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植物叶酸的合成、代谢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叶酸缺乏会导致很多重大疾病的发生,而植物是人类最主要的叶酸来源。叶酸分子是由喋呤和对氨基苯甲酸从头合成的,二者合成的关键酶腺苷三磷酸环化水解酶和氨基脱氧分支酸合成酶已得到克隆鉴定。除合成过程之外,叶酸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区域化、叶酸的分解代谢也是影响叶酸含量的重要因素。就近年来在植物叶酸的合成分解代谢机制及基因工程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叶酸是细胞代谢的重要中间体,人类由于缺乏叶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需要从膳食中摄取叶酸。由于谷氨酸尾数目的差别,生物合成的叶酸更容易被人体利用。一些植物乳杆菌菌株可以合成叶酸,但培养条件对叶酸合成有较大影响。选择一株高产叶酸的植物乳杆菌4_3菌株,探讨了在同一培养基中,不调节pH和使pH稳定在6.0对其生长状况和叶酸合成的影响。比起不调节pH,维持pH 6.0可以长期保持较高的活细胞密度。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在pH 6.0的培养基中,叶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均要高于不调节pH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作物叶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是介导一碳单位转移极其重要的辅助因子。由于人类不能自身合成叶酸,而且作物中叶酸的含量通常较低,尤其是在谷物中含量更低,所以叶酸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目前正通过基因工程或育种技术来提高作物中的叶酸水平,如何获得作物中各种叶酸衍生物含量的可靠数据非常重要。介绍了植物叶酸的提取过程,以及各种叶酸检测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和各自的优缺点;重点阐述了微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方法学建立、原理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叶酸是指四氢叶酸及其衍生物的一类物质,是介导一碳单位转移的重要辅助因子。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叶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当人体叶酸缺乏时,贫血、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病及癌症等发病率显著增加。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系统阐述了番茄、水稻和玉米作物的叶酸代谢工程研究策略以及研究进展,对叶酸合成前体喋呤和对氨基苯甲酸(PABA)含量与叶酸合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今后叶酸代谢工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叶酸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小分子代谢物,还原态的蝶呤参与叶酸的合成。通过利用组成型启动子驱动依赖NADPH的蝶呤还原酶基因(NADPH-dependent pterin reductase gene, PTR1)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烟草中进行过表达,探讨了来源于利什曼原虫的PTR1基因对植物叶酸合成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表达PTR1的转基因拟南芥和烟草植株中,叶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转基因拟南芥的5-甲酰四氢叶酸有显著提高,而转基因烟草中5-甲基四氢叶酸有显著提高。说明将来源于原生动物的蝶呤还原酶引入植物,可以促进转基因植物中叶酸的合成代谢,为深入了解植物叶酸合成代谢的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植物次生代谢物在许多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细胞解毒、物质交流、信号转导、防御机制等。对人类而言,很多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治疗疾病的重要功能,也是医药品和化学品的重要来源。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利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虽能合成成千上万种次生代谢产物,但是往往含量极低,利用受到限制。另外,现在人们很难在体外合成这些次生代谢物。  相似文献   

7.
叶酸在体内核酸、蛋白质合成方面发挥着作为辅酶的作用。如果没有它,核酸就不能合成,细胞也就无法进行分裂,组织细胞也就无法生长。猪有许多生理学特性,叶酸的代谢、利用特点是其生理特性之一。一、叶酸代谢的特点1猪的叶酸代谢率高猪的血浆中含有大量的叶酸结合蛋白。由...  相似文献   

8.
优生与叶酸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妇幼医生开始注意到,孕妇叶酸的缺乏会影响到胎儿的神经管发育,并为她们合理地制订了补充叶酸的方案。   叶酸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的核酸的分裂功能,对遗传性质有很重要的影响。   怀孕的妇女若缺乏叶酸,会令胎儿出现神经管缺陷。由于胎儿的神经管在受孕后的数周便已形成。所以有许多母亲在还不明是否怀孕前,胎儿就可能已营养不良或导致缺陷,神经管将生长成婴儿的脑部及脊髓神经,神经管缺陷可能导致婴儿的脑或脊髓神经发育不全。   所以准备怀孕的妇女,都应注意饮食中的叶酸进食量,正确的做法是在妊…  相似文献   

9.
ABT生根粉系列是广谱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之一,它通过强化、调控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重要酶的活性,促进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诱导植物不定根或不定芽的形成、调节植物代谢作用强度,达到提高育苗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的元素,然而多数土壤中可利用磷的含量却很少能满足作物的需要,因而作物磷素营养研究成为广泛研究的课题。目前,磷素营养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磷缺乏时,植物根和茎中发现了许多磷缺乏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包括高亲和力磷转运子、有机酸的分泌相关基因、酸性磷酸酶、TPSI1/Mt4基因家族等。这些磷缺乏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对植物吸收利用磷起到重要作用。磷缺乏特异性表达基因的研究为了解植物适应磷胁迫的机制、提高磷利用率改良作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锌是植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缺乏是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在马铃薯主粮化背景下,探讨马铃薯锌营养特性及锌生物强化技术手段对实现马铃薯富锌、改善人体缺锌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马铃薯锌营养功能、马铃薯产区土壤锌状况、育种以及农艺强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展望,提出锌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和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农艺强化是目前马...  相似文献   

