高粱6.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将配合饲料加水拌成湿拌料,每天喂4次,供足饮水。喂后放鹅下水洗浴,并增喂一次夜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