12.
叶酸属于维生素B族(B9),包括四氢叶酸及其多种衍生物。叶酸作为一碳代谢的辅因子,参与生物体内的多种代谢活动。5-甲酰四氢叶酸环化连接酶(5FCL)催化贮存形式的叶酸衍生物5-甲酰四氢叶酸(5-CHO-THF)向代谢活跃的叶酸衍生物转化。对玉米5-甲酰四氢叶酸环化连接酶(Zm5FCL)进行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发现Zm5FCL蛋白包含保守的5-formyltetrahydrofolate cyclo-ligase superfamily结构域。通过将该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纯化及体外酶活性分析,表明Zm5FCL能够催化5-CHO-THF向5,10-次甲基四氢叶酸(5,10-CH=THF)转化。进一步在拟南芥5fcl突变体中进行Zm5FCL过表达分析表明,Zm5FCL能够代谢突变体中的5-CHO-THF向5,10-CH=THF和5-甲基四氢叶酸(5-CH3-THF)的转化。上述结果表明Zm5FCL在叶酸代谢中执行保守的生物学功能,推测其在玉米叶酸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叶酸又称为维生素B9,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重要辅因子。前期研究发现拟南芥叶酸代谢突变体的氮代谢也出现异常,但目前叶酸代谢影响植物氮代谢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很清晰。以水稻日本晴为材料,分析不同氮浓度条件下施加5 甲酰四氢叶酸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氮代谢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水稻幼苗的叶片发育缓慢,叶绿素含量、株高、鲜重均显著降低;在水稻幼苗根部施加5 甲酰四氢叶酸(200 μmol·L-1)能够显著促进幼苗在低氮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株高、鲜重、叶绿素含量均有提高,叶酸衍生物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提高; 5 甲酰四氢叶酸处理后,幼苗体内的谷氨酸合酶活性增加、谷氨酸合酶基因的转录水平上调,推测叶酸可能通过促进水稻谷氨酸合酶基因表达、酶活性进而影响氮代谢。这些结果为理解叶酸代谢与植物氮代谢的作用关系奠定基础,为农业生产中缓解低氮胁迫、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母鸡叶酸缺乏对子代与叶酸代谢相关的MTHFD2和TYMS基因甲基化模式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亚硫酸盐测序和定量PCR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亲代叶酸缺乏对子代MTHFD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没有影响,该基因启动子区16个CpG位点不存在甲基化;2)子代TYMS基因ATG下游8个CpG位点甲基化主要发生在第2、3、4和5位点,但这4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比率在对照组和叶酸缺乏组之间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并且TYMS总体甲基化水平在对照组和叶酸缺乏组之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3)母鸡叶酸缺乏可引起子代肝脏组织MTHFD2和TYMS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亲代叶酸缺乏对子代MTHFD2和TYMS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作用,但未对基因甲基化比率造成影响,表明DNA甲基化模式由多个因素决定,可能存在叶酸以外的其他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5.
Understanding the genetic mechanism underlying folate biosynthesis and accumulation in rice would be beneficial for breeding high folate content varieties as a cost-effective approach to addressing widespread folate deficien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is study, the inheritance of rice grain folate content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Lemont/Teqing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and the Koshihikari/Kasalath//Koshihikari backcross inbred lines. 264 F12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 and 182 BC1F10 backcross inbred lines (BILs) with their parents planted in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s with two replicates in 2010, and RILs harvested in 2008 were used for QTL detection using 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ICIM) method. In the RIL population, two QTLs, denoted by qQTF-3-1 and qQTF-3-2 (QTF, quantitative total folate), explaining 7.8% and 11.1-15.8% of the folate content variation were detected in one or two years, respectively. In the BIL population, a QTL, denoted by qQTF-3-3, was detected, explaining 25.3% of the variation in folate content. All the positive alleles for higher folate content were from the high-folate parents, i.e., Teqing and Kasalath. The known putative folate biosynthesis genes do not underlie the QTLs detected in this study and therefore may be novel loci affecting folate content in milled rice. QTL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have potential value for marker assisted breeding for high-folate rice variety.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有关缺镁对植物生长、光合作用、活性氧代谢等的影响,并对植物缺镁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硒(Se)作为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持机体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目前我国部分缺硒地区人均日摄入硒量仍不能满足卫生行业标准(WS/T 578.3—2017)推荐量,因此,寻找硒富集量大、有机硒转化效率高且生物可利用率高的硒强化材料的任务依然迫切。硒在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多与氨基酸结合,进而参与构成蛋白质。蚯蚓是一类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动物,系统分析了蚯蚓对硒的富集转化、蚓体硒的生物可利用率、硒对蚯蚓生长繁殖和蚓体营养成分的影响,并对蚯蚓作为动物源硒强化材料的应用潜力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以期为富硒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